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德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实施,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教师实施德育的隐形学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做到“润物细无声”,精心设计教案,让德育走进课堂,进而走进学生心间,让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与学生实际相关的生活素材入手,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鲜活,让德育助推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一、挖掘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爱国主义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新人。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德育,只是给学生直接传授知识。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必须要重视德育,深入挖掘德育素材,找准机会为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习中,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习报国的决心。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中国民间剪纸作品和中国京剧脸谱等,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片,问学生能发现什么?学生对这些图片都感觉很新奇,也有学生曾经见过剪纸。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图片左右相同,那么这些图片对折是否可以重叠呢?教师让学生动手来剪一剪并折叠,看是否能够重合。学生裁剪完成并将图案折叠后,发现或多或少有些地方不能重合,教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完全重合。有学生提出先将纸张折叠后再裁剪,会得到两边完全相同的图片。教师此时相机为学生引入了轴对称图形,并给学生讲解了我国人民很早就将这一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实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传统文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二、加强德育渗透,增强学习动力
现阶段的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目前,小学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课时有限,有些德育内涵还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将数学史、小典故等作为导入点,加强德育渗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体?这些圆形物体怎么测量周长?学生说出了车轮、纽扣、硬币等,都是圆形,并用了滚动法、化曲为直法等方法来测量周长。这些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测量周长,如果是大的物体呢?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它的底直径是24.2米,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墙,它的周长怎么计算呢?学生们纷纷思考,这时教师为学生引入了圆周率π的知识,教师为学生介绍在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早于西方国家几百年,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为学生介绍天坛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全国5A级风景旅游示范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信心。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有义务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物,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争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重视德育,培养节约意识
小学数学与生活有很强的联系性,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很多教师将数学孤立看待,造成很多概念和定义等都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德育,结合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节约原材料、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全国共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克粮食,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克?一年节约多少克?如果按照每人每天500克粮食计算,每天节约的粮食可以供一个人用多少天?折合多少年?學生非常认真地开始计算。学生发现一天节约1克,13亿人一天就是13亿克,如果一人一天吃500克,可以吃2600000天亦即7123年,这个数字惊呆了学生,学生都想不到小小的节约粮食行为,能够解决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此外,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很多非洲贫困地区孩子由于吃不上饭而瘦骨嶙峋,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很多学生都表示一定要节约粮食。那么节约用水呢?一个水龙头如果没关紧,每天可以浪费16千克水,这些水都白白浪费了,教师让学生对家庭用水、用电情况进行调查,谈论分析浪费的原因,找到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渗透节约意识,学生逐步认识到“身边小事从我做起”,通过数字来渗透节约意识起到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教师的口头灌输,让节约意识深入学生心间。
四、做好德育榜样,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德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小学教师。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特别爱模仿别人,而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中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严谨性,优化数学课堂,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魅力。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统计知识,而是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水果以及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等,以小纸条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让学生分组统计学生的喜好及运动次数,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有挑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而且学生的运动量要远远低于国家要求运动量。此时,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自己如何克服困难,早起坚持锻炼30分钟,并做到持之以恒,又帮学生认识到每一种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如果人体的营养供给不够,就很容易生病。因此,鼓励学生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合理饮食,这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为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通过对班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发现问题之后通过自身的经历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养成了坚强的品格,大大改善了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和知识融为一体。教师还要以身作则,通过点滴渗透,培养有素质、有道德的接班人,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一、挖掘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爱国主义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新人。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德育,只是给学生直接传授知识。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必须要重视德育,深入挖掘德育素材,找准机会为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习中,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习报国的决心。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中国民间剪纸作品和中国京剧脸谱等,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图片,问学生能发现什么?学生对这些图片都感觉很新奇,也有学生曾经见过剪纸。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图片左右相同,那么这些图片对折是否可以重叠呢?教师让学生动手来剪一剪并折叠,看是否能够重合。学生裁剪完成并将图案折叠后,发现或多或少有些地方不能重合,教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完全重合。有学生提出先将纸张折叠后再裁剪,会得到两边完全相同的图片。教师此时相机为学生引入了轴对称图形,并给学生讲解了我国人民很早就将这一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实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传统文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二、加强德育渗透,增强学习动力
现阶段的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目前,小学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课时有限,有些德育内涵还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将数学史、小典故等作为导入点,加强德育渗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体?这些圆形物体怎么测量周长?学生说出了车轮、纽扣、硬币等,都是圆形,并用了滚动法、化曲为直法等方法来测量周长。这些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测量周长,如果是大的物体呢?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它的底直径是24.2米,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墙,它的周长怎么计算呢?学生们纷纷思考,这时教师为学生引入了圆周率π的知识,教师为学生介绍在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早于西方国家几百年,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为学生介绍天坛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全国5A级风景旅游示范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信心。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有义务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物,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争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重视德育,培养节约意识
小学数学与生活有很强的联系性,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很多教师将数学孤立看待,造成很多概念和定义等都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学生德育,结合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节约原材料、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全国共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克粮食,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克?一年节约多少克?如果按照每人每天500克粮食计算,每天节约的粮食可以供一个人用多少天?折合多少年?學生非常认真地开始计算。学生发现一天节约1克,13亿人一天就是13亿克,如果一人一天吃500克,可以吃2600000天亦即7123年,这个数字惊呆了学生,学生都想不到小小的节约粮食行为,能够解决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此外,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很多非洲贫困地区孩子由于吃不上饭而瘦骨嶙峋,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很多学生都表示一定要节约粮食。那么节约用水呢?一个水龙头如果没关紧,每天可以浪费16千克水,这些水都白白浪费了,教师让学生对家庭用水、用电情况进行调查,谈论分析浪费的原因,找到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渗透节约意识,学生逐步认识到“身边小事从我做起”,通过数字来渗透节约意识起到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教师的口头灌输,让节约意识深入学生心间。
四、做好德育榜样,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德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尤其是小学教师。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特别爱模仿别人,而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中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严谨性,优化数学课堂,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魅力。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统计知识,而是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水果以及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等,以小纸条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让学生分组统计学生的喜好及运动次数,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有挑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而且学生的运动量要远远低于国家要求运动量。此时,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自己如何克服困难,早起坚持锻炼30分钟,并做到持之以恒,又帮学生认识到每一种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如果人体的营养供给不够,就很容易生病。因此,鼓励学生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合理饮食,这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为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通过对班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发现问题之后通过自身的经历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养成了坚强的品格,大大改善了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和知识融为一体。教师还要以身作则,通过点滴渗透,培养有素质、有道德的接班人,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