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苗族蚩尤拳的特色与保护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本文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与实地考察法,对苗族蚩尤拳的特征、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苗族蚩尤拳融入了丰富的蚩尤元素,由于历史原因,苗族蚩尤拳中的蚩尤元素不光是苗民对传说中先祖蚩尤的崇拜,也是加大蚩尤拳杀伤力的手段。同时,苗族蚩尤拳的内容特点也与湘西地区苗族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技击套路依据湘西山地特色逐渐完善,套路结果短小,适合狭小山地地形战斗,并且把多种生活用具融入蚩尤拳拳术之中,招式原始、狠招多。而苗族蚩尤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嘉苗民起义时期,历时近400年,时至当代,对苗族蚩尤拳的研究不光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也可以为研究苗族历史提供文献资料参考,本文对苗族蚩尤拳的研究,重在寻找与提出有利于苗族蚩尤拳保护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苗族蚩尤拳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地区就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方,历史上为“五溪蛮”之地。这里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而且杂居着以土家、苗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且各民族之间呈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使湘西各民族之间都传承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体育传统,不仅特色鲜明,种类繁多,而且底蕴深厚,神奇瑰丽,是千万年遗存下来的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苗族武术中的苗族蚩尤拳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自国家相关法令的出台与苗族蚩尤拳拳师石仕贞老人入选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苗族蚩尤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基于这一现状,作为有着厚重的历史,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健体延寿”的民族传统体育,苗拳中的蚩尤拳被第一批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研究苗族蚩尤拳的基本特征,对于宣传和推广苗族蚩尤拳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与综合分析法,对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以湘西花垣县麻栗场仙人山下苗族聚集地金牛村为主的苗族蚩尤拳拳种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苗族蚩尤拳的特点
  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于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来说,他们的祭祀活动、武术、舞蹈甚至歌曲,实际上就是这个民族最淳朴最真实的历史记录。苗族蚩尤拳为苗族正宗拳术分支,流行于湘西各苗家山寨,其称谓、服装、套路、动作无处不蕴含着苗族悠久而古老的文化特色和类似生产劳作、战斗动作的表演,可以说就是描述苗族生存、发展与古老战争的无字史诗。
  1.苗族蚩尤拳的象形特征
  蚩尤是苗族传说中的先祖,被尊为战神。据上世纪80年代整理的《湖南武术拳械录》中记录,苗拳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角觝”。《山海经·大荒经》也有相关记述:“蚩尤作兵伐黄帝……蚩尤斤头角,与黄帝斗以角觝人。”范文澜在其著作《中国通史简编》中也这样描写过“蚩尤是九黎族首领”、“铜头铁额”、“头上有角能触人”。
  蚩尤拳继“角觝”发展而来,以“技击强、狠招多、功法稳”为拳法特色,同时,蚩尤拳又有着一些古老而苛刻的要求,诸如:凡舞蚩尤拳者,均要头戴铜帽,身穿棕片甲,手腕套虎爪。按照當代蚩尤拳传人石兴文老师的说法:“头戴铜角帽,徒手战时,角可触、可抵、可操、还可顶。腕套虎爪,使用劈拳、冲拳、挂拳等,均可给对方构成杀伤。苗民穿上这样的服饰,不仅威武而雄壮,又可补助武器不利的缺陷。”
  所谓铜角帽,就是杀牛时把牛头割下,用刀把头皮剥到两角边,轻轻把角挖出。割掉牛头面上的皮,顺牛角两侧各留一条二指宽的皮作帽带用。牛头颈后留下八寸至一尺长的牛皮作为护后脖子用。药制后,按人头形状绷紧,按上铜角。
  棕片甲,即取棕片若干,用细棕绳把棕片拧成背褂样。但身上穿着的棕片,里面的要有两层向上,类似衣领,外面的一层头向下,像衣服的下摆;两肩腋袖领,要有棕片由内向左右伸出,穿着起来就像一幅软铠。
  而腕套虎爪,就是打死虎豹熊之类的猛兽,把两前足砍下,需长约五寸,顺足剥皮,把肉骨取下。按照腕形大小把足掌皮割下,加以药制。
  2.苗族蚩尤拳的技击特点
  苗族蚩尤拳山地特色浓厚。因湘西多山,地险林密,山道崎岖,平地狭小而猛兽众多。故湘西苗族先民不得不创造出一些适应山地作战的防身技巧,所以苗族蚩尤拳套路结构短小,而且演练时要求“前后不出一米”,素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
  苗族蚩尤拳动作原始,不似形意拳只取禽兽争斗时的形中之意,而是套用禽兽争斗动作、勾击技手段,如“涿鹿战拳”中的螃蟹腿、鳌钳手、斗鸡绷腿、二虎分食、鲤鱼摆尾等招式,便是既取形又用意。且蚩尤拳架势凶猛,手、角、脚并用,并以声助威。例如“逐鹿战拳”中的象鼻拨树、猫儿爪、铜角操裆、旋风转体滚等招式,形猛势烈,进击性强。当胸部受到冲拳攻击时,迅即侧身,左脚由后抽左滑90度,右手抓住对方右手腕,左肘自上斜撞对方肘部,角刺对方右侧,再辅以滚翻地躺,仰卧踢打等,使对方难以招架。蚩尤拳有劈拳、冲拳、挂拳等,均可给对方以极大的威胁,杀伤力也较大。
  同时,苗族蚩尤拳手型大致分为“螯钳手”、“勾镰手”、“猪蹄锤”。苗语中“螯钳手”称为“把枷椎”,形似螃蟹的前螯,食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在上,拇指在下,钩弯曲二、三节指骨,主要是抓着脉搏主要部位,极易伤人。
  “勾镰手”苗语称为“果摩斗”,手形似镰刀而得名。其次是“猪蹄锤”,苗语称为“果国转摆”,它是由“勾镰手”变形而成,也是蚩尤拳的常用手形,这两种主要是对付气功训练有素的高手,即集中拳面力量打击一点,让对方闻痛,气泄功亏,神萎力消,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3.苗族蚩尤拳的民族特色
  苗族蚩尤拳同时也带着浓厚的苗民生活特色,很多器械搏击技艺所需的武器纯粹就是生活、生产劳动的用具。比如“棒棒烟”是苗民吸食草烟的用具、“丝帕”是苗民头上带的防寒物(头巾),甚至苗族蚩尤拳套路中还有以用餐用的筷子作为武器的器械搏击套路,苗族蚩尤拳已经深深的融入了古代苗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苗族是以苗语为主的民族,苗拳套路中的动作也多以苗语进行命名,动作名称古朴风趣又与生产劳动息息相关。如他们习惯把耍武术称为“舞勾动”,把苗拳叫做“各熊勾动”,而“勾动”一词,在苗语中则为生产劳动。动作的命名也充满民族特色,如八合拳叫“余嘴斗”,小四门叫做“德德阶”,套路动作中的“猴子偷桃”被他们称为“大曼年比瓜”,“左右插花”被叫做“巴扎巴义将背”等等,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苗族蚩尤拳的当代价值剖析
  1.苗族蚩尤拳的历史价值
  苗族蚩尤拳发源时间不可考证,但苗拳的主要发展时期,则是明清时期对外缴倭与对内反抗暴政的起义,苗族蚩尤拳属于苗拳体系,它的创造离不开苗族人民的战争与生活,名称的固定使用可以追溯到乾嘉苗民起义之时,在当时,苗族蚩尤拳是苗族人民保家护族,守山卫寨,反抗封建王朝專制统治对苗族人民的血腥镇压而发展完善并且传承下去的,在历史上对苗族人民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同时,蚩尤拳的主要传承可以上溯到乾嘉苗民起义,贯穿于中国的近现代史,研究苗族蚩尤拳的传承与特征,也可以作为苗族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
  2.苗族蚩尤拳的民族文化价值
  苗拳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生产生活甚至战争而产生并延续下来的,对苗族古老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的特有拳法,苗拳的传承穿插于苗族各个历史时期,如同活化石一般记录着过往苗族的历史点滴,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苗族蚩尤拳属于传统体育项目,它诞生于苗族的生活,成长于苗族的战斗。当人们欣赏苗族蚩尤拳的时候,能够深深的体会到蚩尤拳那种特有的古朴意境,那是先祖苗民与天斗,与地斗,与兽斗,苦苦挣扎在湘西这片大山林,并且能够延续至今的不屈意境,久远而大气。让人似乎真的面临一个虎豹猖獗,毒虫密布的山林之中,努力地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园。
  3.苗族蚩尤拳的旅游经济价值
  湘西地区山多,林密,景美,一直带着神秘的面纱朦胧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多民族杂居构成的绚丽多姿、多元化民族文化特色,蚩尤后裔、五溪蛮、以及苗族、土家族的种种传说,都能让人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湘西凤凰、德夯苗寨、永顺王村、土司城、里耶秦简更是每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蚩尤拳作为湘西地区苗族主要拳法之一,拥有着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完全不同的拳术理念,拳术的内容与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无论从服饰装着还是从表演动作来说,都充满了异域风情,如同苗鼓、土家族摆手舞、茅古斯一样,是湘西地区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当一个苗族蚩尤拳拳师身着棕片甲,头戴铜角帽而手套虎爪演练蚩尤拳时候,本身就是在展示苗族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文化,其观赏性将大大超越蚩尤拳本身带来的健身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结论与建议
  (一)苗族蚩尤拳是苗族人民“蚩尤崇拜”的产物,蚩尤拳套路中引用了许多蚩尤元素,诸如蚩尤拳套路中的服饰(铜角帽、虎爪、棕片甲),虽然这些服饰在战斗中拥有极大的杀伤力,但是,从根本上是在模仿苗族传说中始祖蚩尤;技击特点适应湘西多山环境,套路结构短小,对场地要求很低,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同时,苗族蚩尤拳融入了苗民的生活特色、许多技击套路是由生活中的器具发展而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苗族蚩尤拳最主要的特色。
  (二)苗族蚩尤拳兴起于清朝乾嘉苗民起义期间,创造人是当时苗族起义领袖之一,广泛传承于湘西花垣县各个苗寨之中。在当代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健身价值、民族文化价值与旅游经济价值,可以作为宣传推广苗族蚩尤拳的突破口。
  (三)因苗族无文字,苗拳传教方式均为口授身传,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大量的民族传统文化都是猛烈的冲击,苗族武术开始衰落,虽有少数人还在习练,但大都是年老者,青少年很少有人再去了解学习本民族的武术,这使得部分苗拳逐渐面临失传或者已经失传,对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保护,已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李洁.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的“扬弃”[J].搏击(武术科学).2010(04).
  [2] 陈满平.对近代中国传承传统武术历史的回顾与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2010(02).
  [3] 龙佩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生存[N].湖南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体育精神专题.2008.
  [4] 胡建文,舒颜开,文明华.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和发展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6(11).
  [5] 吴湘军.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学报.2008.23.
  [6] 罗屹,龚建伟.巴渝武术文化的现状及传承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体操项目在高校中深受学生喜爱,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外在表现力和社交能力。教师们只有综合运用直观教学法、语言教学法、实践练习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才能使得体操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 体操教学 作用 方法  一、体操的作用  体操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人才,与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对于促进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国际体育交流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存在意义。而如何让更多的人来接触和了解这门学科,就需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近20年来,学生的爆发力、耐力、肺活量、柔韧性素质呈下降趋势,尤为严重的是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比例有所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成人病前迁移,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向低龄化发展。对此,有关专家分析,除学习压力太大,家长和学生自身不重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青岛市小学生体育活动现状,尝试探究发现适合青岛市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方案,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 课外体育运动 体质 小学生  一、前言  青少年体质日趋下降的现状不仅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青岛这座相对发达的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为了加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个人访谈法、走访调查法对牟平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设施进行全面调查和实证综述,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牟平区 中学 体育场地设施 现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取牟平区观水一中、牟平一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街舞作为一种特殊舞蹈动作,不受限制于场地或者器械,而且有很强的参与性、表演性和竞赛性。街舞运动属于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起步较晚,但该项目的发展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对健身街舞运动的特征、功能进行了分析,讨论其推广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街舞 健身 推广  一、街舞运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21世纪的小学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应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积极性和潜能.体育教学在学生以后体育生活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起点,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分析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健身意识及健身习惯的有效培养:一、传授学生健身知识理论,建立学生健身意识;二
期刊
摘 要 以陕西省11名重点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连续八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并对水上2km、测功仪20min(距离指标)、卧拉和深蹲成绩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项成绩指标均有提高,四人单桨水上2km成绩提高1.2%,单人艇水上2km成绩提高1.2%,测功仪20min成绩提高2%,卧拉和深蹲分别提高6%和4.4%。最后一次训练后24h测试CK值比第一次训练后24h值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少林武术受西方体育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冲击,正处于价值转变的适应期,事业转型的摸索期,少林武术应积极进行整理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创新,使少林武术在新时期继续显示其价值功用和彰显少林武术文化魅力。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林武术 文化差异 传承 发展策略  少林武术是中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占据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半壁江山。武术集防身、健身、修身、养性等多功能于一体,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武术在发展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生存空间也逐渐变小。要改善这种局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