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教育的对象是三至六岁的孩子,在实施的观念上与作法上,往往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与客观环境的限制。我现在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思考
一、 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教师在教育中要先把孩子的情绪调节至快乐、自信、专注的状态,再让幼儿开始学习。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教育、引导孩子的学习,首先就需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我认为只有让孩子处于快乐的状态,他们才愿意接受老师的引导和建议,把思维和精神集中起来,投入到教师所引导的活动中来,这时他们的学习才是最轻松和有效的。例如:老师组织4岁的孩子学英语字母“Mm”,并模仿发音,如果请孩子直接认读,练习发音,他们很快就会表现出不耐心,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小声说话,老师则生气地整顿纪律要求一起认读,结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几个人能学会,为什么呢?因为活动的形式单一,孩子们不感兴趣,厌烦、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如果老师强制认读,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喜爱的“小狗”“小猫”“小猪”……动物们都来参加,结果“小猪”没学会,请孩子们轮流当老师来教它,那么孩子会很高兴地去认读,且会很投入地教“小猪”。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是快乐的,感兴趣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因为快乐激发了孩子的最大潜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孩子把接受教育看成是快乐的生活去享受,就会乐于接受每一次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创设这样一种环境,让他们在享受中接受教育所带来的快乐。虽然快乐教育没有具体的模式和标准,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样的,但我们首先要通过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心境,在快乐中成长。
二、 发挥家长教育资源,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
现实中很多家长过度偏重于幼儿在园的智育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只在乎短期成效的获得,而忽略幼儿个体的长期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系统性,这不仅左右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目标的制定实施,更制约了幼儿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一) 开展“天天都进步,争做文明好儿童”活动
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亲子共同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活动。要求家长以正面鼓励的方法指出或是引导幼儿发现自己每天的进步,引导孩子在家庭中完成“在家也是好孩子”的自我評价表,帮助孩子学会了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二) 提供经验交流平台,丰富家长品德教育经验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实施家园联系册,建立了家教沙龙和品德教育博客论坛,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道德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道德教育。在幼儿品德教育博客论坛中,一位家长留下了这样的教育感言:“我在博客里认真观看了每一个孩子的调查报告。尽管我们的孩子都还很小,尽管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以小记者的身份开展社会调查,但是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在孩子们的积极努力下,我和很多家长一样也加入到“小记者”行动中。看着孩子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倾听着儿子稚嫩的发现,我深深地感悟着孩子独特的观察视角、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三、 在平时的生活中,随机进行教育
今年开学初,我发现好多幼儿手中都有一两件新型的玩具,这不是培养幼儿集体意识的好机会吗?于是,我鼓励幼儿把家中最好的玩具拿来,准备开一个:玩具展览会。第二天,有的幼儿没有拿玩具,课下,我问清原因:妈妈不让拿、怕别的小朋友弄坏、家里没有、忘记拿了等等。这些也许都是借口,针对这些情况,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拿出班级中其中一名小朋友拿来的玩具飞机,问各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飞行员呀?”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把他们领到室外,让这位小朋友教其他小朋友当飞机驾驶员,等每个小朋友都学会“玩这种飞机的方法”以后,我进行了随机教育:如果这个小朋友也和有的小朋友一样,不拿玩具来,我们大家还能当回“飞行员”吗?同时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第二天,我到了学校,真神奇了!每位小朋友的桌上都齐刷刷地摆上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看到了这些,我让每个小朋友讲解了各自玩具的玩法,使每位小朋友都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幼儿的一切活动中,观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幼儿如果对事物不进行周密地观察、或者是心不在焉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就不能得到大量的感性材料,思维力不可能敏捷,知识也不可能丰富,更不能从中发现事物的规律。
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极其重要。经验告诉我,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幼儿的天性是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好奇。幼儿对看到的天空、大地、风、云、雨雪、日、月以及动物、植物都有很大的兴趣,乐于观察和体验。儿童会不厌其烦地观察蚂蚁搬运死蝇子,长时间注视天空中大雁排队飞行。幼儿会提出一些问题,对什么都想知道。教师要珍惜儿童的求知欲,把幼儿的求知欲引到应该注意的方面。
五、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幼儿由于受遗传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体质、能力、习惯、速度等方面会表现出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反映在生活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做到: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适宜的帮助,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在与幼儿日常接触和交往中,要时时处处都做个有心人,注意倾听孩子们说什么;耐心观看孩子们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什么,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在生活活动中的需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个别幼儿的需求:如入园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吃饭慢的幼儿、不易入睡的幼儿、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幼儿、体弱有病的幼儿、在某一环节中有困难的幼儿等给予格外的关注和引导。因人施教,满足幼儿在生活上的不同需要,使其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感到安全、温暖、宽松和愉快。
关键词:学前教育;思考
一、 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教师在教育中要先把孩子的情绪调节至快乐、自信、专注的状态,再让幼儿开始学习。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教育、引导孩子的学习,首先就需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我认为只有让孩子处于快乐的状态,他们才愿意接受老师的引导和建议,把思维和精神集中起来,投入到教师所引导的活动中来,这时他们的学习才是最轻松和有效的。例如:老师组织4岁的孩子学英语字母“Mm”,并模仿发音,如果请孩子直接认读,练习发音,他们很快就会表现出不耐心,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小声说话,老师则生气地整顿纪律要求一起认读,结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几个人能学会,为什么呢?因为活动的形式单一,孩子们不感兴趣,厌烦、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如果老师强制认读,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喜爱的“小狗”“小猫”“小猪”……动物们都来参加,结果“小猪”没学会,请孩子们轮流当老师来教它,那么孩子会很高兴地去认读,且会很投入地教“小猪”。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是快乐的,感兴趣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因为快乐激发了孩子的最大潜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孩子把接受教育看成是快乐的生活去享受,就会乐于接受每一次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创设这样一种环境,让他们在享受中接受教育所带来的快乐。虽然快乐教育没有具体的模式和标准,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样的,但我们首先要通过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孩子拥有快乐的心境,在快乐中成长。
二、 发挥家长教育资源,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
现实中很多家长过度偏重于幼儿在园的智育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只在乎短期成效的获得,而忽略幼儿个体的长期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系统性,这不仅左右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目标的制定实施,更制约了幼儿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一) 开展“天天都进步,争做文明好儿童”活动
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亲子共同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活动。要求家长以正面鼓励的方法指出或是引导幼儿发现自己每天的进步,引导孩子在家庭中完成“在家也是好孩子”的自我評价表,帮助孩子学会了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二) 提供经验交流平台,丰富家长品德教育经验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实施家园联系册,建立了家教沙龙和品德教育博客论坛,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道德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道德教育。在幼儿品德教育博客论坛中,一位家长留下了这样的教育感言:“我在博客里认真观看了每一个孩子的调查报告。尽管我们的孩子都还很小,尽管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以小记者的身份开展社会调查,但是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在孩子们的积极努力下,我和很多家长一样也加入到“小记者”行动中。看着孩子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倾听着儿子稚嫩的发现,我深深地感悟着孩子独特的观察视角、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三、 在平时的生活中,随机进行教育
今年开学初,我发现好多幼儿手中都有一两件新型的玩具,这不是培养幼儿集体意识的好机会吗?于是,我鼓励幼儿把家中最好的玩具拿来,准备开一个:玩具展览会。第二天,有的幼儿没有拿玩具,课下,我问清原因:妈妈不让拿、怕别的小朋友弄坏、家里没有、忘记拿了等等。这些也许都是借口,针对这些情况,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拿出班级中其中一名小朋友拿来的玩具飞机,问各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飞行员呀?”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把他们领到室外,让这位小朋友教其他小朋友当飞机驾驶员,等每个小朋友都学会“玩这种飞机的方法”以后,我进行了随机教育:如果这个小朋友也和有的小朋友一样,不拿玩具来,我们大家还能当回“飞行员”吗?同时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第二天,我到了学校,真神奇了!每位小朋友的桌上都齐刷刷地摆上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看到了这些,我让每个小朋友讲解了各自玩具的玩法,使每位小朋友都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幼儿的一切活动中,观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幼儿如果对事物不进行周密地观察、或者是心不在焉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就不能得到大量的感性材料,思维力不可能敏捷,知识也不可能丰富,更不能从中发现事物的规律。
观察力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极其重要。经验告诉我,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幼儿的天性是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好奇。幼儿对看到的天空、大地、风、云、雨雪、日、月以及动物、植物都有很大的兴趣,乐于观察和体验。儿童会不厌其烦地观察蚂蚁搬运死蝇子,长时间注视天空中大雁排队飞行。幼儿会提出一些问题,对什么都想知道。教师要珍惜儿童的求知欲,把幼儿的求知欲引到应该注意的方面。
五、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幼儿由于受遗传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体质、能力、习惯、速度等方面会表现出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反映在生活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做到: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适宜的帮助,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在与幼儿日常接触和交往中,要时时处处都做个有心人,注意倾听孩子们说什么;耐心观看孩子们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什么,及时体察和探明他们在生活活动中的需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个别幼儿的需求:如入园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吃饭慢的幼儿、不易入睡的幼儿、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幼儿、体弱有病的幼儿、在某一环节中有困难的幼儿等给予格外的关注和引导。因人施教,满足幼儿在生活上的不同需要,使其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感到安全、温暖、宽松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