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这对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数学观、课程观、师生观三方面浅析了中学数学教育观念的变革,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笔者认为,通过开发物质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分享精神资源等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课程目标 课程资源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 这突出了中学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倡导“以学生学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笔者认为,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转变“数学观、课程观、师生观”等教育观念。
1.数学观。第一,对数学的解释不再是静态的客观性,逐渐关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应用力;第二,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不再停留于工具主义取向,更加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
2.课程观。新的课程观强调了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注重个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活动课程是新课程观的代表。笔者发现,数学课程目标总的发展转向趋于:由关注“物”转为关注“人”的发展,注重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由培育“精英”转向重视“大众”的教育,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应用;由倡导“统一”转向关注“差异”的教育。
3.师生观。新课程的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教”,也要“学”。所谓“教学”,即教学相长,是师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互动过程,是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确立课程目标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明确课程目标,使课程的结构、内容、评价有了客观的标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知识与技能。必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的双向互动,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2.过程与方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有意义的问题,乐于思考数学事实背后隐含的科学知识,自主探究数学的奥秘,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数学的应用性和严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方法(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和交往式学习等),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科学合理的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数学观,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教师通过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自然科学价值与社会人文价值的统一,塑造学生的理性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丰富课程资源
1.开发物质资源。第一,准备实践活动材料,制作数学教学用具。例如,教师不仅可以自己制作教具,也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意义;第二,充分利用场地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室内部设立“图书角”、“文化墙”等;第三,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例如,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图书馆,搜集学习素材。
2.利用信息资源。第一,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共享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收集国内外教学信息,与学生共享教育资源。鼓励学生除了亲身实践,还通过网络方式了解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第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完善自己的教学课件,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科链条。
3.分享精神资源。丰富数学课程资源,除了开发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还需要教师与教育专家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资源分享。精神资源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精神资源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例如,邀请数学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帮助教师答疑解惑;建立数学教师学习共同体,“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开展师生心灵沟通活动,拉近师生交流的距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钟启泉 等 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刘次林 刍议三维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课程目标 课程资源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 这突出了中学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倡导“以学生学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笔者认为,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转变“数学观、课程观、师生观”等教育观念。
1.数学观。第一,对数学的解释不再是静态的客观性,逐渐关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应用力;第二,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不再停留于工具主义取向,更加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
2.课程观。新的课程观强调了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注重个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活动课程是新课程观的代表。笔者发现,数学课程目标总的发展转向趋于:由关注“物”转为关注“人”的发展,注重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由培育“精英”转向重视“大众”的教育,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应用;由倡导“统一”转向关注“差异”的教育。
3.师生观。新课程的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教”,也要“学”。所谓“教学”,即教学相长,是师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互动过程,是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确立课程目标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明确课程目标,使课程的结构、内容、评价有了客观的标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知识与技能。必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的双向互动,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2.过程与方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有意义的问题,乐于思考数学事实背后隐含的科学知识,自主探究数学的奥秘,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数学的应用性和严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方法(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和交往式学习等),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科学合理的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数学观,强调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教师通过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自然科学价值与社会人文价值的统一,塑造学生的理性思维,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丰富课程资源
1.开发物质资源。第一,准备实践活动材料,制作数学教学用具。例如,教师不仅可以自己制作教具,也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意义;第二,充分利用场地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环境。例如,在教室内部设立“图书角”、“文化墙”等;第三,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例如,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图书馆,搜集学习素材。
2.利用信息资源。第一,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共享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收集国内外教学信息,与学生共享教育资源。鼓励学生除了亲身实践,还通过网络方式了解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第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完善自己的教学课件,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科链条。
3.分享精神资源。丰富数学课程资源,除了开发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还需要教师与教育专家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资源分享。精神资源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精神资源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例如,邀请数学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帮助教师答疑解惑;建立数学教师学习共同体,“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开展师生心灵沟通活动,拉近师生交流的距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钟启泉 等 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刘次林 刍议三维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