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思维活动。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肯定。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能问、会问。
  一、营造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耐心,使其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质疑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继续质疑的兴趣。如我班学生张新华,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较差。一次课上,我花了15分钟引导学生学完“排队论问题”,问到:“同学们都学会了吗?”生答:“会了。”我又问:“还有问题吗?”学生齐答:“没有。”正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我发现坐在第一排、平时很少举手的他把手举得高高的,就问:“新华,你有什么事?”他说:“老师,为什么求三艘船等候卸货的时间总和最少,不直接用“8+4+1”来计算?”听了他的问题,我简直火冒三丈,因为刚花半节课讲完的例题,他仍是一窍不通。我正想发火时,看到他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充满了渴望,便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他说:“你真是个会提问题的孩子!”“同学们,谁能帮帮他?”在同学们的讲解和帮助下,他明白了为什么。
  此时,我又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每天都能这样开动脑筋、认真听课而且还会提出问题,你的成绩一定会很棒的!”这节课连续几次得到表扬后,他很激动。
  从那以后,他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不管在课堂还是在课余,都经常带着问题来问我,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差生变为中上生。这节课让我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新的追求。
  教师只有善待“问”,才能为学生的质疑提供可能;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就会压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才能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才能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二、创设质疑的情境,让学生“乐问”。兴趣是学生探求新知的直接动因。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惑,从而产生疑问,这表明他们对问题有了兴趣,想方设法去探究。兴趣高,学生就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就灵活敏捷。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善待这种求知的萌动,创设一种有趣并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自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能引起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的情境。
  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任意说出几个多位数,然后我演示不用计算就能快速判断各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感到好奇,从而产生了疑问:“老师,您怎么这么快就能判断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这种质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使得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新知的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留给质疑的空间,让学生“能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环节,每节课设问“无数”,总是用问题牵着学生走,想把学生引导到教学重点上,老师问个不休,问得过细,学生像台机器一样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和空间。
  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更新观念,将质疑恰到好处地引入课堂,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教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后,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之前,我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待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后,我给出一组能被3整除的数作为探究材料,让学生们讨论、交流,自己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它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一特征。这样的环节,不仅给学生留下了质疑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创新能力。
  四、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敢问、乐问、能问,更应该让他们会问、善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善问就不会学习,善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
  我在教学数学概念时,让学生在概念内涵、外延的拓展上质疑。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可质疑“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在教学计算题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在教学解答应用题时,质疑“列式的依据是什么”、“这种方法是不是最好的,还有其它方法吗”……通过这样的质疑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提问方法,进而会问、善问。
其他文献
计算题不仅能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能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作图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继续坚持了“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的命题原则,坚持了“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在力求稳定的基础上,在试卷的结构和赋分值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使计算题题量、赋分值有所增加。因此,指导学生做好计算题
期刊
兴趣培养历来为中外有影响的教育家们作为对教学艺术的高层次追求。学生不能只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工作、生活一生,他们必须终身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培养他们“爱学”、“会学”,使他们在毕业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丰富和深化所学知识。涉及面很广的地理知识学校更须如此,如果学生靠死记硬背暂时获得的知识考出较好的分数,但他厌倦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这不能认为是地理教学的成功。如果地理教学在教会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了
期刊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识、掌握技巧、强化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做作业过程中加以运用,能够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做作业中的表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因此,科学安排学生作业应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从精心设计练习题入手,改进安排作业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从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的
期刊
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应当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这是学习和今后参加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要探讨的问题是很多的,在众多的问题中,我想谈的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这就是应以什么作为抓现代文阅读训练的重点。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我认为:一是对语言的感知力,二是对文思的分析。  先说对语言的感知,这里所说的对语言的感知不是指语言基础的常规性的认
期刊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为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起着示范的作用。  演示实验要成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演示实验前要充分准备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期刊
小学生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有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合格的人才,不只是教学生得高分,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自觉学习,取得好成绩。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只有尊重个性特征,只有尊重个体,才能提高课堂整体效率。  一、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但自制力差,如何实现这一美好理
期刊
抛体运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曲线运动,在新课标考纲中为Ⅱ要求,各类考试考查频繁。仔细研读高考各卷,不难发现,在2012年之前,高考对抛体运动的考查以比较方向、数理结合、实际应用为主,而在2013年的各类卷中,命题不仅保留了这一特点,同时还增设了科学探究。  现摘选部分试题以解读这种变化,希望考生在复习中多加关注。  一、巧用抛体运动,探究弹性势能  例1.某同学利用如图1甲所示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的发展时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物理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教学直观、主动,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在《论教育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取得最大的可能的教育效果,而师生又只能花费最少的必须时间。”这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教学的最基本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用“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学生负担的方法,而是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里既学到
期刊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和大量调研,发现60%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44.3%的小学毕业生未过写字关,识字达标率仅27.5%,55%的小学生在校就是错别字满篇,作业潦草,写字马虎,不注意字的结构顺序,就更难以发挥中国汉字的艺术美了,这是我们在西和县三所农村小学抽查不同年级共1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我们从学生口头问卷、家长访谈、社会咨询和第一线语文教师交流,调查表明,结合我们十多年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