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贾岛《寻隐者不遇》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流光溢彩的唐诗天空,也许有很多人都忽视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小诗,毕竟没有燕许大手笔的劲健,没有李白、杜甫的才情,没有白居易的针砭时弊。可是,她却一枝幽艳,别有韵味,实在是不容易啊!
  平淡中有至味
  本诗只有二十个字,但却涵盖了叙事诗的要求:人物、情节、环境、内容。其秘密何在呢?就在于诗人贾岛独具匠心的运用问答体——写答而暗写问,寓问于答。
  首句“松下问童子”,虽省略了“我”,即寻隐者,但已然问者与被问者“童子”同时出现了。有问必有答,“我”究竟问了些什么呢?并没有写,却写了童子答话“言师采药去”。逻辑推理一下,那隐藏在诗中的“我”的问话不正是“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吗?
  这是一个寻隐者的旅程,“我”的目的是显然的。隐士不在,自然是要很急切地想把他找出来。于是“我”马上就问了童子:“师傅,他去哪里采药了?”,可这句并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问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儿,不难想象寻隐者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能很快地找到他了吗?于是便问:“那他在山中的哪一处啊?”不料童子的回答让寻隐者的心回到了原处,“云深不知处”—不知他在这云雾缭绕的深山中的哪一处!由此可见,这又是一处暗写。
  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对话,经过贾岛的推敲,流露出浓浓的文学趣味。美学家朱光潜就曾说此诗是“平淡中有至味”。
  神龙无首又无尾的深山隐士
  天才诗人贾岛一点都不落俗套,独辟蹊径,通过隐士的生活环境、通过童子的回答,来间接地刻画了一个真正的隐士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古代士人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因此首句的“松下问童子”,其“松”字既写了实景,有切合了隐士的身份,有着浓郁的象征意味。再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联系在一起,一个超尘绝俗的清幽环境映入了读者的眼帘。其隐士的人品,也可想而知了。
  那就让我们深深体会一下:在白云环绕,远离尘嚣的高山,青翠茂盛的松树下;陪伴在隐士身边的正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童子;隐士每天的活动,在山上采药,在松下炮制,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不求功名利禄,只图自由自在,隐形遁世,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这样一位真正的隐士,难道会与俗人来往吗?俗人,他能接见吗?所以,诗人贾岛的这番苦心经营并没有白费,隐士因其不现,更显出隐士的卓尔不群。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条龙,首尾皆不见,仍活灵活现,贾岛真是了不起!
  苦吟的心
  熟知,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他就是这样带着双重性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因在文场失意,便去当了和尚。虽身在佛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这首《寻隐者不遇》,我想就是贾岛自己在解释,他自己为什么会苦吟一辈子,做一个“半俗半僧”的人?以此启示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
  贾岛不远千里亲自来拜访超凡脱俗的山中隐士,但他没有想到隐士却是这样的难以找寻。顺着牧童遥指,面前是那虚无飘渺人间仙境般的高山。如果贾岛他真的摆脱了红尘的束缚,他就不会找不到隐士。志同道合的人会怕这些吗?这只能说明贾岛依然被尘世间的烦恼所牵绊。我们通常会将隐士所展现的生活称为雅士,过上雅士般的生活,我们称为这是一种境界。究竟怎样才能达到雅士的境界?只因雅士与尘世间有一道密封的门,他不会轻易的被打开。而打开它的钥匙正是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我们将心上的负担放下,又有何难进入那个被每个人所羡慕的境界呢!
  细细的品尝,其实贾岛又为何这样翻山越岭地去寻找自己一个根本不能实现的梦。他有他自己的境界,为何要去羡慕他人的成就呢?逐字逐句地推敲诗中韵味,苦苦的探求文学的奥秘,这又有谁胜得过他。也许这就是每个人都不能走出俗世的原因吧!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是语文学科人
期刊
一、诗言志:他乡迟暮,借我一生  不是一年。征戍多年之后,一位解甲退役的征人孑然独行。道路坎坷不平,征人饥渴难耐;而乡关渐近渐清……  此刻,他遥望家乡,目之所及,不禁叹今忆昔,思绪纷繁。多年的军旅艰辛,终于在这一刻得到抚慰;激烈的战斗场景,只会是梦中的“铁马冰河”;无数次登高怀远的景象,一幕幕在眼前闪现。  《采薇》,就是三千年前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悲凉慷慨、追忆唱叹之作。  山薇发芽,出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总是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
期刊
教学班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作为它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责任尤其重大。由于班主任处于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面对的是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接触的是一个个生龙活虎、心理状态不同、情绪波动性大、性格及品行尚未定型、可塑性较大的青少年学生,这也就决定了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  一、以人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校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
期刊
“没有预习好的课不能上”,这是高效课堂明文规定的。那么作为语文学科,怎样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呢?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读提示”  读单元内容说明,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读导学案。  读单元内容说明,了解本单元学习主题、三维目标、学习重、难点等。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学习重、难点等。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了解课文学
期刊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阅读不仅能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提高素质。下面是我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  1、让学生多阅读,建立图书角,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图书,看后写出
期刊
所谓人文素养,简单讲就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人文精神。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应该具有必备的学识、风度、工作态度等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呢?  一、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谈吐儒雅而不俗气、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古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口语教学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所以语文教师平时应该注重修炼和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不
期刊
又是一个早晨,但隐隐约约地感到窗外透出的光亮有些与平日不同。拉开窗帘,推开窗户,一股浓重的雾气扑面而来,雾,初夏难得一见的晨雾!  伫立窗前,但见雾气随着清凉的晨风浓烟般地搅天弥漫,直觉告诉我:能见度绝不超过五米!对面商铺那惹眼的招牌已经淹没在沉沉雾气里,行人模糊得只剩下一些绰绰的影子,偶尔驶来的机动车大亮雾灯也不得不放慢脚步,身后留下一条瞬起瞬灭的“隧道”。可近窗的那棵香樟树与桂花树依然清晰可辨
期刊
阅读是需要一种定力的。这种定力,必然建立在阅读内容带给阅读者首次的信息刺激。这种刺激的结果,要么是读者因为感兴趣而持续、深度的读下去,要么是不感兴趣走马观花草草浏览。  语文文本的教学,显然不应该是学生仅仅浏览的内容。巧抓文本切入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技巧和必然。  那么,怎样巧抓文本的切入点呢?  一、 发掘标题内涵切入法。  文章标题高度精炼的文字背后,往往涵盖了以下信息:主要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其实语文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一、高中语文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语文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