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怀六甲的吴老师脚步匆匆,火急火燎地走向自己的教室……
今天教室里怎么像鸦雀打破了蛋,吵翻了窝?班长张玲玉正抱着一摞“家校联系册”,几个男孩子正围着她哄抢。
“吴老师来了!”教室里在迅速恢复平静。正襟危坐的小家伙们,一个个胸脯挺得老高。
吴老师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眼光扫视着整个教室,一遍又一遍。
好半天她才开口:“请刚才没有抢本子的同学,把手举起来好吗?我为你们骄傲。”
“1、2、3、4……”她慢慢数着,渐渐地,她看见,教室里长出了一片树林。
吴老师继续说:“今天参与了哄抢的同学是不是错了,是不是明知故犯啊?啊,老师来了,你就跑,老师要是不来,是不是要把本子抢光啊?有的同学明明知道不对,可为什么要做呢?”
有几颗头低了下去。吴老师看到了,但她还是一口气倒完了想讲的话,正准备离开教室去开会,她发现,一只手又顽强地举了起来。
郑斌?他想说什么?
吴老师看看手表,没有时间了啊,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你只能说一分钟,老师要开会了,好吗?”
孩子站起来急切地说:“吴老师,我不是……申辩,我只是想说,你不能批评所有的人。其实,我不是抢,是有几本册子掉地上了,我帮她捡起来……我是想看,因为,因为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养老院看陈奶奶,我在陈奶奶桌上写的,我把情况先写纸上了,回家后……才粘贴在册子上的。刚才,我只是想……看看我写的是不是掉了?我没有……抢的意思。”
张玲玉插话说:“他真的帮我捡了。”吴老师想起,郑斌家一直将没有儿女的陈奶奶当亲人一样看待,每个月都要去看她,已经坚持了很多年了。
“哦……你的,我看到了……很感动,你写得很认真,写得很好……”吴老师有点语无伦次。
她稍微清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郑斌与爸爸妈妈一起,再一次在养老院看望了非亲非故的陈奶奶,帮她洗衣洗头,而且还在那里完成了情况反映,与爸爸妈妈进行了沟通,值不值得大家学习?”
“值得!”整齐的呐喊里充满了羡慕。
那天开会,从不迟到的吴老师晚到了两分钟,她颇不好意思。
一周后,我听校长讲,吴老师的班中,有两位家长在孩子的带领下去了养老院,要求院长介绍老人与他们建立帮养联系……
吴老师感叹幸好上周三给了郑斌一次机会。也就是从那天后,吴老师的班上,再没有发生争抢联系册和作业本的事情。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像吴老师那样,再忙,再紧张也给学生一次对话的机会?或许,就在这稍纵即逝的平等互动里,会埋藏着更大更好的教育契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以‘假如我们是学生’的感情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之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回到了以前教书的日子。
窗外北风怒吼,雪花一阵紧一阵,我正在黑板上书写案例,教室里安静极了……突然,身后陡起一声惊叫,我吓了一大跳,急忙回头,看见就在第三排座位上腾起了一股火苗,还有来不及飘散的黑烟……我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松节油气味,再看,慌乱的陈建满脸通红,拿起厚厚的试卷册,朝火焰拼命地扑打……全班顿时一片哗然。
我怔住了,怎么回事?
待我急忙来到陈建身边时,火焰已经没有了,板凳上一片狼藉,他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我发现,他左手也被火焰烧伤了一块。
“啊,你怎么啦?”我按压住惊怒,关切地问。
“您刚才说,高分子都可以燃烧,我用火机……试了一下松节油,看……烧不烧得着。”
“你……”平时口齿伶俐的我,竟然被这家伙一下子给弄噎了。
看到陈建的狼狈和一脸的自责,我还是压住了心火。“高晓东,你陪他去医务室,让徐医生看看,上点药,不要说别的什么。”
“对不起,彭老师。我……一个人去吧,不耽误班长的时间。”说完,陈建走进了风雪。
一贯脾气火辣的我,瞅着他,直到教室门在他身后碰响,我也没有吼他一声,训他一句。许多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连我也觉得奇怪。
让我奇怪的远不止此,我发现,陈建的化学成绩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自那后,每一次单元测验,他都能名列前茅。
记得陈建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后,专程从几十里外赶来,毕恭毕敬地站到我的面前:“彭老师,谢谢您……”
事情过去了三十多年,可每次想起来,总有那么一点温馨。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江夏教科所)
今天教室里怎么像鸦雀打破了蛋,吵翻了窝?班长张玲玉正抱着一摞“家校联系册”,几个男孩子正围着她哄抢。
“吴老师来了!”教室里在迅速恢复平静。正襟危坐的小家伙们,一个个胸脯挺得老高。
吴老师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眼光扫视着整个教室,一遍又一遍。
好半天她才开口:“请刚才没有抢本子的同学,把手举起来好吗?我为你们骄傲。”
“1、2、3、4……”她慢慢数着,渐渐地,她看见,教室里长出了一片树林。
吴老师继续说:“今天参与了哄抢的同学是不是错了,是不是明知故犯啊?啊,老师来了,你就跑,老师要是不来,是不是要把本子抢光啊?有的同学明明知道不对,可为什么要做呢?”
有几颗头低了下去。吴老师看到了,但她还是一口气倒完了想讲的话,正准备离开教室去开会,她发现,一只手又顽强地举了起来。
郑斌?他想说什么?
吴老师看看手表,没有时间了啊,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你只能说一分钟,老师要开会了,好吗?”
孩子站起来急切地说:“吴老师,我不是……申辩,我只是想说,你不能批评所有的人。其实,我不是抢,是有几本册子掉地上了,我帮她捡起来……我是想看,因为,因为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养老院看陈奶奶,我在陈奶奶桌上写的,我把情况先写纸上了,回家后……才粘贴在册子上的。刚才,我只是想……看看我写的是不是掉了?我没有……抢的意思。”
张玲玉插话说:“他真的帮我捡了。”吴老师想起,郑斌家一直将没有儿女的陈奶奶当亲人一样看待,每个月都要去看她,已经坚持了很多年了。
“哦……你的,我看到了……很感动,你写得很认真,写得很好……”吴老师有点语无伦次。
她稍微清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郑斌与爸爸妈妈一起,再一次在养老院看望了非亲非故的陈奶奶,帮她洗衣洗头,而且还在那里完成了情况反映,与爸爸妈妈进行了沟通,值不值得大家学习?”
“值得!”整齐的呐喊里充满了羡慕。
那天开会,从不迟到的吴老师晚到了两分钟,她颇不好意思。
一周后,我听校长讲,吴老师的班中,有两位家长在孩子的带领下去了养老院,要求院长介绍老人与他们建立帮养联系……
吴老师感叹幸好上周三给了郑斌一次机会。也就是从那天后,吴老师的班上,再没有发生争抢联系册和作业本的事情。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像吴老师那样,再忙,再紧张也给学生一次对话的机会?或许,就在这稍纵即逝的平等互动里,会埋藏着更大更好的教育契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以‘假如我们是学生’的感情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之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回到了以前教书的日子。
窗外北风怒吼,雪花一阵紧一阵,我正在黑板上书写案例,教室里安静极了……突然,身后陡起一声惊叫,我吓了一大跳,急忙回头,看见就在第三排座位上腾起了一股火苗,还有来不及飘散的黑烟……我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松节油气味,再看,慌乱的陈建满脸通红,拿起厚厚的试卷册,朝火焰拼命地扑打……全班顿时一片哗然。
我怔住了,怎么回事?
待我急忙来到陈建身边时,火焰已经没有了,板凳上一片狼藉,他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我发现,他左手也被火焰烧伤了一块。
“啊,你怎么啦?”我按压住惊怒,关切地问。
“您刚才说,高分子都可以燃烧,我用火机……试了一下松节油,看……烧不烧得着。”
“你……”平时口齿伶俐的我,竟然被这家伙一下子给弄噎了。
看到陈建的狼狈和一脸的自责,我还是压住了心火。“高晓东,你陪他去医务室,让徐医生看看,上点药,不要说别的什么。”
“对不起,彭老师。我……一个人去吧,不耽误班长的时间。”说完,陈建走进了风雪。
一贯脾气火辣的我,瞅着他,直到教室门在他身后碰响,我也没有吼他一声,训他一句。许多学生都感到不可思议,连我也觉得奇怪。
让我奇怪的远不止此,我发现,陈建的化学成绩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自那后,每一次单元测验,他都能名列前茅。
记得陈建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后,专程从几十里外赶来,毕恭毕敬地站到我的面前:“彭老师,谢谢您……”
事情过去了三十多年,可每次想起来,总有那么一点温馨。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江夏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