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 创新课堂语文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 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到,回答不出来,脸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从头讲到尾;要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地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很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首先要改 变这种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教师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提出五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并按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标准进行分类,而后围绕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时积极性就比较高,思维能充分的展开,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讨论时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二、推行“小先生制”
所谓“小先生制”,就是“用小孩教小孩”,“用小孩教大人”,是陶行知先生早年为普及市民教育而提出的。然而这种信任学生,激发学生不断获取新知的做法对改变当前陷入误区的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具体做法是:把内容或手法相似的课文或时文放在一起,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其中的一篇,教师主要在学法上进行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把其它课文交给学生自学。教师事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分配一篇文章。各组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选派小先生到其它小组辅导同学学习,并组织讨论。教师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讨论,及时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召集全班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总结。这种由典型引路,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然后集思广益的做法,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于漪老师指出:“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取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还要积极地开展各项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一)进行五分钟演讲,即在每堂课的开始安排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题目可以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老师临时指定,演讲完了以后,教师立即组织学生对演讲的内容,仪态进行评论。这样旷日持久地训练,会使学生的讲话能力、评判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二)开展辨论。问题会在辨论中越辨越明,而且通过辨论还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学生对焦仲卿这个人物的认识不统一,有说焦仲卿是一个软弱的、不值得同情的人,有态度截然相反,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性格极其坚强,他的遭遇同样令人同情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辨论,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通过辩论,学生们认识到各自的认识都有偏差,不能简单地把焦仲卿看成是性格坚强或软弱的人,他的身上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
(三)自编、自导课本剧。教材中有些篇目,如《荷花淀》、《阿Q正传》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的对话较多。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为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际演出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著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
关键词 创新课堂语文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 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到,回答不出来,脸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从头讲到尾;要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地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很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首先要改 变这种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教师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提出五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并按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标准进行分类,而后围绕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时积极性就比较高,思维能充分的展开,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讨论时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二、推行“小先生制”
所谓“小先生制”,就是“用小孩教小孩”,“用小孩教大人”,是陶行知先生早年为普及市民教育而提出的。然而这种信任学生,激发学生不断获取新知的做法对改变当前陷入误区的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具体做法是:把内容或手法相似的课文或时文放在一起,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其中的一篇,教师主要在学法上进行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把其它课文交给学生自学。教师事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分配一篇文章。各组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选派小先生到其它小组辅导同学学习,并组织讨论。教师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讨论,及时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召集全班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总结。这种由典型引路,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然后集思广益的做法,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于漪老师指出:“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取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还要积极地开展各项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一)进行五分钟演讲,即在每堂课的开始安排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题目可以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老师临时指定,演讲完了以后,教师立即组织学生对演讲的内容,仪态进行评论。这样旷日持久地训练,会使学生的讲话能力、评判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二)开展辨论。问题会在辨论中越辨越明,而且通过辨论还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学生对焦仲卿这个人物的认识不统一,有说焦仲卿是一个软弱的、不值得同情的人,有态度截然相反,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性格极其坚强,他的遭遇同样令人同情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辨论,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通过辩论,学生们认识到各自的认识都有偏差,不能简单地把焦仲卿看成是性格坚强或软弱的人,他的身上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
(三)自编、自导课本剧。教材中有些篇目,如《荷花淀》、《阿Q正传》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的对话较多。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为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际演出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著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