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德哥尔摩素有“北欧的威尼斯”之称,那桥梁飞架、天桥矗立的水城之景,那建筑典雅古朴的新老城之貌,那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交相辉映之秀,都不免使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而参观“瓦萨”战舰博物馆,更使我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与人文情致,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博物馆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东南方波罗的海海湾之畔,外形是根据船的形状设计修筑的,极富特色。远远望去,恰似一艘整装待发的船舰,屹立在空旷的海边,颇具威严,很有“战舰”风范。
“瓦萨”舰建于1628年,设计者是经验丰富的船舶设计家亨利克。当时一度称雄北欧诸国的瑞典王国,极欲通过海上争夺向外扩张。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更是雄心勃勃,为了适应扩张的需求,同时增强海军的力量,他下令制造了四艘大型战舰,“瓦萨”舰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要建造这么一艘可容士兵300多人,并配备重达71吨的64门大炮的战舰,工程实属浩大。另外,按照规划,该舰长200英尺,高65英尺,并要配备当时最先进的各式装备。如此算来,任务确实艰巨。可惜由于战事紧急,如此规模的一艘舰只,后仅用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以致后来酿成了大祸。
历史记录了如下的场景:
1628年8月10日这一天,风和日丽,波澜不惊。在波罗的海海边,举行了“瓦萨”舰的下水仪式,古斯塔夫国王率全体王室成员出席。时正逢星期六,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赶来参观,以争相一睹这庞然大物首度下水之盛况。下午三时,随着国王的手势,缆绳被砍断,“瓦萨”舰慢慢向水中滑去。此时,战舰上的人和所有在场群众激动得齐声欢呼起来,人们举杯相庆,欢呼雀跃。就在这时,灾难降临了——只见舰只在海面上航行了一段距离后,在拐弯处突然遇到一股强海风,船身即刻右倾,不多久竟渐渐沉没了——船上、岸边的人们一时乱作一团,举国欢庆的场面顿时变成仓皇逃生、争相救援的狼狈场景!
紧接着,“瓦萨”舰还未出征便葬身海底的新闻,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由于该舰下水前事先曾经国王亲自审查过,所以后来人们在开庭审理此案、追究责任时,终以不了了之而告终;而“瓦萨”舰也就因此而在海底蛰伏了三百年之久。直到1961年,瑞典政府才根据海洋学家安德斯教授提供的资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将之打捞起来,仅维修损坏之处就花费了巨额资金。后又根据船形修建了这座临海的船型博物馆,以示纪念。
当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进入大厅,这艘呈龙头宽翼形的战舰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沿着双层看台的底层边走边看,我们陆续观赏了战舰底层内部的设施,包括储藏室、大炮口、水手室等,蔚为大观。尔后“更上一层楼”,在高层看台上,又参观了船上起锚用的绞索盘,以及船长指挥室、了望塔等。在船头两侧,20个神态各异的古罗马国王木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船尾还雕刻着瑞典国徽和十几尊栩栩如生的人像,个个雍容大度,仪态万方,据说它们都是依照当年王室成员的模样塑造的,想不到也做了陪葬品在海底潜藏了三百年之久,这大概是设计者所始料未及的吧!
在战舰旁边的展室里,陈列着当年船上配备的火炮、硬币、钵碗、工具等,出人意料的是,当年遇难者的骨骸居然也在其中!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借助模型船,进一步感受了当年的那场灾难:慌乱奔跑的水手,身着制服的船长,傲慢的长官,准备出击的士兵……在电子灯光的照耀下,似乎时空倒转,将我们带到了中世纪的灾难现场,更深切地体验到突如其来的祸患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的创伤。
参观完毕,我仍感觉到意犹未尽,感触颇深。偌大一艘战舰的建造工程,居然如此仓促地进行,“瓦萨”战舰的悲剧,可以说半是“天灾”,半是“人祸”。几个世纪之后,瑞典政府不惜斥巨资打捞沉船遗骸,并以此为基础建造博物馆,可谓用心良苦,既是对历史的尊重、缅怀,又可警示后人依照科学规律做事,吸取血的教训。
此外,瑞典人对古物精心保护的态度,也让我钦佩不已。想想看,仅随“瓦萨”舰打捞起的雕塑品就有700多件,这些在海底沉睡达几个世纪的文物珍品,由于受到海水的腐蚀,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这些珍贵的文物,首先要编号、登记,尔后小心冲洗,再加以辨认和分类(比如,通过对文物表面进行化验,辨认出其本来的颜色);在收藏时,其中有的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挤出里面的海水,再涂上保护剂……如此种种,要做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样做是值得的,要知道,这些雕塑品是“瓦萨”舰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再现这些珍品的原貌,能使人了解到当时雕塑艺术的发展水平,感受到“瓦萨”舰的艺术价值。
当你漫步在修复过的船体边时,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雕刻品、修复一新的船体,还有那为防干裂老化而安装的定时喷水设备,以及恒温空调装置,难道不会对付出了如此巨大精力保护古物的瑞典人民肃然起敬吗?难道不会由此而联想到应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文物古迹吗?难道不会从中得到启发,教育后代如何爱护祖国的丰富遗产吗?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新的一页即将展开。镌刻下瑞典历史与文化的一个侧面的“瓦萨”战舰博物馆,好似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时刻提醒着前来此地的人们缅怀历史、尊重历史,在新的起点上步伐更稳健地迈向未来。
(责任编辑 田钰佳)
博物馆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东南方波罗的海海湾之畔,外形是根据船的形状设计修筑的,极富特色。远远望去,恰似一艘整装待发的船舰,屹立在空旷的海边,颇具威严,很有“战舰”风范。
“瓦萨”舰建于1628年,设计者是经验丰富的船舶设计家亨利克。当时一度称雄北欧诸国的瑞典王国,极欲通过海上争夺向外扩张。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更是雄心勃勃,为了适应扩张的需求,同时增强海军的力量,他下令制造了四艘大型战舰,“瓦萨”舰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要建造这么一艘可容士兵300多人,并配备重达71吨的64门大炮的战舰,工程实属浩大。另外,按照规划,该舰长200英尺,高65英尺,并要配备当时最先进的各式装备。如此算来,任务确实艰巨。可惜由于战事紧急,如此规模的一艘舰只,后仅用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以致后来酿成了大祸。
历史记录了如下的场景:
1628年8月10日这一天,风和日丽,波澜不惊。在波罗的海海边,举行了“瓦萨”舰的下水仪式,古斯塔夫国王率全体王室成员出席。时正逢星期六,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赶来参观,以争相一睹这庞然大物首度下水之盛况。下午三时,随着国王的手势,缆绳被砍断,“瓦萨”舰慢慢向水中滑去。此时,战舰上的人和所有在场群众激动得齐声欢呼起来,人们举杯相庆,欢呼雀跃。就在这时,灾难降临了——只见舰只在海面上航行了一段距离后,在拐弯处突然遇到一股强海风,船身即刻右倾,不多久竟渐渐沉没了——船上、岸边的人们一时乱作一团,举国欢庆的场面顿时变成仓皇逃生、争相救援的狼狈场景!
紧接着,“瓦萨”舰还未出征便葬身海底的新闻,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由于该舰下水前事先曾经国王亲自审查过,所以后来人们在开庭审理此案、追究责任时,终以不了了之而告终;而“瓦萨”舰也就因此而在海底蛰伏了三百年之久。直到1961年,瑞典政府才根据海洋学家安德斯教授提供的资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将之打捞起来,仅维修损坏之处就花费了巨额资金。后又根据船形修建了这座临海的船型博物馆,以示纪念。
当我们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进入大厅,这艘呈龙头宽翼形的战舰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沿着双层看台的底层边走边看,我们陆续观赏了战舰底层内部的设施,包括储藏室、大炮口、水手室等,蔚为大观。尔后“更上一层楼”,在高层看台上,又参观了船上起锚用的绞索盘,以及船长指挥室、了望塔等。在船头两侧,20个神态各异的古罗马国王木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船尾还雕刻着瑞典国徽和十几尊栩栩如生的人像,个个雍容大度,仪态万方,据说它们都是依照当年王室成员的模样塑造的,想不到也做了陪葬品在海底潜藏了三百年之久,这大概是设计者所始料未及的吧!
在战舰旁边的展室里,陈列着当年船上配备的火炮、硬币、钵碗、工具等,出人意料的是,当年遇难者的骨骸居然也在其中!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借助模型船,进一步感受了当年的那场灾难:慌乱奔跑的水手,身着制服的船长,傲慢的长官,准备出击的士兵……在电子灯光的照耀下,似乎时空倒转,将我们带到了中世纪的灾难现场,更深切地体验到突如其来的祸患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的创伤。
参观完毕,我仍感觉到意犹未尽,感触颇深。偌大一艘战舰的建造工程,居然如此仓促地进行,“瓦萨”战舰的悲剧,可以说半是“天灾”,半是“人祸”。几个世纪之后,瑞典政府不惜斥巨资打捞沉船遗骸,并以此为基础建造博物馆,可谓用心良苦,既是对历史的尊重、缅怀,又可警示后人依照科学规律做事,吸取血的教训。
此外,瑞典人对古物精心保护的态度,也让我钦佩不已。想想看,仅随“瓦萨”舰打捞起的雕塑品就有700多件,这些在海底沉睡达几个世纪的文物珍品,由于受到海水的腐蚀,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这些珍贵的文物,首先要编号、登记,尔后小心冲洗,再加以辨认和分类(比如,通过对文物表面进行化验,辨认出其本来的颜色);在收藏时,其中有的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挤出里面的海水,再涂上保护剂……如此种种,要做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样做是值得的,要知道,这些雕塑品是“瓦萨”舰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再现这些珍品的原貌,能使人了解到当时雕塑艺术的发展水平,感受到“瓦萨”舰的艺术价值。
当你漫步在修复过的船体边时,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雕刻品、修复一新的船体,还有那为防干裂老化而安装的定时喷水设备,以及恒温空调装置,难道不会对付出了如此巨大精力保护古物的瑞典人民肃然起敬吗?难道不会由此而联想到应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文物古迹吗?难道不会从中得到启发,教育后代如何爱护祖国的丰富遗产吗?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新的一页即将展开。镌刻下瑞典历史与文化的一个侧面的“瓦萨”战舰博物馆,好似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时刻提醒着前来此地的人们缅怀历史、尊重历史,在新的起点上步伐更稳健地迈向未来。
(责任编辑 田钰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