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中原》是河南卫视2006年精心打造并全力推介的一档大型新闻类访谈节目,也是目前河南卫视唯一一档访谈类节目。几年来,该栏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致力于构建党和政府与百姓交流的平台。既注意高端、权威、理论,又注重沟通、碰撞、贴近。它以独特的媒介视角受到了受众的关注和专家的好评。然而随着栏目的深入开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弥补不足和缺陷,实现新的自我突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节目的受众定位
吴郁教授在《谈话的魅力》一书中说道:“受众对大众传播所传达的各种内容也会加以选择、判断,他们一般只接受一些与自己的信念相符合的信息。”因此,一个栏目能否成功、能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准确的受众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一档优秀的访谈节目首先必须对社会和受众做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栏目的受众群体,最后要明确目标受众对访谈类节目的需求。
《对话中原》从推出以来便以“关心河南发展、了解中原文化的群众”为目标,探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分享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关注受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节目开播到现在,基于准确的受众定位,也尝试拓宽新的谈话角度,来吸引更多的潜在受众。《对话中原》在创作灵感上是进步的,它在锁定自己目标受众的同时,也能引出更多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和视角。找准一个特定的选题领域,培养自己固定的受众群体,为今后栏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话题及嘉宾的选择
在明确受众定位的基础上,访谈类节目应尽量寻求选题的独特性。只有独特的选题,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虽然现在访谈类节目讨论的话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应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和受众贴身的话题进行讨论,把目标定在解决问题、发掘背后信息之上,致力服务于广大受众。
《对话中原》的话题及嘉宾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公众人物,选择在艺术、体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例如邓亚萍、刘国梁、李瑞英等;2.普通人但不普通的故事,例如:1977年恢复高考时,第一批考上大学的河南人,或者虽不是河南人但正在为河南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七七级大学生,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情况;3.河南籍将军、名人的后代以及工作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的典型人物,挖掘他们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4.对相同事件的讨论我们要有新锐思想,例如“钓鱼”、“兴奋剂”事件,我们要用通俗的话来说高端的问题。总之,话题选择要遵循“三有”原则,即有情、有用、有意思。目前,《对话中原》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挖掘河南戏剧、演艺名人资源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栏目的表现形式
访谈类节目的表现形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嘉宾和观众围绕一个话题在主持人的控制下各抒己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话题阐述清楚;另一种是访谈过程中加入外景拍摄的资料,作为谈话的由头或者谈话中对某些问题的补充和延伸。《对话中原》则是两种形式的结合,但是在形式的结合上略显粗糙,没有很好地突出现场感。访谈类节目一般都是录播节目,《对话中原》也属于该类,录播节目如何给观众带来一种现场感呢?笔者认为《对话中原》栏目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合理布置谈话场景,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对话中原》栏目应选择与演播室背景颜色相协调的沙发,并且沙发的摆放位置应将主持人和嘉宾的席位排成弧形,营造出一种朋友在自己家里聊天的氛围,也让嘉宾看到这样的场景布置,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下。场地的设置和观众参与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的位置离嘉宾远,观众的参与性就不强;反之,离得比较近,观众的热情和互动性就会比较强一些。《对话中原》栏目录制的演播室,观众离嘉宾的距离就稍微有点远,这样就会影响到观众的参与性。
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手段。例如画面、资料、空间转换、才艺展示等。电视就是用画面语言来说话的,在访谈节目中加入画面,让画面发挥它真实记录事实、表情达意等作用,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资料包括与访谈嘉宾有关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影像、文学作品等,编导可以自己进行选择,以达到展现嘉宾某一方面特点的需要。特定的访谈时空,有助于主持人控制现场,形成良好的双向交流。但是,每一期节目都在规定的时空里进行访谈,时间长了,观众就会缺乏新鲜感,所以,在节目中可以根据节目的需要进行时空转换,使节目更具看点。同时,可以在节目中加入才艺展示,例如,《小香玉,只有香如故》一期,小香玉现场演唱,台下小香玉的同学随后也走上台去一同演唱,引来全场观众的共鸣,使节目达到了高潮。编导只要保证每期谈话节目不失其特点,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手段,这样才能让观众感觉到节目的新意,感受到节目所要表达的情感。
栏目的后期制作与播出时间。栏目的后期剪辑,应尽量保持录制节目过程的原汁原味,保证节目的完整性。播出时,要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有一种自己“亲临现场”的感觉,这样才会更真实,才能吸引住观众。同时,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让网友在网络上也参与到节目中来,这样可以引起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和关注,同时也确保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要求,从而栏目策划团队可以选择相应的话题进行访谈,使节目更加受欢迎。此外,栏目的播出时间也会影响栏目的收视率,《对话中原》的播出时间为每周六上午8:40,节目时长40分钟。在该时间段安排节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收视率。应该根据受众的作息规律,合理安排播出时间,势必会扩大其影响力和收视率。
打造品牌主持人
作为节目主持人,首要任务是要把握好节目现场的整体走向,引导嘉宾达到最佳的谈话状态,使主题的表达趋于完善。怎样使主持人很好地控制整个节目的谈话过程呢?笔者认为,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策划和采编能力。谈话节目中的任何一个话题不是主持人现场张嘴就来,都有一个精心策划的过程,如果主持人与前期策划脱节,只能靠主持人在问题的表面进行再创作。现在很多谈话节目都对采访嘉宾进行前期采访,并且把其作为话题的切入点,从切入的故事、画面片段到话题的衔接,再从话题的衔接到现场的衔接,最后再到话题的终结。如果主持人没有这种贯穿始终的思想,那么在访谈中间就不能很好地和嘉宾沟通,就很难进行话题的深入。国外很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都是从记者成长起来的,因为他们具备这种策划、采编的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的很多经验,使他们的社会阅历、专业素养、认知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而能够很好地驾驭整个节目。
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作为主持人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基本功,但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整合能力。不仅要能说,而且要会说。能说是每个主持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会说就要看主持人的个人语言表达水平了,谈话节目主持人就要具备很强的即兴表达能力,包括对词语的选择、语法的运用等。同时,倾听能力也很重要,主持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嘉宾谈话,倾听不仅是对嘉宾的尊重,同时也是主持人捕捉信息的需要。只有听清了对方的谈话内容,才能了解对方的心境、态度,才能及时捕捉到嘉宾想说的和不想说的,灵活应对,从而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现场的协调驾驭能力。作为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驾驭访谈现场的能力,善于倾听嘉宾和现场观众提出的观点和问题,并对他们的谈话内容进行再次提问,逐步把主题引向深入。主持人除了要引导话题深入外,还要协调好现场的各种关系,使主持人、嘉宾、观众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双向地交流。特别是在录制节目的现场,录制每期节目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使主持人事先准备得很充分,有时现场也会出现突发事件,这时如何控制访谈场面?只能依靠节目主持人。访谈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要将话题进行到一定程度,并且在既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谈话。同时,在谈话过程中要想保持话题的“新鲜”,主持人就要善于抛出话题,收回话题;要激发嘉宾的谈话热情,让嘉宾和观众在思想上产生碰撞,真正实现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所以,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协调驾驭能力是谈话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一种职业技能。
有幽默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斯威夫特曾经说过:有许多真实的话都是在笑话中讲出来的。在访谈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的幽默,不仅可以放松访谈嘉宾的紧张情绪,调节现场气氛,而且在谈话过程中,当嘉宾有些疲惫时,主持人的幽默也可以使嘉宾的情绪重新调动起来,现场的氛围重新活跃起来。
任何一个访谈节目的成功,都与其节目主持人密不可分。《对话中原》栏目应尽快找到适合自己栏目风格的固定节目主持人,并将其打造成为一位品牌主持人。
作为一档成功的访谈类节目,首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节目定位准确,以服务受众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之上创新节目表现形式,提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这必将使其走上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董方晓
节目的受众定位
吴郁教授在《谈话的魅力》一书中说道:“受众对大众传播所传达的各种内容也会加以选择、判断,他们一般只接受一些与自己的信念相符合的信息。”因此,一个栏目能否成功、能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准确的受众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一档优秀的访谈节目首先必须对社会和受众做深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栏目的受众群体,最后要明确目标受众对访谈类节目的需求。
《对话中原》从推出以来便以“关心河南发展、了解中原文化的群众”为目标,探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分享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关注受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节目开播到现在,基于准确的受众定位,也尝试拓宽新的谈话角度,来吸引更多的潜在受众。《对话中原》在创作灵感上是进步的,它在锁定自己目标受众的同时,也能引出更多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和视角。找准一个特定的选题领域,培养自己固定的受众群体,为今后栏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话题及嘉宾的选择
在明确受众定位的基础上,访谈类节目应尽量寻求选题的独特性。只有独特的选题,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虽然现在访谈类节目讨论的话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应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和受众贴身的话题进行讨论,把目标定在解决问题、发掘背后信息之上,致力服务于广大受众。
《对话中原》的话题及嘉宾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公众人物,选择在艺术、体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例如邓亚萍、刘国梁、李瑞英等;2.普通人但不普通的故事,例如:1977年恢复高考时,第一批考上大学的河南人,或者虽不是河南人但正在为河南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七七级大学生,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情况;3.河南籍将军、名人的后代以及工作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的典型人物,挖掘他们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4.对相同事件的讨论我们要有新锐思想,例如“钓鱼”、“兴奋剂”事件,我们要用通俗的话来说高端的问题。总之,话题选择要遵循“三有”原则,即有情、有用、有意思。目前,《对话中原》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挖掘河南戏剧、演艺名人资源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栏目的表现形式
访谈类节目的表现形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嘉宾和观众围绕一个话题在主持人的控制下各抒己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话题阐述清楚;另一种是访谈过程中加入外景拍摄的资料,作为谈话的由头或者谈话中对某些问题的补充和延伸。《对话中原》则是两种形式的结合,但是在形式的结合上略显粗糙,没有很好地突出现场感。访谈类节目一般都是录播节目,《对话中原》也属于该类,录播节目如何给观众带来一种现场感呢?笔者认为《对话中原》栏目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合理布置谈话场景,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对话中原》栏目应选择与演播室背景颜色相协调的沙发,并且沙发的摆放位置应将主持人和嘉宾的席位排成弧形,营造出一种朋友在自己家里聊天的氛围,也让嘉宾看到这样的场景布置,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下。场地的设置和观众参与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的位置离嘉宾远,观众的参与性就不强;反之,离得比较近,观众的热情和互动性就会比较强一些。《对话中原》栏目录制的演播室,观众离嘉宾的距离就稍微有点远,这样就会影响到观众的参与性。
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手段。例如画面、资料、空间转换、才艺展示等。电视就是用画面语言来说话的,在访谈节目中加入画面,让画面发挥它真实记录事实、表情达意等作用,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资料包括与访谈嘉宾有关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影像、文学作品等,编导可以自己进行选择,以达到展现嘉宾某一方面特点的需要。特定的访谈时空,有助于主持人控制现场,形成良好的双向交流。但是,每一期节目都在规定的时空里进行访谈,时间长了,观众就会缺乏新鲜感,所以,在节目中可以根据节目的需要进行时空转换,使节目更具看点。同时,可以在节目中加入才艺展示,例如,《小香玉,只有香如故》一期,小香玉现场演唱,台下小香玉的同学随后也走上台去一同演唱,引来全场观众的共鸣,使节目达到了高潮。编导只要保证每期谈话节目不失其特点,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手段,这样才能让观众感觉到节目的新意,感受到节目所要表达的情感。
栏目的后期制作与播出时间。栏目的后期剪辑,应尽量保持录制节目过程的原汁原味,保证节目的完整性。播出时,要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有一种自己“亲临现场”的感觉,这样才会更真实,才能吸引住观众。同时,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让网友在网络上也参与到节目中来,这样可以引起观众对节目的期待和关注,同时也确保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要求,从而栏目策划团队可以选择相应的话题进行访谈,使节目更加受欢迎。此外,栏目的播出时间也会影响栏目的收视率,《对话中原》的播出时间为每周六上午8:40,节目时长40分钟。在该时间段安排节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收视率。应该根据受众的作息规律,合理安排播出时间,势必会扩大其影响力和收视率。
打造品牌主持人
作为节目主持人,首要任务是要把握好节目现场的整体走向,引导嘉宾达到最佳的谈话状态,使主题的表达趋于完善。怎样使主持人很好地控制整个节目的谈话过程呢?笔者认为,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策划和采编能力。谈话节目中的任何一个话题不是主持人现场张嘴就来,都有一个精心策划的过程,如果主持人与前期策划脱节,只能靠主持人在问题的表面进行再创作。现在很多谈话节目都对采访嘉宾进行前期采访,并且把其作为话题的切入点,从切入的故事、画面片段到话题的衔接,再从话题的衔接到现场的衔接,最后再到话题的终结。如果主持人没有这种贯穿始终的思想,那么在访谈中间就不能很好地和嘉宾沟通,就很难进行话题的深入。国外很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都是从记者成长起来的,因为他们具备这种策划、采编的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的很多经验,使他们的社会阅历、专业素养、认知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而能够很好地驾驭整个节目。
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作为主持人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基本功,但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除了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整合能力。不仅要能说,而且要会说。能说是每个主持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会说就要看主持人的个人语言表达水平了,谈话节目主持人就要具备很强的即兴表达能力,包括对词语的选择、语法的运用等。同时,倾听能力也很重要,主持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嘉宾谈话,倾听不仅是对嘉宾的尊重,同时也是主持人捕捉信息的需要。只有听清了对方的谈话内容,才能了解对方的心境、态度,才能及时捕捉到嘉宾想说的和不想说的,灵活应对,从而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现场的协调驾驭能力。作为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驾驭访谈现场的能力,善于倾听嘉宾和现场观众提出的观点和问题,并对他们的谈话内容进行再次提问,逐步把主题引向深入。主持人除了要引导话题深入外,还要协调好现场的各种关系,使主持人、嘉宾、观众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双向地交流。特别是在录制节目的现场,录制每期节目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即使主持人事先准备得很充分,有时现场也会出现突发事件,这时如何控制访谈场面?只能依靠节目主持人。访谈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要将话题进行到一定程度,并且在既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谈话。同时,在谈话过程中要想保持话题的“新鲜”,主持人就要善于抛出话题,收回话题;要激发嘉宾的谈话热情,让嘉宾和观众在思想上产生碰撞,真正实现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所以,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协调驾驭能力是谈话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一种职业技能。
有幽默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斯威夫特曾经说过:有许多真实的话都是在笑话中讲出来的。在访谈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的幽默,不仅可以放松访谈嘉宾的紧张情绪,调节现场气氛,而且在谈话过程中,当嘉宾有些疲惫时,主持人的幽默也可以使嘉宾的情绪重新调动起来,现场的氛围重新活跃起来。
任何一个访谈节目的成功,都与其节目主持人密不可分。《对话中原》栏目应尽快找到适合自己栏目风格的固定节目主持人,并将其打造成为一位品牌主持人。
作为一档成功的访谈类节目,首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节目定位准确,以服务受众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之上创新节目表现形式,提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这必将使其走上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