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身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于无涯,殆乎!”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最大可能性地获取知识量,这是在新课改中历史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一种最佳教学方式。近几年,笔者围绕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提出来以就教于同仁。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到教材中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比如多媒体,影视资料,文字材料去把教材平面化的抽象的历史“情景”创造出来,巧妙地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并引导着学生向教材转变,由简单的平面的学习书本到深入历史的全境,走向问题的中心,激发学生对教材对历史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融入教材融入历史中。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重点突出抓住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的自然经济状态,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的工业革命等书本材料,然后补充相关的影视资料。在学生强烈地为列强发动这场鸦片战争深思的时候,紧接着推出一则材料:“1840年7月16日,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朝廷十分紧张,只想用安抚的方法劝英退回南方,直隶总督琦善在白河口象接待客人一样地接待英国人,英国人把英国外相照会交给琦善,照会内容包含了极端粗暴勒索与讹诈,道光帝下旨拒绝,又在谕诣中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仗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9月,道光将邓、林撤职查办,给他们加上“误国殃民”罪名。”在阅读了这段补充材料后,老师推出了下面的问题:你结合历史事实(鸦片战争的背景与林则徐应对列强鸦片输入与反侵略的措施)谈谈你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抛出各自心中的答案,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去研读课文,探究历史.
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解决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创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景中时,处在时代问题的中心,发现问题并强烈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最终在教材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罗列汉武帝实施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并声明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抛出来讨论,结果就有细心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并焚烧了法家以外其他各家的典籍,而汉武帝却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这个问题课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它需要学生深入去研读文本,读出教材中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才能解开,于是我就先肯定和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从秦始皇的‘崇法’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上反映出这两个时期在治国思想上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种治国思想上的变化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照这个原理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有没有发生变化。”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从主客观两方面的变化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直至最终找出答案。
三、意见分歧,让学生在互动中达成共识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一般采用学生讨论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并在同他人的讨论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例如:关于洋务运动的结局,教材观点说“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老师引导学生联想洋务运动办的工厂,兴办的学校,派的留学生,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问学生有什么看法?有学生A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教科书的观点不对,我认为洋务运动并没有随威海卫的毁灭而毁灭。理由是:首先我认为一场运动不可能一下子说没了就没了,总得有个余波吧;第二,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应该还存在,至少他们办的厂不会一下子都关闭了。”显然学生A的发言越出了教师的预设范围,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时空里,它完全可能被扼杀掉,可它却为互动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实施契机,于是,我及时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顺着这个学生的思路说:“刚才A同学的发言非常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优秀品质——一种不囿于教材,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优秀思维品质,让我们为他的发言致以热烈的掌声”。那么,对于洋务运动的结局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呢 ?学生B说:“我认为洋务运动确实没有因战争而结束,因为从洋务运动的内容上看,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校等等,甲午之后,很多依然存在”。学生C说:“我也认为洋务运动没有破产。因为,洋务运动开了中国的风气,影响了中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譬如像孙中山先生、陈独秀等先驱者,他们走上救国救民道路与他们走出国门有关,而开中国留学之风的是洋务派,还有洋务派引进技术的做法也没有被抛弃,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工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有技术的支持,所以当时的中国应该是仍然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教师:“刚才几位同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破产,作为教科书的观点肯定是有理由的;其次,我个人认为看一事件是否结束当以主要的标准,这怎么理解 ,我们在学习辛亥革命是以袁世凯篡夺革命领导权为标志,辛亥革命结束,这是以辛亥革命到此没有真正实现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统治,民族独立还没有真正实现讲的。再如国民大革命失败是以蒋介石背叛革命而宣告结束的。这是指国民革命的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因此而没有实现,其道理是一样的。
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洋务运动的结局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了互动,而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
总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还在不断的探索中,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更好的运用在教学上,切实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到教材中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比如多媒体,影视资料,文字材料去把教材平面化的抽象的历史“情景”创造出来,巧妙地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并引导着学生向教材转变,由简单的平面的学习书本到深入历史的全境,走向问题的中心,激发学生对教材对历史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融入教材融入历史中。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重点突出抓住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的自然经济状态,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的工业革命等书本材料,然后补充相关的影视资料。在学生强烈地为列强发动这场鸦片战争深思的时候,紧接着推出一则材料:“1840年7月16日,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朝廷十分紧张,只想用安抚的方法劝英退回南方,直隶总督琦善在白河口象接待客人一样地接待英国人,英国人把英国外相照会交给琦善,照会内容包含了极端粗暴勒索与讹诈,道光帝下旨拒绝,又在谕诣中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仗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9月,道光将邓、林撤职查办,给他们加上“误国殃民”罪名。”在阅读了这段补充材料后,老师推出了下面的问题:你结合历史事实(鸦片战争的背景与林则徐应对列强鸦片输入与反侵略的措施)谈谈你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抛出各自心中的答案,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去研读课文,探究历史.
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解决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创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景中时,处在时代问题的中心,发现问题并强烈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最终在教材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罗列汉武帝实施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并声明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抛出来讨论,结果就有细心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并焚烧了法家以外其他各家的典籍,而汉武帝却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这个问题课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它需要学生深入去研读文本,读出教材中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才能解开,于是我就先肯定和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从秦始皇的‘崇法’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上反映出这两个时期在治国思想上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种治国思想上的变化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照这个原理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有没有发生变化。”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从主客观两方面的变化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直至最终找出答案。
三、意见分歧,让学生在互动中达成共识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一般采用学生讨论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并在同他人的讨论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例如:关于洋务运动的结局,教材观点说“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老师引导学生联想洋务运动办的工厂,兴办的学校,派的留学生,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问学生有什么看法?有学生A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教科书的观点不对,我认为洋务运动并没有随威海卫的毁灭而毁灭。理由是:首先我认为一场运动不可能一下子说没了就没了,总得有个余波吧;第二,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应该还存在,至少他们办的厂不会一下子都关闭了。”显然学生A的发言越出了教师的预设范围,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时空里,它完全可能被扼杀掉,可它却为互动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实施契机,于是,我及时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顺着这个学生的思路说:“刚才A同学的发言非常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优秀品质——一种不囿于教材,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优秀思维品质,让我们为他的发言致以热烈的掌声”。那么,对于洋务运动的结局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呢 ?学生B说:“我认为洋务运动确实没有因战争而结束,因为从洋务运动的内容上看,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校等等,甲午之后,很多依然存在”。学生C说:“我也认为洋务运动没有破产。因为,洋务运动开了中国的风气,影响了中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譬如像孙中山先生、陈独秀等先驱者,他们走上救国救民道路与他们走出国门有关,而开中国留学之风的是洋务派,还有洋务派引进技术的做法也没有被抛弃,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工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有技术的支持,所以当时的中国应该是仍然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教师:“刚才几位同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破产,作为教科书的观点肯定是有理由的;其次,我个人认为看一事件是否结束当以主要的标准,这怎么理解 ,我们在学习辛亥革命是以袁世凯篡夺革命领导权为标志,辛亥革命结束,这是以辛亥革命到此没有真正实现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统治,民族独立还没有真正实现讲的。再如国民大革命失败是以蒋介石背叛革命而宣告结束的。这是指国民革命的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因此而没有实现,其道理是一样的。
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洋务运动的结局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了互动,而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
总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还在不断的探索中,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更好的运用在教学上,切实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