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刘亦菲 我不是神仙姐姐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ip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希望我的爱情不是一个可以自私的理由,不是一个把所有的希望和你的幸福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变成另一人的责任,这样会显得很沉重。相反我希望它是一种没有包袱的纯粹的爱之感受,这样的状态下,人也会比较积极比较阳光,也会给对方更好的东西。
  棚拍现场的刘亦菲与人们心中的她风格差异颇大,红色落地长裙,大波浪,红唇,她轻车熟路地驾驭各种熟女造型,气场强大。近几年,刘亦菲逐渐开始展现她性格中潇洒的一面。拍摄之后的采访,刘亦菲换上了自己的衣服,白色上衣、淡蓝色牛仔裤,简单的清爽装扮。“坐近点,方便咱们聊。“刘亦菲轻松地抱着双膝与记者面对面而坐,她的脸比你想象的还要精致,眼眸漆黑,真诚地盯着你。
  电影《第三种爱情》里刘亦菲交出了一个这样的自己:独立、自信的新女性,在爱里全情投入,即使迫于现实阻碍无法和爱人在一起,也放手得潇洒利落,不自怜自艾。她说自己认可所饰演的角色——邹雨的爱情观:“爱情不是一个可以自私的理由,不是一个把所有的希望和你的幸福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变成另一人的责任,用爱的名义去要求别人,这样会显得很沉重。”说话的刘亦菲身体前倾,语气柔和:“当然有些时候心里的些感受,自己清楚就好,不一定要说出来”。这里透露着刘亦菲性格的重要一点:她不是一个不愿承担苦楚,盼望轻而易举得到回报的人,她能够认清现实,并且做好了为自己负责的准备。
  这些特质从她拍戏经历就可窥见一斑。在和尼古拉斯·凯奇合作《绝命逃亡》时,刘亦菲有大量动作戏。为了找到片中的状态,她常常把自己折磨得很惨,在拍摄一场树林中躲避追杀的戏份时,肩头中箭但自己却浑然不知,沉浸在角色的状态。“幸好箭头是塑料的,不然我就挂了。”事后,刘亦菲笑着对记者说。
  前不久,微博上有个话题,把早年刘亦菲拍戏时“赴汤蹈火”的动图做成了一个合集。画面上的刘亦菲或一连串连贯的舞剑,或高空威亚,始终不变的是脸上的坚毅,这种神情和她江南女子柔和的气质形成的反差折射出一种更为英气的美。网友纷纷感叹”神仙姐姐”有颜又拼命三娘。
  采访过程中,刘亦菲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仙女:“我有时候挺不像女演员的”。在《快乐大本营》上毫无偶像包袱,和张靓颖、唐嫣玩疯了的欢脱“女神经”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那些十几年前的角色和现在的我已经没太大关系了,因为我后来没有拍电视剧,观众也缺少了一个载体去认识我本人的其他面。”刘亦菲说。
  从十几年前的小龙女、赵灵儿开始,刘亦菲在观众眼里“仙”了十几年,此后但凡有女演员扮演清纯的角色,对比对象一定少不了刘亦菲。而她“神仙姐姐”的形象深入人心的另一面便是,人们开始怀疑,刘亦菲是否限制了戏路,无法突破固有的形象。尤其在新陈代谢极快的娱乐圈,新小花旦每天都在不断涌现。刘亦菲对外界的怀疑显得很清明:“我并不想去哗众取宠地改变形象,我也并不急着去证明任何东西,我只想先把我能投入到艺术中的做满了”。随着年龄变大,刘亦菲越来越发现“并不是扮丑或者演喜剧才能突破自己,挑战和突破不是局限于给你一个怎样的角色,而是在原来自己的基础上增色。”
  很难给刘亦菲下个定义,用有想法的姑娘形容她似乎更为贴切。成龙曾评价刘亦菲“这个小鬼好可爱,加上放胆出演让我很意外。”刘亦菲的放胆源于她的热爱,这份热爱也让她对演戏的自己充满好奇,每次演戏前都要“将自己打得粉碎,丢掉顾虑,让自己成为一个载体。”这样到现场时,她想“接受角色自然而然的状态,看看自己会如何反应。”合作过《绝命逃亡》的海登·克里斯滕森透露,自己拍吻戏时因为害羞多次NG,刘亦菲主动霸道“推倒”吻住了他,才有了影片中的效果。海登说他被刘亦菲“迷住”了:“她是个细腻的女演员,做每件事都非常细心。”
  15岁演戏到现在,早年成名,让刘亦菲比同龄的女演员更加成熟,更多地追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懂得和外界的声音保持舒适的距离:“我就是喜欢演戏带给我的感觉,观众有什么想法都是ok的”。好友蒋欣说她欣赏刘亦菲默默面对争议而不为所动的傲骨:“她既不迷失自我,又不排斥任何。她慢慢认识到要分清过程和结果,要享受这个过程而不能直接要求结果,有认可当然好,但前提是自己投入进去了。”
  在聚光灯下成长,喜怒哀乐都被动公开,一举一动都被放进人们的注视里,刘亦菲说觉得自己人格有点分裂,“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内向,什么时候会害羞。”而奥妙的是,借着所饰演角色的眼耳,离开镁光灯下刘亦菲这个身份,她更能够自如地表达角色极致的情感,也是那些“角色和自己共通的情感。”采访最后,记者问刘亦菲这些年对自己的认识有什么变化,刘亦菲答:“我觉得演员刘亦菲不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我,而是一个更为真实的我。”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刘亦菲
  “爱不是可以自私的理由”
  Q:电影《第三种爱情》里角色邹雨认同的是“不求结果的爱”,这样的选择你认可么?
  A:我第一次看剧本和小说的时候就试着理解邹雨这个角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到现在我觉得我和邹雨很难分清楚。
  对于做选择,我认为很多时候不是你想那样做,是因为人的经历和种种考量,你不得不去做,或者自然而然就会做,放手也是一种选择。邹雨是一个很独立的女性,在爱情上她一直是全情投入的,即使最后的结果很无奈,但她不自怜自艾,很坚强,勇敢的面对。当然这时候心里的某些感受不一定要说出来。
  Q:在片场有什么趣事呢?
  A:一个特别巧的是导演、宋承宪还有我,我们三个主创的生日都是在片场度过的,但凡谁过生日所有主创就一起去K歌,宋承宪是比较有艺术家的范儿,导演也喜欢唱些很HIGH的英文歌,我就还好啦,哈哈。总之,片场始终是一个很阳光的氛围。
  Q:听说最开始看剧本的时候,对男主角的想象就是宋承宪这样的人?   A:其实是这样的,在接戏之前我是知道宋承宪是男主角,所以我在看剧本的时候自然会把他的形象带入,然后我意外的发现,他是和这个角色很贴切的,很忧郁,有气质,我觉得他是最符合这一形象的。他英文也很好,性格也很自来熟,跟所有的工作人员关系都很好,所以跟他基本第一场戏开始就很有默契了。
  Q:你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A:我希望我的爱情不是一个可以自私的理由,不是一个把所有的希望和你的幸福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变成另一人的责任,这样会显得很沉重。相反我希望它是一种没有包袱的纯粹的爱之感受,这样的状态下,人也会比较积极比较阳光,也会给对方更好的东西。
  Q:所以你很看重爱情的质感。
  A:对。我看重两个人纯粹的爱的状态,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去要求别人,因为女人可能会这样嘛,对不对。所以邹雨和林启正的爱情不故事不是一个通常的粘腻的爱情故事,因为他们人格是独立的,会为自己负责,
  在某种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会做出为对方更好的决定,这是我所认可的。
  “我不急著去证明任何事情”
  Q:邹雨这个角色和你本人反差较大,你怎样带动自己投入到角色复杂的情绪中?
  A:我认识到一点,就是人的情绪是不能强迫的。如果你想要达到一个很饱满的情感状态,不能完全靠你理性分析的部分。演一个角色的时候,首先就要把自己打的粉碎,丢掉顾虑。比如以前在看剧本的时候,会想哪里我要收着演,哪里我要放着演,那么现在我把这些都丢掉,把自己当作一个崭新的载体,到现场时,我试着接受角色自然的状态,看看自己会如何反应。这也等于说是在投入角色情绪前对自己做的一个功课。
  Q:《第三种爱情》由小说改编,之前也被翻拍成电视剧,会担心观众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你塑造的角色接受有所影响么?
  A:坦白说,我不担心,因为首先我很喜欢这种挑战一个角色的过程,同时观众有什么样的想法都是ok的,小说里的邹雨只是一个框架,我在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会把自己放进去,后来小说的作者来探班的时候也聊到这个问题,他说看我所演的邹雨这个角色跟小说是不同的,但感觉也是对的,他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人的情绪都是相通的吧。
  Q:很多人想看你扮丑、演坏人这样突破性的演出。
  A:我不认为演喜剧或者扮丑、演坏人是唯一突破的方式。即使是同样类型的角色,演的好不好生不生动,大家也都能感觉的出来。每个角色、人物,我都能感觉到是一个鲜活生动的存在。所以每次怎么把一个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更真实,这个过程对我都是一个新的体验和突破。现在我越来越认识到突破是对原来自己的挑战而不限于给你一个怎样的角色。
  Q:十几年来,观众对你的感觉更多的是很仙,很脱俗,这会对你造成压力么?
  A:我真的就认为我是个活生生的人,我真的不是仙女。我并不是说想要哗众取宠的去改变形象,这个是十几年以前的一个戏,因为后来我没拍电视剧嘛,所以大家也许缺少一个载体去认识到我本人的其他面。我觉得这些都无所谓,我不急着去证明任何东西,只希望我能把我投入到艺术中的东西做满了,那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也是对观众的回答。
  “先和自己做朋友”
  Q:你刚刚在做准备的时候一直在看一本书。
  A:我还挺喜欢看哲学类的书。对我来说,看书并不是急着想要去了解下一章发生什么故事或者情节,反而是我自己调节的一个方式。像我以前可以八九个小时不动,看一本书,喝点东西。一方面是让我自己安静下来,
  因为偶尔会很浮躁。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和自己情绪相处的一个状态。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的和自己的情绪相处,那么做什么事都会更顺利。在我最爱看书的那段时间,其实我的生活里发生了很多,并不是最顺畅的但却是我最开心的。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一句话,烦恼是自己内心的一个状态,虽然外界有时候给你很多压力,但是当你自己处于一个很清明的状态,烦恼都是可以解决的。
  Q:看来你很喜欢这种独处的状态。
  A:因为你知道我们总是每天被各种事情塞得很满,脑子很乱,我希望自己能通过这种独处留出的空白,从很繁琐的事情中抽离出来,暂时不去想那些要面对的压力,让自己回归到一个有创造力的状态。它会帮我了解我的盲点,我的空间,和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某些想法。
  Q:你所说的独处似乎是一件很有质感的事情。
  A:但那并不是作,独处让我自己和自己学会做好朋友。就算你在很多人的关注下,但是陪你走完这一生的或者陪你面对所有压力的都是你自己啊。像我一般收完工,不太喜欢到处逛,就一个人回到房间里,静静的。那个时候就会慢慢感受到很多角色的东西,慢慢涌上来。
  Q:很多人觉得你很文艺。
  A:其实我很屌丝,接触我的都知道。其实我在家很喜欢蹲着,因为我觉得蹲着的时候腰特别舒服,有时候没有人时我吃饭也喜欢蹲着,我妈总是笑我,哈哈。其实我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形象包袱的人,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挺不像女演员的。真实点蛮快乐的。
  Q:你在微博上经常晒一只猫,给它取名叫刘东东。
  A:哈哈,因为我叫茜茜(xi),所以它叫东东。它个性比较像狗,看见吃的眼睛就放光,平时我看书的时候,它也在我身边安静地呆着。简单的陪伴也是很重要的。


  “演员刘亦菲是个更真实的我”
  Q:你从15岁演戏到现在,就在大家的关注下生活,会不会觉得有所缺失?
  A:我觉得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一样,那么这一段就是我的经历。我从小到大的愿望就是演戏,而且现在也越来越热爱这个职业。我不是说爱它带给我的掌声和鲜花,因为同时也会接受到一些批评。我爱的就是演戏带给我的,丰富的体验和不断的新尝试。至于缺失,我觉得人或早或晚都会明白一些道理,我觉得选择演戏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快乐和丰富。   Q:你觉得你做演员对你的本性有影响么?
  A:我觉得我的人格真的有点分裂,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害羞,什么时候会比较内向,因为我有时候又会突然变成一个“疯子”,这里的疯子指的是演戏的时候“打碎”自己成为角色的时候,很极致的状态。我觉得演员刘亦菲不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我,反而是一个更真实的我。
  Q:今后接戏会有怎样的考量?
  A:其实邹雨这个角色难的就在于它相对有一个完整的层次,你可以看到人物整个变化的过程。我就是希望不论接到一个什么角色,就把它往极致里发挥,不是点到为止的。我会一直問自己这是不是想要的,因为你知道演戏可以按照惯性,用很“安全”的模式去演,那我就试着把它打碎,直到找到那个和角色的灵魂、也是和自己的契合点,那就是放光点。在现在这几部现代戏里我都是这么做的,也确实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
  Q:大家对你印象比较深的角色从小龙女到赵灵儿都是在电视剧集里,近几年你似乎更倾向电影方面了。
  A:我已经十多年没有拍电视剧了,一方面可能年纪比较大了,适合电影这种慢悠悠的创作方式,哈哈。但是我不排斥任何东西,接电视剧也是可能的,这些都是要看缘分和契机。
  Q:在娱乐圈、名利场你一直保持低调,似乎并不急切。
  A:其实之前我也曾觉得,衡量一个演员的标准有名利的方面,后来我慢慢感觉到,要分清楚过程和结果。你可以享受这个过程但是你不能直接要求结果,而且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的,其实并不是物质或者名利。当然得到肯定更好,但是这份开心首先来源于你自己投入进去了。
  Q:现在新小花旦也快速蹿红,有压力么?
  A:压力是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的,但是,要比较的要突破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迷失了的话,一直和外界去比,那不是一个很健康的心态。我觉得她们都很好,一个比一个厉害,真的很优秀,我在想是不是90后的思想更加多元,对于演戏很有热情,我也希望我一直保持热情,哈哈。合作过的90后演员,吴亦凡就是内心很强大,也很出色的一位。
  Q:大家对你的印象都是很优雅,你觉得自己优雅吗?怎么理解优雅?
  A:谢谢大家这么看我。我觉得自己不优雅啊。其实每一个女孩都是完全不同的女孩或女人,每一个人身上的特质或多或少是无法取代的。其实我很屌丝,接触我的都知道。其实我在家很喜欢蹲着,因为我觉得蹲着的时候腰特别舒服,有时候没有人时我吃饭也喜欢蹲着,我妈总是笑我,哈哈。其实我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形象包袱的人,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挺不像女演员的。真实点蛮快乐的。
  Q:想要做到优雅你觉得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功课?
  A:我觉得优雅是一种从容,不要委屈自己,淡定面对。只有真正独立的时候,女人的爱才能是全部的爱。不会因为得不到而愤怒,不会因为不公平而计较。大家都说女人最容易患得患失,真正独立则天地皆宽。每个人都看到名利场很光鲜,其实名利场很脆弱,这个圈子比其他任何圈子都更需要独立,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
  Q:喜欢什么样的Style?
  A:我没有太多的Style,但是这也有一点,就是要轻松、舒适。我始终觉得任何时候任何环境,舒适感都很重要。
  Q:喜欢下厨房吗?平时是否会自己做饭?
  A:哈哈,不好意思,我不太下厨房,只会泡方便面……我比较懒啊,比如说做饭啊,整理东西啊,学习电器技能啊,这些方面就比较懒。但是拍戏就不会懒!而且拍戏也需要精神和体力双重强度。
其他文献
BMW i3  大胆的设计为BMW i3带来了前卫的外形,一辆BMW i3跑在公路上,一定会赢得很高的回头率。BMW i3不但设计风格前卫大胆,而且它的动力来源也突出了创新二字。BMW将电动车技术一股脑地用在了它的身上。在中国发布的两款BMW i3,一款为纯电动车型,另一款为配以647毫升排量的双缸发动机的增程型。此次着重介绍纯电动车型。该车在动力方面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70马力,峰值扭矩250牛·
期刊
近日,ZUK正式发布旗下首款智能手机ZUK Z1。它搭载了具有指纹识别的U-Touch功能,配备高通骁龙801处理器、标配64GB大存储、支持快充的4100mAh高密度电池,被称为:一款满足重度用户长时间使用、性能均衡的智能手机。发布会上,ZUK公司CEO常程用十个故事诠释了“一只看着爽的机”以及 “一只用得爽的机”是什么样子的。常程自信满满地说,ZUK Z1在硬件和软件的各个细节层面都具有很大的
期刊
Zuhair Murad2015秋冬高定秀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迷人又绚烂的宝蓝色星空秀场铸造了一场夜魅之梦。奢华礼服鼻祖Zuhair Murad的设计从始至终都是奢华而富有梦幻气息的,这次设计师将星辰宇宙绣在了华丽的裙摆上,透过灯光折射出千般光亮的五彩晶體点缀在轻薄的蕾丝上,秀场中充斥着色泽半满的勃艮第酒红色、浅淡雅致的银灰色、魅惑迷醉的暗夜蓝色等令人迷醉的色彩。灿若繁星的设计细节闪耀夺目,伴
期刊
米兰首发 精华瑰蜜露 蜜养东方美肌  盛夏米兰,在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广场前,美素MAYSU用20000多支新鲜玫瑰,再现了代表东方花园的玫瑰花墙。如此唯美的场景,令人流连忘返,更为空气里弥漫着的馥郁玫瑰花香所陶醉。美素MAYSU代言人舒淇如仙子般优雅地来到花墙前,“美人如花似画”,仿若演绎了一段美素瑰蜜系列电视广告大片。中国馆副馆长王瑞、美素MAYSU欧洲事务首席代表郑小丹、天猫美妆总经理赖美均等贵
期刊
这部让他摘得最佳导演,三位男主演邓超、段奕宏、郭涛同时摘得影帝桂冠的《烈日灼心》本身说了什么呢?简单来讲,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部在中国大银幕上暌违已久的警匪悬疑片——说来好笑,中国内地的刑侦剧早先多挂靠反特题材,演进至近二三十年,则又多是纪实英模需要组织包场的主旋律电影了。人们对新鲜未知的事物描摹总是喜欢与既有事物放在一起类比,在台湾影评人焦雄屏看来“我们都习于看港式警匪片,但是,刘德华、梁朝伟、梁
期刊
前阵子在炒袁姗姗30天完美练就的马甲线,这阵子在炒杜海涛在《真正男子汉》后变身健身型男,甚至有他练出了人鱼线的传闻。前几年的世界观还是“世间万物,惟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这几年就变成了“世间万物,惟马甲线与人鱼线不可辜负”。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完美的身体线条成为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时,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加上身体护理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2015年夏末秋将至,马甲线和人鱼線,再不练起来就真的辜负
期刊
虽然世界充满纷纷杂杂的接触,磨合,但是随着年龄渐长我们渐渐多了很多练习一个人的机会,与人交往,是看清世界,独处却是与自己交往,是看清自己。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独处时可以思考,可以回归本真,可以使身心得到应有的调节。独处更是一种艺术。独处让人学会成长,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缺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的勇气,但是当你迈出尝试的第一步,你会发现,独处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练习
期刊
7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当牙买加猎豹在男子百米决赛中甩出一干对手两三个身位,以9秒69的成绩夺冠后,同行刘翔给出的评价是“感觉他不是地球人,像是天外来客”。时光荏苒,“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同时也是14枚奥运会、世锦赛金牌得主——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近日重返北京,领衔牙买加田径队参加第15届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  说来也是巧合,赞助商PUMA的英文含义便是“美洲豹”。再次回到昔
期刊
2015年7月,潘石屹以国际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高级顾问委员的身份受邀出席了美国洛杉矶特奥世界夏季运动会,为特奥运动员加油助威。此前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特奥融合慈善晚宴上,潘石屹与夫人张欣一同向国际特殊奥林匹克捐赠了100万美元,成为东亚区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用于推动“特奥融合学校”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帮助智障人士和非智障人士在青少年阶段的社会融合。  就在一年之前,“哈佛捐款风波”让潘石屹站在了舆论的风
期刊
作为书写工具,笔与人类文明、文化的演进休戚相关。對于普通人而言,提到历史上的笔,除了中国特有的毛笔,西方羽毛笔(主要是鹅毛)在羊皮纸上刷刷点点的即视感可谓呼之欲出。实际上,从黑暗的中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鹅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记录了欧洲文明进程的每一次嬗变与演进,几乎所有的文字著作无不依靠造价低廉的鹅毛笔来完成。仅在英国,19世纪就有百万计的鹅被饲养以备书写的“拔毛”之需,直到现代意义上钢笔的出现,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