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综合能力培养探索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卷高考的进行,各学科的考核要求和培养目标在发生着变化,对文科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要求更加突出。
  一、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培养能力上的相似之处
  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考试大纲》里规定,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是: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四点: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1]对于其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要求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可见,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四点中必须要掌握的最基础的能力,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面三种能力的发挥。
  2019年最新的《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其中对理解能力的解释是: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是:分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大纲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2]所以,语文学科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与历史学科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要求很是接近,这也是对文科生的文史学科间综合能力的一种培养。
  笔者通过对2009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广东省采用全国高考卷模式以后的历史和语文的高考题的考察探究中得出,历史学科的高考题的设置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基本上都是对史料的解读,在结合时空定位对史料解读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并从中渗透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而语文学科高考题设置中与此关系比较密切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常会找一些和历史相关的观点论述或者解析类型的题材,而文言文阅读基本上是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近年常用的史料来源是《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北史》、《宋书》、《明史》等经典史书。既然两者在培养能力和呈现材料上都有相似之处,那就可以把语文学科一些论述类文本和文言文的阅读材料,作为相关历史题材,用来培养史料解读能力,以实现学科间的互通,提升学生的文史文科综合能力。
  二、一篇语文阅读文章变为历史学习题材的实践
  笔者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便精挑了某次大考的语文卷上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进行一个把语文阅读文章变为历史学习题材的尝试,原文如下: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王阳明说“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心學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此理塞宇宙”。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李二曲说:“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成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良知是心之本体,没有私心物欲的心,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符合天理者善。不符合天理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的地方,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是儒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心学一直延续到后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选自彭彦华《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删改)[3]
  这是一篇有关儒家心学发展历程的文章,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中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部分关系密切,整篇文章概念明确,脉络清晰,没有知识性错误,可用来补充学生的历史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同时也可锻炼学生解读材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笔者在对高二文科班学生(已讲授完必修三第一单元)详细讲解高考历史全国卷题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该文深入阅读后,用历史高考题的题型对它重新进行自命原创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学科联系能力。再经过笔者的甄选和修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孔孟作为心学发端者,孔子率先发现人的自我,创立了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孟子认为“仁,人心也”;“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此推知( D )   A.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B.心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C.孟子比孔子的思想更符合时代需要
  D.孟子确立心学的基本理念
  本题在设计上的技术路线,一是提取和解读原文的相关信息,二是和所学基础史实相结合,设置的选项里A是模糊了范围,据材料看出,孔子率先提出心性问题,孟子学习了孔子的心性主张,并进行补充发展,而不是全部的儒家思想。B是史实错误,严格意义上的心性之学产生于南宋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阳明。C程度上过于绝对,从材料无法推断出在当时二者的思想哪个更先进。D由材料可知,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更为详细地把心学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是孟子确立了儒家心学的基本理念。D选项把原文的观点很好的借用过来。
  由这道题可以看到:第一,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一般题型,把这道题设计成推论型选择题;第二,学生能够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且运用相关史实对关键信息进行正确解读;第三,从选项的设计上,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整合文章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些错误且带有迷惑性的选项,这就能够很好地锻炼和培养了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所要求的解读能力,同时扩展了视野。
  2.李二曲说:“至先生(指王阳明)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成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这表明陆王心学( A )
  A.在社会教化上有重要作用
  B.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
  C.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这两道题的难度相似,是大多数学生在理解了笔者对高考题型的讲解之下,创作的常见客观选择题类型。
  在主观题型上,学生较为代表性的原创题如下:
  材料一:王阳明认为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良知既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既天理。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选自彭彦华《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4]
  材料二: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试图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他用证明数学定理的方式,由几个不可怀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哲学上的真理。他指出即使是在怀疑中,也必须预设我的存在,第一个不可怀疑的原理是自我意识;又由自身存在何为完美实体的概念,但这一概念不可能来自自己这个不完美的实体,所以能确定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他以这种方式确定了几条不可怀疑的基本原理,在这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逐步推演并建立起了第一个现代哲学体系。
  ——选自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5]
  根据材料,概述王阳明与笛卡尔对“理”认识上的不同之处,并用史实来加以论述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史实充分准确,逻辑清晰)
  可以看出,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全国卷高考第42题题型),学生补充了笛卡尔这段史料来创作这道题,突破了老师所给文章的限制,这也说明了学生在对文章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基础上,能够运用时空观念进行古今对比和中外关联,论证和探讨中西方关于“理”的问题,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史料驾驭能力和逻辑思维,培养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
  三、对文史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所得与认识
   文史本来不分家,把语文的阅读文章,当做历史学习素材,既是从不同角度对文章深入解读,又是对文章的循环利用,同时还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文史学科综合能力。学生受到文章启发,能够进一步拓宽视野,建立逻辑思维的框架,再探究文章史料的真伪,寻求其他史料的佐证和联系,理解一个史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运用史实来论证文章观点,这就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也是新考纲下对学生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当然,笔者的这个尝试也存在一些技术操作上的问题,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和准确命题,有部分学生有阅读上的障碍,原文看不懂,对历史题型也未能真正掌握,主观题上,设置正确答案也是一个难题。但这更加客观地说明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把文章材料设计成原创题有一个好处是让高二文科生把平时所学和即将面临的全国卷高考题的类型和要求结合起来,重在探索和创新,把历史学科素养接地气地融入日常文科学习中,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熟悉,加深理解,活学活用,让历史思维动起来,实现文史学科间的互通。
  【注释】
  [1][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33、5页。
  [3][4]彭彦华:《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5](挪威)乔斯坦·贾德,萧宝森译:《苏菲的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54页。
其他文献
一、项目学习与单元教学设计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把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規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1]项目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和执行项目促进学习效果的动态教学方式。  项目学习多应用于跨学科学习,是指将学校课程中相关的课程及学习领域进行整合,通过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间的联系,增加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关联
在银川市兴庆区政府大楼门口,有一段20多阶的楼梯,群众来这里办事必须爬过台阶,很不方便。可就在最近,这个台阶被拆除了。小小举动,赢得了群众的点赞,也引来了各方媒体的报道,多是对兴庆区政府的行为给予肯定,而其中也不乏“放下身段、贴近群众”等褒奖之词。  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各地举措不断。比如政府大院拆墙透绿,打开大门,让市民分享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停车位、厕所、文体设施等。近日,南京市还举办了市
北大荒集团绥化分公司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垦区两次“特指性”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贯彻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动力,依靠自身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动周边农村协同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严管理、强科技、促营销、兴产业、惠民生、共富裕”的垦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精准管控  绥化分公司充分发挥农垦高度组织化、机械化、规模化优势
Blending Learning (混合式学习),能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1],既囊括了线上学习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自主选择性、重复性、协作性和资源丰富性等优点,又涵盖了传统学习极强的情感性、生成性、多元性、实操性和实时互动性等长处,能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索出“教与学”的新模式,本文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
近些年来的西汉海昏侯墓和南海一号等重大考古发现引发了民众对考古和历史的关注,而央视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创新的文化节目则将民众对历史的这股热潮推到顶峰,让“博物馆游”变成一种时尚,让国宝文物走出博物馆,如其节目口号所说“让国宝活起来”,也极大地提高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珍贵有趣的博物馆资源能丰富中学历史课堂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新课程改革中对
尼古拉一世·巴甫诺维奇(1796-1855),俄罗斯帝国沙皇,保罗一世皇帝第三子,亚历山大一世逝世后继任为俄国沙皇(1825-1855年在位)。尼古拉一世崇尚武力,在俄罗斯进行全面的集权化和军事化专制,被称作“尼古拉一世的反动统治”;同时,他还积极镇压欧洲各国革命,以“欧洲宪兵”著称。  尼古拉一世继位时正值十二月党人起义,为镇压革命运动,尼古拉一世实施了高压恐怖政策。全国设立了八个“宪兵区”,重
航化飞机飞过稻田画。图/刘啸飞  登上高耸入云的观景长廊,在北大荒集团八五六农场万亩稻田间矗立,只见10余台大型收割机早已列队出征,似如金戈铁马往来穿梭,钢铁洪流所到处颗粒归仓……  仓廪实,天下安。又是一年“北大荒”丰收季,又见一年“中国粮食”压满仓。  得天独厚的黑土地,孕育出了久负盛名的“北大荒”。82个农(牧)场有限公司、26个农(牧)场分公司;耕地4360多萬亩;粮食生产实现“17连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包启昌老师的“一课一中心”到李惠军老师的“一课一灵魂”再到聂幼犁教授提出“教学立意”;从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界定到缘由、特征再到立意的操作方法……关于历史教学立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至今不绝。何谓教学立意?教学立意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在厘清教学立意和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关系中,我们能窥得一斑。“教学立意如同顶梁柱、三维目标如一般的柱子、而核心素养如同屋顶横梁。顶梁柱不仅支撑屋顶横梁,还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1]它作为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考,已经成为代表英美文化特质的一个概念,在西方社会的流行程度已经接近于民主、自由、理性和科学。渗透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已有赵亚夫、楼卫琴等一批致力于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先行者。  5月份,我听了一节初二的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老师由旧中国跪着外交图片导入,接着,学
多年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习惯让我在阅读史书和教学备课时,总会对所阅之历史反复斟酌反复考量,这种怀疑一切的思维习惯促成我爱思考爱探究的实践。也正是这种习惯让我在历史学习与历史教学中受益匪浅。静思之余忽有一念,如果能让我所教的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有这种习惯和实践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尝试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领会质疑的方法,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并不断对自己的质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