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高职高专学生在日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瓶颈等进行分析,提出在教学方法、训练模式、任务促成、自我训练等几个方面同时入手,促进学生日语学习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职高专;日语教学;困难;方法
一、现在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日语类专业:旅游日语、酒店日语、服装日语、机械日语、IT日语等,专业需求很旺盛,技能学习也并不复杂,语言的学习却成了很难顺利完成的学业。整体看来,日语学习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语本身特点为学习带来困难
日语学习“入门容易,学好难”。日语本身有如下特点:不同的人物角色、身份,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情感情绪,使日语在表达应用上变得复杂多变;同时,日本兼收并蓄、保持传统的文化特点,使日语变为一个复杂的语言体系;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某些新的专业语言的普及、流行语的创造、年轻人缩略语等现象的不断出现,使日语学起来变得更加困难。对于一个想要把日语学好的外国人来说,这个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语法和词汇积累的问题,还要应付在生活应用、发音习惯、专业方向等多方面的问题。
2.国人学习日语时条件不足也为他們造成困难
很多学习日语的人选择了中途放弃,或是停留在无法达到有效应用的层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语言环境的问题。一个正常语言能力的形成,最直接最有效的是在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群中生活,与之交流,受其熏陶,得到随时指教。而现实中我们学习日语往往是由国人老师在课堂上,依靠教材机械地学习。即使设置了情景,也远远无法和真正的现实环境相提并论。另外,离开语言环境的学习会有时间上的间隔,这种时间上的间隔决定了在日语学习中进两步退一步的折扣现象,导致很多精力被白白地浪费掉。很多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目标指向性不明显,依靠的材料不同,或是方式不同,带来的学习效果也不同。比如,有人通过看日语电视剧,日本漫画,原版日文书籍,听日文广播等不同方式体验和学习日语,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水平不高的国人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不够标准、不符合应用的日语学习中去。
3.学生特点导致的日语学习效果不足
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数还是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类学生学习日语更是会遇到难题。
第一,经过多年的日语学习仍然无法开口说话。即使死记硬背下来,说得也是生硬拗口。第二,对简单的日语语法能理解,难以形成流畅、规范的语句和文本。第三,毕业生在毕业后得到的岗位大多是从基础的外包入力开始,在校所学在这些简单的应用中大多荒废了。因缺少环境刺激,他们的日语水平提高也就此止步。第四,大多数都是在校期间学习日语,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期,经过几年以后,不常用的部分更会生疏,甚至忘掉,学过也等同于没学。
如何找到提高他们日语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成为非常现实和急迫的问题。
二、一般来讲,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日语课都会有严密地论证,形成一定的体系。但对毕业时和毕业后一段时间的学生的跟踪调查,却发现了这样的现状:
1.以应试应考为目标的脱离现实交流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高职高专中无论是商务日语、计算机日语还是旅游日语等专业的课程,往往以学生参加上一级考试和级别考试为目标,从而导致同学们在日语学习中偏重于语法的标准和表达,即使获得了相对较高的分数,也离有效交流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同时在进入某个专项工作的时候,仍显出对接上的困难。简单来说,在校学习的结果还无法完全支撑起岗位应用的需要。
2.由于日语发音方法与汉语的不同,以及日本人发音习惯的独特性,在校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规范、标准的语言表达。这也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语学习中变得信心不足,倍感吃力。
3.在高职高专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与日语使用环境的脱节,很多日语课程的设置存在学习目标不符实际需要的现状,从而使日语学习流于形式。比如:在商务日语课程设置中经常有关于旅馆入住的情景设置,课程训练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接待入住客人,完成入住登记和介绍房间等。然而在日本和日系和式旅馆的情景是与课本介绍的情境大相径庭的。日系宾馆的接待人员有一套严整的,相对复杂的接待表达,并不是简单地几句礼貌用语。按照教学的目标设置形成的学生能力,是根本达不到现实工作服务标准的。这其中包含着日本文化中鲜明的等级差别,繁琐的接待礼仪,和精准的商业控制,这些都要在熟练的日语表达中完成。而单纯依靠中国人、欧美人的心态理所当然地设计教学场景、提出教学目标,是远远不能跟上各种实际需要的。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方面,不知如何有效达到工作需要的标准,同时也产生了轻视日本文化中传统、文明、商业化的这部分内涵,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深入到日本社会,从而感受到日语学习的壁垒式的压迫感。所以,盲目设置日语教学情境带来的后果或许更严重。
三、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尝试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任务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更符合工作实际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揣摩和尝试,结合实际教学,我们在教学方法、训练模式、任务促成、自我训练等几个方面同时入手,来促进学生的日语学习。
1.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尝试通过视频等资料,先熟悉日本人使用日语的日常形态,通过对不同人群不同场合语言的讲解、背景的说明、说话人心理分析等,归纳此时的语言特点和规律,最后提出形成此种程度的语言能力需要完成的训练任务。这样使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做好训练准备,使学习变得不再盲目。如:选用两位日本老妇人在车站检票口告别的情景作为样板素材来说明日本人有注重礼节,严格执行告别程序的习惯,此背景下人物的语言、着装、动作等,都可以归纳并有针对性的训练。
2.在教学组织上,完成了基础的发音、语法和词汇的前期教学进入实际训练时,我们会先根据不同的角色分组训练,然后将各组融合,按照场景实际进行模拟练习。在对个体指出不足,训练之后,让学生们独自进入强化训练阶段。这种强化训练主要包括语句的流畅度,语调的相似度,动词转化的灵活度等。最后的考核,采用组团过关的形式来保障他们的学习效果。参考素材上,使用日文经典电影、漫画、娱乐节目、名人访谈、新闻播报等。当然这些情景的设置都是围绕教学大纲的基本任务目标来组织的,按照这样的方法,虽然课堂教学的形式比较松散,但因其有极强的指向性,反而使学生们发挥出了更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在单词学习上学生们有了更大的自觉性。
3.在训练模式上,以模块任务为基础对教学过程进行细化,采用集中时间、反复强化、陈述自己对所学的理解、大声朗读、日中英单词对照等方式来强化日语的应用能力,并为接下来的自学模式和与专业日语的对接打下基础。
4.在综合训练的任务促成方面,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提出某项任务要求,如:购票,接待来访者,面试工作,甚至是推销产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任务,学生会自行安排场景,分好角色,组织语言,熟习表达,直至反复确认达标过关。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严格参照视频资料,向日本人正常的表达、表现靠拢。教师严格把握尺度,防止学生流于简单、过于个性化,甚至应付过关。要随时让学生感受到与标准的差距,从而自行调整状态。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将教学任务割裂开去训练学生,而是希望通过参照标准提出要解决的日常问题来调动学生进入综合学习,综合实训的状态。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有随机的指导,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随机调整。
5.在自我训练方面,经过一定程度的学习模式熟悉之后,教师开始布置课下的任务,和按时验收,引导学生开启自学模式。这种自学模式的引导需要教师占用正规的教学时间来布置任务,强调要点,甚至量化验收。在历经反复和批评鼓励之后,学生才会真正形成教学所期望的有效的自学能力。这一点不但对完成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学习任务起着至关作用,更对学生将来在离开教师指导,以生活实际、工作需要为牵引,不断提高日语水平的自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突破学习日语过程中各个瓶颈的决定性的方法。在此环节,可引导学生自行观看日本电视节目(一般日本的电视节目多附有日文字幕),阅读日文书籍,听日文广播,加入日语角或交流群。这样,学生的日语表达会有阶段性的提升,随着对日语的文化背景、日本人的心态、表达习惯等的理解,会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日语使用特点。
参考文献:
[1]何哲.高职旅游日语教学初探[J].外语教育教学,2012,(4).
作者简介:付延宇 (1973-),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综合教育开发专业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多言语多文化教育方向。
【关键词】职高专;日语教学;困难;方法
一、现在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日语类专业:旅游日语、酒店日语、服装日语、机械日语、IT日语等,专业需求很旺盛,技能学习也并不复杂,语言的学习却成了很难顺利完成的学业。整体看来,日语学习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语本身特点为学习带来困难
日语学习“入门容易,学好难”。日语本身有如下特点:不同的人物角色、身份,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情感情绪,使日语在表达应用上变得复杂多变;同时,日本兼收并蓄、保持传统的文化特点,使日语变为一个复杂的语言体系;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某些新的专业语言的普及、流行语的创造、年轻人缩略语等现象的不断出现,使日语学起来变得更加困难。对于一个想要把日语学好的外国人来说,这个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语法和词汇积累的问题,还要应付在生活应用、发音习惯、专业方向等多方面的问题。
2.国人学习日语时条件不足也为他們造成困难
很多学习日语的人选择了中途放弃,或是停留在无法达到有效应用的层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语言环境的问题。一个正常语言能力的形成,最直接最有效的是在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群中生活,与之交流,受其熏陶,得到随时指教。而现实中我们学习日语往往是由国人老师在课堂上,依靠教材机械地学习。即使设置了情景,也远远无法和真正的现实环境相提并论。另外,离开语言环境的学习会有时间上的间隔,这种时间上的间隔决定了在日语学习中进两步退一步的折扣现象,导致很多精力被白白地浪费掉。很多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目标指向性不明显,依靠的材料不同,或是方式不同,带来的学习效果也不同。比如,有人通过看日语电视剧,日本漫画,原版日文书籍,听日文广播等不同方式体验和学习日语,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影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水平不高的国人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不够标准、不符合应用的日语学习中去。
3.学生特点导致的日语学习效果不足
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数还是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类学生学习日语更是会遇到难题。
第一,经过多年的日语学习仍然无法开口说话。即使死记硬背下来,说得也是生硬拗口。第二,对简单的日语语法能理解,难以形成流畅、规范的语句和文本。第三,毕业生在毕业后得到的岗位大多是从基础的外包入力开始,在校所学在这些简单的应用中大多荒废了。因缺少环境刺激,他们的日语水平提高也就此止步。第四,大多数都是在校期间学习日语,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期,经过几年以后,不常用的部分更会生疏,甚至忘掉,学过也等同于没学。
如何找到提高他们日语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成为非常现实和急迫的问题。
二、一般来讲,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日语课都会有严密地论证,形成一定的体系。但对毕业时和毕业后一段时间的学生的跟踪调查,却发现了这样的现状:
1.以应试应考为目标的脱离现实交流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高职高专中无论是商务日语、计算机日语还是旅游日语等专业的课程,往往以学生参加上一级考试和级别考试为目标,从而导致同学们在日语学习中偏重于语法的标准和表达,即使获得了相对较高的分数,也离有效交流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同时在进入某个专项工作的时候,仍显出对接上的困难。简单来说,在校学习的结果还无法完全支撑起岗位应用的需要。
2.由于日语发音方法与汉语的不同,以及日本人发音习惯的独特性,在校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规范、标准的语言表达。这也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语学习中变得信心不足,倍感吃力。
3.在高职高专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与日语使用环境的脱节,很多日语课程的设置存在学习目标不符实际需要的现状,从而使日语学习流于形式。比如:在商务日语课程设置中经常有关于旅馆入住的情景设置,课程训练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接待入住客人,完成入住登记和介绍房间等。然而在日本和日系和式旅馆的情景是与课本介绍的情境大相径庭的。日系宾馆的接待人员有一套严整的,相对复杂的接待表达,并不是简单地几句礼貌用语。按照教学的目标设置形成的学生能力,是根本达不到现实工作服务标准的。这其中包含着日本文化中鲜明的等级差别,繁琐的接待礼仪,和精准的商业控制,这些都要在熟练的日语表达中完成。而单纯依靠中国人、欧美人的心态理所当然地设计教学场景、提出教学目标,是远远不能跟上各种实际需要的。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方面,不知如何有效达到工作需要的标准,同时也产生了轻视日本文化中传统、文明、商业化的这部分内涵,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深入到日本社会,从而感受到日语学习的壁垒式的压迫感。所以,盲目设置日语教学情境带来的后果或许更严重。
三、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尝试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任务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更符合工作实际的需要。经过多年的揣摩和尝试,结合实际教学,我们在教学方法、训练模式、任务促成、自我训练等几个方面同时入手,来促进学生的日语学习。
1.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尝试通过视频等资料,先熟悉日本人使用日语的日常形态,通过对不同人群不同场合语言的讲解、背景的说明、说话人心理分析等,归纳此时的语言特点和规律,最后提出形成此种程度的语言能力需要完成的训练任务。这样使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做好训练准备,使学习变得不再盲目。如:选用两位日本老妇人在车站检票口告别的情景作为样板素材来说明日本人有注重礼节,严格执行告别程序的习惯,此背景下人物的语言、着装、动作等,都可以归纳并有针对性的训练。
2.在教学组织上,完成了基础的发音、语法和词汇的前期教学进入实际训练时,我们会先根据不同的角色分组训练,然后将各组融合,按照场景实际进行模拟练习。在对个体指出不足,训练之后,让学生们独自进入强化训练阶段。这种强化训练主要包括语句的流畅度,语调的相似度,动词转化的灵活度等。最后的考核,采用组团过关的形式来保障他们的学习效果。参考素材上,使用日文经典电影、漫画、娱乐节目、名人访谈、新闻播报等。当然这些情景的设置都是围绕教学大纲的基本任务目标来组织的,按照这样的方法,虽然课堂教学的形式比较松散,但因其有极强的指向性,反而使学生们发挥出了更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在单词学习上学生们有了更大的自觉性。
3.在训练模式上,以模块任务为基础对教学过程进行细化,采用集中时间、反复强化、陈述自己对所学的理解、大声朗读、日中英单词对照等方式来强化日语的应用能力,并为接下来的自学模式和与专业日语的对接打下基础。
4.在综合训练的任务促成方面,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提出某项任务要求,如:购票,接待来访者,面试工作,甚至是推销产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任务,学生会自行安排场景,分好角色,组织语言,熟习表达,直至反复确认达标过关。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严格参照视频资料,向日本人正常的表达、表现靠拢。教师严格把握尺度,防止学生流于简单、过于个性化,甚至应付过关。要随时让学生感受到与标准的差距,从而自行调整状态。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将教学任务割裂开去训练学生,而是希望通过参照标准提出要解决的日常问题来调动学生进入综合学习,综合实训的状态。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有随机的指导,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随机调整。
5.在自我训练方面,经过一定程度的学习模式熟悉之后,教师开始布置课下的任务,和按时验收,引导学生开启自学模式。这种自学模式的引导需要教师占用正规的教学时间来布置任务,强调要点,甚至量化验收。在历经反复和批评鼓励之后,学生才会真正形成教学所期望的有效的自学能力。这一点不但对完成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学习任务起着至关作用,更对学生将来在离开教师指导,以生活实际、工作需要为牵引,不断提高日语水平的自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突破学习日语过程中各个瓶颈的决定性的方法。在此环节,可引导学生自行观看日本电视节目(一般日本的电视节目多附有日文字幕),阅读日文书籍,听日文广播,加入日语角或交流群。这样,学生的日语表达会有阶段性的提升,随着对日语的文化背景、日本人的心态、表达习惯等的理解,会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日语使用特点。
参考文献:
[1]何哲.高职旅游日语教学初探[J].外语教育教学,2012,(4).
作者简介:付延宇 (1973-),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综合教育开发专业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多言语多文化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