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言朴实自然,充满感情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琐的形容,文如其人,平淡感人。文中对老王不幸遭遇的叙述十分简洁,语言平实,毫无雕琢。如“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和“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他说,住那儿多年了”,简简单单地叙述,老王的生活境况就表现得十分清晰了。而“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寥寥数语,则把“我”善良、宽厚的知识分子性格表现无遗。写老王送冰和送钱先生看病的简洁的叙述中,老王诚实、淳朴的性格也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文章用如此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刻画细致入微
1、老王是本文的主角,文章用细致人微的刻画表现出逼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第三部分描述老王上我家送鸡蛋和香油的情景时,对老王的外貌、神态、动作都作了极为精细的描写,如外貌描写:“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动作、神态描写:来的时候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直着脚往里走”,走的时候是“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从这些描写中读者会仿佛亲眼看到一个垂死的病人憔悴的面容、枯瘦的身躯和僵直的动作,从而产生对老王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怜悯。
2、对于叙述者的“我”,文章更多的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我”的感受。尤其是第三部分“我”送别老王时的一段心理描写和“我”听到老王死讯后的一段心理描写,更是集中地表现了一个善良的知识分子对不幸的劳动者的真挚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我”“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我不能想象他是怎样回家的。”这一段描述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对老王的关心、担心和“我”的愧疚的心情。
三、以善良之心去体察人之善良
阅读《老王》这篇课文,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善良”二字。老王的善良,作者的善良,都是不容忽视的。杨绛先生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视角,以“我”的角度来讲述老王这个人物,客观的叙事,把老王的人格、形象刻画得极其丰满。老王是一个北京解放后的社会底层人,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过活,只有两个侄儿,没有其他亲人了;他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是瞎的,外貌上的缺陷造成了大家的恶语猜测,没有人重视理解相信他,连乘客都不坐他的车,怕撞着。老王是不幸的,不管是小时候营养不良还是得了恶病,总归是不幸的人。然而不幸的老王却没有抱怨生活的不易,而是简单地艰辛地过着每一天,他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即使生活再怎么不易也时刻想着别人:也许是“我”愿意坐他的车,也许是我们熟悉,老王愿意给“我们”顺带送冰,车费减半,而且冰还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对待对他好的人,他就加倍对别人好。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欺负“好欺负”的主顾,而是尽心尽责的做着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当“我”拜托他把生病的丈夫送到医院的时候,他却坚决不肯收钱,因为他说:“你还有钱吗?”拿了自己该拿的钱还总不放心,时时想着别人的困难,热心的想着帮助别人,自己生活的不易却没有放在心上。他告诉我们:生活的不易打不倒坚韧的人性,不幸的一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无意义,他用善良无私的灵魂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四、用高贵的灵魂体现人道主义关怀
杨绛先生具有极其人道的平等观念。她认为人生本来是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在者的理由。有了这种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这种高贵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人格,当自己做的不够时,内心会产生悲酸、同情乃至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杨绛在文章中隐藏了一条思绪的转折:同情、宽容不幸者,是俯视的姿态;而最后的“愧怍”却变成了一种平视的姿态。这是自我解剖,也是自我批评。
巴金曾这样说过:“友情从这里开始,苦难巩固它,欢乐装饰它,在寒冷中我感到它的温暖,在黑夜里我感到它的光辉。”蹬三轮的老王与作家杨绛的交往,在那个“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使我们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凄苦与艰辛,也体会到他们人性的真诚与善良。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琐的形容,文如其人,平淡感人。文中对老王不幸遭遇的叙述十分简洁,语言平实,毫无雕琢。如“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和“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他说,住那儿多年了”,简简单单地叙述,老王的生活境况就表现得十分清晰了。而“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寥寥数语,则把“我”善良、宽厚的知识分子性格表现无遗。写老王送冰和送钱先生看病的简洁的叙述中,老王诚实、淳朴的性格也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文章用如此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二、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刻画细致入微
1、老王是本文的主角,文章用细致人微的刻画表现出逼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第三部分描述老王上我家送鸡蛋和香油的情景时,对老王的外貌、神态、动作都作了极为精细的描写,如外貌描写:“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动作、神态描写:来的时候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直着脚往里走”,走的时候是“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从这些描写中读者会仿佛亲眼看到一个垂死的病人憔悴的面容、枯瘦的身躯和僵直的动作,从而产生对老王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怜悯。
2、对于叙述者的“我”,文章更多的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我”的感受。尤其是第三部分“我”送别老王时的一段心理描写和“我”听到老王死讯后的一段心理描写,更是集中地表现了一个善良的知识分子对不幸的劳动者的真挚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我”“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我不能想象他是怎样回家的。”这一段描述字里行间透露出“我”对老王的关心、担心和“我”的愧疚的心情。
三、以善良之心去体察人之善良
阅读《老王》这篇课文,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善良”二字。老王的善良,作者的善良,都是不容忽视的。杨绛先生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视角,以“我”的角度来讲述老王这个人物,客观的叙事,把老王的人格、形象刻画得极其丰满。老王是一个北京解放后的社会底层人,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过活,只有两个侄儿,没有其他亲人了;他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是瞎的,外貌上的缺陷造成了大家的恶语猜测,没有人重视理解相信他,连乘客都不坐他的车,怕撞着。老王是不幸的,不管是小时候营养不良还是得了恶病,总归是不幸的人。然而不幸的老王却没有抱怨生活的不易,而是简单地艰辛地过着每一天,他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即使生活再怎么不易也时刻想着别人:也许是“我”愿意坐他的车,也许是我们熟悉,老王愿意给“我们”顺带送冰,车费减半,而且冰还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对待对他好的人,他就加倍对别人好。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欺负“好欺负”的主顾,而是尽心尽责的做着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当“我”拜托他把生病的丈夫送到医院的时候,他却坚决不肯收钱,因为他说:“你还有钱吗?”拿了自己该拿的钱还总不放心,时时想着别人的困难,热心的想着帮助别人,自己生活的不易却没有放在心上。他告诉我们:生活的不易打不倒坚韧的人性,不幸的一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无意义,他用善良无私的灵魂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四、用高贵的灵魂体现人道主义关怀
杨绛先生具有极其人道的平等观念。她认为人生本来是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在者的理由。有了这种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这种高贵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人格,当自己做的不够时,内心会产生悲酸、同情乃至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杨绛在文章中隐藏了一条思绪的转折:同情、宽容不幸者,是俯视的姿态;而最后的“愧怍”却变成了一种平视的姿态。这是自我解剖,也是自我批评。
巴金曾这样说过:“友情从这里开始,苦难巩固它,欢乐装饰它,在寒冷中我感到它的温暖,在黑夜里我感到它的光辉。”蹬三轮的老王与作家杨绛的交往,在那个“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使我们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凄苦与艰辛,也体会到他们人性的真诚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