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要求教师真诚而有责任心、开放而有创造性、聪明而有灵活性,是富有人性的人,这种思想对我国师范学校教育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 师范教育 启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盛行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在其长期的对“非指导性”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过程中, 渐渐的相信不是治疗时使用的技术而是关系的质量,尤其是治疗师的恰当性(真实性) 、无条件积极关注(称赞、接纳、信任) 和同感(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理解他) 在治疗性转变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罗杰斯主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以这种“人际交往”理论为基础,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情感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的充分发展。“非指导性”教学不是不要指导,而是更多的使用间接的、不明示的、不作命令的、不作详细指导的启发形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要求,仍对我国师范学校教育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那么接受师范教育出来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富有人性的人。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品质:
一、真诚而有责任心
罗杰斯主张在师生关系中, 教师应对学生真诚以待, 不带“掩饰”的面具, 做他的真实自我, 使其体验与意识之间保持准确的相互符合。另一方面, 要求教师不仅能敏感的觉察并接纳自身的情感, 还应将真实的自我透明地展现给学生。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对待学生真诚友好,表里一致,尊重学生个人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感情,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不代表放任和放纵,而应以负责任的态度,给予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指导。
社会上教师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和学生之间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权威,学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缺乏民主性。有些教师对学校的主要工作不太负责,集中精力于校外创收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更多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看似很有责任心,实际上是对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不负责任。这些现象虽然有其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但从师范教育角度来讲,首先应该用培养师范生的真诚和责任感来改变这种现象。要求师范生对人真挚诚实,敞开心扉,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开放而有创新性
罗杰斯主张教师不应诱导学生与他保持一致, 保持对教师的顺从与依赖, 而应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和意见,心地宽容,无条件地接受、理解和尊重学生,设法与班组融为一体,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流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氛围。教师主要地应从情感领域而不是通过智力途径来促进学生的生长与自我实现,要给予学生无条件的关怀。而传统的教学强调“授”与“受”的关系,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强调知识的传递和智力的发展。这样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怀疑的情绪,可能会对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我国实际教育领域,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仍不够,多为教师满堂灌。很多教师希望全班学生的答案一致,不鼓励求异求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打击学生质疑提问的积极性,以权威者自居。在这种氛围下学习的学生很压抑,没有生气,没有创造性。二十一世纪是开放的、创新的世纪,要求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应有“容纳百川”的胸襟,求同存异,鼓励质疑。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应鼓励师范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以创造为乐趣,提高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就体会不到自我实现的快乐。
三、聪明而有灵活性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的指导由直接明示向间接暗示过渡,从详细解说、命令式指导到点拨、合作式指导,表明了教学指导形式的深化与艺术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作为咨询者、对学生情绪的反应者和学习伙伴。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有价值有意义的指导,必须聪明敏捷,机智灵活。
新时代信息更替、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学校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地教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学习。在广泛的知识学习中,自觉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在这个日益俱新、无限变化的新世纪里,每个人都必须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面对的是人,人是复杂的,要求师范生聪明、机智、灵活。只有这样,他们面对学生时才能从容自信、游刃有余。
总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师范教育应该培养真诚而有责任心、开放而有创造性、聪明而有灵活性的富有人性的人。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担当起未来教育的重任,创造一幅和谐、生机蓬勃的教育景象。
参考文献
[1] 李绍昆编.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人本主义 师范教育 启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盛行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在其长期的对“非指导性”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过程中, 渐渐的相信不是治疗时使用的技术而是关系的质量,尤其是治疗师的恰当性(真实性) 、无条件积极关注(称赞、接纳、信任) 和同感(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理解他) 在治疗性转变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罗杰斯主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以这种“人际交往”理论为基础,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情感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的充分发展。“非指导性”教学不是不要指导,而是更多的使用间接的、不明示的、不作命令的、不作详细指导的启发形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要求,仍对我国师范学校教育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那么接受师范教育出来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富有人性的人。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品质:
一、真诚而有责任心
罗杰斯主张在师生关系中, 教师应对学生真诚以待, 不带“掩饰”的面具, 做他的真实自我, 使其体验与意识之间保持准确的相互符合。另一方面, 要求教师不仅能敏感的觉察并接纳自身的情感, 还应将真实的自我透明地展现给学生。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对待学生真诚友好,表里一致,尊重学生个人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感情,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不代表放任和放纵,而应以负责任的态度,给予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指导。
社会上教师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和学生之间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权威,学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缺乏民主性。有些教师对学校的主要工作不太负责,集中精力于校外创收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更多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看似很有责任心,实际上是对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不负责任。这些现象虽然有其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但从师范教育角度来讲,首先应该用培养师范生的真诚和责任感来改变这种现象。要求师范生对人真挚诚实,敞开心扉,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开放而有创新性
罗杰斯主张教师不应诱导学生与他保持一致, 保持对教师的顺从与依赖, 而应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和意见,心地宽容,无条件地接受、理解和尊重学生,设法与班组融为一体,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流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氛围。教师主要地应从情感领域而不是通过智力途径来促进学生的生长与自我实现,要给予学生无条件的关怀。而传统的教学强调“授”与“受”的关系,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强调知识的传递和智力的发展。这样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怀疑的情绪,可能会对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我国实际教育领域,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仍不够,多为教师满堂灌。很多教师希望全班学生的答案一致,不鼓励求异求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打击学生质疑提问的积极性,以权威者自居。在这种氛围下学习的学生很压抑,没有生气,没有创造性。二十一世纪是开放的、创新的世纪,要求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应有“容纳百川”的胸襟,求同存异,鼓励质疑。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应鼓励师范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以创造为乐趣,提高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就体会不到自我实现的快乐。
三、聪明而有灵活性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的指导由直接明示向间接暗示过渡,从详细解说、命令式指导到点拨、合作式指导,表明了教学指导形式的深化与艺术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作为咨询者、对学生情绪的反应者和学习伙伴。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有价值有意义的指导,必须聪明敏捷,机智灵活。
新时代信息更替、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学校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地教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学习。在广泛的知识学习中,自觉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在这个日益俱新、无限变化的新世纪里,每个人都必须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面对的是人,人是复杂的,要求师范生聪明、机智、灵活。只有这样,他们面对学生时才能从容自信、游刃有余。
总之,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师范教育应该培养真诚而有责任心、开放而有创造性、聪明而有灵活性的富有人性的人。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担当起未来教育的重任,创造一幅和谐、生机蓬勃的教育景象。
参考文献
[1] 李绍昆编.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