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个性 焕发活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u54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一、树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是教学的主要方式,阅读是不能让他人来代替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他们是课堂主体的意识。主动地进行自主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本。教师不应该在课堂上代替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分型或者引导他们分析,需要做到将课堂完全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化地阅读课本,将阅读有效地转为个人的行为。让学生个性化地选择阅读内容,个性化地表现和发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例如点名让学生阅读最喜欢的段落,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享有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充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
  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开展个性化阅读
  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新课标来进行教学,这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对于词句的学习,要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学习,要求能学习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在个性化阅读中,则要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这都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要根据课程目标开展,目标是决定事情发展方向,任何的事物都是根据目标开展的。因此。在个性阅读中,基本阅读是前提,基本阅读完成得好可以对个性化阅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这可以在完成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个性化阅读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探究文本意义的前提下实施个性化阅读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或者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学生个体,其思维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文本特点,综合运用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交叉运用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和引发知识经验的策略。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指导。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有明显的差别,教师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如五年级上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要求学生深刻领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学生的个性体验应当建立在对五壮士跳崖那部分内容的深入研读上,以此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激励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因此,可采取深入研究文本,交流有关知识积累,补充相关图片或影像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谈谈理解或感受,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提升。文本是阅读所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当今这样的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很多高科技阅读器已经很普及了,但是学生在最初接触阅读的时候仍然有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文本的形式,这就说明文本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文本形式对个性化阅读的作用是巨大的。
  四、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为知识积累、学习能力、思考方式、生活环境各不相同,阅读同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也各不相同。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学生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和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母亲的评价虽然高了点,可是体现了母亲对巴迪的鼓励和爱,父亲实话实说,体现了严格要求,也是爱。可有的学生认为,母亲的评价太夸张,很可能会让巴迪产生误会,最好是在鼓励的基础上,还能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才不会使人误人歧途;而父亲的严厉虽然也是爱,但那么严厉也可能会使人一蹶不振。对于这样的有自我思考的见解我觉得应该尊重,也许体会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两种爱的思辨,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爱。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认识上的差异,阅读过程就会成为一个个性化彰显的过程。
  五、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巩固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机会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学业不重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在阅读阅读过程中很容易走神,开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将阅读与玩相结合,积极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既满足了其玩的乐趣,又实现了培养其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目标,而且这种阅读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阅读活动开展必须根据课本知识、考试内容并结合实际活动来进行,要把握好活动的主题和中心。例如,在班级定期开展“小小故事会”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讲述自己编的故事或看到的故事,或大家围绕一幅、多幅图展开讲述活动。及时指导解答学生们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将自己阅读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学生,使学生的理解、想象、概括、傾听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更加具有活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坚定不移地把握这一本质属性,求真务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教学的本质,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教与学都是相辅相成,以教带学,以学促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打破“教师教、学生听”的听课模式,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当中,通过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交流、深度探究以及学以致用等方面,引导学生们从主动思考问题出发,发表自身的学习意见,进而达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  本文主要讲解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
本文针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课,对星星旋转的方向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观测星星旋转方向的原理和正确方法,指出了教材中所说的“星星每天都在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这一科学错误。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北极星“不动”的秘密》(第82页)一课中,有关于星星旋转方向的描述,如图:  这里面,涉及了“相对运动”和“运动方向”的概念,为此,教材在前面一课《谁先迎来黎明》中有专门
创新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也决定了一件事物发展的程度。创新思维对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对于它的培养应该重视。小学数学,虽然所学的都是简单的知识,但是老师还是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从基础开始,不断去改变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己进步。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几点看法。  小学阶段,处于学习知识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培养尤为重要,老
某日与一个主课老师闲聊,她生动的讲述了她的一个教学小故事。她经常将家里没人问津的喜糖带到了课堂,问学生:这是什么?一个学生说:糖。另一个学生说:不对,是智慧果!同学们为了得到那颗智慧果,绞尽脑汁,表现得比平时都要好。遇到表现都很好的时候,只有一颗糖了,怎么分呢?老师说: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可把老师难倒了,那就带到下节课大家再来评选吧。同学们没有为失去一颗糖而气馁,而是下节课更加铆足了劲。“糖果效
[目的]以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克隆、原核表达秦川牛瘦素受体(Lepr)基因的蛋白功能区,分析表达蛋白对瘦素结合特性,为研究瘦素受体与瘦素结合的调节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