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的到来,呼唤创新型的人才,我国现在也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从以下几方面来略陈己见。
一、在历史教学中转变以前的固有僵化观念,营造出一种创新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堂教学课的内容较丰富而分散,抽象而难以讲清,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速度慢、效率低。然而,我们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而且,把许多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在他们眼前,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就有了创新的可能。因此,信息容量大、教学效率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显著特点,备受教师的欢迎。
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滔滔不绝地讲战争原因、导火线、经过、几个条约内容、战争影响,洋洋数千言的泛泛讲述,学生没有时间思考、记忆、练习和消化,结果只记住了几个生硬的概念。如果采用创新式教法,老师担任“导演”,学生担任“主角”,把学生迅速引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放映二战纪录片片断:残酷的战争场面、血淋淋的场景……使学生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色彩鲜明的历史影像中,学生更深刻地全方位了解了二战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表象。之后让学生带着讨论题阅读教材,再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讨论完毕,学生分组抢答思考题,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填写事先准备好的黑板地图。这样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差距,使学生在脑海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情趣,主动参与。结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比较、分析、制表、识图的能力。
二、加大课堂密度,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时空跨度大(中外、横向、纵向),内容涵盖面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头绪繁杂(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一节课的40—45分钟,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只能忙于讲、写、画,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释疑和对重难点巩固训练。从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看,生疑好问是他们的天性,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问题只有回答权,没有质疑权,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我授你听、我问你答的模式,抹杀了学生质疑的潜在意识,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不会问,也不敢问,培养出的学生势必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多个方面创造疑难情境,使学生想问,将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之中,激励、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主动地发现、探索。要消除学生不敢提问题的顾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问,都给予肯定和解答,时间长了就会构建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互敬互学的同学关系,使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互尊互爱,使学生在这种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如关于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内容,可设计问题:汉武帝时代的一位中级军官,参加征伐匈奴的重大战役,期间,他写了一封家书,叙述了所见到的事物和感想。请你来完成这封家书。可将历史学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引入历史习题设计中。如设问:北匈奴强大起来,如那时没有汉武帝的讨伐,中国的局面会是怎样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注重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设问:“周秦时代国防上最重要的建筑是什么?与现在的国防也有关系吗?”“汉匈奴西进和现在的欧洲的政局有什么关系?”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正好遇到九一八纪念日,许多城市都同时鸣响了防空警报。下午上课时,我就提问学生:听到防空警报的声音了吗?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吗?学生大多能够说出。接着,我又问:在一百一十三年前,中日之间也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情况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再次体会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中华民族又一次与命运的抗争吧。运用“神入”法创设的问题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了创新的特点,充分挖掘了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闪耀着历史的智慧。
三、科学推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鉴于其年龄偏低,又缺少一定的社会阅历,以致在感受时空十分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现实时会带来种种疑难和困惑,加上历史教学是有血有肉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形象思维,对历史素材进行加工、综合、整理,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场景,化远为近,化小为大、化枯燥为生动,化模糊为清晰,化呆板为逼真,化抽象为具体,以便于学生在此基础上充分感知,形成鲜明的历史表象。
如在讲授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把中国置于世界大背景下去认识,分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鸦片战争是在十九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可见,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掠夺市场有其必然性。而中国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社会矛盾尖锐,使列强侵略成为可能。以上分析使学生理清了思路,得出了规律性的认识。
一、在历史教学中转变以前的固有僵化观念,营造出一种创新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堂教学课的内容较丰富而分散,抽象而难以讲清,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速度慢、效率低。然而,我们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而且,把许多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在他们眼前,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就有了创新的可能。因此,信息容量大、教学效率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显著特点,备受教师的欢迎。
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滔滔不绝地讲战争原因、导火线、经过、几个条约内容、战争影响,洋洋数千言的泛泛讲述,学生没有时间思考、记忆、练习和消化,结果只记住了几个生硬的概念。如果采用创新式教法,老师担任“导演”,学生担任“主角”,把学生迅速引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放映二战纪录片片断:残酷的战争场面、血淋淋的场景……使学生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色彩鲜明的历史影像中,学生更深刻地全方位了解了二战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表象。之后让学生带着讨论题阅读教材,再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讨论完毕,学生分组抢答思考题,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填写事先准备好的黑板地图。这样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时空差距,使学生在脑海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情趣,主动参与。结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比较、分析、制表、识图的能力。
二、加大课堂密度,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时空跨度大(中外、横向、纵向),内容涵盖面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头绪繁杂(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一节课的40—45分钟,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只能忙于讲、写、画,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释疑和对重难点巩固训练。从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看,生疑好问是他们的天性,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问题只有回答权,没有质疑权,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我授你听、我问你答的模式,抹杀了学生质疑的潜在意识,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不会问,也不敢问,培养出的学生势必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多个方面创造疑难情境,使学生想问,将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之中,激励、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主动地发现、探索。要消除学生不敢提问题的顾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问,都给予肯定和解答,时间长了就会构建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互敬互学的同学关系,使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互尊互爱,使学生在这种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如关于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内容,可设计问题:汉武帝时代的一位中级军官,参加征伐匈奴的重大战役,期间,他写了一封家书,叙述了所见到的事物和感想。请你来完成这封家书。可将历史学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引入历史习题设计中。如设问:北匈奴强大起来,如那时没有汉武帝的讨伐,中国的局面会是怎样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注重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设问:“周秦时代国防上最重要的建筑是什么?与现在的国防也有关系吗?”“汉匈奴西进和现在的欧洲的政局有什么关系?”在讲到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正好遇到九一八纪念日,许多城市都同时鸣响了防空警报。下午上课时,我就提问学生:听到防空警报的声音了吗?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吗?学生大多能够说出。接着,我又问:在一百一十三年前,中日之间也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情况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再次体会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中华民族又一次与命运的抗争吧。运用“神入”法创设的问题情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了创新的特点,充分挖掘了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闪耀着历史的智慧。
三、科学推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鉴于其年龄偏低,又缺少一定的社会阅历,以致在感受时空十分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现实时会带来种种疑难和困惑,加上历史教学是有血有肉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形象思维,对历史素材进行加工、综合、整理,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场景,化远为近,化小为大、化枯燥为生动,化模糊为清晰,化呆板为逼真,化抽象为具体,以便于学生在此基础上充分感知,形成鲜明的历史表象。
如在讲授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把中国置于世界大背景下去认识,分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鸦片战争是在十九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可见,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掠夺市场有其必然性。而中国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社会矛盾尖锐,使列强侵略成为可能。以上分析使学生理清了思路,得出了规律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