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我园开展了课程游戏化建设专题观摩研讨活动,专家针对游戏环境的创设、主体性材料的提供、幼儿游戏情况进行分析,感触颇多。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儿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幼儿等一系列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一、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游戏的过程 -- 情节的发展缺乏真正的观察教师对幼儿的游戏缺乏观察,其原因有些是属于观念层面的,而有些则是属于技术层面的。
有些教师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他们把游戏看成是自己放松和歇息的机会,根本没有观察游戏的意识,因为幼儿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他们的行为是教师难以控制的,主宰游戏的是幼儿而不是教师。加之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幼儿,确实难以对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而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观察静态的情景,因此难以观察到动态游戏中的幼儿究竟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属于观念层面的原因。
现在,大部分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游戏的重要价值,都知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游戏,但对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还是不太清楚,出现了想观察而不会观察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知道观察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尝试着观察幼儿的游戏,但不会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不知道哪些是该记录的、哪些是不需要记录的,结果观察了半天却没有任何结果。有些教师每次都很认真地观察并记录幼儿游戏的情况,但面对一大堆记录下来的文字、表格等资料,却不能从中分析出游戏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下次游戲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些是属于技术层面的原因。
2 .对游戏的主人-幼儿缺乏足够的尊重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自身能力和经验的表现,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和牵制而言,游戏是幼儿独立驾驭的世界,在游戏中,幼儿只是为好玩而玩,幼儿有权决定在游戏中玩什么、怎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
3 .对幼儿游戏的特点-年龄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
幼儿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注重的是游戏的过程体验,而对于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他们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游戏也是有差异的。由于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教师面对幼儿游戏时,往往会以自己的既定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幼儿,对他们游戏的不同水平缺乏真正的了解,出现了几种典型的 " 重轻失调 " 现象,即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轻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重游戏的预成结果,轻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重游戏的逼真性,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的发挥;重直接的语言指导,轻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探索;重游戏的结果,轻游戏的过程体验;重游戏环境创设的规模,轻实际利用的灵活性。
二、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和关键
1 .有计划的观察是指导的幼儿游戏的前提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游戏就好像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制订教育教学计划,也能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
那么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
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的。例如:在游戏“娃娃家”中,扮演母亲的孩子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议:“妈妈说话不是这样的,妈妈说话是轻轻的,很温柔的。”扮演母亲的小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妈妈”,但是她又必须改变自己的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妈妈”说话的口气,操持“家务”,照料“孩子”,分派家里人的“工作”,并与周围人交往,这样她就能比较自然地学会交往语言。
游戏是由儿童自发、自由、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例:我在开展游戏活动中,观察到我班小阳小朋友,看他长得高大,其实他的胆子特别小。有一次,我发现他自己吊起药瓶不停地给自己扎针,游戏结束后我跟他谈话,他说:“平时爸爸妈妈带我去打针,我总是又哭又叫,爸爸说我不像男子汉,丢脸。老师你看,刚才我给自己打针,不是没有哭了吗?”原来在游戏中,他觉得自己做到了现实中做不到的事,证明了自己不是爸爸说的“丢脸”。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心理的需要,使幼儿被压抑的情理问题能够在游戏中得到解决,自信心也就树立了增强了。
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例:在游戏“商店”里,我观察到慧慧小朋友因买不到电脑而苦恼。在游戏评价时,我向幼儿提出,现在电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好朋友,但我们这里还没有电脑出售,怎么办呢?问题一展开,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用积木做、用纸箱做、用泡沫做……品种多样。电脑城构建起来了并走进了各个游戏区内。可见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游戏发展的动力,反之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两者相辅相成。
游戏是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它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能帮助幼儿了解到社会分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热情地为别人服务和对别人为自己的服务表示谢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总之,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开展游戏活动,对儿童成长有明显的作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为幼儿创造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能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能寓教于乐,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金港镇金港中心幼儿园)
一、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游戏的过程 -- 情节的发展缺乏真正的观察教师对幼儿的游戏缺乏观察,其原因有些是属于观念层面的,而有些则是属于技术层面的。
有些教师认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他们把游戏看成是自己放松和歇息的机会,根本没有观察游戏的意识,因为幼儿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他们的行为是教师难以控制的,主宰游戏的是幼儿而不是教师。加之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幼儿,确实难以对每一个幼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而有些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观察静态的情景,因此难以观察到动态游戏中的幼儿究竟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属于观念层面的原因。
现在,大部分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游戏的重要价值,都知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游戏,但对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还是不太清楚,出现了想观察而不会观察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知道观察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尝试着观察幼儿的游戏,但不会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不知道哪些是该记录的、哪些是不需要记录的,结果观察了半天却没有任何结果。有些教师每次都很认真地观察并记录幼儿游戏的情况,但面对一大堆记录下来的文字、表格等资料,却不能从中分析出游戏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下次游戲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些是属于技术层面的原因。
2 .对游戏的主人-幼儿缺乏足够的尊重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自身能力和经验的表现,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和牵制而言,游戏是幼儿独立驾驭的世界,在游戏中,幼儿只是为好玩而玩,幼儿有权决定在游戏中玩什么、怎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
3 .对幼儿游戏的特点-年龄差异缺乏充分的认识
幼儿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注重的是游戏的过程体验,而对于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他们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特点是不同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游戏也是有差异的。由于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教师面对幼儿游戏时,往往会以自己的既定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幼儿,对他们游戏的不同水平缺乏真正的了解,出现了几种典型的 " 重轻失调 " 现象,即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轻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重游戏的预成结果,轻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重游戏的逼真性,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的发挥;重直接的语言指导,轻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探索;重游戏的结果,轻游戏的过程体验;重游戏环境创设的规模,轻实际利用的灵活性。
二、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和关键
1 .有计划的观察是指导的幼儿游戏的前提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游戏就好像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制订教育教学计划,也能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
那么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
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的。例如:在游戏“娃娃家”中,扮演母亲的孩子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议:“妈妈说话不是这样的,妈妈说话是轻轻的,很温柔的。”扮演母亲的小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妈妈”,但是她又必须改变自己的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妈妈”说话的口气,操持“家务”,照料“孩子”,分派家里人的“工作”,并与周围人交往,这样她就能比较自然地学会交往语言。
游戏是由儿童自发、自由、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例:我在开展游戏活动中,观察到我班小阳小朋友,看他长得高大,其实他的胆子特别小。有一次,我发现他自己吊起药瓶不停地给自己扎针,游戏结束后我跟他谈话,他说:“平时爸爸妈妈带我去打针,我总是又哭又叫,爸爸说我不像男子汉,丢脸。老师你看,刚才我给自己打针,不是没有哭了吗?”原来在游戏中,他觉得自己做到了现实中做不到的事,证明了自己不是爸爸说的“丢脸”。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心理的需要,使幼儿被压抑的情理问题能够在游戏中得到解决,自信心也就树立了增强了。
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例:在游戏“商店”里,我观察到慧慧小朋友因买不到电脑而苦恼。在游戏评价时,我向幼儿提出,现在电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好朋友,但我们这里还没有电脑出售,怎么办呢?问题一展开,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用积木做、用纸箱做、用泡沫做……品种多样。电脑城构建起来了并走进了各个游戏区内。可见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游戏发展的动力,反之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创造力。两者相辅相成。
游戏是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它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能帮助幼儿了解到社会分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热情地为别人服务和对别人为自己的服务表示谢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总之,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开展游戏活动,对儿童成长有明显的作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为幼儿创造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能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能寓教于乐,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金港镇金港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