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静默”应相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有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这反映到语文课堂中就是要求教师正确地处理好教学中的活跃气氛与静默沉思,使之有效地结合起来,动静相宜,张弛有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越来越向“动态课堂”倾斜。各种研究性学习课、各级优质竞赛课,都是热闹非凡、动感无限:凡用多媒体,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凡诵读,则求书声琅琅、整齐洪亮;凡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凡合作对话,则求热烈活跃、高潮迭起。在语文课堂一派热闹喧哗的背后,应该出现一种“冷场”,一种静默,从而真正做到新课标所要求的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其想象力和审美力”。
  
  一、对“静默”的理解
  
  所谓的“静默”,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冷场”,即课堂上出现一种任凭教师怎样着急,学生就是不开尊口,课堂气氛冷漠、沉寂的现象。而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个或多个短小时空,给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建构,使课堂处于一种思维活跃的安静状态。其实这样的暂时宁静沉思不是沉寂、冷清,恰是为新的高潮而酝酿、蓄势。在课堂教学中适度的“休止”与“空白”也是不可缺少的。正如音乐中有停顿休止,舞蹈中有虚拟,绘画中有空白,电影中有“空镜头”,文学中有“不写之写”一样,语文课堂上适度设置静场也能产生“不教之教”的美学价值。这一无声的静场恰似“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学生通过静读、静思、静写这一整个静默的过程,恰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教学艺术的体现。
  
  二、“静默”的价值所在
  
  1.有利于深入阅读与体味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是说,学生阅读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文本的意义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感悟的时间,一个自由遐想的空间,让他们潜心会文,沉浸其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悟。
  科学预设静默,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行文对话的时间,从而让学生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中去体味语言,真正与作者达到心灵的融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在执教《故都的秋》时可以这样设置疑问:悲秋,是我国赏秋文化的最重要主题。那么,在郁达夫的笔下,秋又是怎样的呢?“故都”指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故都的秋”又有什么特点?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在与课本的“零距离”接触中逐步得到感受,又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自主阅读兴趣。
  2.有利于个性思维的深刻
  个性化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静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催化剂”。静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由的时空中对各种疑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思维障碍进行深度探究,为课堂教学活动进展提供个性化的思考,为各种对话的进行提供必要的准备。这样不但利于调动每个个体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认同、反思和体验的习惯。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可以让学生思考黛玉在两舅父处所见,在贾赦处“早有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在贾政处“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亦与别家不同”,房中用物作者连下三个“半旧的”。为什么作者如此注重这个细微的差别?有学生回答说应该是体现两人性情、喜好的差别,为贾赦要纳鸳鸯为妾埋下了伏笔。其他同学豁然开朗,点头赞同。
  3.有利于语文本体的回归
  语文教学的本位是语言文字的回归,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静默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独特体验、思考,让语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同步提升,这样既注重了能力的迁移,又强化了读写能力,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双赢。
  在全面贯彻课程新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须知,活动利于自主,静读也可以自主;合作利于自主,独思也可以自主;争论利于自主,静写也可以自主。在动态创设的同时,还要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让我们的课堂张弛有度,动则激情四射,静则神思飞扬,在动静相生中尽显无限魅力。
  (责编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心罰”,扭曲人性,认为对有过错的学生要从“心爱”的角度进行教育;“心爱”如清泉甘露,能拯救心灵。并提出摒弃“心罚”,用心爱播撒甘露感化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罚心爱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令法规明文强调,教师不得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如今诸如罚学生跑步、晒太阳、抄书(单词)、课堂上坐小板凳、打耳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上好政治课,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因此,本人认为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听同一位老师讲课,做同样的作业,但各人的学习效果却不尽相同。出现这样差异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这主要在于“第三层次学习”的不同。  一般来说,知识的学习依照循序渐进可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首先,上课听讲为“第一层次学习”,它主要表现为接受性学习,听课质量的高低是基础,这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其次,课后作业是“第二层次学习”,这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再次,知识深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而且对初中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每年不能少于八十万字”。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就更有责任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精读、
学校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班主任都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有一些体会,想谈一下,与同行共勉。    一、理解、尊重、信任学生    学生都愿意表现自己,追求上进。当发现他们平时的行为与众不同时,班主任不能随意怀疑他们。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语气是动词的一种形式,表示说话人对发生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持有的态度或看法。英语中有三种语气: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和虚拟语气。其中,虚拟语气表明假想的、不真实的情况或一种不能实现的愿望。本文就虚拟语气在高中阶段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况作一总结。    一、虚拟语气在状语从句中的应用    (一)虚拟语气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的应用  (1)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式,碰到be的形式用w
《三峡》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编者、教师、学生这三者中,存在着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三峡美在何处?    《三峡》全文共四段,一百五十多字。第一段总写三峡风光,三峡之美在哪呢?最能体现三峡之美的是什么呢?三峡之美,美在人文,美在历史,美在自然的风光。但自然的风光不是仅凭一句“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就能体现得出的。美是需要人去感受才能体会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屏幕所显示的三峡当然美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归宿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构建“和谐课堂,”奠定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以教材为媒介搭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与学双方平等相待,相互沟通、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集中体现在爱心上。教师只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语、一个微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要倾注一片爱心,就能扣响学生心灵的大门,就能走进学生稚嫩的世界,走进学生纯洁的心灵。    一、用爱心培育爱心    在爱心里成
长期以来,惩戒教育备受争议。有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有观点认为,惩戒学生是教育和教师的黔驴技穷。惩戒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古代,老师都有一把戒尺。有人认为,戒尺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儆戒、警示,所以戒尺的形式不可缺;第二是尺度和方式,正是教育心理学需要研究的警戒标准。  背景材料:因未按要求自带清洁用具参与教室清扫,昆明市盘龙区双龙乡双龙中心小学一年级(2)班3名学生被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