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小学生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因此分析不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造成“学困生”诸多的原因
首先,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学校管理不善和教师教育不当。是形成“学困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名牌效应,重视如何创牌,如何提高知名度。教师迫于这些压力,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和各项竞赛得奖。一则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重视“学困生”的问题;二则教师花在“学困生”身上的时间和效率,是不成比例的,教师虽然花了一些心血,可收效甚微,还不如多带一些聪明的孩子,收效快,又符合学校对教师考核的评价体系。久而久之,就放弃这些学生了;三则一般在小学阶段学校没有任何时间安排是关于“学困生”的补习的。教师为了不影响这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一般要找空余时间,但又非常困难。其次,学生方面的原因。这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智力才能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一点即通,似乎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而有些学生却令老师伤透脑筋,哪怕是一个非常容易的知识点都很难领会。另一种应是动机和态度。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一孩化”。因此,很多学生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的很多要求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因而,在学习上,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动机,得过且过。有些学生虽说也有一定的动机趋向,但仍不够明显和强烈。教师经常会遇到明明很聪明的孩子,就是不愿意做作业,或者马虎应付一下。久而久之,很多知识点都遗漏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越来越差,态度也越来越恶劣。
二、提高“学困生”成绩的方法策略
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在教学中,我在方法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摸清学生薄弱点,面对面辅导,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第一,要摸清学生的薄弱点,对症下药;
接班时。要及时摸清每位学生的状况,看看每位“学困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缺少的是哪些知识点,或养成了哪些不良学习习惯。对症下药,才能消除“病症”。
第二,面对面辅导,使“学困生”跟上“大部队”,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僵滞少变,他们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思考,有些对学习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因此,刚接班前一两个月,必定有一项作业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做的。其他学生是交一个批一个,这些“学困生”与教师坐在一起,有问题随时可以问教师,在教师面对面的帮助下,每天的学校作业很快就完成,有些懒的“学困生”赖作业的现象就没机会发生了。
2,创设条件,促使参与,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管“学困生”是否举手,我会先请他们回答,答对了立即表扬鼓励,答的不完整或不正确,可以让他坐下想一想,静听别人回答后再让他回答,答对了再作表扬。如有时上课前5分钟复习旧知。或者预习今天将会学什么,包括新知的巩固练习等,提问最多的是“学困生”。久而久之,上课前他们都会先复习和预习下一个内容。这样所有“学困生”都知道老师绝不会放弃他们,课堂人人都要参与,认真仔细听讲才是上策。教师要努力鼓舞“学困生”的上进心满足“学困生”的成就感。另外,扮演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审美情操,使学生集中精力分析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最美的表现和最高的水平展现给观众。教学前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课堂设计有梯度,每节课都有针对“学困生”的题类,让他们优先板演。同时不但要求“学困生”用心算、认真写,还要面对全班同学讲讲这样做的道理。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了“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3,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实践活动是意志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而儿童的意志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砺出来的。如有一位学生计算很差,原因是缺乏意志力,遇到繁琐的题根本没有耐心计算。做一份试卷安静地做40分钟他也做不到。针对他的情况,要求他每天早自修抽10分钟,从口算开始,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做一题批改一题,不但找出错误的原因,还讨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整整两年的时间,从不间断。与其说是磨砺他的意志,不如说是考验教师的意志和耐心程度。从开始的不耐烦,到最后他对老师的信服,无一不说明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
总之,明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是获得学习成功的保证。同理,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是抱怨“学困生”、抱怨家长,还是认真对待每个“学困生”,留意“学困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并做到样样落实、天天坚持,为“学困生”创造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心,磨练意志,发展能力。
一、造成“学困生”诸多的原因
首先,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学校管理不善和教师教育不当。是形成“学困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名牌效应,重视如何创牌,如何提高知名度。教师迫于这些压力,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和各项竞赛得奖。一则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重视“学困生”的问题;二则教师花在“学困生”身上的时间和效率,是不成比例的,教师虽然花了一些心血,可收效甚微,还不如多带一些聪明的孩子,收效快,又符合学校对教师考核的评价体系。久而久之,就放弃这些学生了;三则一般在小学阶段学校没有任何时间安排是关于“学困生”的补习的。教师为了不影响这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一般要找空余时间,但又非常困难。其次,学生方面的原因。这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智力才能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一点即通,似乎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而有些学生却令老师伤透脑筋,哪怕是一个非常容易的知识点都很难领会。另一种应是动机和态度。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一孩化”。因此,很多学生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的很多要求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因而,在学习上,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动机,得过且过。有些学生虽说也有一定的动机趋向,但仍不够明显和强烈。教师经常会遇到明明很聪明的孩子,就是不愿意做作业,或者马虎应付一下。久而久之,很多知识点都遗漏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越来越差,态度也越来越恶劣。
二、提高“学困生”成绩的方法策略
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在教学中,我在方法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摸清学生薄弱点,面对面辅导,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第一,要摸清学生的薄弱点,对症下药;
接班时。要及时摸清每位学生的状况,看看每位“学困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缺少的是哪些知识点,或养成了哪些不良学习习惯。对症下药,才能消除“病症”。
第二,面对面辅导,使“学困生”跟上“大部队”,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僵滞少变,他们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思考,有些对学习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因此,刚接班前一两个月,必定有一项作业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做的。其他学生是交一个批一个,这些“学困生”与教师坐在一起,有问题随时可以问教师,在教师面对面的帮助下,每天的学校作业很快就完成,有些懒的“学困生”赖作业的现象就没机会发生了。
2,创设条件,促使参与,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管“学困生”是否举手,我会先请他们回答,答对了立即表扬鼓励,答的不完整或不正确,可以让他坐下想一想,静听别人回答后再让他回答,答对了再作表扬。如有时上课前5分钟复习旧知。或者预习今天将会学什么,包括新知的巩固练习等,提问最多的是“学困生”。久而久之,上课前他们都会先复习和预习下一个内容。这样所有“学困生”都知道老师绝不会放弃他们,课堂人人都要参与,认真仔细听讲才是上策。教师要努力鼓舞“学困生”的上进心满足“学困生”的成就感。另外,扮演不但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审美情操,使学生集中精力分析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最美的表现和最高的水平展现给观众。教学前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课堂设计有梯度,每节课都有针对“学困生”的题类,让他们优先板演。同时不但要求“学困生”用心算、认真写,还要面对全班同学讲讲这样做的道理。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了“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3,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实践活动是意志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而儿童的意志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砺出来的。如有一位学生计算很差,原因是缺乏意志力,遇到繁琐的题根本没有耐心计算。做一份试卷安静地做40分钟他也做不到。针对他的情况,要求他每天早自修抽10分钟,从口算开始,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做一题批改一题,不但找出错误的原因,还讨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整整两年的时间,从不间断。与其说是磨砺他的意志,不如说是考验教师的意志和耐心程度。从开始的不耐烦,到最后他对老师的信服,无一不说明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
总之,明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是获得学习成功的保证。同理,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是抱怨“学困生”、抱怨家长,还是认真对待每个“学困生”,留意“学困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并做到样样落实、天天坚持,为“学困生”创造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心,磨练意志,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