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5月13日9时8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陆学艺先生因突发心脏病不幸辞世,享年80岁。19日上午,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公墓作最后的送别。
一、比肩费孝通
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社科学界,陆学艺都以泰斗著称。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甚至认为,陆学艺的学术贡献,不亚于老一辈学者费孝通。
陆学艺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在2002年时,陆学艺出版的著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直接奠定他在社会阶层这一学术领域的权威地位。
但人们关注陆学艺,还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社会学研究上的成就,更因为他对学术问题的执著与坚持,以及整整一辈子对三农问题的情有独钟。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视陆学艺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关切这个社会与民生,富有正义感,即使在面对某种压力的时候,他也勇于坚持。
著名学者于建嵘表示,自己在学术上,从陆学艺那里,受益很多,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人品风范,都对他非常敬佩。“他是非常善良的人,对于三农问题,对于农村和农业,有着一般学者无法企及的观察。”于建嵘说。
与部分学者不同,陆学艺的学术成就,部分来源于埋头故纸堆,但他绝非完全埋头故纸堆之人。他的三农研究,直接为上世纪80年代的“包产到户”政策鼓与呼。
直到逝世前三天,他还参加了《吴敬琏文集》首发式暨中国改革座谈会。会上,他表态:中国的社会科学相比别的国家太落后了,很多问题是社会科学问题,顶层设计问题。比如户籍改革,大家都知道要改,但是怎么改,讨论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
很多接触过陆学艺的媒体记者,至今还能回忆起陆学艺的样子:头顶微秃,一缕头发从脑门横过去,造成“一桥飞架南北”之势,低头倒茶的时候,那缕头发从额头垂下来,“泄露了他的沧桑”。
陆学艺是有着远比现今青年学者更多故事的人,也因此,他总是更为深刻,也更为平和。陆老不拒绝媒体采访,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曾对陆学艺进行过电话采访。电话里的陆学艺,在谈及国计民生时,便停不下来了。“有些话当时没听懂,只记得电话里的陆老师,有多和蔼可亲。”本社一位采访过陆老的记者回忆。
只是,谁也未曾料到,原本仍旧是学术壮年的陆学艺,突然离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冀回忆,5月9日,他还与陆学艺有过一次电话交流,张冀让陆老别太累,陆学艺哈哈一笑: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硬实着呢!
二、心系农民
1933年8月,陆学艺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农村。
陆学艺称,自己自小就在无锡农村长大,小时候家境不好,小学毕业后,不能继续上学,就在上海一家制袜厂当学徒,一干就是4年。
“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农民工。”作为一名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陆学艺即便是在谈及自己的成长历程时,也不忘记把自己与三农问题上的那些学术术语对接。
当所有人认为,家人给他取名“学艺”,意在期望他学有所成时,陆学艺称,其实实情是,他在家排行老二,这个“艺”字,在其家乡发音,和“二”是一样的。
17岁那年,陆学艺到了当时的第三野战军任文化教员。他语文学得好,就给部队的营、连、排干部教拼音。文化教员要经常给战士教歌、组织文化活动,这是让他感到很“吃力”的地方。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不太称职,知识还很不够。”生性要强的陆学艺,一面工作,一面利用一切机会加紧学习。1953年时,陆学艺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最终他选择了复员回家,原因是:他想要考大学。
谈起在部队的这4年,陆学艺感慨万千。“这4年,形成了我一辈子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愿望。”
“17岁开始,我在部队里接受了严格的组织纪律、为人民服务传统的教育,奠定了做人的基础;二是,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早上从不睡懒觉,每天6点半起床,整理笔记。”陆学艺称,这种影响,当时感觉不出来,但现在每当和老朋友聊起来,都觉得这段经历,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巨大。
1954年,陆学艺重新回到学校,从高二读起,并于1956年考取了北京工学院(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专业是激光光学专业。但很快,陆学艺就发现自己的志趣并不在光学上边。
“为什么会想着要转行?”陆学艺解释,自己是农村出生的,看到农民吃不饱饭,心里就不明白,我们跟着党走,党又是先进的,1960年,为什么还会饿肚子呢?陆学艺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这也成了他此后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于是,顺利进了北京工学院光学系的他,又开始折腾加试历史、地理,最终顺利转到了北大哲学系。北大毕业后,陆学艺考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一路读完,最终留在哲学所工作。
三、为包产到户鼓与呼
哲学虽是陆学艺的专业,但他的研究,压根儿没有停留在“形而上学”。
陆学艺丝毫没有掩盖自己对三农问题的关心。
于是,一有机会,陆学艺就主动下乡。但农村调研总是非常艰苦的。那个年代,他曾在甘肃定西调查包产到户时,直接病倒。“我身体很好,这么多年在外面,就病倒那么一次。”对其中的甘苦,他总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机遇总是留给有心者。在1978年到1980年期间,陆学艺通过对安徽、甘肃包产到户试点的调查,开始撰文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
一个突破点是1979年,陆学艺在江苏、安徽等省搞农村调查,时任安徽省农委秘书长刘家瑞、省政研室的卢家丰等人,给他介绍了凤阳“大包干(到组)”的情况。
以凤阳案例为基础,陆学艺撰写了《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一文,其中论证了“包产到户不是分田单干”“包产到户是搞社会主义,不是搞资本主义”等论点,这也是关于包产到户问题的最早的文章。
1982年,陆学艺又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并亲率课题组到山东陵县蹲点3年,兼任县委副书记,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谢寿光介绍,陆学艺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长期在安徽肥西等地实地研究,最早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通过内部要报,得到了中央领导支持。只是,他这方面的贡献相当程度是被忽略的。”
“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形势大好,粮食年年增产,出现卖粮难问题。他则提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危机。这个报告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点名提及过。正是由于他的及时提醒,中央长期关注粮食生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路走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谢寿光说。
社会学家曹锦清对陆学艺的农村研究,亦是赞不绝口。“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陆学艺一直是国内三农问题上最重要的学者,他非常注重实践取向和政策取向,认为光谈理论不行,强调学者最好去基层挂职锻炼。”
只是,在1987年2月的时候,陆学艺的全职三农问题研究生涯暂告了一段落。“本来我是愿意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系统研究农民问题的,但1987年2月的时候,组织上任命我当社会学研究所的副所长,从此,我进入了社会学界。”
四、调研之路
学界忆及陆学艺,多数会提及他的实地调研学术方法。
有媒体报道,在2005年初夏,陆学艺带着课题组入住四川省大邑县,在农民工宿舍里住了20天。大邑县是山区,课题组要在当地50多万人中抽样1000份,逐户调查。
艰苦的调研增加了课题组的使命感,当时已经是72岁的陆学艺说:“我们有些组员从农村回来,都掉眼泪,说没想到农村现在还这么穷。”
恰恰是这些刻骨铭心的实地调研,让陆学艺得出的学术结论,更为接地气。
谈及户籍制度时,陆学艺称,有人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户籍制度难改,那人家东京、巴黎,没有户口制度,也没有把人挤满,也没有太多贫民窟。
“我们调查过,如果户口制度放开了,有的农民工会留在城市,有的不会,特别是年纪大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愿。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沿海地区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农民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而现在,要把一部分资源用到农民工或者他们子女的身上,我觉得这是还给他们。”他说。
在2005年底退休后,陆学艺依然忙碌着:他每年仍坚持用3个月时间到农村调研。这样的日子,几乎与此前无差:他注重实打实地深入到县、乡、村、户去调研,编一套《中国国情丛书》,平均每个省区市都要走三四个县,用了整整10年时间。
基层人大官员贾建友就是在陆学艺做基层调研的时候,认识陆学艺的。他称,2013年春节前,他和几位师友一起陪陆老师吃饭,“陆老师的身体和精神,看起来都不错,并且还和我开玩笑说,小贾你官瘾太大,当个乡镇人大主席这么‘大’的官,就不肯真心从事农村研究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了,所以才搞不出什么成果来嘛。”
在陆老离世前的一个夜晚,陆学艺还在和他的两位博士生做学术探究。他的学生听闻噩耗,唏嘘不已:先生是在工作状态中走的,他的研究一天也没停止过。
今年4月,陆学艺主持的著作《中国社会建设》,刚刚出版。再过3个月,学界都已经悄悄地准备好,要为他贺八十大寿。孰料,而今只能改为追思会。
五、学界评论
他的一些贡献,可比肩费孝通。
在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看来,陆学艺学术成就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农村、农业问题有重大的真知灼见,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他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长期在安徽肥西等地实地研究,最早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通过内部要报,得到了中央领导支持。他这方面的贡献相当程度是被忽略的。
第二,他对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形势大好,粮食年年增产,出现卖粮难问题。他则提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危机。这个报告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点名提及过。由于他的及时提醒,中央长期关注粮食生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路走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他从农业研究转移到社会学方面,负责社科院社会学所和中国社会学会工作。贡献主要有:第一,首次提出八个农村社会阶层的概念,在我出版的《中国社会学年鉴》《社会学研究》发表过。第二,他长期关注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2001年提出中国社会十大分层,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引发争论。他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层已经分化,社会结构要及时调整,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其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他领导的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团队持续不断地做了近20年,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第四本马上就要出。比如,有学者说过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但像那样完整全面的研究,提出要壮大中间阶层的力量,促进中国社会良性发展,都是他提出来的。
应该说,陆学艺教授不仅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学者中是佼佼者,他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方面的学术贡献,不亚于老一辈学者费孝通。
还有他近年来组织大型的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包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持续在做的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以及百乡村经济社会调查,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年轻学子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最后,他对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学会每年坚持一次年会。中国社会学的壮大发展,现在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他的努力和作用分不开。
人物简介
陆学艺:1933-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全国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和农村发展理论研究。 (一)个人履历:
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攻中国哲学。
1962~1965,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
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8年后,长期从事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和社会学理论研究。
1983~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派往山东省陵县蹲点调查研究,兼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8~200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1996年、200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1994年、2004年,当选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
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3年、1998年,先后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起,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2013年5月13日逝世。
(二)主要成就
1978~1980年,陆学艺通过对安徽、甘肃包产到户试点的调查,撰文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1982年,陆学艺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并亲率课题组到山东陵县蹲点三年,兼任县委副书记,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陆学艺开启了“农村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他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十大阶层。一度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参考。
作为一名“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方案和对策,较早地指出“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体制在中国农村行不通,应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并认为中国农村必须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其他一些初步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改革”,其学术思想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对中国农村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刊编辑部 编辑整理)
一、比肩费孝通
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社科学界,陆学艺都以泰斗著称。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甚至认为,陆学艺的学术贡献,不亚于老一辈学者费孝通。
陆学艺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在2002年时,陆学艺出版的著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直接奠定他在社会阶层这一学术领域的权威地位。
但人们关注陆学艺,还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社会学研究上的成就,更因为他对学术问题的执著与坚持,以及整整一辈子对三农问题的情有独钟。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视陆学艺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关切这个社会与民生,富有正义感,即使在面对某种压力的时候,他也勇于坚持。
著名学者于建嵘表示,自己在学术上,从陆学艺那里,受益很多,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人品风范,都对他非常敬佩。“他是非常善良的人,对于三农问题,对于农村和农业,有着一般学者无法企及的观察。”于建嵘说。
与部分学者不同,陆学艺的学术成就,部分来源于埋头故纸堆,但他绝非完全埋头故纸堆之人。他的三农研究,直接为上世纪80年代的“包产到户”政策鼓与呼。
直到逝世前三天,他还参加了《吴敬琏文集》首发式暨中国改革座谈会。会上,他表态:中国的社会科学相比别的国家太落后了,很多问题是社会科学问题,顶层设计问题。比如户籍改革,大家都知道要改,但是怎么改,讨论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
很多接触过陆学艺的媒体记者,至今还能回忆起陆学艺的样子:头顶微秃,一缕头发从脑门横过去,造成“一桥飞架南北”之势,低头倒茶的时候,那缕头发从额头垂下来,“泄露了他的沧桑”。
陆学艺是有着远比现今青年学者更多故事的人,也因此,他总是更为深刻,也更为平和。陆老不拒绝媒体采访,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曾对陆学艺进行过电话采访。电话里的陆学艺,在谈及国计民生时,便停不下来了。“有些话当时没听懂,只记得电话里的陆老师,有多和蔼可亲。”本社一位采访过陆老的记者回忆。
只是,谁也未曾料到,原本仍旧是学术壮年的陆学艺,突然离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冀回忆,5月9日,他还与陆学艺有过一次电话交流,张冀让陆老别太累,陆学艺哈哈一笑: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硬实着呢!
二、心系农民
1933年8月,陆学艺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农村。
陆学艺称,自己自小就在无锡农村长大,小时候家境不好,小学毕业后,不能继续上学,就在上海一家制袜厂当学徒,一干就是4年。
“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农民工。”作为一名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陆学艺即便是在谈及自己的成长历程时,也不忘记把自己与三农问题上的那些学术术语对接。
当所有人认为,家人给他取名“学艺”,意在期望他学有所成时,陆学艺称,其实实情是,他在家排行老二,这个“艺”字,在其家乡发音,和“二”是一样的。
17岁那年,陆学艺到了当时的第三野战军任文化教员。他语文学得好,就给部队的营、连、排干部教拼音。文化教员要经常给战士教歌、组织文化活动,这是让他感到很“吃力”的地方。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不太称职,知识还很不够。”生性要强的陆学艺,一面工作,一面利用一切机会加紧学习。1953年时,陆学艺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最终他选择了复员回家,原因是:他想要考大学。
谈起在部队的这4年,陆学艺感慨万千。“这4年,形成了我一辈子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愿望。”
“17岁开始,我在部队里接受了严格的组织纪律、为人民服务传统的教育,奠定了做人的基础;二是,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早上从不睡懒觉,每天6点半起床,整理笔记。”陆学艺称,这种影响,当时感觉不出来,但现在每当和老朋友聊起来,都觉得这段经历,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巨大。
1954年,陆学艺重新回到学校,从高二读起,并于1956年考取了北京工学院(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专业是激光光学专业。但很快,陆学艺就发现自己的志趣并不在光学上边。
“为什么会想着要转行?”陆学艺解释,自己是农村出生的,看到农民吃不饱饭,心里就不明白,我们跟着党走,党又是先进的,1960年,为什么还会饿肚子呢?陆学艺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这也成了他此后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于是,顺利进了北京工学院光学系的他,又开始折腾加试历史、地理,最终顺利转到了北大哲学系。北大毕业后,陆学艺考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一路读完,最终留在哲学所工作。
三、为包产到户鼓与呼
哲学虽是陆学艺的专业,但他的研究,压根儿没有停留在“形而上学”。
陆学艺丝毫没有掩盖自己对三农问题的关心。
于是,一有机会,陆学艺就主动下乡。但农村调研总是非常艰苦的。那个年代,他曾在甘肃定西调查包产到户时,直接病倒。“我身体很好,这么多年在外面,就病倒那么一次。”对其中的甘苦,他总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机遇总是留给有心者。在1978年到1980年期间,陆学艺通过对安徽、甘肃包产到户试点的调查,开始撰文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
一个突破点是1979年,陆学艺在江苏、安徽等省搞农村调查,时任安徽省农委秘书长刘家瑞、省政研室的卢家丰等人,给他介绍了凤阳“大包干(到组)”的情况。
以凤阳案例为基础,陆学艺撰写了《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一文,其中论证了“包产到户不是分田单干”“包产到户是搞社会主义,不是搞资本主义”等论点,这也是关于包产到户问题的最早的文章。
1982年,陆学艺又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并亲率课题组到山东陵县蹲点3年,兼任县委副书记,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谢寿光介绍,陆学艺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长期在安徽肥西等地实地研究,最早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通过内部要报,得到了中央领导支持。只是,他这方面的贡献相当程度是被忽略的。”
“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形势大好,粮食年年增产,出现卖粮难问题。他则提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危机。这个报告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点名提及过。正是由于他的及时提醒,中央长期关注粮食生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路走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谢寿光说。
社会学家曹锦清对陆学艺的农村研究,亦是赞不绝口。“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陆学艺一直是国内三农问题上最重要的学者,他非常注重实践取向和政策取向,认为光谈理论不行,强调学者最好去基层挂职锻炼。”
只是,在1987年2月的时候,陆学艺的全职三农问题研究生涯暂告了一段落。“本来我是愿意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系统研究农民问题的,但1987年2月的时候,组织上任命我当社会学研究所的副所长,从此,我进入了社会学界。”
四、调研之路
学界忆及陆学艺,多数会提及他的实地调研学术方法。
有媒体报道,在2005年初夏,陆学艺带着课题组入住四川省大邑县,在农民工宿舍里住了20天。大邑县是山区,课题组要在当地50多万人中抽样1000份,逐户调查。
艰苦的调研增加了课题组的使命感,当时已经是72岁的陆学艺说:“我们有些组员从农村回来,都掉眼泪,说没想到农村现在还这么穷。”
恰恰是这些刻骨铭心的实地调研,让陆学艺得出的学术结论,更为接地气。
谈及户籍制度时,陆学艺称,有人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户籍制度难改,那人家东京、巴黎,没有户口制度,也没有把人挤满,也没有太多贫民窟。
“我们调查过,如果户口制度放开了,有的农民工会留在城市,有的不会,特别是年纪大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愿。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沿海地区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农民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而现在,要把一部分资源用到农民工或者他们子女的身上,我觉得这是还给他们。”他说。
在2005年底退休后,陆学艺依然忙碌着:他每年仍坚持用3个月时间到农村调研。这样的日子,几乎与此前无差:他注重实打实地深入到县、乡、村、户去调研,编一套《中国国情丛书》,平均每个省区市都要走三四个县,用了整整10年时间。
基层人大官员贾建友就是在陆学艺做基层调研的时候,认识陆学艺的。他称,2013年春节前,他和几位师友一起陪陆老师吃饭,“陆老师的身体和精神,看起来都不错,并且还和我开玩笑说,小贾你官瘾太大,当个乡镇人大主席这么‘大’的官,就不肯真心从事农村研究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了,所以才搞不出什么成果来嘛。”
在陆老离世前的一个夜晚,陆学艺还在和他的两位博士生做学术探究。他的学生听闻噩耗,唏嘘不已:先生是在工作状态中走的,他的研究一天也没停止过。
今年4月,陆学艺主持的著作《中国社会建设》,刚刚出版。再过3个月,学界都已经悄悄地准备好,要为他贺八十大寿。孰料,而今只能改为追思会。
五、学界评论
他的一些贡献,可比肩费孝通。
在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看来,陆学艺学术成就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农村、农业问题有重大的真知灼见,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他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长期在安徽肥西等地实地研究,最早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理论上进行总结,通过内部要报,得到了中央领导支持。他这方面的贡献相当程度是被忽略的。
第二,他对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形势大好,粮食年年增产,出现卖粮难问题。他则提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危机。这个报告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点名提及过。由于他的及时提醒,中央长期关注粮食生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路走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他从农业研究转移到社会学方面,负责社科院社会学所和中国社会学会工作。贡献主要有:第一,首次提出八个农村社会阶层的概念,在我出版的《中国社会学年鉴》《社会学研究》发表过。第二,他长期关注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2001年提出中国社会十大分层,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引发争论。他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层已经分化,社会结构要及时调整,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其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他领导的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团队持续不断地做了近20年,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第四本马上就要出。比如,有学者说过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但像那样完整全面的研究,提出要壮大中间阶层的力量,促进中国社会良性发展,都是他提出来的。
应该说,陆学艺教授不仅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学者中是佼佼者,他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方面的学术贡献,不亚于老一辈学者费孝通。
还有他近年来组织大型的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包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持续在做的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以及百乡村经济社会调查,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年轻学子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最后,他对社会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学会每年坚持一次年会。中国社会学的壮大发展,现在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和他的努力和作用分不开。
人物简介
陆学艺:1933-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全国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和农村发展理论研究。 (一)个人履历:
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攻中国哲学。
1962~1965,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
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8年后,长期从事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和社会学理论研究。
1983~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派往山东省陵县蹲点调查研究,兼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1987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8~200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1996年、200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1994年、2004年,当选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长。
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3年、1998年,先后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起,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2013年5月13日逝世。
(二)主要成就
1978~1980年,陆学艺通过对安徽、甘肃包产到户试点的调查,撰文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1982年,陆学艺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并亲率课题组到山东陵县蹲点三年,兼任县委副书记,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陆学艺开启了“农村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他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十大阶层。一度成为研究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参考。
作为一名“三农问题”专家,陆学艺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方案和对策,较早地指出“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体制在中国农村行不通,应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并认为中国农村必须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其他一些初步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改革”,其学术思想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对中国农村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刊编辑部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