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课程项目式学习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传承”口述史课程为例,论述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过程与策略:根据实际问题确定项目选题、根据布局框架设计项目安排表、根据项目安排表组织实施教学。
  【关键词】口述史 项目式学习 传统文化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36-03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链接真实世界的事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运用多种工具及方法共同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或完成一项综合性任务,最终产出产品的学习方式。目前,有关项目式学习的文章中,多是谈及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特征、课程建设和一些通用方法等,而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占有量不多,且集中在信息技术、物理、地理等学科及一些校本课程中。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渐形成口述史课程。口述史课程具有显著的历史性特征,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研究项目,利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展开口述史課程教学,可以取得更佳的效果。本文以“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传承”口述史课程为例,谈谈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的策略。
  一、口述史课程具备项目式学习的特征
  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特征有众多学者、实践者进行探究。孙思佳基于已有研究对项目式学习特征进行了归纳,即“项目式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际而具体的问题,最终形成产品;解决问题需要借助工具和技能,学习手段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注重探究和协作;学习的内容综合多样,收获多面而个性”。
  从以上特征来看,口述史课程具备项目式学习特征。首先,口述史课程是通过访谈获得一手史料的重要课程,其目的之一是探寻现有资料无法提供的相关信息,这便是实际而具体的问题。其次,口述史课程需要在访谈后制作出抄本,这是其产出的重要产品之一。再次,从解决问题需要借助的工具和技能来看,口述史课程涉及如何设计访谈提纲、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访谈、如何录音录像、如何制作抄本等。这些问题学生个人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小组配合并且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系列工具(包括网络)和技能来完成,符合项目式学习手段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条件。最后,从学习内容、手段、收获来看,学生在课程中需要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访谈技巧、录像技能、抄本制作方法、文本分析方法等,内容综合多样,学习后不仅能增长知识、提升技能,还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收获。
  二、口述史项目式学习实践
  (一)项目选题确定
  笔者基于文献查阅及采访了解到,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小吃食品种类增多,人们对柳城云片糕需求量减少,掌握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的人逐渐减少,进行云片糕制作的作坊数量也明显减少。“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自2012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虽得到一定保护,但传播范围仅限于技艺者、柳城县上一辈人中,本地学生对柳城云片糕熟悉度不高,不了解其制作技艺、承载的历史变迁和情感寄托。笔者希望通过开展“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传承”这一口述史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对“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的关注度,促进学生了解柳城云片糕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及情感寄托,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及对家乡文化的自信。
  (二)项目准备
  1.组建团队,遴选人员
  项目团队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教师团队首选有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老师,在此基础上考虑能为项目实施提供更多保障的教师。最终教师团队确定了除笔者,还有能争取学校支持和资源帮助的李老师、梁老师,以及有社会学背景的韦老师;学生团队的人员选择以自愿为原则,鼓励喜爱历史、具备一定信息技术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学生参与。最终确定了7名学生成员,分别是黎某某、杨某某、黄某某、叶某某、何某某、余某某和韦某某。
  2.展开前测,了解学情
  学生团队组建完毕后,教师对学生团队展开前期问卷调查。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在项目开展前对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柳城云片糕文化传承情况和口述史的认识。通过分析问卷,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柳城云片糕这一食物有一定认识,但对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情况、蕴含的历史文化比较陌生,对口述史的认识也模糊不清。
  (三)项目实施
  1.分析背景,发现问题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及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随后,组织学生现场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于教师引导下发现了资料有些地方存在问题,如柳城云片糕出现的时间,有资料显示是在明代,有资料说是在清代;又如柳城云片糕的鼎盛时期,有资料说是在民国时期,有资料说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再如关于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研究的著作和文章较少,且描述不同。正是这些不明确之处,使得开展“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传承”口述史课程十分必要且具有意义。
  2.开展培训,实操演练
  接下来,进入项目学习的第二阶段,即对学生进行口述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培训阶段,学生要重点了解口述史的含义及口述史访谈的步骤与方法。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访谈,这是重点中的重点。首先是教师示范访谈、学生观察,期间教师强调访谈注意事项。明确相关事项、流程、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依据之前查阅的有关背景资料设计访谈问题,形成访谈提纲。但学生能力有限,设计的访谈问题和提纲比较局限,需要教师指导补充。如学生会围绕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展开一系列的问题设计,但对云片糕制作技艺传承发展及手艺人对云片糕的情感挖掘较少。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一些问题,如:在机器量产与手工生产之间如何选择?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自己的后人不从事此行业,打算如何?在制作中遇到过什么趣事或者困难?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很快就设计出挖掘云片糕技艺背后的历史与现实的访谈问题。然后学生小组依次进行模拟访谈(见图1、图2),其他学生观察,并记录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全体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在模拟访谈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学生能力有限,常常不知道如何提问、不知道如何结合受访者的语言深挖信息。在模拟访谈后的讨论阶段,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访谈感想,如杨某某说:“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和昨天相比,我在访谈时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自信,但是多少还是有些紧张,许多问题问得不好,访谈收尾也不够严谨认真。”余某某说:“回想我今天的采访,我觉得有几个地方还要更注意一下。第一,受访者回答完问题之后我应该顺着他的意思去说;第二,与受访者交谈不应该让他觉得困难,如果他苦思冥想都答不出,那么应该及时引导谈话继续;第三,访谈时我不够专注,有时候会东张西望,这是对受访者一种不尊重。这些问题在以后的采访中我会注意避免。”结合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反思,在之后的培训中,笔者侧重指导学生练习提问、追问技巧,并注意引导学生对访谈者察言观色。
  3.实地访谈,产出成果
  我们将访谈地点确定在受访者的作坊,以便学生更直观、具体地感受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与生产现状。
  第一次访谈时分为两组,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组由李老师、韦老師、梁老师三名教师带队,由黎某某同学主访,黄某某同学负责文字记录,韦某某同学负责录音和摄像;第二组由笔者带队,杨某某同学主访,叶某某同学负责文字记录,何某某同学、余某某同学负责录音、录像。第一组负责访谈传承人韦燕双,第二组负责访谈制作技艺者卢华志,访谈传承人黄智英则由两组共同负责。
  第一次访谈进行得比较顺利,访谈过程气氛融洽,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准备阶段中培训的访谈追问技巧。实录如下:
  访谈片段一:杨某某(学生)采访卢华志(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者)
  杨某某:您刚才提到了做云片糕选料是非常讲究的,那这种讲究体现在哪里呢?
  卢华志:这个说起来就多了,我和你说一天也说不完。你们只要记得,做云片糕尤其要讲究原料的选择。
  杨某某:能举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吗?
  卢华志:曾经有个朋友来找我,让我帮他用红米做云片糕。不可否认,红米里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素,如果能用它做云片糕肯定有特色,但是红米缺少油脂,不够软糯,做成成品容易硬,不像大糯,做出的云片糕软,还软得久。
  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基本上都会谈及制作技艺和职业生涯遇到的故事,教师在旁边观察记录学生的访谈情况,有时学生没有意识到可以深入了解,教师便会及时地帮助学生。如在访谈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智英时,韦老师就帮助黎某某同学深入挖掘黄智英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
  访谈片段二:黎某某(学生)、韦老师采访黄智英(柳城云片糕制作传承人)
  黎某某:你做了那么久的云片糕,从学习到现在,有什么是你觉得比较有趣的事?
  黄智英:做得好自己心里面舒服,但如果出现问题,心里就不好受。
  韦老师:出的问题一般是什么问题?比如说口感、质量,还是其他?
  黄智英:比如调糖时,发现糖没有想象中的好。因为糖是厂家发货,如果厂家发来的糖质量不好,煮出来就会有一些问题;另外,临时更换其他牌子的糖来做,也可能出现问题。
  韦老师:你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糖?
  黄智英:我们用的糖是石龙牌或双鹿牌的,基本上都是广西本地产的糖。
  第一次访谈结束后,负责摄像的学生将视频剪辑成完整的访谈视频;教师培训并指导学生借助电脑技术与软件、根据访谈录音完成抄本制作和第一遍校对等工作,接着教师汇总抄本再校对一遍,由此完成抄本整理工作;教师指导学生对抄本进行研读、分析。学生依照抄本,对照课程目标,梳理对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过程,整理非遗传承人与柳城云片糕之间的故事,同时找出访谈遗漏之处,列出第二次访谈的问题和提纲;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对黄智英和韦燕双进行第二次访谈,访谈主要围绕柳城云片糕兴衰背后的原因展开。有了第一次访谈的经验以及补充整理罗列的访谈提纲,这次访谈成果显著,知道了交通和通信发展、制作者对技艺质量的坚守与对技艺技术的创新,是影响柳城云片糕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4.总结收获,反思不足
  学生在口述史课程项目式学习中收获颇丰,他们根据访谈录音制作了3个抄本,成为本次口述史课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同时,学生从抄本分析中,梳理出柳城云片糕的制作技艺、技艺变迁、起源和传播、行业传承变迁以及传承人的职业人生等内容,这些是物化成果。此外,部分参与项目学习的学生把在本次口述史课程学习的感悟写成文章,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工匠文化征文活动,并获得了荣誉。(见图3、图4)
  三、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策略
  总结本次“柳城云片糕传统制作技艺及其文化传承”口述史课程的开展经验,笔者从中提炼了若干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策略。
  (一)根据实际问题确定项目选题
  好的选题是项目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成功的口述史项目式学习主题拟订,既要有价值、有教育意义,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兴趣。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在于其对已有史料的补充,学生通过口述史可以了解到从文献资料中无法了解的历史,增加对历史细节的了解,进而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体悟。同时,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口述史教学,其承载的教育功能是显著的,既要包含相关历史知识普及、口述史访谈方法训练,还要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彰显历史文化的魅力。一般而言,项目选题越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越能吸引学生去解决问题,项目推行度就越高,项目的持久性就越长。
  (二)根据布局框架设计项目安排表
  确定项目主题后,要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宜的人员组建团队,并对学生进行前测以了解学情。同时,对口述史项目式学习进行整体框架设计(如表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通过此表了解项目进展、学生任务完成度、教师指导细节及学生预计产出成果等情况。
  (三)根据项目安排表组织实施教学   在项目组织实施环节,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需要严格遵循项目安排表的安排,必要时可以做适当调整。
  第一阶段是分析背景,发现问题。这一操作十分重要,因为学生对项目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其后面的学习是否有扎实的基础。在本次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先查阅了解有关口述史项目的背景资料,然后在查阅、分析资料时发现问题,接着通过再查阅资料辨析哪些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口述史探究方式进行突破,以此确定项目学习的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会学生获取资料的方式和途径;二是引导学生甄别资料真实性、发现资料之间的联系与冲突,从不同角度分析口述史项目的背景,并发现问题。
  第二阶段是展开培训,实操演练。主要培训学生掌握口述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了解口述史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熟悉口述史访谈提纲的设计方法、访谈追问的技巧,掌握录音和录像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在培训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讲练与实操结合,模拟访谈后注重反思,发现问题后再进行改进、强化练习。
  第三阶段是实地访谈,产出成果。在实地访谈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提醒学生记录笔记,及时指导学生更正访谈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受访者谈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同时,注意关注学生在录音和录像上的质量,必要时调整策略。实地访谈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访谈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及时产出成果。抄本是口述史项目的重要产品,具有史料价值。在抄本制作之前,需先对学生进行规范的抄本制作培訓,再组织学生及时整理抄本。这一阶段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及时,因为时间越久,学生会对访谈录音中的一些专有词记忆越模糊,容易影响抄本质量。之后便是分析抄本,根据抄本核对项目目标的达成度,同时归纳分析抄本反映的各方面信息。如果在抄本中发现口述的信息有未挖掘到位之处,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访谈提纲的设计和实地访谈。
  第四阶段是总结收获,梳理不足。这一阶段已是项目学习的收尾阶段,教师需要多角度评价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引导学生从历史认识、方法与技术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写出自己参与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的收获与感想,并反思不足,进而给予改进建议,使其在下一次项目学习中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口述史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教师是口述史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组织者和指导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需通过科学组建团队、做好项目任务培训、做好项目实施框架、把控项目实施进度、积极给予评价建议等策略,引领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有产出、有收获、有成长。
  【作者简介】杨佳敏(1994— ),女,苗族,二级教师,现就职于柳州市第三十五中学,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南宁白话为例,论述方言文化进课堂的形式:朗读俗语,习唱童谣;讲述方言故事,演绎本地人物形象;游历旧地,亲身感受;推荐南宁白话方言读本,拓展方言知识。  【关键词】方言 课堂 南宁白话 白话童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15-02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提出要“大力推广和
期刊
[摘 要]文章应用问卷调查法,发现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障碍因素主要有项目较少而教学内容单一、人才培养受到地域限制、国内外留学生思维习惯与所用语言存在差异、各种参与主体利益关联度不同等,从而提出了增加与创新交流互动项目、拓展合作区域与合作单位、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与条件、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方言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提出“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多元化发展和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的教学建议,从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形成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方言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南宁白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17-03  粤语,是汉族广府民系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南宁市柳沙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茶文化的实践,提出深入挖掘提炼茶文化中蕴含的“康”“乐”“甘”“香”“和”“清”“敬”“美”等“八德”,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编写茶文化校本课程,策划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活动等建议,不断探索将茶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以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陶冶学生身心,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茶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评价的内涵与特点,论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从校本课程中获益更大。  【关键词】校本课程 学生评价 南宁白话 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19-03  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课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乡村旅游对农业、手工业、第三产业、农村产业发展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恭城红岩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对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产业发展;恭城红岩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柳沙学校为例,论述学校茶文化宣传的策略:以显性与隐性的教育相结合,为学校的茶文化宣传奠定基础;深化校园茶文化宣传的形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茶文化宣传新形式,加强学校茶文化与新闻媒体的联动宣传,树立学校茶文化品牌形象,促进中华优秀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 宣传形式 学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光的折射》为例,阐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利用预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利用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借助实验加深学生自主探究体验、通过延伸实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7-0043-02  物理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论述本土案例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利用民族英雄、民族独立解放、民族交融等方面的案例素材,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名学生的心灵深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 民族团结教育 本土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生数学讲演追辨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的目标、理论基础、实施策略、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等关键性问题,论述“问题导学,能动交互,成功激励”的教学策略,构建“问题导学,能动交互”的教学方式,着重在思想方法和操作流程、策略上进行阐述,融思想方法和实践操作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的讲演追辨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 能动交互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