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热闹探究”到“安静探究”,现已逐步走近“有效探究”。那么如何使科学探究顺利开展,使“有效”“高效”走进科学课堂?让学生在经历有效科学探究中轻松建构科学概念呢?经历多年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对课堂教学和科学探究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营造氛围,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细节
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做好精细的预设。,预设大家都会,而且一个比一个高明,但是对于学生的生成,则可能会避而远之,这样的想法,自然很难做到意识理念上的转变,没有这样小处的转变,自然谈不上大处的转变。所以,我们得关注学生生成,关注课堂细节。
1.尊重生成,营造生成氛围。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動、积极思维就是磨灭,这样的学生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是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当问题完全具备研究的可能性,如果连这样的火花也给他浇灭的话,实在是有些可惜了。因此,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我们追求的也许正是这一点。
2.在“预设”留足生成空间。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腾出生成空间的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所以,教师应及时调整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这是走进新课程所必须要走的路。
二、精心准备,关注材料与呈现的细节
科学课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同时还必须把握好呈现和整理材料的时机,才能确保科学探究有效开展。
1.合理选材 :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简单明了。可以用5个材料说明就不用6个;用简单材料能够解决的就不用复杂的材料。所谓的这“5个材料”就必须是有结构的材料。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既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又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提升科学概念,并能反映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五下《摆的研究》一课时,为了尽量缩小对比实验中定量的误差,使探究活动高效开展,在准备材料上我用尽心思,改良实验材料自制双摆。在自制时选用了既方便钻洞,又能解决平衡问题的塑料尺子来固定摆,虽然投入高了点,但能长期使用,也值得。而且采用双摆,不但使一次对比实验时间缩短一倍,更主要的是便于学生直观地进行对比观测研究,真可谓一举多得。由于教师用心准备材料,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而且轻松建构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的科学概念,使教学变的“简单”而有效。
2.巧妙呈现: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所以呈现实验材料的时机尤为重要。把握好呈现时机不但能利用材料创造性地调控探究进程,还能提高探究的深度和活动的效度。反之将成为实验失败、纪律混乱和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罪魁祸首,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课型,灵活运用呈现方式,确保了实验顺利开展。(1)材料“隐身”出场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由于孩子的心理年龄所致,对新事物永远充满好奇,所以在很多科学课中教师必须把材料“隐身”,在需要时呈现。这样既可避免打扰孩子的注意力,又可拓宽思路,使探究更有深度。(2)呈现材料要有层次性。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自主选择材料,有的则需要根据内容依次呈现材料,不但利于调控课堂纪律,而且更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严密性。
3.及时整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交流汇报期间和进入第二个活动时,必须及时整理好上一组探究材料,否则他们将会偷偷地“玩”桌上的材料,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后必须及时整理实验材料或将材料“隐身”于学生见不到的地方。
要使学生操作井然有序,研究兴趣持久不褪,研究层次不断深入,只有准备好有结构性的材料,并巧妙收发,才会使学生有激情与心灵的飞扬,深刻与理性的思索。
三、示范指示,关注引领与实践的细节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逐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责任逐步转给学生的过程相当复杂,就像父母为孩子示范以后生活必备地复杂的生活能力一样,教师也要为学生示范学习的技能和技巧,不断给予指示、引领,直到学生能采取行动开始自己的探究活动,并能够独立搜集和解释证据为止,教师才可以开始逐步地退出控制。
1.在仿效经典实验中发展计划技巧:为了让学生作好探究活动的准备,我花大量的时间经常带领孩子阅读和仿效经典实验,获得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教材里清晰地写明了活动操作的具体步骤、记录的方法与启示、实验材料、安全事项和实验后必须回答的问题等,这样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形成相似的思考模式和操作方式,帮助孩子建立严密的逻辑能力,为以后科学的制订实验计划、高效的实验打下了扎实基础。
2.在经历科学活动中发展探究技能:为提高学生探究技能和活动开展的效率,在教学时我会刻意花大量的时间来发展学生探究技能,让学生了解将要进行地探究活动全过程。比如,有目的地为学生安排有次序观察、完整表述、有计划设计方案和图文结合记录等活动,并向学生示范如何开展这些活动。其后,请学生进行尝试,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反思。
3.在重视合作活动中发展交流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堂语言是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沟通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特意设计活动和安排时间让学生锻炼合作交流和提问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我更关注的是同学间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听取想法,尊重别人的想法等,而不是内容。
4.在日常探究开发教学细节。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仅是在探究型实验课堂中才去引导、组织学生探究,而且应有意识地将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各个教学细节之中,以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好每一个教学细节,还担心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那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新课程改革方可落到实处。
四、多元评价,关注交流和激励的细节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和交流既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把师生交流与评价融入探究活动过程中,营造有效、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在课堂中用赏识的眼光和商讨的交流,把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运用口头进行及时激励评价,把评价有机地融合在师生的探究交流过程之中,营造了和谐的探究氛围,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明显提高,使学生持续深入有效地探究下去。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助推剂”。
五、课外延伸,关注课前和课后的细节
1.正确认识前概念的认知:老师做好课前热身运动,才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打坚实的基础。老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还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也就是要關注学生科学前概念的认知。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安排;另一方面当课程学完后,有助于学生在以前的基础上改正错误认识,提升科学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物质世界》单元,通过调查,了解到像显微镜环节、物质变化中的淀粉遇碘酒,小苏打遇白醋等内容,他们不但以前学习过,而且印象很深,同时学生对“铁生锈”居然可以控制感到非常有意思,“铁生锈的速度可以控制?我有立即行动的冲动”。这样在教学中我及时调整了教学重心,有所侧重,让学生在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当上到“铁生锈”这一课时学生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学生的表现使得我们的课堂生动而有灵性,因为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效率很高,师生的感受也很美妙。因此多花一些时间对学生科学前概念进行了解,并把这个细节做到位,可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效率更高。
2. 关注课后探究的细节:关注学生课后活动的延续,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延续。这会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吸引力,更有魅力。科学新课程倡导我们教师“将学生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开课堂,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去,使学生深入持续地投入科学学习。美国心理学家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里认为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学行为之一,一堂有价值的课不会在下课铃声响起后就戛然而止,它应该起到的是“余音缭绕”,且“绕梁三日”,要达到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把学生的探究兴趣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某个现实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讲,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索”,我们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作为科学课也就是说如果课上学到了什么,他就对什么感兴趣,自觉喜欢去研究它,应用它。比如在教《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之后,提出了一个课后作业:用塑料笔帽、橡皮泥、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制造一个“沉浮自如的潜水艇”,回家后做一做,玩一玩,同时思考:“挤压瓶子与潜水艇在水中下沉有什么关系?下节课一定要告诉老师”这个课后作业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同时也为沉浮的生活化应用与问题解决做了良好的铺垫。
古人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细节做起。我们想要学生经历科学家那种探究过程,思维——实践——再思维——再实践,就必须关注课堂中的各种细节,并把这些细节做得更好,让这些细节真正有效,让我们的探究活动真正有目的、有效地持续下去,我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一、营造氛围,关注预设与生成的细节
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做好精细的预设。,预设大家都会,而且一个比一个高明,但是对于学生的生成,则可能会避而远之,这样的想法,自然很难做到意识理念上的转变,没有这样小处的转变,自然谈不上大处的转变。所以,我们得关注学生生成,关注课堂细节。
1.尊重生成,营造生成氛围。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動、积极思维就是磨灭,这样的学生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是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当问题完全具备研究的可能性,如果连这样的火花也给他浇灭的话,实在是有些可惜了。因此,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我们追求的也许正是这一点。
2.在“预设”留足生成空间。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腾出生成空间的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所以,教师应及时调整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这是走进新课程所必须要走的路。
二、精心准备,关注材料与呈现的细节
科学课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同时还必须把握好呈现和整理材料的时机,才能确保科学探究有效开展。
1.合理选材 :张红霞教授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中指出:越成功的教学越简单明了。可以用5个材料说明就不用6个;用简单材料能够解决的就不用复杂的材料。所谓的这“5个材料”就必须是有结构的材料。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既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又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提升科学概念,并能反映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五下《摆的研究》一课时,为了尽量缩小对比实验中定量的误差,使探究活动高效开展,在准备材料上我用尽心思,改良实验材料自制双摆。在自制时选用了既方便钻洞,又能解决平衡问题的塑料尺子来固定摆,虽然投入高了点,但能长期使用,也值得。而且采用双摆,不但使一次对比实验时间缩短一倍,更主要的是便于学生直观地进行对比观测研究,真可谓一举多得。由于教师用心准备材料,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而且轻松建构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的科学概念,使教学变的“简单”而有效。
2.巧妙呈现: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所以呈现实验材料的时机尤为重要。把握好呈现时机不但能利用材料创造性地调控探究进程,还能提高探究的深度和活动的效度。反之将成为实验失败、纪律混乱和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罪魁祸首,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课型,灵活运用呈现方式,确保了实验顺利开展。(1)材料“隐身”出场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由于孩子的心理年龄所致,对新事物永远充满好奇,所以在很多科学课中教师必须把材料“隐身”,在需要时呈现。这样既可避免打扰孩子的注意力,又可拓宽思路,使探究更有深度。(2)呈现材料要有层次性。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自主选择材料,有的则需要根据内容依次呈现材料,不但利于调控课堂纪律,而且更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严密性。
3.及时整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交流汇报期间和进入第二个活动时,必须及时整理好上一组探究材料,否则他们将会偷偷地“玩”桌上的材料,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后必须及时整理实验材料或将材料“隐身”于学生见不到的地方。
要使学生操作井然有序,研究兴趣持久不褪,研究层次不断深入,只有准备好有结构性的材料,并巧妙收发,才会使学生有激情与心灵的飞扬,深刻与理性的思索。
三、示范指示,关注引领与实践的细节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逐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责任逐步转给学生的过程相当复杂,就像父母为孩子示范以后生活必备地复杂的生活能力一样,教师也要为学生示范学习的技能和技巧,不断给予指示、引领,直到学生能采取行动开始自己的探究活动,并能够独立搜集和解释证据为止,教师才可以开始逐步地退出控制。
1.在仿效经典实验中发展计划技巧:为了让学生作好探究活动的准备,我花大量的时间经常带领孩子阅读和仿效经典实验,获得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教材里清晰地写明了活动操作的具体步骤、记录的方法与启示、实验材料、安全事项和实验后必须回答的问题等,这样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形成相似的思考模式和操作方式,帮助孩子建立严密的逻辑能力,为以后科学的制订实验计划、高效的实验打下了扎实基础。
2.在经历科学活动中发展探究技能:为提高学生探究技能和活动开展的效率,在教学时我会刻意花大量的时间来发展学生探究技能,让学生了解将要进行地探究活动全过程。比如,有目的地为学生安排有次序观察、完整表述、有计划设计方案和图文结合记录等活动,并向学生示范如何开展这些活动。其后,请学生进行尝试,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反思。
3.在重视合作活动中发展交流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课堂语言是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沟通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特意设计活动和安排时间让学生锻炼合作交流和提问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我更关注的是同学间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听取想法,尊重别人的想法等,而不是内容。
4.在日常探究开发教学细节。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仅是在探究型实验课堂中才去引导、组织学生探究,而且应有意识地将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各个教学细节之中,以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好每一个教学细节,还担心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那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新课程改革方可落到实处。
四、多元评价,关注交流和激励的细节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评价和交流既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把师生交流与评价融入探究活动过程中,营造有效、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在课堂中用赏识的眼光和商讨的交流,把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变化,运用口头进行及时激励评价,把评价有机地融合在师生的探究交流过程之中,营造了和谐的探究氛围,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明显提高,使学生持续深入有效地探究下去。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助推剂”。
五、课外延伸,关注课前和课后的细节
1.正确认识前概念的认知:老师做好课前热身运动,才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打坚实的基础。老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还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也就是要關注学生科学前概念的认知。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情况,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安排;另一方面当课程学完后,有助于学生在以前的基础上改正错误认识,提升科学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物质世界》单元,通过调查,了解到像显微镜环节、物质变化中的淀粉遇碘酒,小苏打遇白醋等内容,他们不但以前学习过,而且印象很深,同时学生对“铁生锈”居然可以控制感到非常有意思,“铁生锈的速度可以控制?我有立即行动的冲动”。这样在教学中我及时调整了教学重心,有所侧重,让学生在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当上到“铁生锈”这一课时学生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学生的表现使得我们的课堂生动而有灵性,因为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效率很高,师生的感受也很美妙。因此多花一些时间对学生科学前概念进行了解,并把这个细节做到位,可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效率更高。
2. 关注课后探究的细节:关注学生课后活动的延续,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延续。这会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吸引力,更有魅力。科学新课程倡导我们教师“将学生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开课堂,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去,使学生深入持续地投入科学学习。美国心理学家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里认为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学行为之一,一堂有价值的课不会在下课铃声响起后就戛然而止,它应该起到的是“余音缭绕”,且“绕梁三日”,要达到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把学生的探究兴趣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某个现实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讲,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索”,我们的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作为科学课也就是说如果课上学到了什么,他就对什么感兴趣,自觉喜欢去研究它,应用它。比如在教《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之后,提出了一个课后作业:用塑料笔帽、橡皮泥、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制造一个“沉浮自如的潜水艇”,回家后做一做,玩一玩,同时思考:“挤压瓶子与潜水艇在水中下沉有什么关系?下节课一定要告诉老师”这个课后作业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同时也为沉浮的生活化应用与问题解决做了良好的铺垫。
古人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细节做起。我们想要学生经历科学家那种探究过程,思维——实践——再思维——再实践,就必须关注课堂中的各种细节,并把这些细节做得更好,让这些细节真正有效,让我们的探究活动真正有目的、有效地持续下去,我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