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在冲突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把属的定义作为个别的定义后,开显了哲学史上的千古难题,即个别与普遍的鸿沟,其具体表现是:本体只能是个别,能认识的只能是普遍。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两位把个别与普遍的鸿沟朝相反方向扩大到极致的哲学家:一位是立足普遍的黑格尔,一位是立足个别的施蒂纳。马克思不满意哲学家们囿于思维领域对该难题的化解,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思路。但若以亚里士多德思想为参照,马克思的思路仍是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延续。 Aristotle’s definition of genus as an individual definition opens the eternal epoch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gap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universality.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ontology can only be an individual, and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be known is universality.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there are two philosophers who have broadened to the extreme the opposite of universal and individualized divides: one based on universal Hegel and one based on individual Stina. Marx was dissatisfied with the fact that philosophers resolved the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thinking and put forward the practical thinking of changing the world. However, if we take Aristotle’s thought as a reference, Marx’s thinking is still a continuation of Aristotelian tradition.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我国血吸虫病科学研究进展,阐述了当前我国血防工作对科学研究的需求,并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威尔豪森在其中提出著名的来源批判理论.本文论述了这一诠释方法提出的背景以及主要内容,也探讨了威尔豪森的来源批判及其对以色列史的重构,评述了威尔豪森之来源批判所面临
目前,学界普遍将生态文明视为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实际上这种观点未能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在整个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历史定位.对文
伊朗近代历史上的巴布运动是一次有影响的宗教改革运动.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作为先驱者,巴布在力主改革、发展、创新过程中,为其后兴起的巴哈伊教信仰体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无
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研究中,主观正义论与超越正义论是两种很有影响的解读模式。本文对这两种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理解并不全面。在此基
本文以2001年以来,以美国乔治敦大学穆斯林-基督徒理解中心为基地的项目展开的美国穆斯林民意调查为基础,从人口统计、宗教实践、对社会和政治事务领域各种行为的看法,以及"9
证明了系统(£)*n中的可满足性定理,紧致性定理和可判定性定理,完善了系统(£)*n的理论体系,并将这些性质应用到计量逻辑学中,给出了∑Γ-真度和条件真度存在的充要条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中老年离婚率明显上升,而且多是在男性退休之际,女性以"性格不合"等理由首先提出离婚,由此引发了日本社会的贫穷、孤独与自杀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本文在历代藏学家就本波教与钵第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宗教实体构成要素间的比较,以及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信众的教派认同程度的分析,认为
在当代政治哲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的相关文献中,“尊严”是一个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尊严,指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平等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在社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