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炉与烘篮 冬日里的一缕氤氲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anniu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篾编小薰笼,包瓦器以蓄火,有提无盖,名曰鸡囱。诗人笔下的“竹火笼”和“鸡囱”,其实都是熏笼,而式样均如宋代的烘篮,也便是闽北山区至今还在用着的竹火笼。
  熏衣的习俗历史很悠久,而熏衣之器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一个名称,可以说是熏笼。此外它又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若干别名。比如先秦两汉,熏笼别名曰篝,曰,曰篮,曰墙居。
  熏笼其实是炉和罩的合一
  《方言》卷五:“篝,陈楚之间谓之墙居。”郭璞注:“今薰笼也。”钱绎疏:“《说文》:‘篮,大篝也。’《广雅·释器》:‘篝,笼也。’又云:‘熏篝谓之墙居。’熏与薰同。今吳人谓之烘篮。”又同卷“笼”条,郭璞注:“亦呼篮。”郭注的“今”,是东晋;钱注的“今”,乃是清。注疏者的喜欢援“今”例古,而这种作法又可以成立,即因熏笼始终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用具,它的式样和使用方法很久都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不断出现一些别称而已。
  篝,笼,在这里都是络的意思。用竹篾编作透空的网罩,其下置炉,便可熏衣。也可以说,熏笼其实是炉和罩的合一。炉中必要微火,那么是用炭,炭中添加香草,便成香炭。一缕氤氲于是使熏衣成为日常生活中柔美而安静的一个细节。《楚辞·招魂》呼唤徘徊无所依倚的游魂重返世间享受生活的温暖,先就举出“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洪兴祖《楚辞补注》:“篝,络也,笼也。”(此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姜亮夫《楚辞通故》于此有辨析,不过这里选择的是自以为合适的一种)则熏衣正是生人为游魂所设想的期待。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置放生活用品和起居用具的北边箱里,有大小熏笼各一,大者高二十一厘米,小者高十五厘米,竹笼上面均敷以细绢。作为陪葬品,它被一丝不苟载入遣册,且规格、形制,一一记述分明,以见得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依然安排得周备,充满体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炉、罩合一的熏笼为铜制,炉高十八点四厘米,其一侧有长柄,上有镂空的盖子,与炉配合使用的罩笼高二十六点六厘米,上边安着提梁,则既可为笼又可为篮,提携而兼收贮。熏笼有大有小,依大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功用。《艺文类聚》卷70《服饰部下》引《东宫旧事》,曰太子纳妃有漆画手巾薰笼,大被薰笼,衣薰笼各若干,其中的手巾薰笼大约最小。
  冬日里处处布下香暖
  南北朝时,又有竹火笼,它屡见诗人吟咏,而以小谢的一首最为有名。谢緿《咏竹火笼诗》:“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体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本自江南墟,娟修且绿。暂承君玉指,请谢阳春旭。”可知竹火笼是寒冬里的尤物,以它的微温可入衣袖暖手,又以它的含香可入卧具兼温被。冬日里它的处处布下香暖,竟把春阳也比得不如。其时沈约也有同题之作,句云“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氲。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赞颂的意思大致相同。南北朝时代的竹火笼至今未见实物,据诗中的形容,它是用竹编制得玲珑细巧,而所谓“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则尺寸该是很小,或如《东宫旧事》中的手巾薰笼,且内里有胎,或别有容炭的装置。197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出土文物》中著录一件三国吴时物,图版说明称作“陶熏器”,云出自湖北武汉。此器与常见的三国两晋时的陶熏笼或曰熏篮无多差别,惟中央耸出一物,编痕历历,宛若竹制,中间部分是青琐窗式的菱形孔,顶端一窍。它会是作为明器的竹火笼么,只是仅凭这样一幅照片,尚不好遽然断定。
  隋唐时代一种常见的瓷熏笼,与竹火笼应是同类用具。如陕西长安县隋丰宁公主与韦圆照合葬墓出土的一件,高二十一点五厘米,形若马王堆西汉一号墓出土的竹熏笼,绿釉,小口,平底,上有镂作花叶的一对圆孔和相对的两组直棂窗式条形孔,“出土时器腹内积存的香木灰逾十公分厚,团结成块,灰白色,手捏之立成粉屑,微有香气”(戴应新《隋丰宁公主与韦圆照合葬墓》)。河南安阳隋张盛墓侍女俑手持的一件,正是此物。唐代的例子更有不少,有的顶端圆孔上面还扣一个带提钮的盖子,尺寸也有大有小,小者只有几厘米高,大者高十几厘米或二十余厘米。今一般称之为香熏,熏,或熏炉。不过也许更为合式的名称是熏笼。如同竹火笼,它也是熏衣而可兼暖手,或反过来说,暖手而兼熏衣。宋代这种瓷熏笼大约就不再流行,这以后常用的熏衣之器仍以竹器为主,而笼的基本式样总是保存下来的。清代风俗画如董蓕摹方薰《太平欢乐图》中的“竹编焙笼”,其式样便很可以见出隋唐遗风,显示出这一种生活用具的持久的生命力。
  竹火笼是闽北山区常见的取暖用具
  又有另一种同类用具名烘篮,它使用的历史也格外长久,由宋而元,而明清,而相沿至今。烘篮的名称列在《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元明之际的《碎金·家生篇》“竹器”项中也举出此物。前引《方言》卷五钱绎疏,曰熏笼“今吴人谓之烘篮”,便又是清代的情形。这里虽然都没有讲到它的形制,但我们由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却可以间接得知。其卷七《乐器门》“铜鼓”条云:“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扁平其面,曲其腰,状如烘篮。”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一册《香薰香炉暖炉》图录,其序言部分刊布一图名“竹火笼”,整体造型,适如广西的古代铜鼓。但未注明它的时代和地域。
  去冬往闽北—浙南一线参观古窑址,在由浦城向龙泉的路上经过一个小镇,适逢赶墟,墟市上卖一种有提梁的竹编小篮,小篮下连一个喇叭形的高足座,竹篮里边坐一个小陶盆。同行的栗建安先生说,这是闽北山区常见的取暖用具,名竹火笼。冬天里人们上身穿棉袄,下边却是一条单裤,而且多半赤脚,于是随身提着竹火笼,里面用灰埋炭,炭是烧饭时灶火里燃过的杉木,因此不冒烟。坐下来的时候,就把竹火笼放在腿间,让热气由下贯上。
  有实物在此,清人笔下的有关描写顿时可得确解。其一为厉鹗的一首诗,题为《绂江在越州以竹火笼二枚见寄》,句云:“织筠莹节光于玉,围就家江水盈幅。此君面目含春风,解与人间作旸谷。中函红泥炉子小,如薸可挈藤蹙束。乌篷一宿固陵关,伴书遣送长须仆。上言稽山大好雪,矲挂玉龙风折木。裁诗坐念穷东野,致此令成手翻覆。一笑感君故意长,如玉有双衣有复。枚火微温生袖底,澼知无功可录。”原来两枚竹火笼是好友从会稽遣仆人送至,附书说稽山下了好大一场雪,因念及穷寒中吟咏不辍的诗人,这一对竹火笼便差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助得诗兴,亦未可知。火笼用绿竹编得光洁精细,上有提梁可便提挈,内有红泥小炉可容炭火,衣袖笼火,周身可暖。“如玉有双衣有复”,固然为扣题目中的“二枚”,但也有着照应下句曰手暖而身暖的双关之意。犹如终年漂絮而有着不龟手的药,此便很是知足,更何必用它再求封侯。这是援《庄子》之典,又反其意而用之。作者又有一首《咏竹火笼效齐梁体》,句云:“屈揉合陶轮,玲珑资火力。袖倚黍谷温,香染湘江色。”两者合看,竹火笼之式可以见得更为清楚。此外一例,为戴文俊的《瓯江竹枝词》:“温岭南来气候温,袍一领长儿孙。潇潇寒食三朝雨,手捧鸡囱不出门。”自注云:“《温州府志》:地气和暖,温岭以南与北不同,故名。细篾编小薰笼,包瓦器以蓄火,有提无盖,名曰鸡囱。”诗人笔下的“竹火笼”和“鸡囱”,其实都是熏笼,而式样均如宋代的烘篮,也便是闽北山区至今还在用着的竹火笼。
  编辑/徐   展
其他文献
今年的冬天来的有些迟了,让人觉得分外寒冷,但却并不是特例。千百年来,四季流转,这寒冷与飞雪往往准时到来,覆盖大江南北,影响长城内外。这便是中国的冬天了。  国人顺应天道,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立冬之后,是冬季的开始,由此拉开了冬三月的序幕。冬日既至,人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都有所改变:不随意消耗阳气,早睡晚起,太阳出来才能起床,顺应阳气的升发;不过喜过悲,而是情志
期刊
中国古代财政在扶贫工作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就是“为民治产”的理念。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提出“明君治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无死亡”。管子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提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所以,古代扶贫特别重视政府对生产的辅助:一方面在大同思想的影响下一再提倡均田地,汉代限民田,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都是努
期刊
看到“冬至”这个字眼,人们就迷惑了,冬天不是早就到了吗,怎么才“冬至”呀?古人对“冬至”的解释,与我们如今的字面理解,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先说“冬”字吧。“冬”,四时尽,这已经是“冬”的引申义了,我们祖先造“冬”字的时候,就是表示“终结”、“结束”的意思,不含季节之义。这我们从“冬”字的甲骨文字形中也能看得出来。“冬”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在一段绳子的两端各打一个结。“冬”字的寒意是到金文的时候,“日
期刊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將。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宋]魏了翁《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期刊
何以为冬?对古人来说,无梅不成诗,无雪不成冬。未若柳絮因风起,初雪在静谧的夜里,飘落人间。凛冽的冬,因为这一点洁白的雪,平添几分柔软,仿佛那彻骨的寒意,也变得温柔。透过窗棂,豆大的火苗在灯烛上跃动,橘红色的光晕透过灯笼,和皎洁的月色相映成趣。  夜雪无言,四野静寂。华灯将熄,天光微明。贪婪吸收了一夜雪魄月魂的梅,抖擞着精神,绽放着傲骨,被诗人看痴了去——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
期刊
心問身云何泰然,严冬暖被日高眠。  放君快活知恩否,不早朝来十一年。  ——[唐]白居易《心问身·心问身云何泰然》
期刊
中国古代很多诗人似乎都对月亮情有独钟,诗词中咏“月”的佳句顺手拈来,细细品味起来,作者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失意人眼中的“冷月”,正气者心中的“日月”,别离者泪中的“残月”,欢娱者笑中的“明月”……  如果仔细探究起来,我们发现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是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理
期刊
悠然,婉转,一片片漫舞飞扬,转瞬之间将萧索灰败的天地装点成玉树琼枝的冰雪世界,掩去的不仅是冬日的寂寥,也是心中的尘翳。在极寒的日子里,若有什么是值得期待的,那必是一场雪了。  三百多年前的西湖,接连下了三日大雪,西湖难得的静寂,既无人来人往也无飞鸟行踪。住在西湖边的张岱在初更时分,穿着保暖的毛皮衣裳,带着着火炉,乘船去往湖心亭看雪,素天锦地的西湖,树上结着雾凇,湖中白气弥漫,天光、云影、山形、水面
期刊
又是一年冬季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温也逐渐降低,又到了翻箱倒柜找冬装的时候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逛商场刷淘宝,随时都能买到款式靓丽又保暖的冬装。可对于古人来说,凛冬之季的滋味就不是那么美妙了。那么古人都以什么御寒呢?  先说说御寒的材料吧!  提起冬天,北方朋友脑海里率先出现的绝对是厚厚的大棉袄和五花八门的羽绒服,南方朋友可能想到的是各种毛衣和呢子大衣。但是在古代,且不说化纤面料的诞生是遥遥无期,就
期刊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冬”,用以代指冬季。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民间还有十冬腊月的说法,盖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腊月)这三个冬月的序数都带“十”。正如一个人会有乳名、姓、名、字、号、别号、斋名等多种称谓一样,冬天也有许多名字。有的名字来自文人墨客的雅称,便于写进诗里平仄押韵;有的名字与天文历法有关,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哲学观;当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