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注重强化学生课前知识的学习,MOOC、SPOC与翻转课堂的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章以SPOC为载体,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利用课堂讨论、分组演示、协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中的银行活期储蓄存款业务为例,阐述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并用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生成绩状况,形成多元、动态的评价方式,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PBL;银行柜面业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3-0005-04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教师应用于课堂上。翻转课堂被认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颠覆,它以微视频为载体,通过重构学习流程、辅以教师线上指导、开展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增加课堂互动和交流,最终实现学生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2011年以后,翻转课堂进入国内并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界对翻转课堂的研究重心主要侧重于课程设计开发、课程实施与应用两个方面。SPOC是小规模在线课程,相比MOOC而言,更小而且具有私密性。SPOC作为一种将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更适合高等院校的小班教学模式,其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形成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翻转学习实现了学习流程的翻转,是一种把学生从单纯的概念学习转变成主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具备很好的适用性和潜在价值。高职院校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金融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开发,以岗位工作流程教学为主。国内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课程开发设计、教学实践一体化和考试改革等领域,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成果比较少见,因此将这一理念引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并结合课程特色进行课程设计并付诸实践,这对促进金融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提高授课效率
银行柜面业务涉及的业务种类众多,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授课方法,由教师先讲解演练,学生模拟操作,完成全部课程讲授一般需要80个课时,其中讲解占60%,学生练习时间和复习时间加起来40%。课程进程中,教师为完成进度,不停地往下讲,学生囫囵吞枣地听,知识难以有效衔接,不利于模拟操作环节的顺利开展,最终导致教师产生倦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实施翻转课堂,将部分课上知识的讲授转移至课前,教师可以把精力集中于课堂,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2.活跃课堂气氛
商業银行综合业务课程主要介绍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流程,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承担柜员岗位职责,完成从接待客户、处理业务到送别客户的流程。传统课堂通常由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业务,登录模拟操作系统并填制凭证,分组演示及互动很少。课程通常采用先讲后练的模式,遇到业务流程复杂的案例,老师讲完理论,学生尚未完成课堂操作往往就下课了。学生反映无法消化吸收,学习效果不佳。于歆杰(2015)认为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可以掌握50%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练习、讨论,课堂气氛不再沉静。
(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SPOC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翻转课堂的有效实现至少需要两个保障,首先是优秀的师资,翻转课堂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课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身为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较高的课堂活动设计及应变能力,能够尽可能解决实践活动中的难题。课外教师还要协调学生课前预习的进度,线上交流与作业指导。其次是课程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翻转课堂的成功实现还要借助SPOC教学平台上的慕课资源,丰富的慕课资源可以保证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在课前实现按需学习,保障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以上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确保翻转课堂的有效实现。
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翻转课堂设计模型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安排,即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的学习,课中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应用,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为了便于学生更直观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我们可以把课程内容录成教学视频,视频尽可能短而精,学生通过观看在课视频完成课前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课中主要是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活动获得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为更好地体现设计思路,我们建造了一个基于课程的模型(见图1)。
该模型借鉴了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罗伯特·泰伯特教授在“线性代数”等课程中的翻转教堂模式,结合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课程特点进行了改进。结合现有的模型,结合自身教学实验的过程和结论,我们认为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创设两个平台,促进多种交互,实现教与学的一种新模式[1]。两个平台,一个指的是课前的SPOC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和交流;另一个指的是课堂平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细化。“多个交互”指的是课前学生与学习平台之间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课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平台之间的交互。这个模型直接反映出课前课后学生与教师的活动。
为了保障翻转课堂的顺利实现,在平台建设和情境创设等重要环节要严格把握。目前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一般包括录像、PPT、动画案例库、习题库等,教师一般在课程开始前将这些素材发布到平台上或者班级共享中供同学们学习下载。但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来看,这部分资源利用效率并不高,不到40%的学生会主动下载资源,能够主动学习的更少。通过学生信息反馈,问题普遍存在于下载时间过长,内容更新缓慢,视频占据空间过大等方面。我们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尽量避免以上情况的存在,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必需给予“真关爱”。在课程制作过程中,仔细考虑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准备尽可能简单而又深刻的知识传授方式,平台上的视频资源尽量短小精悍,教师应经常参与线上讨论,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2]。 三、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依据教学模型,从课前、课中两个环节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下面以“活期储蓄存款开户业务”为例来说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教学分析
活期储蓄存款开户业务是存款业务中比较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活期存款业务按照业务流程可分为开户、续存、取款、销户及利息计算,其中开户是这部分业务操作中的重点,共计2个学时。从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具备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理念与生活理财常识,活期存款开户内容贴近生活,新知识具备专业性及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总体上具备网络平台上下载资源与网络交流的能力,基本能够独立承担通过网络进行课前学习的任务。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客户存款柜面业务操作,熟练使用银行柜面操作系统,办理凭证等,结合课程特点,适合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二)教学设计
活期存款开户业务内容我们从两个维度探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一个维度是课前、课中两个阶段的活动设计,另一个维度是从教师、学习者和媒体资源三个角度进行设计[3],具体教学设计过程参见表1。
四、教学成果与反思
(一)教學成果
1.学生学习能动性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课堂出现了和传统课堂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场景:过去学生选择性地听课,注意力不能充分集中,部分学生甚至课上不间断地玩手机。翻转课堂实施以后,课堂气氛高涨,小组讨论、发言、提问、做分组演示,2个学时的学习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课前认真学习在线内容,课堂上积极讨论,大胆提问,踊跃参与活动练习。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学生学得认真,学得透彻,找回自信,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小组课前预习完成情况参见表2。总的来看,参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学生的学习卷面成绩平均要比上一届高出8~10分。
2.学生实践探索能力明显提升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一门实训为主导的课程,以往课程教学采用教学一体化模式,先讲授理论后按照流程操作,由于业务种类多,业务操作流程复杂,学生单独学习较为吃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分组设计情境,轮流承担柜员柜面业务。学生协助分工,在仿真环境下较易于理解柜面业务及操作流程,真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易于形成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
翻堂教学的实现需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便于学生课前学习资源的下载,同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上指导学生作业,解答学生问题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并相应作出调整[4]。通过后台数据整理还可以挖掘出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进度和讲间练习正确率的数据,辨别小组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指导。
(二)教学反思
SPOC翻转课堂在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中的应用证明课程本身是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但要做到成功实施,需要保障学生课前的预习效果,及时对学生在线活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尽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程学习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保障学生课堂讨论的质量,只有做到真实的学习行为,翻转课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河,刘志华.高职院校3D Max 课程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2]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3]李志河等.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4]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程晓静(1981-),女,安徽淮北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改、国际经济。
[责任编辑 李 兵]
[关键词]翻转课堂;PBL;银行柜面业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3-0005-04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教师应用于课堂上。翻转课堂被认为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颠覆,它以微视频为载体,通过重构学习流程、辅以教师线上指导、开展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增加课堂互动和交流,最终实现学生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2011年以后,翻转课堂进入国内并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界对翻转课堂的研究重心主要侧重于课程设计开发、课程实施与应用两个方面。SPOC是小规模在线课程,相比MOOC而言,更小而且具有私密性。SPOC作为一种将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更适合高等院校的小班教学模式,其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形成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翻转学习实现了学习流程的翻转,是一种把学生从单纯的概念学习转变成主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具备很好的适用性和潜在价值。高职院校的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金融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开发,以岗位工作流程教学为主。国内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课程开发设计、教学实践一体化和考试改革等领域,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成果比较少见,因此将这一理念引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并结合课程特色进行课程设计并付诸实践,这对促进金融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提高授课效率
银行柜面业务涉及的业务种类众多,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授课方法,由教师先讲解演练,学生模拟操作,完成全部课程讲授一般需要80个课时,其中讲解占60%,学生练习时间和复习时间加起来40%。课程进程中,教师为完成进度,不停地往下讲,学生囫囵吞枣地听,知识难以有效衔接,不利于模拟操作环节的顺利开展,最终导致教师产生倦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实施翻转课堂,将部分课上知识的讲授转移至课前,教师可以把精力集中于课堂,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2.活跃课堂气氛
商業银行综合业务课程主要介绍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流程,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承担柜员岗位职责,完成从接待客户、处理业务到送别客户的流程。传统课堂通常由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业务,登录模拟操作系统并填制凭证,分组演示及互动很少。课程通常采用先讲后练的模式,遇到业务流程复杂的案例,老师讲完理论,学生尚未完成课堂操作往往就下课了。学生反映无法消化吸收,学习效果不佳。于歆杰(2015)认为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可以掌握50%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练习、讨论,课堂气氛不再沉静。
(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SPOC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翻转课堂的有效实现至少需要两个保障,首先是优秀的师资,翻转课堂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课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身为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较高的课堂活动设计及应变能力,能够尽可能解决实践活动中的难题。课外教师还要协调学生课前预习的进度,线上交流与作业指导。其次是课程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翻转课堂的成功实现还要借助SPOC教学平台上的慕课资源,丰富的慕课资源可以保证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在课前实现按需学习,保障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以上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确保翻转课堂的有效实现。
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翻转课堂设计模型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安排,即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的学习,课中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应用,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为了便于学生更直观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我们可以把课程内容录成教学视频,视频尽可能短而精,学生通过观看在课视频完成课前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课中主要是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活动获得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为更好地体现设计思路,我们建造了一个基于课程的模型(见图1)。
该模型借鉴了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罗伯特·泰伯特教授在“线性代数”等课程中的翻转教堂模式,结合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课程特点进行了改进。结合现有的模型,结合自身教学实验的过程和结论,我们认为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创设两个平台,促进多种交互,实现教与学的一种新模式[1]。两个平台,一个指的是课前的SPOC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和交流;另一个指的是课堂平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细化。“多个交互”指的是课前学生与学习平台之间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课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平台之间的交互。这个模型直接反映出课前课后学生与教师的活动。
为了保障翻转课堂的顺利实现,在平台建设和情境创设等重要环节要严格把握。目前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一般包括录像、PPT、动画案例库、习题库等,教师一般在课程开始前将这些素材发布到平台上或者班级共享中供同学们学习下载。但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来看,这部分资源利用效率并不高,不到40%的学生会主动下载资源,能够主动学习的更少。通过学生信息反馈,问题普遍存在于下载时间过长,内容更新缓慢,视频占据空间过大等方面。我们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尽量避免以上情况的存在,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必需给予“真关爱”。在课程制作过程中,仔细考虑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准备尽可能简单而又深刻的知识传授方式,平台上的视频资源尽量短小精悍,教师应经常参与线上讨论,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2]。 三、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依据教学模型,从课前、课中两个环节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下面以“活期储蓄存款开户业务”为例来说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教学分析
活期储蓄存款开户业务是存款业务中比较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活期存款业务按照业务流程可分为开户、续存、取款、销户及利息计算,其中开户是这部分业务操作中的重点,共计2个学时。从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具备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理念与生活理财常识,活期存款开户内容贴近生活,新知识具备专业性及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总体上具备网络平台上下载资源与网络交流的能力,基本能够独立承担通过网络进行课前学习的任务。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客户存款柜面业务操作,熟练使用银行柜面操作系统,办理凭证等,结合课程特点,适合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二)教学设计
活期存款开户业务内容我们从两个维度探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一个维度是课前、课中两个阶段的活动设计,另一个维度是从教师、学习者和媒体资源三个角度进行设计[3],具体教学设计过程参见表1。
四、教学成果与反思
(一)教學成果
1.学生学习能动性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课堂出现了和传统课堂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场景:过去学生选择性地听课,注意力不能充分集中,部分学生甚至课上不间断地玩手机。翻转课堂实施以后,课堂气氛高涨,小组讨论、发言、提问、做分组演示,2个学时的学习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课前认真学习在线内容,课堂上积极讨论,大胆提问,踊跃参与活动练习。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学生学得认真,学得透彻,找回自信,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小组课前预习完成情况参见表2。总的来看,参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学生的学习卷面成绩平均要比上一届高出8~10分。
2.学生实践探索能力明显提升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一门实训为主导的课程,以往课程教学采用教学一体化模式,先讲授理论后按照流程操作,由于业务种类多,业务操作流程复杂,学生单独学习较为吃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分组设计情境,轮流承担柜员柜面业务。学生协助分工,在仿真环境下较易于理解柜面业务及操作流程,真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易于形成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
翻堂教学的实现需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不仅便于学生课前学习资源的下载,同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上指导学生作业,解答学生问题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并相应作出调整[4]。通过后台数据整理还可以挖掘出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进度和讲间练习正确率的数据,辨别小组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指导。
(二)教学反思
SPOC翻转课堂在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中的应用证明课程本身是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但要做到成功实施,需要保障学生课前的预习效果,及时对学生在线活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尽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课程学习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保障学生课堂讨论的质量,只有做到真实的学习行为,翻转课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河,刘志华.高职院校3D Max 课程中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2]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3]李志河等.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4]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程晓静(1981-),女,安徽淮北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改、国际经济。
[责任编辑 李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