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集体备课促进高效课堂建构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认识民法典,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为例,论述“互联网+”集体备课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提出互联共享知方向、网络名师呈思路、高效沟通出教法、实际授课出效率等教学建议,以提高备课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 集体备课 道德与法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56-03
  集体备课是一种在教研组引领下,教师集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聚集起来为新课教学做准备的教研活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广泛使用,“互联网+”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不受时空的限制,增加了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实现了资源共享、高效沟通,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艺术和教学智慧。与此同时,采用“互联网+”集体备课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二者统一,更能提高备课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互联共享知方向
  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彻底转变传统的集体备课的模式,这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新型的集体备课模式,把南宁市的道德与法治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开辟了集体备课的新通道,可以让教师把握一线备考资料、拓展教学视野、收获丰富的技能,落实以德树人的理念,进而打造高效的课堂。
  通过参加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网上集体教研活动并学习中考层面的命题指导思想——结合北部湾经济区教学实际,在考查学生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从多关注学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消化、自我领悟”的备考目标出发,明确在备考时不仅要抓好核心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科能力。因此在网上集体教研备课时,我们确定了中考备考的方向,准确把握中考必备知识:2020年道德与法治的中考知识有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一二单元等。通过研究这些必备的知识,我们发现,“法律”这一板块的知识贯穿七、八、九年级,再结合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校确定了以民法典为主题的专题复习,模拟中考的出题方式进行专题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网络名师呈思路
  通过学习“空中课堂”优质课和南宁市名师视导课,笔者梳理了备课备考思路:从王小兰老师的复习课中,笔者掌握了一是要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记忆知识,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知识;二是弄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三是做错题整理和分析,查找原因和总结分析。从王晓洁老师的《主观题解题方法》,笔者明确了考查方向,特别是如何突破“结合材料”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从邱霖昌老师的《选择题答题方法》中,笔者掌握了“三审查四排除”,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从叶巧灵等老师的课中,笔者学习到了复习课离不开时政热点,既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题目提升綜合能力等。通过总结梳理以上复习思路,笔者确立了以下复习流程:通过漫画的形式,关注社会热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通过易错易混辨析,夯实基础知识——通过选择题和主观题训练,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最后与学生携手展望未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笔者在备课时主要围绕知识的“再现或再认、理解、综合运用”展开:再现和再认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有关知识、事实、概念、原理、观点,如“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理解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如“四大保护”的联系和区别;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相关知识,用“法律的作用”来分析和解释有关民法典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探究有关问题。这样,从云端到实处,让我们的复习课脉络清晰,在课堂教学中逐一将这些复习思路、环节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复习效率。
  三、高效沟通出教法
  互联网能让我们有机会与经验更丰富、专业能力更强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请教更为专业的表述;也能和同课异构的教师探讨教学思路,进一步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施教;更能即时和本教研组的成员进行研讨,从而得出更为优化的教法。以下为本教研组在《认识民法典,走进法治天地》集体备课场景:
  笔者:M老师,我想和您讨论斟酌一下视导课的课题,结合最近的时政热点,我们如何突破中考有关法律的知识点?
  M老师:我目前初步拟定“走法治道路,推进依法治国”。
  笔者:这个范围会不会太广?涉及法治的内容很多,个人认为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作为突破口。
  M老师:围绕民法典,着重复习法律的特征、作用和法治中国这三个内容。
  笔者:看着可行,民法典是最新的时政热点,以其作为切入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M老师:我刚才上学科网查找关于两会“民法典”专题资料,我们的专题可以定为“走进法治天地,建设法治国家——认识民法典”。
  笔者:M老师,学生的基础如何?
  M老师:关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热情度较高,但“潜力生”比较多。
  笔者:那此次课应帮助学生再次夯实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对易错易混知识进行辨析,最后要教会学生如何答题,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本次研讨课定的是“走进法治天地,建设法治国家——认识民法典”,思路是围绕民法典,着重复习法律的特征、作用和法治中国这三个内容,其他老师有什么好建议吗?
  W老师:这个课题围绕时政热点进行教学很好,但因为知识点较多,所以一定要梳理清楚框架,通过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笔者:我先按课本的顺序构建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尝试。
  笔者:如此教学大家感觉如何?个人认为只是简单地按课本的框架进行梳理。
  D老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治天地,主要以法律为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和九年级上册第四课是以法治为主,我们可以从法律和法治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建构。   笔者:对,这样的思路更清晰,也更能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笔者: J老师,以上是我研讨课的内容,已发送给您,麻烦您给予建议。
  J老师:以民法典为切入点是个好主意,但我认为整个课程围绕着民法典进行,课题应改为《认识民法典,走进法治天地》,这样更为恰当。同时建构知识体系方面也要多涉及“民”这一块,“法”就分“法律”“法治”这两个板块。
  笔者:这样思维导图在梳理框架的同时达到夯实基础知识的目的,因此可以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复习巩固,一举两得。
  笔者: J老师,在学生能力提升方面,我想突破两种常考的题型,一是“结合材料”类,二是“为什么”类题目,但6分题不能设置两个方面的问题,我应如何同时突破两方面的能力?
  J老师:“结合材料”类和“意义”类的题型都是常考题型,也是学生必备学科素养,我认为可以以民法典为材料,在选择题突破“意义”类的题目,在讲解选择题的时候就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为什么”类的题目。“结合材料”类的题型就可以在6分题体现,重点突破。
  笔者:把“意义”类的大题改编成选择题,教会学生在答“意义”类的题型时,要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在“结合材料”类的时候注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一要学生审材料,二要学会结合材料分析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样,在教研组内开展集体备课,组内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的看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既达到了共同成长的目标,也凝聚了集体智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实际授课出效率
  (一)学生反馈
  在构建思维导图部分,通过留空的形式,学生能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特别有效。这样处理能让学生融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的满堂灌,同时能加深基础知识的印象,做好辨别区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构起知识体系,让知识不再是分散的,而是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架构起来,培养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处理“结合材料”类分析题时,根据设问我先教会学生通过审题知道结合材料的答题技巧是找材料+课本知识,中间“说明了”“体现了”等词连接材料和知识点,在审材料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根据设问的需要找材料、联系课本知识;(2)提取有效信息找关键词句;(3)逐句分层、逐段概括。接着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作答,其他学生在答题卡上作答。以下为两名学生的作答情况:
  生A:①从材料中民法典涵盖了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法律具有规范全体成员行为的作用。
  ②从翻看民法典,亮点纷呈,对公民政治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看出,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③从材料中民法典旨在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来看,说明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生B:①文中对公民政治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处处烙刻着公民权利的印记说明了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还说明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规定我们应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
  ②文中旨在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可知法律具有保护作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从以上两名学生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结合材料”类题的答题方法,懂得“一句材料+一个观点”的答题方式,同时也掌握了分析材料、提取材料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师评课
  教研员J老师:这节课的思路很清晰,以最新的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注重方法的讲授,设置的环节环环相扣,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
  Y老师:莫老师的课程强调时政素养、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问题的设置上合理,能激发学生思考,规范回答主观题,目标达成度高。
  W老师:在莫老师的课中,学生兴致高昂,积极踊跃,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让知识在实践中生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L老师:莫老师的课很活泼,导入新颖、简单、直接,整节课能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特别是给学生现场练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
  互联网给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备课效率,从而让学生接受更广的知識面。在《认识民法典,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教学中通过互联网+集体备课的方式,明确了复习课的流程和答题方法与技巧。教师要积极借助互联网进行集体备课,明确必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将问题具体落实到实践中来解决,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广西教育研究“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试点”专项课题《“互联网+教育资源环境下教研组研修方式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2018ZJY1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莫惠雯(1994— ),女,汉族,广西贵港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评价的内涵与特点,论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从校本课程中获益更大。  【关键词】校本课程 学生评价 南宁白话 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19-03  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课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乡村旅游对农业、手工业、第三产业、农村产业发展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恭城红岩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对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产业发展;恭城红岩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柳沙学校为例,论述学校茶文化宣传的策略:以显性与隐性的教育相结合,为学校的茶文化宣传奠定基础;深化校园茶文化宣传的形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茶文化宣传新形式,加强学校茶文化与新闻媒体的联动宣传,树立学校茶文化品牌形象,促进中华优秀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 宣传形式 学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光的折射》为例,阐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利用预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利用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借助实验加深学生自主探究体验、通过延伸实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43-02  物理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论述本土案例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利用民族英雄、民族独立解放、民族交融等方面的案例素材,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名学生的心灵深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 民族团结教育 本土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生数学讲演追辨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的目标、理论基础、实施策略、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等关键性问题,论述“问题导学,能动交互,成功激励”的教学策略,构建“问题导学,能动交互”的教学方式,着重在思想方法和操作流程、策略上进行阐述,融思想方法和实践操作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的讲演追辨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 能动交互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传承”口述史课程为例,论述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过程与策略:根据实际问题确定项目选题、根据布局框架设计项目安排表、根据项目安排表组织实施教学。  【关键词】口述史 项目式学习 传统文化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36-03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链接真实世界的事件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互联网+”教研组专题教研新模式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教研组传统教研模式不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集体会诊式备课”“课堂切片诊断”集体评课以及教师成长档案建立等。  【关键词】互联网+ 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教研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45-02  随着互联网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书面表达视导课How to perfect the writing为例,论述精细化备课在“互联网+”教育资源背景下的应用策略,通过作文自查表的三次修改,促进学生在中考书面表达题的审题、做题、检查环节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资源 精细化备课 书面表达 作文自查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58-03  
期刊
[摘 要]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的建成,为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商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章通过对同一空间下青秀区城镇青年与在校大学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的调查,构建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从年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比较,找出影响城镇青年、在校大学生电商创业意向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学习电商课程、对东盟易购平台的了解、电商创业扶持政策、电商创业的培训等因素,对这两个群体进行电商创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