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2012年第二次使用课改后的全国课标卷,虽然没有了字音和字形这两道基础知识题,在一定意义上是减轻了学生的备考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由于这两道题不再列入高考范围,所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再重视这两块的知识积累,也使得学生的基础更差了,表现在考试中就是读题能力差、答非所问,错别字增多,词汇量小、用词不当、语言表达能力弱。
今年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可以说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道6分纯知识的题,考查内容为《孟子·告子上》、《师说》、《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涉及到古文、诗词,先秦、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本题要求默写的六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本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学习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学生的阅读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如果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意识,或者说老师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分数”的功利目的而没有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真正的阅读意识。学生读文章缺少句间关系意识,他们不愿一句一句读,也就不能根据句间关系整合出新的意义;他们缺少主旨意识,不能根据文章主旨思考问题,也就不能回答文章某段话的含义;他们缺少统观意识,只会根据只言片语做出判断,也就不能答出全文的结构联系;他们缺少文本意识,忘记了要理解作者怎么说,而是想着自己怎么说,于是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得出自己的但不符合作者思想的答案;他们缺少归纳意识,只会原封不动的摘抄原文,也就不能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阅读能力提高无捷径可言,但浮躁的心态使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误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找准答案,因此,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深入理解文本。我一直不太主张情绪化地批判考试题,我总相信,命题人一定对文本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题目和答案往往是文本理解的典范,同时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即使我们的学生答得再不好,即使他们的题目出得有些脱离学生实际(这次有些题确实是这样的),但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看作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新的具体化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包括分析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吃透文本和试题,吃透学生答题情况基础上。
今年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可以说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道6分纯知识的题,考查内容为《孟子·告子上》、《师说》、《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涉及到古文、诗词,先秦、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本题要求默写的六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本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学习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学生的阅读存在很大的问题,但如果究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意识,或者说老师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分数”的功利目的而没有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真正的阅读意识。学生读文章缺少句间关系意识,他们不愿一句一句读,也就不能根据句间关系整合出新的意义;他们缺少主旨意识,不能根据文章主旨思考问题,也就不能回答文章某段话的含义;他们缺少统观意识,只会根据只言片语做出判断,也就不能答出全文的结构联系;他们缺少文本意识,忘记了要理解作者怎么说,而是想着自己怎么说,于是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得出自己的但不符合作者思想的答案;他们缺少归纳意识,只会原封不动的摘抄原文,也就不能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阅读能力提高无捷径可言,但浮躁的心态使许多学生,也包括老师误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找准答案,因此,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深入理解文本。我一直不太主张情绪化地批判考试题,我总相信,命题人一定对文本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题目和答案往往是文本理解的典范,同时也是对考生阅读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即使我们的学生答得再不好,即使他们的题目出得有些脱离学生实际(这次有些题确实是这样的),但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该看作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新的具体化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过认真的分析,包括分析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然后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吃透文本和试题,吃透学生答题情况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