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萨并非精心呵护出的"钢琴公主",坚韧独立的个性让她与母亲一路支撑,形同密友,生活俨然有苦有乐的动人乐章。
2009年11月20日,青年钢琴家陈萨在重庆大剧院演出,“荣归故里”的音乐会吸引了不少粉丝到场。然而,这只是她世界巡演的其中一站。
和郎朗、李云迪并列“中国钢琴时代领军人物”的陈萨一直很忙。但在这份“不固定的时间与方块状的安排”的行程表中,妈妈黄波总是一有机会就相随左右。母女俩俨然一对相互支撑多年的密友,对彼此而言,对方才是自己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别叫我公主
“钢琴公主”的称号,陈萨不爱听。“公主”是“花瓶”的代言词,而陈萨更愿意做的,是职业钢琴演奏家。
除去浮华的商业炒作,“公主”与“钢琴家”绝不可能对等。黄波力挺女儿的观点,“公主太娇弱,需要很多人呵护,而萨萨很能吃苦。”
1988年,四川音乐学院名师但昭仪教授答应收陈萨做学生,也向黄波提出了要求,必须保证每周带孩子来上一堂课。听到但教授肯收陈萨为徒,黄波激动地应承后,才发现这是多么巨大的挑战。
到“川音”上但教授的课,住在重庆的母女俩,就得每周六下午拎着盒饭去挤火车。碰上客运高峰期别说买坐票,就连挤上火车都难。黄波那时干脆带齐“装备”,拿出练舞的看家本领,看准敞开的车窗抱起女儿就往里送。那时总有好心人把陈萨接进去,黄波随即也一脚跨进窗口,再让后面的人推她一把。
车厢的连接处和过道,经过黄波“装备”的“改良”就是一间临时休息室。大张的塑料布往地上一铺,毛毯再往陈萨身上一裹,女儿就能睡个“好”觉。
被精心呵护的公主不可能在火车上打地铺,生于平常家庭才会从小经受各种磨砺和挑战。
儿时的磨砺是陈萨在困难时赖以傍身的财富。刚留学那会儿,陈萨不会做饭,但煮鸡蛋和火腿肠吃到腻也不抱怨。大使馆的王燕生叔叔偶尔擀面皮给她吃,她也乐呵呵地说是“改善伙食”。
生活就如有苦有乐的乐章,而陈萨,早已从“吃苦”中学会感激。
乖女也有叛逆时
在陈萨的印象中,父亲是决策者,而母亲,则是依赖父亲的执行者。
1991年,父亲因胃癌过世,给陈家带来沉重打击。家中的事换黄波拿主意,她决定从重庆实验剧场离岗,跟考上川音附中的女儿去成都“陪读”。
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到成都就只能租最便宜的小开间住。母女俩安顿下来后,积蓄所剩无几。正好那时有邻居的小孩要托人照看,黄波帮了这个忙,也顺利地拿到离岗后的第一笔酬劳。
家里多了个小孩同吃同住,黄波要操的心更多。陈萨懂事地利用课余时间,教人弹琴做家教获得经济援助。
经济不那么拮据了,日子也渐渐安稳,可妈妈眼里懂事的乖女儿,却不知不觉到了叛逆期。
一天,母女俩席地而坐,聊着下午带陈萨去中医馆看病的事。陈萨拿出剪刀,打算在新牛仔裤上“开”几个洞。那时,穿破洞牛仔裤是年轻人标榜个性的标志,但在黄波眼里却是社会上的坏风气,她不想女儿小小年纪就“学坏”。
黄波沉着脸,“好好的牛仔裤,不准剪。”女儿也不服气,“剪了好看,偏要剪。”
女儿不听话,黄波情急之下推了女儿一把。重心不稳的陈萨双手往后撑时受了重力,吃痛的表情让黄波吓坏了,这双手要是弄坏了她可赔不起。
见女儿气急败坏地跑出家门,黄波的心像被什么给狠狠地锥了一下。但她并没有去追,她相信,女儿能够自己想明白。
果然,女儿在约定时间准时出现在中医馆。看见彼此,之前的不愉快瞬间烟消云散。母女俩谁也没提牛仔裤的事,但几天后,在一次随口聊天中,她们却自然而然地向对方认了错。
陈萨从那次懂得,与亲人起的任何争执,和亲人本身的重要性比起来,不过都是小事一桩。
又一根顶梁柱
生活就是由许多琐碎的小事组成。正是这些琐碎小事,让母女俩一路支撑,并不时收获感动。
1995年,陈萨跟随但教授转入深圳艺术学校继续深造。黄波这时意外得到一个进入艺校工作的机会,但却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录取上岗。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中,音乐和文学倒难不倒舞蹈科班出身及热爱写作的黄波,但美术里的“印象派”和“超现实主义”,却让黄波晕了。
陈萨买来酸梅给看书犯困的妈妈打气:“妈,这个工作机会可是很难才争取到的,无论如何你都得考上哦。”
女儿的举动让黄波想起当年丈夫给自己补习数学时的情景,她咬着酸梅,竟然把厚厚的资料全背下来了。
考试前一天,黄波在参加过大小比赛的女儿“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的经验谈下,一块提前去看了考场。
决定能否如愿上岗的考试至关重要,第二天一进考场,黄波就紧张得满手心是汗。中场休息时,黄波去外面透风,看见女儿笑嘻嘻地站在休息区。黄波赶紧走过去,“你怎么来了?”女儿递给黄波一个小蛋糕,“我下课了,过来看看你,来,赶紧吃。”
黄波摇摇头,“我这会儿吃不下。”
陈萨却相当“老练”地看着妈妈,“这个得吃,吃了,才有力量考下一场。”
有如此细心周到的女儿照顾,考试当然顺利过关。从那刻起,女儿在妈妈眼中已彻底成熟懂事,成为这个家的又一根顶梁柱。
我和你
在每年80多场世界巡演中,但凡陈萨有国内演出,黄波都争取到场。在陈萨练琴和演出的时间以外,享受属于母女俩的“家庭时光”。
16岁,在英国利兹比赛获奖,让陈萨走向世界舞台。而今,她已是屡获大奖被誉为“二十世纪百位伟大钢琴家”之列的钢琴女杰。
那年,利兹比赛后,母女俩就筹备出国留学的事。陈萨去英国时只有18岁,加上陈家人向来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往往都是麻烦事过去了,黄波才最后一个被“通知”。
对女儿的担忧和思念,让黄波一度患上“空巢症”。本来每日必听女儿弹奏肖邦的CD,那时却再不敢听。古典音乐最容易随着人心里的情绪衬托氛围,旋律一响,黄波就掉泪。
然而正是这段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使远离母亲身边的陈萨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刚留学那会儿没什么钱,大约每周给妈妈打个电话,但说的都是自己挺好的,不好的不讲。”然而,不管在哪个阶段,不管钱多钱少,陈萨每到一处,都会给妈妈买礼物、寄明信片。
陈萨刚到英国时,买了只穿大红色线衫的小熊送给妈妈。后来去到德国,又很有心地买了只穿牛仔服的小熊和前一只配对。这对小熊成了黄波最珍视的礼物。
而让黄波记忆犹新的明信片,上面有两个牵着手向前走的小人,整张卡片色彩明丽,只一眼,就能读出其中的含义——我和你。
现在,黄波每天都和女儿通电话、发短信,形如知己良友的关系,使母女俩学会了情感分享。无论喜悦、忧愁,她们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对方,听到对方的建议与宽慰,心里就充满了温暖。
TIPS
陈萨,7岁学习钢琴,9岁师承但昭仪,和李云迪师出同门。
10岁开始参加国内外钢琴比赛,屡获大奖。在英国留学期间,曾受到傅聪指导琴艺。在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水晶大奖后,被媒体称为“同时代钢琴家中最耀眼的一位演奏家”。
2009年11月20日,青年钢琴家陈萨在重庆大剧院演出,“荣归故里”的音乐会吸引了不少粉丝到场。然而,这只是她世界巡演的其中一站。
和郎朗、李云迪并列“中国钢琴时代领军人物”的陈萨一直很忙。但在这份“不固定的时间与方块状的安排”的行程表中,妈妈黄波总是一有机会就相随左右。母女俩俨然一对相互支撑多年的密友,对彼此而言,对方才是自己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别叫我公主
“钢琴公主”的称号,陈萨不爱听。“公主”是“花瓶”的代言词,而陈萨更愿意做的,是职业钢琴演奏家。
除去浮华的商业炒作,“公主”与“钢琴家”绝不可能对等。黄波力挺女儿的观点,“公主太娇弱,需要很多人呵护,而萨萨很能吃苦。”
1988年,四川音乐学院名师但昭仪教授答应收陈萨做学生,也向黄波提出了要求,必须保证每周带孩子来上一堂课。听到但教授肯收陈萨为徒,黄波激动地应承后,才发现这是多么巨大的挑战。
到“川音”上但教授的课,住在重庆的母女俩,就得每周六下午拎着盒饭去挤火车。碰上客运高峰期别说买坐票,就连挤上火车都难。黄波那时干脆带齐“装备”,拿出练舞的看家本领,看准敞开的车窗抱起女儿就往里送。那时总有好心人把陈萨接进去,黄波随即也一脚跨进窗口,再让后面的人推她一把。
车厢的连接处和过道,经过黄波“装备”的“改良”就是一间临时休息室。大张的塑料布往地上一铺,毛毯再往陈萨身上一裹,女儿就能睡个“好”觉。
被精心呵护的公主不可能在火车上打地铺,生于平常家庭才会从小经受各种磨砺和挑战。
儿时的磨砺是陈萨在困难时赖以傍身的财富。刚留学那会儿,陈萨不会做饭,但煮鸡蛋和火腿肠吃到腻也不抱怨。大使馆的王燕生叔叔偶尔擀面皮给她吃,她也乐呵呵地说是“改善伙食”。
生活就如有苦有乐的乐章,而陈萨,早已从“吃苦”中学会感激。
乖女也有叛逆时
在陈萨的印象中,父亲是决策者,而母亲,则是依赖父亲的执行者。
1991年,父亲因胃癌过世,给陈家带来沉重打击。家中的事换黄波拿主意,她决定从重庆实验剧场离岗,跟考上川音附中的女儿去成都“陪读”。
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到成都就只能租最便宜的小开间住。母女俩安顿下来后,积蓄所剩无几。正好那时有邻居的小孩要托人照看,黄波帮了这个忙,也顺利地拿到离岗后的第一笔酬劳。
家里多了个小孩同吃同住,黄波要操的心更多。陈萨懂事地利用课余时间,教人弹琴做家教获得经济援助。
经济不那么拮据了,日子也渐渐安稳,可妈妈眼里懂事的乖女儿,却不知不觉到了叛逆期。
一天,母女俩席地而坐,聊着下午带陈萨去中医馆看病的事。陈萨拿出剪刀,打算在新牛仔裤上“开”几个洞。那时,穿破洞牛仔裤是年轻人标榜个性的标志,但在黄波眼里却是社会上的坏风气,她不想女儿小小年纪就“学坏”。
黄波沉着脸,“好好的牛仔裤,不准剪。”女儿也不服气,“剪了好看,偏要剪。”
女儿不听话,黄波情急之下推了女儿一把。重心不稳的陈萨双手往后撑时受了重力,吃痛的表情让黄波吓坏了,这双手要是弄坏了她可赔不起。
见女儿气急败坏地跑出家门,黄波的心像被什么给狠狠地锥了一下。但她并没有去追,她相信,女儿能够自己想明白。
果然,女儿在约定时间准时出现在中医馆。看见彼此,之前的不愉快瞬间烟消云散。母女俩谁也没提牛仔裤的事,但几天后,在一次随口聊天中,她们却自然而然地向对方认了错。
陈萨从那次懂得,与亲人起的任何争执,和亲人本身的重要性比起来,不过都是小事一桩。
又一根顶梁柱
生活就是由许多琐碎的小事组成。正是这些琐碎小事,让母女俩一路支撑,并不时收获感动。
1995年,陈萨跟随但教授转入深圳艺术学校继续深造。黄波这时意外得到一个进入艺校工作的机会,但却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录取上岗。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中,音乐和文学倒难不倒舞蹈科班出身及热爱写作的黄波,但美术里的“印象派”和“超现实主义”,却让黄波晕了。
陈萨买来酸梅给看书犯困的妈妈打气:“妈,这个工作机会可是很难才争取到的,无论如何你都得考上哦。”
女儿的举动让黄波想起当年丈夫给自己补习数学时的情景,她咬着酸梅,竟然把厚厚的资料全背下来了。
考试前一天,黄波在参加过大小比赛的女儿“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的经验谈下,一块提前去看了考场。
决定能否如愿上岗的考试至关重要,第二天一进考场,黄波就紧张得满手心是汗。中场休息时,黄波去外面透风,看见女儿笑嘻嘻地站在休息区。黄波赶紧走过去,“你怎么来了?”女儿递给黄波一个小蛋糕,“我下课了,过来看看你,来,赶紧吃。”
黄波摇摇头,“我这会儿吃不下。”
陈萨却相当“老练”地看着妈妈,“这个得吃,吃了,才有力量考下一场。”
有如此细心周到的女儿照顾,考试当然顺利过关。从那刻起,女儿在妈妈眼中已彻底成熟懂事,成为这个家的又一根顶梁柱。
我和你
在每年80多场世界巡演中,但凡陈萨有国内演出,黄波都争取到场。在陈萨练琴和演出的时间以外,享受属于母女俩的“家庭时光”。
16岁,在英国利兹比赛获奖,让陈萨走向世界舞台。而今,她已是屡获大奖被誉为“二十世纪百位伟大钢琴家”之列的钢琴女杰。
那年,利兹比赛后,母女俩就筹备出国留学的事。陈萨去英国时只有18岁,加上陈家人向来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往往都是麻烦事过去了,黄波才最后一个被“通知”。
对女儿的担忧和思念,让黄波一度患上“空巢症”。本来每日必听女儿弹奏肖邦的CD,那时却再不敢听。古典音乐最容易随着人心里的情绪衬托氛围,旋律一响,黄波就掉泪。
然而正是这段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使远离母亲身边的陈萨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刚留学那会儿没什么钱,大约每周给妈妈打个电话,但说的都是自己挺好的,不好的不讲。”然而,不管在哪个阶段,不管钱多钱少,陈萨每到一处,都会给妈妈买礼物、寄明信片。
陈萨刚到英国时,买了只穿大红色线衫的小熊送给妈妈。后来去到德国,又很有心地买了只穿牛仔服的小熊和前一只配对。这对小熊成了黄波最珍视的礼物。
而让黄波记忆犹新的明信片,上面有两个牵着手向前走的小人,整张卡片色彩明丽,只一眼,就能读出其中的含义——我和你。
现在,黄波每天都和女儿通电话、发短信,形如知己良友的关系,使母女俩学会了情感分享。无论喜悦、忧愁,她们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对方,听到对方的建议与宽慰,心里就充满了温暖。
TIPS
陈萨,7岁学习钢琴,9岁师承但昭仪,和李云迪师出同门。
10岁开始参加国内外钢琴比赛,屡获大奖。在英国留学期间,曾受到傅聪指导琴艺。在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水晶大奖后,被媒体称为“同时代钢琴家中最耀眼的一位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