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历来被称为戏剧中的经典,作为一部悲剧,本文试图从发生在李尔王和葛罗斯特伯爵身上的矛盾冲突分析这部悲剧的审美蕴含,最终把悲剧矛头指向了两人对语言的错误利用上,通过分析他们的悲剧揭示出这部戏剧描述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救赎的世界,“好人”与“坏人”都无法逃避命运的车轮,神和命运的不作为让所有人走向了毁灭。
关键词:语言现象;悲剧性矛盾冲突;救赎
莎士比亚的戏剧向来被称作经典,而在这些经典之中,悲剧占有无可动摇的地位。其中,《李尔王》在我看来更是透露着令人窒息的绝望,这是一个昏暗无光的世界,没有希望也没有奇迹,神的无情让故事里的每一个个体经过矛盾冲突后走向毁灭。这里以处于矛盾冲突中心的两个人:李尔王和葛罗斯特伯爵为例,试论他们身上体现矛盾冲突及其悲剧性的审美内涵。
首先是主人公李尔自身体现的矛盾冲突。当李尔清醒时,他的认识是浅薄的,他只愿意流于表面地听从那些顺从、美好的语言而受不得一丝反驳的意见,为此,他把自己曾经最疼爱而又最不懂得花言巧语的小女儿抛弃并剥夺了她的一切,最终导致自己的悲剧,也把对他忠心耿耿的肯特伯爵驱逐了出境。他这种浅薄的认识来源于他的骄傲,正如他对小女儿说的:“没有就是没有”一样,他不愿花精力去了解其他人(从前他也无需在意任何人),只愿最浅薄地通过他们的语言判断他们的内心,所以他认为无话可说的考狄利亚内心就是毫不尊敬和爱戴他。
然而,当他的意识不再清醒,陷入疯疯癫癫的境地时,他却讽刺地学会了看清事物的本质。他慢慢学会体谅和理解,当葛罗斯特告诉他里根不在家里(不愿待见他)时,他竟然开始为里根找借口:“我们身上有了病情,精神上总是连带觉得烦躁郁闷,那时候就不由自主了。我且忍耐一下,不要太鲁莽了,对一个有病的人过分求全责备”很明显,失去权势后的他慢慢不再只关注表面而尝试理解其他人行为的深层内涵。然而这时,他离发疯也不远了。
暴风雨中的李尔发了疯,而他的认识深度也随之达到顶峰。他称那个大家避而远之的穿着破烂、说着疯言疯语的汤姆为“高贵的哲学家”,让他和大家一起到茅屋取暖。他明白到:“一条得势的狗,也可以使人家惟命是从”,世上只有个别像考狄利亚和肯特那样真心待自己的人。
李尔的悲剧性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他认识规律的反常是必然的,因为在他身上的权势代表着的旧专制主义制度及中世纪等级制度必然走向衰亡,年轻一代的新力量正在壮大,等待他的只能是“凄惨的、黑暗的、阴郁的”的一切而不存在神的救赎。
其次是葛罗斯特伯爵身上体现的悲剧性矛盾冲突。葛罗斯特伯爵从一开始就对两个儿子:爱德蒙和爱德伽做出了不公正的取舍,他偏爱爱德伽,承认他的正统地位,但对于爱德蒙却是羞于承认的和忽视的,就因为他是私生子,就否定了他的一切。
长期被压抑的爱德蒙成功地用计谋报复了父亲和哥哥,他阴谋能成功的关键是他很清楚哥哥和父亲的心理弱点:“一个轻信的父亲,一个忠厚的哥哥”,他知道如何对付这两个“老实的傻瓜”,从他的叙述也可以看出葛罗斯特自身轻信的弱点也是其悲剧成因之一。
葛罗斯特伯爵除了轻信的弱点,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多疑的性格。与李尔的只关注语言现象本身相反,他总喜欢挖掘语言现象深层的含义:李尔对待考狄利亚“没有”的态度是:“没有就是没有”,而葛罗斯特在爱德蒙回答:“没有什么,父亲”后坚持认为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然后一步步步入爱德蒙设好的圈套。讽刺的是,一个不相信语言的人最后因为被挖掉双眼而只能靠爱德伽的语言来作为向导。通过爱德伽的语言描述,明明走在平地却相信自己正在登上山顶的路走着,相信了自己就在悬崖边上,并做出在平地“跳崖”的滑稽举动,在这样的举动背后更多是他的悲哀和作者对他的讽刺,他的悲剧性冲突在他對语言的不信任和最后失明的他对语言无条件依赖的对比中展露无遗。
李尔和葛罗斯特伯爵,前者对语言本身绝对信任,从不思考语言现象下隐含的意蕴;后者喜欢揣度语言,怀疑语言导致过分解读语言。虽然最终发了疯的李尔学会了分辨真情假意,葛罗斯特也知道了爱德伽的无辜,但他们都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性结局,揭示了一个事实:“无论人多么彻底地悔改自己的罪过,一旦毁灭的机器开动起来,一切人和事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或发展方向。” 希望和救赎都是不存在的,只有永恒的毁灭和死亡,这正是这部悲剧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毅.二十世纪西方《李尔王》研究评述[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重庆),1994(04).
[2]马粉英.疯癫与文明——《李尔王》中的疯癫意象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3]J.Stampfer, The Catharsis of `King Lear'[J].in Shakespeare Survey, Vol.13,1960:10.
关键词:语言现象;悲剧性矛盾冲突;救赎
莎士比亚的戏剧向来被称作经典,而在这些经典之中,悲剧占有无可动摇的地位。其中,《李尔王》在我看来更是透露着令人窒息的绝望,这是一个昏暗无光的世界,没有希望也没有奇迹,神的无情让故事里的每一个个体经过矛盾冲突后走向毁灭。这里以处于矛盾冲突中心的两个人:李尔王和葛罗斯特伯爵为例,试论他们身上体现矛盾冲突及其悲剧性的审美内涵。
首先是主人公李尔自身体现的矛盾冲突。当李尔清醒时,他的认识是浅薄的,他只愿意流于表面地听从那些顺从、美好的语言而受不得一丝反驳的意见,为此,他把自己曾经最疼爱而又最不懂得花言巧语的小女儿抛弃并剥夺了她的一切,最终导致自己的悲剧,也把对他忠心耿耿的肯特伯爵驱逐了出境。他这种浅薄的认识来源于他的骄傲,正如他对小女儿说的:“没有就是没有”一样,他不愿花精力去了解其他人(从前他也无需在意任何人),只愿最浅薄地通过他们的语言判断他们的内心,所以他认为无话可说的考狄利亚内心就是毫不尊敬和爱戴他。
然而,当他的意识不再清醒,陷入疯疯癫癫的境地时,他却讽刺地学会了看清事物的本质。他慢慢学会体谅和理解,当葛罗斯特告诉他里根不在家里(不愿待见他)时,他竟然开始为里根找借口:“我们身上有了病情,精神上总是连带觉得烦躁郁闷,那时候就不由自主了。我且忍耐一下,不要太鲁莽了,对一个有病的人过分求全责备”很明显,失去权势后的他慢慢不再只关注表面而尝试理解其他人行为的深层内涵。然而这时,他离发疯也不远了。
暴风雨中的李尔发了疯,而他的认识深度也随之达到顶峰。他称那个大家避而远之的穿着破烂、说着疯言疯语的汤姆为“高贵的哲学家”,让他和大家一起到茅屋取暖。他明白到:“一条得势的狗,也可以使人家惟命是从”,世上只有个别像考狄利亚和肯特那样真心待自己的人。
李尔的悲剧性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他认识规律的反常是必然的,因为在他身上的权势代表着的旧专制主义制度及中世纪等级制度必然走向衰亡,年轻一代的新力量正在壮大,等待他的只能是“凄惨的、黑暗的、阴郁的”的一切而不存在神的救赎。
其次是葛罗斯特伯爵身上体现的悲剧性矛盾冲突。葛罗斯特伯爵从一开始就对两个儿子:爱德蒙和爱德伽做出了不公正的取舍,他偏爱爱德伽,承认他的正统地位,但对于爱德蒙却是羞于承认的和忽视的,就因为他是私生子,就否定了他的一切。
长期被压抑的爱德蒙成功地用计谋报复了父亲和哥哥,他阴谋能成功的关键是他很清楚哥哥和父亲的心理弱点:“一个轻信的父亲,一个忠厚的哥哥”,他知道如何对付这两个“老实的傻瓜”,从他的叙述也可以看出葛罗斯特自身轻信的弱点也是其悲剧成因之一。
葛罗斯特伯爵除了轻信的弱点,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多疑的性格。与李尔的只关注语言现象本身相反,他总喜欢挖掘语言现象深层的含义:李尔对待考狄利亚“没有”的态度是:“没有就是没有”,而葛罗斯特在爱德蒙回答:“没有什么,父亲”后坚持认为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然后一步步步入爱德蒙设好的圈套。讽刺的是,一个不相信语言的人最后因为被挖掉双眼而只能靠爱德伽的语言来作为向导。通过爱德伽的语言描述,明明走在平地却相信自己正在登上山顶的路走着,相信了自己就在悬崖边上,并做出在平地“跳崖”的滑稽举动,在这样的举动背后更多是他的悲哀和作者对他的讽刺,他的悲剧性冲突在他對语言的不信任和最后失明的他对语言无条件依赖的对比中展露无遗。
李尔和葛罗斯特伯爵,前者对语言本身绝对信任,从不思考语言现象下隐含的意蕴;后者喜欢揣度语言,怀疑语言导致过分解读语言。虽然最终发了疯的李尔学会了分辨真情假意,葛罗斯特也知道了爱德伽的无辜,但他们都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性结局,揭示了一个事实:“无论人多么彻底地悔改自己的罪过,一旦毁灭的机器开动起来,一切人和事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或发展方向。” 希望和救赎都是不存在的,只有永恒的毁灭和死亡,这正是这部悲剧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毅.二十世纪西方《李尔王》研究评述[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重庆),1994(04).
[2]马粉英.疯癫与文明——《李尔王》中的疯癫意象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3]J.Stampfer, The Catharsis of `King Lear'[J].in Shakespeare Survey, Vol.13,19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