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写出了西部昨天和今天的不同。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深厚的情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2000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讴(ōu)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的,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建筑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几篇课文,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记录西部,或赞美西部,将一个神奇的西部展现在我们面前。
《草原》是一篇散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课文层次清晰,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了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写景时语言优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生动贴切,又不失淳朴简练。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2000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巨型石雕,然后阐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xiá)想到2000多年前的情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描绘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互赠礼品的场面,记叙了丝绸之路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白杨》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课文清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在作者的描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的奉献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拔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连在一起,化身父亲眼中的“白杨”。故事的结尾,爸爸看到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将这一故事画上令我们深思的句号。
这几篇课文,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西部的故事和变化,我们在写事物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小博士语录】
身边事物多美好,故事变化少不了。
欲把事物来叙述,按照顺序来介绍。
事情时间和空间,一切美好尽情表。
【现场演练】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节选自老舍《草原》
这是老舍《草原》中的一个片段,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这一自然段写的就是主人招待客人的情景,进蒙古包——摆上食物——盘腿坐下——敬酒、回敬——唱起民歌,这些都是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这些事情也都写出了蒙古包的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照应了文章结尾的 “蒙汉情深”,将作者与西部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更加了解西部,向往西部。
思考题 西部的故事和变化引起了我们的遐想,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或者与它们有关的故事,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记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啊。
【照猫画虎】
最美石子路
在我家旁边,有一条石子路,我很喜欢这条小路。
春天,石子路春意盎然。从头到尾,从上到下,无一不透漏着春天的讯息。从远处看,树木闪着绿油油的光,但到了近处却又没那么绿了,真是“遥看近却无”啊!路两旁的丁香花盛开了,紫色的花儿散发出幽幽清香。每到这时,我都会来到这连空气中都蕴含着香气的小路上,坐在树下,读我最爱的书。
夏天的石子路惬(qiè)意、凉爽。外面的天气是如此的炎热,石子路仿佛与世隔绝,清爽无比。那斑驳的树影清晰地投在石子路上,好似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剪纸画。每当我走在这时的石子路上,都像是穿行在威武雄壮的仪仗队中,而头顶上,风吹着杨树繁茂的枝叶,飒(sà)飒有声……
秋天,石子路上金灿灿的,风儿吹过,树叶沙沙地响,叶儿落下了,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偶尔捡起几片落叶,那清晰的叶脉记载了树叶一生的轨迹……
冬天的石子路银装素裹,玉树银花,当天地间一片苍茫时,分明路边几棵青松还是那么的青绿,透露出无限生机……
我爱的石子路啊,你给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美的享受,我爱你,石子路!
作者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四里五乡中心小学五(2)班学生
指导教师 刘 宁
【教师点评】
小作者家乡的石子路上,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美。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石子路各个季节不同的特点,条理清楚,语言表达优美,字字融入喜爱之情,让读者也对石子路充满了向往。
《草原》是一篇散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课文层次清晰,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了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写景时语言优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生动贴切,又不失淳朴简练。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2000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巨型石雕,然后阐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xiá)想到2000多年前的情形,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描绘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互赠礼品的场面,记叙了丝绸之路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白杨》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课文清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在作者的描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的奉献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拔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连在一起,化身父亲眼中的“白杨”。故事的结尾,爸爸看到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将这一故事画上令我们深思的句号。
这几篇课文,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西部的故事和变化,我们在写事物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小博士语录】
身边事物多美好,故事变化少不了。
欲把事物来叙述,按照顺序来介绍。
事情时间和空间,一切美好尽情表。
【现场演练】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节选自老舍《草原》
这是老舍《草原》中的一个片段,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这一自然段写的就是主人招待客人的情景,进蒙古包——摆上食物——盘腿坐下——敬酒、回敬——唱起民歌,这些都是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这些事情也都写出了蒙古包的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照应了文章结尾的 “蒙汉情深”,将作者与西部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更加了解西部,向往西部。
思考题 西部的故事和变化引起了我们的遐想,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或者与它们有关的故事,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记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啊。
【照猫画虎】
最美石子路
在我家旁边,有一条石子路,我很喜欢这条小路。
春天,石子路春意盎然。从头到尾,从上到下,无一不透漏着春天的讯息。从远处看,树木闪着绿油油的光,但到了近处却又没那么绿了,真是“遥看近却无”啊!路两旁的丁香花盛开了,紫色的花儿散发出幽幽清香。每到这时,我都会来到这连空气中都蕴含着香气的小路上,坐在树下,读我最爱的书。
夏天的石子路惬(qiè)意、凉爽。外面的天气是如此的炎热,石子路仿佛与世隔绝,清爽无比。那斑驳的树影清晰地投在石子路上,好似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剪纸画。每当我走在这时的石子路上,都像是穿行在威武雄壮的仪仗队中,而头顶上,风吹着杨树繁茂的枝叶,飒(sà)飒有声……
秋天,石子路上金灿灿的,风儿吹过,树叶沙沙地响,叶儿落下了,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偶尔捡起几片落叶,那清晰的叶脉记载了树叶一生的轨迹……
冬天的石子路银装素裹,玉树银花,当天地间一片苍茫时,分明路边几棵青松还是那么的青绿,透露出无限生机……
我爱的石子路啊,你给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美的享受,我爱你,石子路!
作者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四里五乡中心小学五(2)班学生
指导教师 刘 宁
【教师点评】
小作者家乡的石子路上,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美。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石子路各个季节不同的特点,条理清楚,语言表达优美,字字融入喜爱之情,让读者也对石子路充满了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