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青岛市小学生体育活动现状,尝试探究发现适合青岛市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方案,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 课外体育运动 体质 小学生
一、前言
青少年体质日趋下降的现状不仅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青岛这座相对发达的海滨城市小学生课外体育运动与体质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青岛市部分小学学生和部分居民区学生及青岛市少年宫学生。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
对青岛市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者进行访谈。
2.问卷调查法
调查时间为2012年3月至4月,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8份,回收率达99%,其中有效率为98%。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青岛市小学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
在中央“七号文件”的号召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是还有很多学校还是只注重了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主要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早上起床后、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经过调查了解,青岛市小学大部分下午三点半放学,通过调查了解,青岛市小学生晚上上床睡觉时间一般在九点至九点半,因此,也就是说小学生下午放学至上床睡觉约有六个小时的时间。这一时间段如果能合理安排,小学生是可以进行充分合理的体育运动的。笔者对小学生这一时间段的安排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问题一:下午放学后是否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调查结果见表1:
问题二:针对下午放学后到睡觉前是否进行体育运动,调查数据见表2:
问题三:针对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地点进行调查,进行体育运动地点选择统计表,见表3:
由上表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小学生主要在学校进行体育运动,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利用小区体育设施锻炼身体,但是还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没有养成利用小区体育设施进行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青岛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相比之下,青岛市小学生课外体育运动远远没有达到美日等国家的水平,这不仅表现在从整个社会的认同度上,而且在设计组织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有着提高改善的巨大空间。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1.从学校角度探究产生小学生运动情况现状的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背景下,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有待进一步培训提升。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老师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的理解和运用很不透彻。体育课内容匮乏,缺少乐趣,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排斥心理。
2.从家长思想观念及社会意识方面探究小學生运动情况现状的原因
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孩子的家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现在有重视体育活动的意识的家长还是少数。他们普遍认为只有文化课学习好,将来才会有更好的前程。调查统计,90%的家长希望孩子放学回家认真做作业,仅有4%的家长希望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四、加强青岛市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策略
通过对青岛市小学生课外运动现状的调查,笔者认为制定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开展的课外体育运动方案是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切实有效的途径:
(一)教育部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小学生体育运功方面的认识。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二)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当中。
(三)加强社区体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此笔者尝试提出了青岛市小学生社区体育活动方案如下:
1.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据笔者调查了解,现在新建的许多居住小区都配备建有一些体育场地。放学后的小学生如果能有组织的就近利用这些现成的场地和设施,会收到非常好效果。
2.设立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体育指导员可以由居委会招募管理,他们的职责是负责社区内体育设施的管理,组织社区内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参与社区间体育比赛等等。
3.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网络。笔者建议在青岛市范围内的各社区组建少年体育团。具体策划:少年团由社区体育指导员、学生家长、及优秀学生组织运行,参与者则包括社区内所有学生。根据社区体育设施的优势和特点,以学生体育兴趣队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社区小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积极报名参加各体育兴趣队。活动时间为每天下午放学后,每次运动一小时左右。
参考文献:
[1] 尹治国.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研究[J].2009.
[2] 郑茹婷.浅谈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 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4-108.157-1176.
摘要 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青岛市小学生体育活动现状,尝试探究发现适合青岛市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方案,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 课外体育运动 体质 小学生
一、前言
青少年体质日趋下降的现状不仅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青岛这座相对发达的海滨城市小学生课外体育运动与体质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青岛市部分小学学生和部分居民区学生及青岛市少年宫学生。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
对青岛市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者进行访谈。
2.问卷调查法
调查时间为2012年3月至4月,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8份,回收率达99%,其中有效率为98%。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青岛市小学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
在中央“七号文件”的号召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是还有很多学校还是只注重了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主要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早上起床后、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经过调查了解,青岛市小学大部分下午三点半放学,通过调查了解,青岛市小学生晚上上床睡觉时间一般在九点至九点半,因此,也就是说小学生下午放学至上床睡觉约有六个小时的时间。这一时间段如果能合理安排,小学生是可以进行充分合理的体育运动的。笔者对小学生这一时间段的安排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问题一:下午放学后是否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调查结果见表1:
问题二:针对下午放学后到睡觉前是否进行体育运动,调查数据见表2:
问题三:针对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地点进行调查,进行体育运动地点选择统计表,见表3:
由上表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小学生主要在学校进行体育运动,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利用小区体育设施锻炼身体,但是还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没有养成利用小区体育设施进行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青岛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相比之下,青岛市小学生课外体育运动远远没有达到美日等国家的水平,这不仅表现在从整个社会的认同度上,而且在设计组织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有着提高改善的巨大空间。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1.从学校角度探究产生小学生运动情况现状的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背景下,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有待进一步培训提升。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老师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的理解和运用很不透彻。体育课内容匮乏,缺少乐趣,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排斥心理。
2.从家长思想观念及社会意识方面探究小學生运动情况现状的原因
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孩子的家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现在有重视体育活动的意识的家长还是少数。他们普遍认为只有文化课学习好,将来才会有更好的前程。调查统计,90%的家长希望孩子放学回家认真做作业,仅有4%的家长希望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四、加强青岛市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策略
通过对青岛市小学生课外运动现状的调查,笔者认为制定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开展的课外体育运动方案是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切实有效的途径:
(一)教育部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小学生体育运功方面的认识。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二)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当中。
(三)加强社区体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此笔者尝试提出了青岛市小学生社区体育活动方案如下:
1.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据笔者调查了解,现在新建的许多居住小区都配备建有一些体育场地。放学后的小学生如果能有组织的就近利用这些现成的场地和设施,会收到非常好效果。
2.设立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体育指导员可以由居委会招募管理,他们的职责是负责社区内体育设施的管理,组织社区内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参与社区间体育比赛等等。
3.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网络。笔者建议在青岛市范围内的各社区组建少年体育团。具体策划:少年团由社区体育指导员、学生家长、及优秀学生组织运行,参与者则包括社区内所有学生。根据社区体育设施的优势和特点,以学生体育兴趣队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社区小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积极报名参加各体育兴趣队。活动时间为每天下午放学后,每次运动一小时左右。
参考文献:
[1] 尹治国.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研究[J].2009.
[2] 郑茹婷.浅谈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J].辽宁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 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4-108.15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