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9砂层组为研究区,结合地质及开发动态情况,利用取心井分析化验、试油和试采等资料,充分挖掘测井资料对油气储层的识别能力,建立了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确定有效厚度下限标准,提高了储层解释的准确性,为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测井 二次解释 胜坨油田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对于储层研究的精细程度不断提高,而地质资料的丰富和测井技术的提升,也为老油田测井资料的精确二次解释提供了基础。
胜坨油田是一个多层的中高渗透整装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研究区域二区沙二段9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测井解释为中高渗透储层,但在实际开发生产中注水效果较差,最新取心资料显示储层渗透率在50-100×10-3μm2之间,为中低渗透储层。因此,须对现有的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和重新解释,以满足地质研究和开发生产的需求。
一、测井数据标准化
储层物性和孔隙度是表征储层储集能力的重要指标,渗透率是指示储层渗透能力的主要参数,储层岩性是确定油气水层电性特征差异的重要砝码,储层的含油性参数是测井油水层定量解释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储层参数的准确计算是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的基础,也是进行测井二次解释的关键[1]。为提高和保证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须对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
测井曲线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有标准层对比法、岩心分析法、直方图法、频率交会图法、趋势面分析法等,不同方法应用范围不完全相同[2]。研究区有比较好的标准层,在测井曲线标准化时选用标准层对比法。
1.标准层的选取
标准层是一切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它的选取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沉积稳定,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大于5m);②岩性、电性特征明显,便于全区追踪对比;③分布广泛,工区内90%以上的井均钻遇;④一个单层或一个层组,且靠近解释层位。经过对比,研究区选取沙二段8砂层组底部一套厚15-25m的泥岩作为标准层。
2.测井曲线标准化
采用频率直方图的方法对研究区416口井的声波时差曲线做标准化处理。在充分考虑仪器系统误差以及读值误差的基础上,描绘声波时差标准化直方图(图1)。确定声波时差标准值为360-370μs/m,并逐一对比每口井标准层的参数值和标准值,分别对声波时差做标准化处理,同时为保证局部范围内声波的稳定性,用邻井对比法来作辅助校正。
图1研究区声波时差标准化直方图
二、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在实际开发生产中,某个区域的取心井一般为1-2口,无法建立解释模型,为此考虑在地质认识指导下,借用同一区域构造背景下的邻区取心井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1.孔隙度解释模型
在常规测井曲线中,反映孔隙度比较灵敏的曲线主要有密度、中子和声波时差,在建立孔隙度解释模型时,考虑大多数井只有声波时差曲线,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解释模型。
对研究区取心段储层读取测井曲线平均值,若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则分段读取[4]。利用电性分析结果做声波时差和岩心分析孔隙度交会图,建立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
(1)
式中:φ为孔隙度,%;Δt为声波时差,μs/m;R为相关系数。
2.渗透率解释模型
渗透率由于受岩石颗粒粗细、孔喉半径、流体性质和黏土分布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测井响应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4][5]。测井解释利用研究区22块岩心样品物性分析数据,绘制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交会图(图2),建立砂岩段渗透率解释模型:
(2)
式中:K为渗透率,mD;φ为孔隙度,%;R为相关系数。
图2研究区岩心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交会图
3.饱和度解释模型
确定饱和度的基本方法通常以电阻率测井为基础,通过阿尔奇公式连接储层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因此,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需要密闭取心井或油基泥浆取心井的饱和度资料[3][6]。利用研究区油基泥浆井26个层的资料回归的经验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具体公式如下:
(3)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其中H测深,m;φ为孔隙度,%;
RW为地层水电阻率,Ω·m;Rt为地层电阻率,Ω·m。
三、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确定
综合利用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试采资料、开发井初期生产资料及测井资料,制作相应的下限图版,并加以分析对比,确定研究区沙二段的有效厚度标准。
1.岩性及含油性下限
根据取心井现场岩心观察及单层试油、试采资料,综合确定研究区岩性及含油性下限定为油浸粉砂岩。
2.电性下限
选取测井质量过关、井眼条件好的单试层建立有效厚度电性标准。选取6口井8个单试层,建立其声波时差和感应电阻率交会图版(图3),根据该图版确定砂岩段的厚度声波时差下限为280?s/m,油层感应电导率下限为2.85ms/s。
图3研究区声波时差与感应电阻率交会图
3.夹层扣除标准
研究区夹层包括泥质夹层和灰质夹层两种,其中灰质夹层较发育。灰质夹层主要表现为微电极曲线呈尖峰状,且无幅度差或者幅度差很小,声波时差小,电阻率较高;泥质夹层主要表现为自然电位回返,电阻率变低。
四、测井解释结果应用
利用上述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对研究区416口井进行测井二次解释,共解释油层410层、水层67层、干层265层。对所建解释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区的测井解释成果图(图4),测井解释孔隙度、渗透率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滲透率符合程度高,所建解释模型的效果较好。
图4研究区某井测井解释成果图
通过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9砂组的精细测井二次解释,主体区域平均有效厚度增加0.9米,地质储量增加33万吨;原砂体边部扩充有效含油面积2.21km2,增加低渗透储量储量42万吨。
五、结束语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对于储层精细研究的要求不断提高,有必要在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基础上,应用测井二次解释方法对老油田的储层进行研究,建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解释模型,确定有效厚度下限,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准确性,重新认识储量规模和性质,为老油田合理制定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52-55.
[2]孙梦茹等.胜坨油田精细地质研究.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116-119.
关键词:测井 二次解释 胜坨油田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对于储层研究的精细程度不断提高,而地质资料的丰富和测井技术的提升,也为老油田测井资料的精确二次解释提供了基础。
胜坨油田是一个多层的中高渗透整装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研究区域二区沙二段9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测井解释为中高渗透储层,但在实际开发生产中注水效果较差,最新取心资料显示储层渗透率在50-100×10-3μm2之间,为中低渗透储层。因此,须对现有的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和重新解释,以满足地质研究和开发生产的需求。
一、测井数据标准化
储层物性和孔隙度是表征储层储集能力的重要指标,渗透率是指示储层渗透能力的主要参数,储层岩性是确定油气水层电性特征差异的重要砝码,储层的含油性参数是测井油水层定量解释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储层参数的准确计算是建立测井解释模型的基础,也是进行测井二次解释的关键[1]。为提高和保证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须对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
测井曲线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有标准层对比法、岩心分析法、直方图法、频率交会图法、趋势面分析法等,不同方法应用范围不完全相同[2]。研究区有比较好的标准层,在测井曲线标准化时选用标准层对比法。
1.标准层的选取
标准层是一切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它的选取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沉积稳定,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大于5m);②岩性、电性特征明显,便于全区追踪对比;③分布广泛,工区内90%以上的井均钻遇;④一个单层或一个层组,且靠近解释层位。经过对比,研究区选取沙二段8砂层组底部一套厚15-25m的泥岩作为标准层。
2.测井曲线标准化
采用频率直方图的方法对研究区416口井的声波时差曲线做标准化处理。在充分考虑仪器系统误差以及读值误差的基础上,描绘声波时差标准化直方图(图1)。确定声波时差标准值为360-370μs/m,并逐一对比每口井标准层的参数值和标准值,分别对声波时差做标准化处理,同时为保证局部范围内声波的稳定性,用邻井对比法来作辅助校正。
图1研究区声波时差标准化直方图
二、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在实际开发生产中,某个区域的取心井一般为1-2口,无法建立解释模型,为此考虑在地质认识指导下,借用同一区域构造背景下的邻区取心井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1.孔隙度解释模型
在常规测井曲线中,反映孔隙度比较灵敏的曲线主要有密度、中子和声波时差,在建立孔隙度解释模型时,考虑大多数井只有声波时差曲线,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解释模型。
对研究区取心段储层读取测井曲线平均值,若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则分段读取[4]。利用电性分析结果做声波时差和岩心分析孔隙度交会图,建立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
(1)
式中:φ为孔隙度,%;Δt为声波时差,μs/m;R为相关系数。
2.渗透率解释模型
渗透率由于受岩石颗粒粗细、孔喉半径、流体性质和黏土分布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测井响应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4][5]。测井解释利用研究区22块岩心样品物性分析数据,绘制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交会图(图2),建立砂岩段渗透率解释模型:
(2)
式中:K为渗透率,mD;φ为孔隙度,%;R为相关系数。
图2研究区岩心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交会图
3.饱和度解释模型
确定饱和度的基本方法通常以电阻率测井为基础,通过阿尔奇公式连接储层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因此,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需要密闭取心井或油基泥浆取心井的饱和度资料[3][6]。利用研究区油基泥浆井26个层的资料回归的经验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具体公式如下:
(3)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其中H测深,m;φ为孔隙度,%;
RW为地层水电阻率,Ω·m;Rt为地层电阻率,Ω·m。
三、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确定
综合利用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试采资料、开发井初期生产资料及测井资料,制作相应的下限图版,并加以分析对比,确定研究区沙二段的有效厚度标准。
1.岩性及含油性下限
根据取心井现场岩心观察及单层试油、试采资料,综合确定研究区岩性及含油性下限定为油浸粉砂岩。
2.电性下限
选取测井质量过关、井眼条件好的单试层建立有效厚度电性标准。选取6口井8个单试层,建立其声波时差和感应电阻率交会图版(图3),根据该图版确定砂岩段的厚度声波时差下限为280?s/m,油层感应电导率下限为2.85ms/s。
图3研究区声波时差与感应电阻率交会图
3.夹层扣除标准
研究区夹层包括泥质夹层和灰质夹层两种,其中灰质夹层较发育。灰质夹层主要表现为微电极曲线呈尖峰状,且无幅度差或者幅度差很小,声波时差小,电阻率较高;泥质夹层主要表现为自然电位回返,电阻率变低。
四、测井解释结果应用
利用上述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对研究区416口井进行测井二次解释,共解释油层410层、水层67层、干层265层。对所建解释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区的测井解释成果图(图4),测井解释孔隙度、渗透率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滲透率符合程度高,所建解释模型的效果较好。
图4研究区某井测井解释成果图
通过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9砂组的精细测井二次解释,主体区域平均有效厚度增加0.9米,地质储量增加33万吨;原砂体边部扩充有效含油面积2.21km2,增加低渗透储量储量42万吨。
五、结束语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对于储层精细研究的要求不断提高,有必要在测井资料标准化的基础上,应用测井二次解释方法对老油田的储层进行研究,建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解释模型,确定有效厚度下限,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准确性,重新认识储量规模和性质,为老油田合理制定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52-55.
[2]孙梦茹等.胜坨油田精细地质研究.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