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第三层次学习”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听同一位老师讲课,做同样的作业,但各人的学习效果却不尽相同。出现这样差异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这主要在于“第三层次学习”的不同。
  一般来说,知识的学习依照循序渐进可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首先,上课听讲为“第一层次学习”,它主要表现为接受性学习,听课质量的高低是基础,这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其次,课后作业是“第二层次学习”,这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再次,知识深化吸收便是“第三层次学习”了,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梳理和举一反三的升华。经过此前的两个层次学习,学生能够学到基本知识并能进行简单应用,基本掌握知识重点。但要提高学习效果,仅停留在前两个层次上是难以达到的。因为这样获得的知识只是机械地贮存在大脑中,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遗忘率高。只有经过“第三层次学习”,才能最终形成知识技能。那么,什么是“第三层次学习”呢?就是在一、二层次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学习的深化过程。第一,要在弄清概念、定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吸收;第二,要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三,要在形成知识链的基础上,有目的进行专题训练,并做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真正形成自己的综合能力,达到“明理”的境界。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会“第三层次学习”的学生不乏其人,有相当部分学生并不懂得“第三层次学习”的重要性,以为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就算完成学习。而有的学生又不了解如何进行“第三层次学习”,就一味购买许多课外资料,一头埋在习题堆里搞题海战术,尽管精力付出不少,但收效却事倍功半。由于学习不得法,一些学生尽管把概念、定理背得滚瓜烂熟,对题型了如指掌,但考试成绩总是徘徊不前,这是因为机械模仿所形成的知识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好的学习成绩并不是靠大量的习题堆积得来,关键是在课后能够捕获那些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识要点,会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即有效进入“第三层次学习”。这种所谓“第三层次学习”,实际上就是当今倡导的自主探究“智慧”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探究,善于总结,把握最佳学习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一、背景资料    小龙同学喜欢与女生玩,不愿意与男生在一起,他身体微胖,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进入初中后,有些男生对于他喜欢与女生玩觉得看不顺眼,有孤立他的心态,在班上经常有意无意地拿这件事来取笑他。这令他既难堪又自卑,怀疑自己不正常,觉得自己在这个班上是多余的,上课不敢抬头,回答问题也怕被别人嘲笑,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成绩每况愈下,因此久而久之就造成他对这个班的惧怕、怨恨,时刻都想逃离这个班级。小龙
解放以后,封建反动势力得到了根除,但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甚至到现在还深深地根植于一部分人的头脑之中。现在的中学生虽然大多数不信神不信鬼,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迷信思想。例如,据我了解,不少中学生算过命,不少中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喜欢玩“扑克牌推运”的游戏。虽有着闹着玩的味道,但亦可说明他们或多或少在相信一种迷信——“命运”的存在;还有,有些中学生做某件事很顺利时便认定自己“运气”好,或者认为这是自己家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词汇都可表示“许多,大量”,他们的用法各有不同,使用时要注意。
探索完善“互动式”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认为“互动式”课堂教学主要包括: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三个方面。      一、生本互动——促进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生本互动最为基本的目标是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但生本互动的根本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上,更深层次的要求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的人物
在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作为教育主流的今天,有许多人认为惩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本人也赞成这种观点。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假如某些人没有受到温和方法的影响,就必须求助于比较粗暴的方法。要到用尽一切方法之后,才能宣布一个学生不堪造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见惩罚教育也是专家认可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手段。教育实践中,在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的同时,我
语文教育家苏灵杨认为:“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审美关系的演示过程。笔者认为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美      首
作为班主任,谁都希望自己班的学生人人升学,而且进入重点学校。可现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凡有人群的地方,总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制约,人与人的智力、能力等方面总有一定区别。现实中每个学生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长其善而救其失,扬其长而制其短。”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应注意态度正确、方法得当,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器。  道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21—1764)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具有现实主义思想;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Janee Austen 1775-1817)是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作者几乎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的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写世间平凡琐碎之事,并以婚姻为主题,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大道理,但在这些平凡的事后面深刻地揭露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在作品的人物塑造方面,两个作者
[摘要]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心罰”,扭曲人性,认为对有过错的学生要从“心爱”的角度进行教育;“心爱”如清泉甘露,能拯救心灵。并提出摒弃“心罚”,用心爱播撒甘露感化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罚心爱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令法规明文强调,教师不得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如今诸如罚学生跑步、晒太阳、抄书(单词)、课堂上坐小板凳、打耳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上好政治课,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因此,本人认为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