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提倡终生体育的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堂课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具有一定的最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技能,还要处理好由于个体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同需要。一堂体育课如果在组织形式和授课内容上过多统一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要,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无法引起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就不能完成新课标的要求。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存在着全体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分类、分组教学法”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
一、概念
1.分类
就是根据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生理特点,将活动项目分为篮球类、足球类、体操类和其他类四大类。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其中的一类。在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和自主练习时,由组长带领自主活动。
2.分组
就是在完成普及内容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体型、性别、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练习小组加以指导。
二、具体操作
1. 选编教学内容
(1)选学内容:篮球类、足球类、体操类和其他类四大类。目的是面向全体,发展个体,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2)普及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以现有的教材内容为主,根据动作结构将其重新理顺、系统,适当加入时代的、学生喜欢的项目。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
2. 报名
学期初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选学内容中的其中一类。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积极报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喜爱体育,从而在课后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3. 评选组长,制订计划
由学生选出各类的组长,各组长组织本类学生讨论制订学期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及各种制度并报请教师,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计划、活动内容,使其具有时效性,从而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改变课的结构形式
将每节体育课分为准备活动(10分钟)、普及内容的学习(15分钟)和自主练习(20分钟)三个阶段。在准备活动和自主练习阶段由各类自主安排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普及内容的学习阶段由教师组织集体学习,此时各类学生要重新组合,分为不同的小组。例如,学习跨越式跳高时,可根据实际分为三个或四个不同高度的小组,小组内互助学习,这样可以使水平差或条件差的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使有特长的学生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2. 更新教学手段,转换教学组织形式
改变以往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方式。将以“教师、教材、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练习、创造”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环境。
3. 制定合适的评价方式
评价以《标准》中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为依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四、“分类、分组教学法”的优点
1. 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这种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能和提高技能,让学生愉快、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运动的各种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类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都是由学生自行独立进行操作管理的,学生通过自行制定活动计划和活动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学生在练习自己设计的内容时表现得异常积极,异常投入,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和表现,创造的思维不受时间的限制,使合作者的思维更加广阔,让合作的效果更加完美。
总之,采用分类、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e]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 262200)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分类、分组教学法”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
一、概念
1.分类
就是根据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生理特点,将活动项目分为篮球类、足球类、体操类和其他类四大类。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其中的一类。在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和自主练习时,由组长带领自主活动。
2.分组
就是在完成普及内容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体型、性别、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练习小组加以指导。
二、具体操作
1. 选编教学内容
(1)选学内容:篮球类、足球类、体操类和其他类四大类。目的是面向全体,发展个体,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2)普及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以现有的教材内容为主,根据动作结构将其重新理顺、系统,适当加入时代的、学生喜欢的项目。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
2. 报名
学期初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选学内容中的其中一类。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积极报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喜爱体育,从而在课后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3. 评选组长,制订计划
由学生选出各类的组长,各组长组织本类学生讨论制订学期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及各种制度并报请教师,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计划、活动内容,使其具有时效性,从而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改变课的结构形式
将每节体育课分为准备活动(10分钟)、普及内容的学习(15分钟)和自主练习(20分钟)三个阶段。在准备活动和自主练习阶段由各类自主安排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普及内容的学习阶段由教师组织集体学习,此时各类学生要重新组合,分为不同的小组。例如,学习跨越式跳高时,可根据实际分为三个或四个不同高度的小组,小组内互助学习,这样可以使水平差或条件差的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使有特长的学生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2. 更新教学手段,转换教学组织形式
改变以往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方式。将以“教师、教材、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练习、创造”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环境。
3. 制定合适的评价方式
评价以《标准》中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为依据,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四、“分类、分组教学法”的优点
1. 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这种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能和提高技能,让学生愉快、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从事运动的各种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类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都是由学生自行独立进行操作管理的,学生通过自行制定活动计划和活动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学生在练习自己设计的内容时表现得异常积极,异常投入,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和表现,创造的思维不受时间的限制,使合作者的思维更加广阔,让合作的效果更加完美。
总之,采用分类、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e]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 2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