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成长”不求“开放”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花蕾,总有一天会开放,可能他真的不在你培养他的时候开放。”对于问题学生,就更是不可能苛求他们“朵朵花蕾都开放”了!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只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当好一个引路人,或站在路边为他们呐喊助威的拉拉队。
  关键词:成长;犯错;疏导;心理暗示;生活化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花蕾,总有一天会开放,可能他真的不在你培养他的时候开放。”对于问题学生,就更是不可能苛求他们“朵朵花蕾都开放”了!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只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当好一个引路人,或站在路边为他们呐喊助威的拉拉队,学生们一丁点儿的成长,就是我们这些普通教育工作者收获到的无上幸福!
  一、“成长”中允许不断“犯错”
  我们有许多老师,总喜欢死死盯着学生的错误不放,势有“不把你这个错误改正”誓不罢休的架势。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在学习上犯错、纪律上犯错、课堂里犯错、课外犯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凭借我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我一直觉得其实大多数孩子在犯错之前的出发点都是积极的,善意的,顶多搞怪一下,弄个恶作剧什么的,教育过程中,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时机,分析学生犯错原因,并能从错误中发现其内心真正的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疏导,让学生的兴趣迁移,变坏事为好事,让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如此,我们就能让学生的错误真正成为一种教育资源,真正地“变废为宝”!
  二、“成长”中进行合理“疏导”
  (一)爱能创造奇迹,诱发内因
  教师的关爱,是“问题学生”转化的基础和开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这番话,我们不难领会,有爱就会有认同感、责任感,就会去尊重、爱护、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教师要用亲切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以求达到师生心灵的碰撞。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安利柯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苏步青的油灯下爱的启蒙等无不以爱贯穿于成长的足迹。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时期,教师必须“爱”字当先,尊重、包容、教育他们,而不是歧视、打击甚至放弃他们。
  (二)有效的心理暗示,打造外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就好象给人贴了一个标签,人的发展常常会如标签上标明的那样发展,当人自认为怎样时,他的神经系统会传达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命令”人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标签效应”。消极的标签会给人消极的暗示;相反,积极的标签会给人积极的暗示。一次,我在班会课上给全班孩子们讲了以下两个故事:1)在华沙,曾经有一群儿童在嬉戏。一个吉普赛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细看了看,对她说:“你将会世界闻名!”“预言”应验了,这位小姑娘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2)一位工人下班后被反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接着我让学生讨论:居里夫人听了女巫的预言后,当她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时,她会怎样想呢?(学生自由表述:她一定会这样地告诉自己,我会成功的,眼前的失败和困难仅仅是对我的考验罢了。战胜困难,就能成功。)当那位工人望着被关死的铁门,他又会怎样想呢?(学生自由表述:完了,这里零下几十摄氏度,我肯定要被冻死了!)最后让学生总结:在生活中、学习中,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我们鼓起勇气,树立自信,获得快乐!在随后的教育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班上的一批“问题学生”,注重加强了优生的榜样、家庭的督促、常规的训练等方面的作用,慢慢我发现班级中落后的“小尾巴”们在悄悄地蜕变着。
  三、回归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问题学生”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他们的学習成绩落后的问题。新教育倡导的有效课堂即“回归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更好地帮助到了这些学生。“未经生活化的教材,不能走进学生日常生活、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满足学生生活需求的教育内容,无论是课程、教材还是教科书等,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完《教育常识》中关于教育内容常识的相关阐述之后,我很自然地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张。今天再提这个话题,是感觉无论什么理念只停留在认识上是没有用的,唯有实实在在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方能对那些我们似乎耳熟能详的概念、理念有新的体验和认识。这本身不也正好体现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吗?如何把握这个教育常识,让全部生活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寻找教材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让“教育内容能够尽早与学生已经经历和即将面对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整体构架,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活化教材不是泛化更不是弱化,关键是运用,所以我一直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去体现去落实。
  综上所述,我觉得我的学生就是我眼中的一棵棵小草,而不全是灿烂开放的花朵。只要他们每天都在慢慢地成长,就是我心中最大的满足。事实证明,班上大部分的“问题学生”在我的“爱心”疏导下、“生活化”课堂上成长得健康又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尤金.奥尼尔的一生是对戏剧探索的一生。他一生写过四十几部剧作,有现实主义也有表现主义剧作。在创作中,他总是进行勇敢的尝试,在探索戏剧不同的表现手段。特别是在他的后期创作中,他首先写出了《送冰的人来了》,在美国举坛上虽然沒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毕竟打破了奥尼尔蛰居家中的十二年的沉默。此剧的创作手法与立意与早中期截然不同,这也是奥尼尔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悲剧;表现主义
期刊
摘要:《清风亭》是清末演出频繁的传统剧目,而四川坊刻曲本的川戏《清风亭》又有其独特的地域色彩与坊刻环境。此剧主要围绕小生张寄保、老生张文秀、老旦邓氏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演进,而清风亭作为本剧的“戏眼”,是本剧一个独特的空间布局道具,它见证了三人之间悲剧发生的始末。由对证信物、认与不认、雷打张寄保这三个重要关目,观剧者可以领略人性最阴暗无情的一面。在创作、坊刻与观剧的接受过程中,本剧原本的伦理说教性与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世俗化浪潮的推动,在文学理论界中出现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冲击的局面。显示了知识分子面临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期待当前人文精神建设,从传统文化背景下,全球化背景下,世俗化的继续。  关键词:人文精神;文学  一、“旷野上的废墟”  1990年代中国文学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期间,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文学是在完全市场经济行为和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话语背景下开始自己的时间表。在90年
期刊
摘要: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小说中的代表性作品,这三部小说符合“动员——改造”结构。因此,本文以这三篇小说为讨论核心,论析“党员——农民——知识分子”这一紧密结构。  关键词:动员结构;农业合作化运动;《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  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的协议(草案)》,标志着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式起步。也
期刊
摘要:从古到今,无论中外,文学的社会功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古代的先贤圣人也早已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比如我国的孔子和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是中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为中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发展道路。在文学的社会功用方面,他们的见解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大不同,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本文将对其异同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关键词:中庸;卡塔西斯;社会功用
期刊
摘要:钱钟书先生在其《谈艺录》中言及李贺时,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遣词造句摹写设色上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李贺诗在构思用意上的不足,谋篇命题上缺乏相对宏大的艺术视野。从钱先生的评价出发,以与其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李白作为参照,对比分析李贺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白;李贺;审美范式;钱钟书诗评  李贺与李白同为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艺术创作上有着一些相似之处——皆写神鬼玄幻、皆有极大的梦幻色彩,各自有比重
期刊
摘要:汤显祖是中国明代剧坛上最优秀的传奇作家,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高的戏剧家,虽然远隔万里,彼此互不相识,但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都闪现出人文思想的光辉,而在女性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将以《牡丹亭》和《威尼斯商人》及其它代表性作品为例,对他们表现出的人文思想进行比较,并寻找造成其中异同的根源,在比较中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汤显祖;莎士比亚;
期刊
摘要:在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个具有精神分析原型特征的典型,文中有大量对亨伯特无意识领域和内心世界的描述,这都与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相匹配。本文主要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角度,分析亨伯特的人物性格及命运。  关键词:洛丽塔;纳博科夫;人格结构理论  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是一个关于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其中充斥着大量细腻之极的情欲心理描写,以
期刊
摘要:在藏文化语境中,藏族对“香”的概念及分类较为独特,香是一种“好的气味”。而藏族对“好”的定义,不仅是成分上的优良与卫生学角度的健康,更是宗教及精神意义上的洁净——接近佛教即为洁净。这种洁净观是佛教对藏族世俗生活的影响,是藏族将佛教的基本原则融入世俗生活秩序当中的体现,折射出藏族将洁净与超验相融的生命状态。  关键词:藏香;洁净观;日常;宗教  在传统汉文化经典《说文解字注》中,“香,芳也。”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是全社会的理想和行为规范,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内容,使人们准确的理解它的涵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围绕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思想的主心骨。  一、自由  (一)马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