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国民的思想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政策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当前小学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整体教育工作的革新,切实保证基础教育成效。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
1.激励策略实施力度不足
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实施激励策略,能够提高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但是,在目前阶段,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实施的力度不足[1]。激励措施实施力度不足的表现主要有,德育教育激励政策不够明显,德育教育开展相关记录不够完善,关于德育活动的激励项目较少。在平时的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地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性。
2.激励策略实施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一些德育中的大道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减少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能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另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较少,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只能为学生提供宏观上的方法论,缺少实践教学,不能落实到实际问题上,导致学生对班主任讲解的内容不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利于培養学生的道德思想观念。
3.缺少规范的德育教育组织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都没有规范的德育教育组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大部分由班主任承担,即使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也没有过多的创新性,不能满足小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需求,导致德育工作开展效果甚微。
4.缺乏德育实践活动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互动交流与实践的机会,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导致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的课程中要注重开展一些德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领悟到德育的真正含义。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方式
1.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自律性
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时,可以将激励策略的实施看作是培养学生自律品质的策略。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学生轮流执行班务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律精神,学生在轮流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的必要性。在执行了轮流管理班级的任务后,班主任可以在一次轮完后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投票,以评选出此次轮流管理班级的最佳学生,进而发挥激励作用。轮流管理班级方式的执行,不但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还能令学生在轮流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学会关心班级同学,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学生通过对班级的管理,能够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从而在以后的班级生活中能够积极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2.确保激励策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保证激励策略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对提升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2]。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本身具有一定触动性,这也是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广泛应用的原因,激励策略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德育知识和培养道德品质的同时,形成自觉参与德育教育并遵守教育规则的意识,班主任需要利用好德育教育激励策略这一特性。例如,学校更改德育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的时间可以选择为升国旗后,班主任更改德育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的时间可以选择为开班会和家长会期间,以此为契机表彰优秀学生,这样做是因为仪式感较为强烈的环境能够更好地触动学生心灵,不但会对受表彰的学生产生强烈触动,还会对其他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激励,从而使学生都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加强德育教育激励策略和现实的联系程度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规范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展开德育教育并实施激励策略的同时,需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在展开基础性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先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普遍性[3]。例如,团结合作一项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合作精神也是学生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因此,班主任可以从团结合作这一角度来开展德育教育并实施激励策略。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课题活动,首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再以举手表决的形式统计和确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题目;其次,给小组成员自主探讨和商议的时间,将活动的规划落实到实际活动中,并执行活动任务;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活动进行总结概述。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的小组。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对于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所以,一个良好的思想品质对于人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培养小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德育教育中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从而使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朱连香.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课外语文,2017,(12):193.
[2]刘蜀民,甘霖.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中华少年,2016,(20):250-251.
[3] 陈燕云.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0).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政策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当前小学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整体教育工作的革新,切实保证基础教育成效。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
1.激励策略实施力度不足
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实施激励策略,能够提高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但是,在目前阶段,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实施的力度不足[1]。激励措施实施力度不足的表现主要有,德育教育激励政策不够明显,德育教育开展相关记录不够完善,关于德育活动的激励项目较少。在平时的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地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性。
2.激励策略实施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一些德育中的大道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减少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能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另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较少,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只能为学生提供宏观上的方法论,缺少实践教学,不能落实到实际问题上,导致学生对班主任讲解的内容不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不利于培養学生的道德思想观念。
3.缺少规范的德育教育组织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都没有规范的德育教育组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大部分由班主任承担,即使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也没有过多的创新性,不能满足小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需求,导致德育工作开展效果甚微。
4.缺乏德育实践活动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互动交流与实践的机会,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导致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的课程中要注重开展一些德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领悟到德育的真正含义。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方式
1.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自律性
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时,可以将激励策略的实施看作是培养学生自律品质的策略。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学生轮流执行班务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自律精神,学生在轮流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的必要性。在执行了轮流管理班级的任务后,班主任可以在一次轮完后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投票,以评选出此次轮流管理班级的最佳学生,进而发挥激励作用。轮流管理班级方式的执行,不但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还能令学生在轮流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学会关心班级同学,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学生通过对班级的管理,能够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从而在以后的班级生活中能够积极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2.确保激励策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保证激励策略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对提升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2]。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本身具有一定触动性,这也是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广泛应用的原因,激励策略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德育知识和培养道德品质的同时,形成自觉参与德育教育并遵守教育规则的意识,班主任需要利用好德育教育激励策略这一特性。例如,学校更改德育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的时间可以选择为升国旗后,班主任更改德育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的时间可以选择为开班会和家长会期间,以此为契机表彰优秀学生,这样做是因为仪式感较为强烈的环境能够更好地触动学生心灵,不但会对受表彰的学生产生强烈触动,还会对其他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激励,从而使学生都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加强德育教育激励策略和现实的联系程度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规范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展开德育教育并实施激励策略的同时,需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在展开基础性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先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普遍性[3]。例如,团结合作一项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合作精神也是学生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因此,班主任可以从团结合作这一角度来开展德育教育并实施激励策略。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课题活动,首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再以举手表决的形式统计和确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题目;其次,给小组成员自主探讨和商议的时间,将活动的规划落实到实际活动中,并执行活动任务;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活动进行总结概述。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的小组。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对于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所以,一个良好的思想品质对于人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培养小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德育教育中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从而使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朱连香.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课外语文,2017,(12):193.
[2]刘蜀民,甘霖.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中华少年,2016,(20):250-251.
[3] 陈燕云.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