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作原因,我每天都要经过北京南城的菜市口。2008年是“戊戌六君子”牺牲110周年,想起志士们的英勇和无助,一股悲怆便充塞胸口,难以自抑。其中,便有蜀人杨锐。
1898年9月,北京的天空可能依然是一碧如洗,这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空气清爽,气候宜人。但此时北京的政治空气却异常凝重、浑浊、诡秘。由康有为推动、光绪皇帝主持的维新变法运动到了关键时刻,“帝党”和“后党”阵营分明,各色人等幕后活动频繁。但是,还没有交锋几个回合,“帝党”便败下阵来。皇帝被监禁,维新人士纷纷被捕或作鸟兽散。28日上午9时,200多个狱吏押着6位器宇不凡的囚徒匆匆赶赴菜市口,他们便是朝廷钦犯,未经审讯便要被问斩的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维新人士。当天,慈禧太后仍然在宫内按原计划看戏,在旁边陪同看戏的光绪皇帝已经丧失权柄。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之中。
临刑前,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其视死如归的豪迈,百载之下,起懦惊顽,让人敬仰。而蜀人刘光第的质问“为何不讯而刑?”和其同乡杨锐的质问“我犯了什么罪?”,同样让人动容。当狱吏强迫刘光第跪下听旨,刘光第就是不跪。旁边同乡杨锐不忍心看到好友刑前受罪,劝他:“裴村(刘光第的号),跪!听旨而已!”我猜想,杨锐话的意思是:光弟兄,只是听一听圣旨,并不是表明我们认罪了,如此而已。这一个已经写在《清史稿》中的细节,显示出了刘光第的刚烈、杨锐的温厚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没有记载他们当时说的是京腔,还是川话,也很少见人对他们刑前的话进行仔细解读,但《清史稿》中短短的几句,仍然让我感受到刑前他们强烈的悲愤和面对死亡的无畏,让人陡生敬意。
戊戌年间放开言禁后,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上书言事的低级官吏和普通士人纷纷上书皇帝,提出自己挽救国家的各种办法。杨锐等的主要工作是对于当时司官士民的上书拿出意见,供光绪皇帝参考。拔擢军机四卿是光绪皇帝的大胆举措之一,因此遭致慈禧太后的厌恨,痛下杀手。
“才英迈而品清洁,不染蜀人风气,颖悟好学,文章雅赡,史事颇熟,于经学、小学皆有究心。”这是1877年杨锐21岁时,后来成为晚清重臣的张之洞对他的评价。1875年,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杨锐被选拔进入书院学习,受到张之洞的赏识,并由此开始了他们长达20多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1879年出版的《蜀秀集》,收录了当时四川111人的诗文300余篇,其中杨锐的作品32篇,占全书的十分之一强,由此可见其人其文在当时四川的影响。
“才学淹通,志性端谨,切究当世之务,决无浮夸之习。”这是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向朝廷保荐杨锐时对他所作的评语。杨锐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后开始在内阁任职,1896年充会典馆协修官,记名总理各国衙门章京。在京期间,杨锐一方面做好本职,同时还参与了当时的社会活动,与维新派人士多有接触,并且和远在湖北的张之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895年,杨锐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组织的公车上书活动,并且是维新派组织强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在京城的官吏中,像杨锐这样对国事有深切的认识,并积极参与挽救国家危亡的官员还不多。多顽固不化的,也多明哲保身的,少言行一致的。正是由于陈宝箴的推荐,杨锐才被光绪皇帝选用为军机章京,参预维新。
“叔峤之接人发论,循循若处子。至其尚气节,明大义,立身不苟,见危授命,有古君子之风焉。以视平日口谈忠孝,动称义奋,一遇君父朋友之难,则反眼下石者,何哉?”这是戊戌之后,梁启超在《戊戌六君子传》中对杨锐的评价。作为戊戌维新变法的战友,梁氏对杨锐的品格和所做所为应该是比较了解的。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常驻在京城,杨锐与康有为过从甚密。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五书》要求变法,也是杨锐将其介绍给给事中高燮曾,由高将康氏的上书代呈给光绪皇帝,让光绪第一次认识康有为,激发了他的维新思想,从而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杨锐参预新政后,深得光绪皇帝的信任,因此在局势紧张时,光绪皇帝才赐给他密诏,要他和谭嗣同、刘光第、林旭等人:“今问汝,可有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不致有拂圣意?”此密诏后来由杨锐的后人上缴清廷中央,人们才知道光绪皇帝并不想对慈禧太后有异想,图谋不轨。第一次受到光绪召见时,杨锐面陈“兴学练兵为救亡之策”,可以说京师大学堂的创建与他不无关系。杨锐牺牲后,蜀学会等一概被禁止,清廷将杨锐10万办学捐款移之京师大学堂。
杨锐与晚清重臣张之洞保持了多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当张听到杨锐被捕后,致电在京的同僚,愿以一家百口作保,让其请军机大臣营救。其理由是:杨锐由陈宝箴所保,与康党无涉。并且进入军机处仅十余天,要事一概不知道,张之洞的话大概也是后人对杨锐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张氏为了挽救杨锐的说辞。但是,觉得自己权力受到侵犯的慈禧太后已经下了狠心,六君子的性命谁也保不了。
1898年9月,北京的天空可能依然是一碧如洗,这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空气清爽,气候宜人。但此时北京的政治空气却异常凝重、浑浊、诡秘。由康有为推动、光绪皇帝主持的维新变法运动到了关键时刻,“帝党”和“后党”阵营分明,各色人等幕后活动频繁。但是,还没有交锋几个回合,“帝党”便败下阵来。皇帝被监禁,维新人士纷纷被捕或作鸟兽散。28日上午9时,200多个狱吏押着6位器宇不凡的囚徒匆匆赶赴菜市口,他们便是朝廷钦犯,未经审讯便要被问斩的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维新人士。当天,慈禧太后仍然在宫内按原计划看戏,在旁边陪同看戏的光绪皇帝已经丧失权柄。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之中。
临刑前,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其视死如归的豪迈,百载之下,起懦惊顽,让人敬仰。而蜀人刘光第的质问“为何不讯而刑?”和其同乡杨锐的质问“我犯了什么罪?”,同样让人动容。当狱吏强迫刘光第跪下听旨,刘光第就是不跪。旁边同乡杨锐不忍心看到好友刑前受罪,劝他:“裴村(刘光第的号),跪!听旨而已!”我猜想,杨锐话的意思是:光弟兄,只是听一听圣旨,并不是表明我们认罪了,如此而已。这一个已经写在《清史稿》中的细节,显示出了刘光第的刚烈、杨锐的温厚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没有记载他们当时说的是京腔,还是川话,也很少见人对他们刑前的话进行仔细解读,但《清史稿》中短短的几句,仍然让我感受到刑前他们强烈的悲愤和面对死亡的无畏,让人陡生敬意。
戊戌年间放开言禁后,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上书言事的低级官吏和普通士人纷纷上书皇帝,提出自己挽救国家的各种办法。杨锐等的主要工作是对于当时司官士民的上书拿出意见,供光绪皇帝参考。拔擢军机四卿是光绪皇帝的大胆举措之一,因此遭致慈禧太后的厌恨,痛下杀手。
“才英迈而品清洁,不染蜀人风气,颖悟好学,文章雅赡,史事颇熟,于经学、小学皆有究心。”这是1877年杨锐21岁时,后来成为晚清重臣的张之洞对他的评价。1875年,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杨锐被选拔进入书院学习,受到张之洞的赏识,并由此开始了他们长达20多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1879年出版的《蜀秀集》,收录了当时四川111人的诗文300余篇,其中杨锐的作品32篇,占全书的十分之一强,由此可见其人其文在当时四川的影响。
“才学淹通,志性端谨,切究当世之务,决无浮夸之习。”这是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向朝廷保荐杨锐时对他所作的评语。杨锐1889年考取内阁中书后开始在内阁任职,1896年充会典馆协修官,记名总理各国衙门章京。在京期间,杨锐一方面做好本职,同时还参与了当时的社会活动,与维新派人士多有接触,并且和远在湖北的张之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895年,杨锐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组织的公车上书活动,并且是维新派组织强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在京城的官吏中,像杨锐这样对国事有深切的认识,并积极参与挽救国家危亡的官员还不多。多顽固不化的,也多明哲保身的,少言行一致的。正是由于陈宝箴的推荐,杨锐才被光绪皇帝选用为军机章京,参预维新。
“叔峤之接人发论,循循若处子。至其尚气节,明大义,立身不苟,见危授命,有古君子之风焉。以视平日口谈忠孝,动称义奋,一遇君父朋友之难,则反眼下石者,何哉?”这是戊戌之后,梁启超在《戊戌六君子传》中对杨锐的评价。作为戊戌维新变法的战友,梁氏对杨锐的品格和所做所为应该是比较了解的。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常驻在京城,杨锐与康有为过从甚密。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五书》要求变法,也是杨锐将其介绍给给事中高燮曾,由高将康氏的上书代呈给光绪皇帝,让光绪第一次认识康有为,激发了他的维新思想,从而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杨锐参预新政后,深得光绪皇帝的信任,因此在局势紧张时,光绪皇帝才赐给他密诏,要他和谭嗣同、刘光第、林旭等人:“今问汝,可有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不致有拂圣意?”此密诏后来由杨锐的后人上缴清廷中央,人们才知道光绪皇帝并不想对慈禧太后有异想,图谋不轨。第一次受到光绪召见时,杨锐面陈“兴学练兵为救亡之策”,可以说京师大学堂的创建与他不无关系。杨锐牺牲后,蜀学会等一概被禁止,清廷将杨锐10万办学捐款移之京师大学堂。
杨锐与晚清重臣张之洞保持了多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当张听到杨锐被捕后,致电在京的同僚,愿以一家百口作保,让其请军机大臣营救。其理由是:杨锐由陈宝箴所保,与康党无涉。并且进入军机处仅十余天,要事一概不知道,张之洞的话大概也是后人对杨锐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张氏为了挽救杨锐的说辞。但是,觉得自己权力受到侵犯的慈禧太后已经下了狠心,六君子的性命谁也保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