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信息技术课程和传统的小学教育有许多的区别,不单实用性超强,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并能将思维导图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用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突出。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思维导图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导图,是一种能够表现发散性思维的可视图表,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思维工具。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创建了“思维导图”,因而以“大腦先生”闻名国际。相比应试教育中以学科成绩为核心的僵化教学思维,思维导图的优势十分明显,它能够代表时间、空间、色彩、线条等多维的空间,所呈现的思维表达形式是放射性的。从实质性的意义来看,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表现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通过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和联想,从而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2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运用策略
2.1将思维导图与信息技术教材进行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希望学生进行自主的操作。在信息技术教材上主要是具体的图示操作,尽管这样的图示比较清晰,但并不适合学生的记忆和操作。学生也会因此过度地依赖教材,而忽视了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进行有效的摸索。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将教材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出现学生过度依赖教材的可能性。比如,在学习表格的调整时,因为学生对于Word的操作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所设计是思维导图进行具体的操作,发挥小组的力量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可以收集小组操作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向学生讲解操作的步骤,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2课前事先预习,思维导图夯实基础
在开始学习新的一课时,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预习。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其更需要课前的预习,否则学生上课就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脚步。但是小学生一般都是把书翻一下就行了,并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预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刚开始,教师可以先自己做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进行预习。过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预习结果,来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在讲课结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导图整理完善。
2.3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维导图的设计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课堂设计,但是思维导图不单要教师为学生进行设计,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进行课堂思维导图的创新。比如,在操作信息技术之余,还会有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记忆,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和复习,在复习理论知识的课堂上,教师会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过程,并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然后针对每个人的设计是否正确、是否具备创新性来对每个学生进行打分。因此,在教师为学生进行系统梳理时,学生就会认真地对记录教师的讲解过程,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太强,教师也可以将板书展示给学生,以便于学生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方式之下,学生会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进行导图设计时,还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进行设计,从而使得学生喜欢上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
2.4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对各种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从而有效突破各种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很容易遭遇困难。思维导图可以对各种相似的知识或者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并通过简单的导图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行快速理解。
2.5通过思维导图来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的练习
对于思维导图的设计,教师还可以与具体的信息技术操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在建立思维导图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比如,在基本的Word操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Word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工作。教师不仅可以将本课程中具体的操作步骤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还可以让学生将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其他学科的思维导图摆在Word上进行设计,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这样的有效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开放性和新鲜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有效的导图设计,帮助学生熟练关于表格、图片插入、艺术字设计等等主要的操作技能,使得学生在不断地思索和实践之中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
2.6完善导图,理清思路,搭建框架
教师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将素材进行整理,并理清信息技术思路,搭建信息技术框架,完成初稿。教师在学习小组中选派代表上台,请他展示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这位小伙伴的特点是什么”的问题。
2.7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帮助学生复习知识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帮助学生复习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复习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高效记忆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但是,复习也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思维导图的运用就可以帮助学生对各种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可以快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
结语
思维导图是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加大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力度,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性和生命的张力。
参考文献
[1]于妍.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策略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3.
[2]赵丹杨.思维导图促学生主动学习---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6(3):56.
[3]黄文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91.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用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突出。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思维导图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导图,是一种能够表现发散性思维的可视图表,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思维工具。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创建了“思维导图”,因而以“大腦先生”闻名国际。相比应试教育中以学科成绩为核心的僵化教学思维,思维导图的优势十分明显,它能够代表时间、空间、色彩、线条等多维的空间,所呈现的思维表达形式是放射性的。从实质性的意义来看,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表现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通过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和联想,从而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2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运用策略
2.1将思维导图与信息技术教材进行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希望学生进行自主的操作。在信息技术教材上主要是具体的图示操作,尽管这样的图示比较清晰,但并不适合学生的记忆和操作。学生也会因此过度地依赖教材,而忽视了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进行有效的摸索。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将教材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出现学生过度依赖教材的可能性。比如,在学习表格的调整时,因为学生对于Word的操作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所设计是思维导图进行具体的操作,发挥小组的力量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可以收集小组操作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向学生讲解操作的步骤,以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2课前事先预习,思维导图夯实基础
在开始学习新的一课时,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预习。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其更需要课前的预习,否则学生上课就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脚步。但是小学生一般都是把书翻一下就行了,并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预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刚开始,教师可以先自己做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进行预习。过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预习结果,来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在讲课结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导图整理完善。
2.3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维导图的设计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课堂设计,但是思维导图不单要教师为学生进行设计,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进行课堂思维导图的创新。比如,在操作信息技术之余,还会有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记忆,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和复习,在复习理论知识的课堂上,教师会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过程,并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然后针对每个人的设计是否正确、是否具备创新性来对每个学生进行打分。因此,在教师为学生进行系统梳理时,学生就会认真地对记录教师的讲解过程,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太强,教师也可以将板书展示给学生,以便于学生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方式之下,学生会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进行导图设计时,还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来进行设计,从而使得学生喜欢上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
2.4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对各种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从而有效突破各种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学生很容易遭遇困难。思维导图可以对各种相似的知识或者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并通过简单的导图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行快速理解。
2.5通过思维导图来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的练习
对于思维导图的设计,教师还可以与具体的信息技术操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在建立思维导图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比如,在基本的Word操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Word上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工作。教师不仅可以将本课程中具体的操作步骤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还可以让学生将语文、数学、英语等等其他学科的思维导图摆在Word上进行设计,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这样的有效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开放性和新鲜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有效的导图设计,帮助学生熟练关于表格、图片插入、艺术字设计等等主要的操作技能,使得学生在不断地思索和实践之中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
2.6完善导图,理清思路,搭建框架
教师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将素材进行整理,并理清信息技术思路,搭建信息技术框架,完成初稿。教师在学习小组中选派代表上台,请他展示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这位小伙伴的特点是什么”的问题。
2.7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帮助学生复习知识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帮助学生复习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复习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高效记忆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但是,复习也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思维导图的运用就可以帮助学生对各种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可以快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
结语
思维导图是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加大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力度,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性和生命的张力。
参考文献
[1]于妍.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策略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3.
[2]赵丹杨.思维导图促学生主动学习---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6(3):56.
[3]黄文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