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元教学策略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fe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笔者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一系列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微课技术;合作活动;生活元素
  新课改标准的提出为数学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但是也指出了进行优化改革的方向,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 结合微课技术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师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新课改当中也对数学课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当前新课改小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也积极探索多样现代教学资源,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这其中,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数学教师的偏爱。
  例如,教师就可以应用微课的现代教学资源促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的教学。在教师课堂开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通过计算机以检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关键词的形式,找到有关微课视频,并在课下进行自主观看,从而使得学生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当教师在课堂开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已经对这节课的基本内容有所认知,因此,能够快速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实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的高效教學。显然,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应用合作活动
  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合作教学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能够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探讨中,进一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合作教学的活动还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合作教学策略促进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先对班级中学生对加、减、乘、除等四种基本运算规律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将学生划分为:“对加、减、乘、除等四种基本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对加、减、乘、除等四种基本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对加、减、乘、除等四种基本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等三个层级;之后,教师按照上述层级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平均分配,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对加、减、乘、除等四种基本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也有对这些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和较差的学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差异化水平的组员之间,更好地进行互帮互助,提高合作活动在《四则运算》这节课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尽管合作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也应当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方向,并且在学生合作学习《四则运算》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也应当适时地出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合作活动顺利进行。不难看出,教师应用合作活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从而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要求。
  三、 融入生活元素
  系统数学知识的最初来源是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将为生活所服务。在新课程改革标准当中对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方面做出了要求,因此,数学教师也应当在实际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在看到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能够看到其背后所暗含的数学元素。
  例如,在开展《因数与倍数》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向学生提出具有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答中,逐步形成生活化的数学意识。《因数与倍数》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并且能够利用因数也倍数的求法解答实际问题”,于是,教师向学生提出“王先生要在马路边栽种一行小树,从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80米,原来每隔2米种一棵树,现在树长大了,改为每5米植一棵树,如果两端不动,中间有几棵树不用移动?”“王老师把50本数学本和40本语文本平均分给第一小组的同学,结果数学本剩下2本,语文本剩下4本,第一小组最多有几名同学?每位同学分到的数学本和语文本各是多少?”等蕴含生活元素的问题,促进学生在使用“因数与倍数的求法”等数学知识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意识到“因数与倍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生活化的数学意识。不难看出,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以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生活化的数学意识,满足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要求。
  总而言之,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完全实践并不是一日之成的,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寻求多样教学策略,逐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从而落实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文宝.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6):184-185.
  [2]白建武.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142-143.
  作者简介:
  朱隆邦,湖南省永州市,湖南江华博雅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对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渗透到初中各类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优秀精神品质的塑造。比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培养中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合作意识都有极大帮助。由此,本文将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应用展开分析,探讨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需要教师率先垂范,锐意进取,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主动适应社会,迎接挑战。  关键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品质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有着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的不同,所以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学校、老师共同努力,探索培养初中学生现代心理
<正> 城市水利是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珠江流域的城市水利在古代珠江水利建设中有着宝贵的经验。本文拟探索历史文化名城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经验和教训。一、惠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学科,在新课改标准的背景下,为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趣味性地教学理念,明确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因而教师应该联系生活,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科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将被动地学习状态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本文主要从增强初中物理教学趣味性的意义入手,对存在的现状与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性;意义;现状;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
摘 要:中式烹调历史悠久,并且以品种丰富、风格独特、流派众多、营养丰富而享誉全球。如今,中式烹饪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讨论和分析了中式烹调的营养学,探讨食物营养在烹调过程中的保留之道。  关键词:中式;烹调;营养学  中式烹调历史悠久,并且以品种丰富、风格独特、流派众多、营养丰富而享誉全球。如今,中式烹饪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