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通过与学生亲身交流,我感悟到儿童的天真无邪,深入他们的心理你会发现,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发展都超乎我们的意料。他们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特有的潜能和智慧。通过了解不同个性和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有他们不同的兴趣和能力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就是找到因材施教的契机和突破口,针对个性发展进行教学和引导。
【关键词】创意 设计 绘画
一、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个从来没有和孩子玩在一起的教师,实在很难成为一位称职的艺术教师。真正好的艺术教育者,应在课堂中帶给孩子平实、朴素的美感,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充满童真、智慧的心灵。开设情境教学,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绘画。在艺术课程中,写生是尤为关键的,在自然景象中绘画和感受,这种经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室内教学无法给予的。今年10月,为了纪念第46个世界邮政日,我组织学生来到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参观及写生活动。在博物馆里,讲解员细致的讲解,学生们听的全神贯注,在琳琅满目的邮票海洋中遨游,从而激发了对邮票的兴趣。参观后,全体学员还兴致勃勃的进行了现场写生。接下来,他们还将在“邮票设计比赛”中大显身手,各显其能,争做小小邮票设计师。这次写生课程,不仅使学生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绘画素材,更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孩子快乐成长,对生活充满好奇与想象。因此,在艺术过程中,首先老师要对儿童有充分的了解与关爱,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这是艺术教学的基础。同时尊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艺术教学绝对不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或学习绘画简单的图形和事物,艺术课程的设计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仅仅是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简单传递给学生。因此,儿童的兴趣、发明、想法。以及自己经历的艺术史,都应该是教学中参考的依据。艺术教学需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充满想象和经验丰富的儿童,以保存他们所展现的艺术气息。
二、充分发挥主体性,注重启发与引导
艺术思维具有跳跃的、非线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的过程又是自发性的个人经验和内心感受融合的过程。没有启发感的艺术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艺术教学中,启发和引导的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在画一幅关于“蚂蚁宫殿”的创作画。首先,我们要给学生普及关于蚂蚁的科普知识。再带学生到室外的大自然中,教会学生掌握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如观察蚂蚁的生活姿态及生活方式等,然后再进行绘画创作。为了让学生能在绘画中表达更多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采用看图讲故事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们绘画作品就会显得格外生动有趣。这样上课方式,孩子才会学会以多角度的视野去观察、去思考、去感知,从而产生灵感的碰撞。
三、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
因为发现问题,便是创意的开始。艺术课程的教学概念不能固守不变,需要建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他们思考的弹性,才能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未来。此外,还要在课堂中建立“权威”。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老师必须具有权威。这个权威不是外在的权威,不是个人的权利。真正的权威来自在个人学术领域的透彻,人性的典范,道德的标杆,真善美的化身,学生会因为崇拜这个老师而喜欢学习,接受这个权威。儿童画画时往往不经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语。一般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不认真、不仔细、实际上这正是孩子画画时的最佳状态。父母在家辅导启发孩子是正确的,但不必教他怎么画。如画一簇花,家长只需告诉孩子花的颜色,但造型和叶子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须自己去观察。不要告诉孩子这个花瓣是椭圆形,那片叶子是红色的,中间有黄色的叶筋,叶子边缘还带有许多锯齿齿。家长把看到的结果都告诉了孩子,并不利于孩子观察力的培养。完全没有艺术细胞,天生就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并不多见。家长不能仅凭一两副画没画好就说这个孩子没有艺术细胞,就说没进步,越画越倒退,放弃对孩子的培养。艺术大门的开启不是几次就能打开的。这时,对孩子来说“坚持”两个字很重要。家长督促孩子画画时,有可能孩子并不想画。孩子喜欢画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愿意画,也有不想画的时候。画画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家长安排每天必须画一幅画,事实上是把画画当成一种任务压在了孩子身上,当孩子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久而久之便不喜欢画画了。家长对儿童学画的想法有点像围成。看着自己的孩子画得很仔细,很认真,却很羡慕画画泼辣奔放的。大胆涂抹表现的孩子家长又羡慕画得很稳、很细的孩子。其实,艺术欣赏是讲究多样的,要紧的不是“取长补短”而是在绘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与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他们认为只有突出主要的,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比如:孩子画踢毽子的腿会比不踢的腿要长,吃蛋糕的嘴比平时的嘴要张得大。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用孩子的画与真实物体形象做对比。孩子在家画画,难免有家长喜欢“手把手”地教,习惯于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在画面上画画,这样的作品或许比孩子自己画的内容要丰富许多,作品也会更趋于完整,但这都是孩子按家长的想法与理解去画的,作品本身已失去孩子自己的想法,长期思想被家长左右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及抒发自我。抛弃错误的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孩子画画,我们会看见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创意 设计 绘画
一、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个从来没有和孩子玩在一起的教师,实在很难成为一位称职的艺术教师。真正好的艺术教育者,应在课堂中帶给孩子平实、朴素的美感,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充满童真、智慧的心灵。开设情境教学,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绘画。在艺术课程中,写生是尤为关键的,在自然景象中绘画和感受,这种经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室内教学无法给予的。今年10月,为了纪念第46个世界邮政日,我组织学生来到天津邮政博物馆进行参观及写生活动。在博物馆里,讲解员细致的讲解,学生们听的全神贯注,在琳琅满目的邮票海洋中遨游,从而激发了对邮票的兴趣。参观后,全体学员还兴致勃勃的进行了现场写生。接下来,他们还将在“邮票设计比赛”中大显身手,各显其能,争做小小邮票设计师。这次写生课程,不仅使学生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绘画素材,更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孩子快乐成长,对生活充满好奇与想象。因此,在艺术过程中,首先老师要对儿童有充分的了解与关爱,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这是艺术教学的基础。同时尊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艺术教学绝对不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或学习绘画简单的图形和事物,艺术课程的设计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仅仅是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简单传递给学生。因此,儿童的兴趣、发明、想法。以及自己经历的艺术史,都应该是教学中参考的依据。艺术教学需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充满想象和经验丰富的儿童,以保存他们所展现的艺术气息。
二、充分发挥主体性,注重启发与引导
艺术思维具有跳跃的、非线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的过程又是自发性的个人经验和内心感受融合的过程。没有启发感的艺术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艺术教学中,启发和引导的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在画一幅关于“蚂蚁宫殿”的创作画。首先,我们要给学生普及关于蚂蚁的科普知识。再带学生到室外的大自然中,教会学生掌握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如观察蚂蚁的生活姿态及生活方式等,然后再进行绘画创作。为了让学生能在绘画中表达更多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采用看图讲故事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们绘画作品就会显得格外生动有趣。这样上课方式,孩子才会学会以多角度的视野去观察、去思考、去感知,从而产生灵感的碰撞。
三、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
因为发现问题,便是创意的开始。艺术课程的教学概念不能固守不变,需要建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他们思考的弹性,才能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未来。此外,还要在课堂中建立“权威”。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老师必须具有权威。这个权威不是外在的权威,不是个人的权利。真正的权威来自在个人学术领域的透彻,人性的典范,道德的标杆,真善美的化身,学生会因为崇拜这个老师而喜欢学习,接受这个权威。儿童画画时往往不经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语。一般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不认真、不仔细、实际上这正是孩子画画时的最佳状态。父母在家辅导启发孩子是正确的,但不必教他怎么画。如画一簇花,家长只需告诉孩子花的颜色,但造型和叶子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须自己去观察。不要告诉孩子这个花瓣是椭圆形,那片叶子是红色的,中间有黄色的叶筋,叶子边缘还带有许多锯齿齿。家长把看到的结果都告诉了孩子,并不利于孩子观察力的培养。完全没有艺术细胞,天生就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并不多见。家长不能仅凭一两副画没画好就说这个孩子没有艺术细胞,就说没进步,越画越倒退,放弃对孩子的培养。艺术大门的开启不是几次就能打开的。这时,对孩子来说“坚持”两个字很重要。家长督促孩子画画时,有可能孩子并不想画。孩子喜欢画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愿意画,也有不想画的时候。画画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家长安排每天必须画一幅画,事实上是把画画当成一种任务压在了孩子身上,当孩子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久而久之便不喜欢画画了。家长对儿童学画的想法有点像围成。看着自己的孩子画得很仔细,很认真,却很羡慕画画泼辣奔放的。大胆涂抹表现的孩子家长又羡慕画得很稳、很细的孩子。其实,艺术欣赏是讲究多样的,要紧的不是“取长补短”而是在绘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与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他们认为只有突出主要的,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比如:孩子画踢毽子的腿会比不踢的腿要长,吃蛋糕的嘴比平时的嘴要张得大。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用孩子的画与真实物体形象做对比。孩子在家画画,难免有家长喜欢“手把手”地教,习惯于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在画面上画画,这样的作品或许比孩子自己画的内容要丰富许多,作品也会更趋于完整,但这都是孩子按家长的想法与理解去画的,作品本身已失去孩子自己的想法,长期思想被家长左右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及抒发自我。抛弃错误的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孩子画画,我们会看见孩子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