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对我们做老师的来说如“水中花”“镜中月”,看似容易,实则不易。我认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让课堂飞扬起来。要使之飞扬起来,关键是要创设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互动教学课堂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使学生活起来,课堂活起来。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师生“合作”飞扬课堂
角色扮演。如打电话、购物、问路、看病等。让师生通过这种合作活动,使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体验语言交际魅力。如学习麦当劳食物单词和“I like…”句型时,让一学生扮演麦当劳叔叔,另外几个学生扮演顾客买食物,看在规定时间内,谁能用正确的句子和单词买得最多的食物。
学习“Monkey, Monkey, can you see”歌谣时,把这首歌谣编成故事,请学生分别扮演猴子,老鼠,小鸟,小鱼等角色,边做动作边念歌谣,表演得活灵活现。由此可见,不断变换角色,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并积极地投身到英语学习中来。
拼凑活动。活动通过组员的群策群力,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务活动。如表格、地图、图画等。在BookⅠ Lesson 46教学中,把Part1设计为一个听力,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下他们听到的内容。其中一学生在黑板上画。打开书本,核对。然后,老师提出要求“makethe picture nicer”,于是全班沸腾了,踊跃参与,都愿意为他们的画增添一笔。最后,请小组成员利用there be句型一起来描绘这幅图。通过这种合作活动,不仅学生感到合作的愉快, 更让他们品尝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
采访报道。我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等多种形式展开采访。如Book Ⅱ Lesson 35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设计让学生互相采访。“Where were you from?Where wereyou born?When were you born?”等,通过这种合作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胆量,而且使学生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而增进了友谊。
调查研究。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小组成员分工开展实际调查,经过资料收集、信息处理后, 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在Book Ⅲ Lesson 50中,可以布置学生调查近几年的人口增长情况, 可以通过上网、图书馆等收集相关图片资料。然后,小组成员在课上交流、整合,形成共同的讨论资料。
话题讨论。小组成员围绕某一话题的解决方法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经过综合,加工成为小组意见。在Book Ⅲ Lesson 50中,课上老师提出“How can we slow down the bigpopulation?”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思考、探索如何减少人口,形成共识。
总之,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互动的平台,在热烈的采访、讨论,甚至争论中,进行思维的磨擦和碰撞, 活跃课堂。只要能自圆其说,尽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以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再从别的学生身上,吸收更多的知识, 然后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共享,飞扬课堂。
二、互动“游戏”飞扬课堂
“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于一体。它迎合了初中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它能变“乏味”为“有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沉默”为“活跃”。
猜与奖。对于未知事物,人们总是充满好奇,尤其是学生。他们急于知道答案。此时是进行教学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猜的活动。如在学生运用Isthere a/an.时,老师事先把一些水果或小玩具放入一个箱子里,然后让学生猜。猜对了就把该物品作为奖品送给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奖励的。于是这种欲望会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去。
做与比。初中生有很强的好胜心,且活泼好动。故我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在学习人体部位的单词时,开展“Pollysays”等游戏。如“Polly says,‘touch yourmouth’”等,一组一组地比。如果没完成指令,就罚下场。比一比谁是最后的胜者。这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迎接挑战、战胜挑战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听与画(写)。在英语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耳、脑、手并用,联系实物与书画来写写、画画。如在学习颜色时,让学生画并涂上颜色。在教red时,让学生画一个苹果,并涂上红色,下面写上a red apple。这种形象化的游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三、创设“情景”飞扬课堂
英语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情景。有一般的交际情景,也有实用的生活情景。创设情景运用英语正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可行性情景, 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将枯燥的内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学之中, 把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我曾设计了一节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动物和食物单词来进行交流动物们的生活习性的活动课。标题是“DINNER PARTY”, 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森林,在教室的各处摆上不同的食物。全班每人都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扮演一个动物,通过设置到森林里参加晚宴这一情境,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 “What do you like to eat?”等新句型,巩固了事物单词。
这样,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语言情景, 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交际空间中,感受语言交际的生命气息,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活跃了课堂。
四、主动“放手”飞扬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唱主角,充分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可能。如在学习“颜色”一课时,我请学生拿出彩笔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彩虹,引导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表达自己喜爱的颜色的愿望。然后做实验,将两种颜色调和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其物理变化,根据美术常识和画画经验说出变化后的色彩。并让学生亲手来做调色实验,用“what colour is it?”来进行问答,在参与、尝试中实践语言。
学习“My Bedroom”一课时,我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里的卧室,拜访同学朋友家,了解别人家的卧室布置,然后在纸上画张草图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卧室。回到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用纸盒、硬纸板等材料做成各种小巧玲珑的家具,摆出各具特色的卧室。小组之间或师生之间用手工
联系对话。有了孩子的全体参与,课堂才能飞扬起来,而做手工,交流的成就感又使他们的参与更富有生命激情。作为老师的我也会由衷地欣赏他们的成长,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进步喝彩,并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五、知识“延伸”激活课堂
交流不仅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重要途径之一。我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发散、应用到课外,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首先每天师生、生生的问候、交谈尽量用英语;另外,要求学生把每天的课堂内容说给家人听、同伴听或录下来放给自己听;对低年级的学生还要求每天教家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用学过的英语会话和家人进行交流。孩子们在复述、交谈中大多能灵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有所发现,也尝到了触类旁通的乐趣。这些方法让作业回归生活,生活就是作业,作业就是生活,使原本刻板枯燥的作业变得生动活泼,既增加孩子们的语言实践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总之,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个人的素质和教学特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充分利用英语教材的特点,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飞扬起来、让学生乐此不疲。总之在实验中经历一番“苦”与“痛”后,我和学生都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曙光”。
一、师生“合作”飞扬课堂
角色扮演。如打电话、购物、问路、看病等。让师生通过这种合作活动,使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体验语言交际魅力。如学习麦当劳食物单词和“I like…”句型时,让一学生扮演麦当劳叔叔,另外几个学生扮演顾客买食物,看在规定时间内,谁能用正确的句子和单词买得最多的食物。
学习“Monkey, Monkey, can you see”歌谣时,把这首歌谣编成故事,请学生分别扮演猴子,老鼠,小鸟,小鱼等角色,边做动作边念歌谣,表演得活灵活现。由此可见,不断变换角色,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并积极地投身到英语学习中来。
拼凑活动。活动通过组员的群策群力,一起完成共同的任务活动。如表格、地图、图画等。在BookⅠ Lesson 46教学中,把Part1设计为一个听力,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下他们听到的内容。其中一学生在黑板上画。打开书本,核对。然后,老师提出要求“makethe picture nicer”,于是全班沸腾了,踊跃参与,都愿意为他们的画增添一笔。最后,请小组成员利用there be句型一起来描绘这幅图。通过这种合作活动,不仅学生感到合作的愉快, 更让他们品尝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
采访报道。我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等多种形式展开采访。如Book Ⅱ Lesson 35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设计让学生互相采访。“Where were you from?Where wereyou born?When were you born?”等,通过这种合作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胆量,而且使学生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而增进了友谊。
调查研究。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小组成员分工开展实际调查,经过资料收集、信息处理后, 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在Book Ⅲ Lesson 50中,可以布置学生调查近几年的人口增长情况, 可以通过上网、图书馆等收集相关图片资料。然后,小组成员在课上交流、整合,形成共同的讨论资料。
话题讨论。小组成员围绕某一话题的解决方法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经过综合,加工成为小组意见。在Book Ⅲ Lesson 50中,课上老师提出“How can we slow down the bigpopulation?”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思考、探索如何减少人口,形成共识。
总之,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互动的平台,在热烈的采访、讨论,甚至争论中,进行思维的磨擦和碰撞, 活跃课堂。只要能自圆其说,尽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以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再从别的学生身上,吸收更多的知识, 然后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共享,飞扬课堂。
二、互动“游戏”飞扬课堂
“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于一体。它迎合了初中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它能变“乏味”为“有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沉默”为“活跃”。
猜与奖。对于未知事物,人们总是充满好奇,尤其是学生。他们急于知道答案。此时是进行教学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猜的活动。如在学生运用Isthere a/an.时,老师事先把一些水果或小玩具放入一个箱子里,然后让学生猜。猜对了就把该物品作为奖品送给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奖励的。于是这种欲望会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去。
做与比。初中生有很强的好胜心,且活泼好动。故我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在学习人体部位的单词时,开展“Pollysays”等游戏。如“Polly says,‘touch yourmouth’”等,一组一组地比。如果没完成指令,就罚下场。比一比谁是最后的胜者。这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迎接挑战、战胜挑战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听与画(写)。在英语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耳、脑、手并用,联系实物与书画来写写、画画。如在学习颜色时,让学生画并涂上颜色。在教red时,让学生画一个苹果,并涂上红色,下面写上a red apple。这种形象化的游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三、创设“情景”飞扬课堂
英语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情景。有一般的交际情景,也有实用的生活情景。创设情景运用英语正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可行性情景, 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将枯燥的内容寓于有趣的情景教学之中, 把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我曾设计了一节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动物和食物单词来进行交流动物们的生活习性的活动课。标题是“DINNER PARTY”, 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森林,在教室的各处摆上不同的食物。全班每人都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扮演一个动物,通过设置到森林里参加晚宴这一情境,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 “What do you like to eat?”等新句型,巩固了事物单词。
这样,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语言情景, 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交际空间中,感受语言交际的生命气息,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活跃了课堂。
四、主动“放手”飞扬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唱主角,充分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潜能的开发提供可能。如在学习“颜色”一课时,我请学生拿出彩笔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彩虹,引导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表达自己喜爱的颜色的愿望。然后做实验,将两种颜色调和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其物理变化,根据美术常识和画画经验说出变化后的色彩。并让学生亲手来做调色实验,用“what colour is it?”来进行问答,在参与、尝试中实践语言。
学习“My Bedroom”一课时,我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里的卧室,拜访同学朋友家,了解别人家的卧室布置,然后在纸上画张草图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卧室。回到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用纸盒、硬纸板等材料做成各种小巧玲珑的家具,摆出各具特色的卧室。小组之间或师生之间用手工
联系对话。有了孩子的全体参与,课堂才能飞扬起来,而做手工,交流的成就感又使他们的参与更富有生命激情。作为老师的我也会由衷地欣赏他们的成长,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进步喝彩,并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五、知识“延伸”激活课堂
交流不仅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重要途径之一。我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伸、发散、应用到课外,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首先每天师生、生生的问候、交谈尽量用英语;另外,要求学生把每天的课堂内容说给家人听、同伴听或录下来放给自己听;对低年级的学生还要求每天教家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用学过的英语会话和家人进行交流。孩子们在复述、交谈中大多能灵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有所发现,也尝到了触类旁通的乐趣。这些方法让作业回归生活,生活就是作业,作业就是生活,使原本刻板枯燥的作业变得生动活泼,既增加孩子们的语言实践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总之,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个人的素质和教学特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充分利用英语教材的特点,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飞扬起来、让学生乐此不疲。总之在实验中经历一番“苦”与“痛”后,我和学生都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