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可见,游戏已成为孩子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幼儿在游戏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那么教师如何有效指导,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有意义而快乐的活动,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我认为,不外乎“景”“情”“境”三个字。
我们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孩子在自由探索、自我发现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经验,为有效地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服务。
预设情景,丰富经验——“景”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感兴趣的材料,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景促情,真正做到教学无声胜有声。俗话说“巧妇难煮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环境,没有可以操作的或者说没有可以想象假设的道具,孩子是无法完成他们要做的游戏的。
一处美丽的风景会让人滋生出一亲芳泽的渴望,一幕动人的画面会让我们流露出动情的情愫。而“触景生情”运用在游戏的指导上则是一种教学教育的技巧。所谓的景,就是教师为幼儿游戏预设的情景和材料道具以及前期经验的铺垫,吸引幼儿有渴望参加游戏的情感。这种渴望不是人为强加的,它符合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促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加入游戏。因此,在最初的游戏开展中,教师的前期预设很重要。为幼儿搭建一个合理的模型和环境,引发幼儿产生游戏的冲动和欲望,触发幼儿已有的表象,能很好地帮助幼儿顺利自然地进入游戏的状态中,这种预设包括物质的环境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隐形的,比如一些孩子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和前期经验的准备。
角色游戏的材料来自幼儿生活,更应高于幼儿生活。我们在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要结合幼儿兴趣点、现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这些材料来源很丰富,它可以是幼儿在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看到的、经历到的实际事物。例如:节假日期间,我们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农贸市场买菜,让孩子们耳濡目染亲身感受菜场的买卖,菜场里有哪些蔬菜等。然后我们根据菜场的布局和情况来预设情景,设置游戏环境,游戏的开展水到渠成。所以,有智谋的情景预设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内化需求、外化行为——“情”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能真正表达内心的需求,从而去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长时间呆坐不动或保持同一动作姿势,会让他们疲劳和厌烦。游戏可改善孩子的心态,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变换姿势,开心地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動作,这无疑也是内心需求的展现。在自由、开心的游戏中,孩子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整到了最佳水平,从而避免厌烦和疲劳,让躯体感到舒适和愉快使内在的需求得到有效的释放,情感上得到满足。
人的外在行为往往是内在需求的表现,尤其是孩子,思维直白,心里想什么就会去做什么。那么在游戏中要让幼儿对游戏的内在需求物化为外在的积极参与行为,教师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要贯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经验,并由此产生自发的游戏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乐趣,让生活和游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那么相应的,游戏内容、形式都应该是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活动中演化而来。
如小班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较高,但这种兴趣往往只浮于表面,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能持续很久,玩着玩着就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身份。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抱着娃娃的“妈妈”跑到“医院”给孩子看病,结果自己成了忙前忙后的“医生”,“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不见了,溜达去了“美容院”。此类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因为孩子年龄特点造成的,幼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完整地完成固有模式的游戏程序。同时,由于孩子们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比如玩具的争夺、角色的错乱、角色的争夺等等,如果教师不及时介入和引导,那么孩子的游戏激情将会在矛盾的影响下受到打击,对游戏的兴趣也会削减。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多层次、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方案,真正地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让其内心的快乐刺激他们进一步的需求,从而付诸实践,积极参与游戏,获得更多的发展和提升,做到内化需求,外化行为,让孩子们成为游戏的主人。
自主评价、不断提升——“境”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与生俱来喜爱游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游戏的状态下进行着模仿学习。但每个幼儿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想象力发展水平不同,在游戏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想法和玩法。孩子的想法无奇不有,我们不仅要及时肯定幼儿富有创意的想法,并适时引导,给幼儿想象的空间,尊重每个孩子,还要鼓励他们表达,千万不要动不动说“不对”,不能抹杀孩子内心独有的想法,把刚刚萌发的想象冻结在否定声中,要懂得适当引导,让孩子不着边际的想法朝着可能、实际的方向转变。
在游戏结束评价环节,我们要尽可能把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来讲一讲、说一说、评一评,这不仅有利于孩子判断力的发展,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所以让孩子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自由评价,不断提升游戏能力、交往能力、口语能力、创造能力、拓展能力,达到身心同步和谐发展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境”,境由心生,心里有了内容,有了提升,诠释的境界才能提升。
游戏的“景”“情”“境”,犹如一道教学玄机,阐释了有效开展游戏的真谛。在角色游戏中,由景促情,进而达到境。幼儿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反复地模仿和体验,充分调动了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他们可以愉快、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意志性格。角色游戏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角色游戏的主人,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东湖苑幼儿园)
我们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孩子在自由探索、自我发现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经验,为有效地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服务。
预设情景,丰富经验——“景”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教师要结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感兴趣的材料,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景促情,真正做到教学无声胜有声。俗话说“巧妇难煮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环境,没有可以操作的或者说没有可以想象假设的道具,孩子是无法完成他们要做的游戏的。
一处美丽的风景会让人滋生出一亲芳泽的渴望,一幕动人的画面会让我们流露出动情的情愫。而“触景生情”运用在游戏的指导上则是一种教学教育的技巧。所谓的景,就是教师为幼儿游戏预设的情景和材料道具以及前期经验的铺垫,吸引幼儿有渴望参加游戏的情感。这种渴望不是人为强加的,它符合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促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加入游戏。因此,在最初的游戏开展中,教师的前期预设很重要。为幼儿搭建一个合理的模型和环境,引发幼儿产生游戏的冲动和欲望,触发幼儿已有的表象,能很好地帮助幼儿顺利自然地进入游戏的状态中,这种预设包括物质的环境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隐形的,比如一些孩子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和前期经验的准备。
角色游戏的材料来自幼儿生活,更应高于幼儿生活。我们在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要结合幼儿兴趣点、现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这些材料来源很丰富,它可以是幼儿在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看到的、经历到的实际事物。例如:节假日期间,我们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农贸市场买菜,让孩子们耳濡目染亲身感受菜场的买卖,菜场里有哪些蔬菜等。然后我们根据菜场的布局和情况来预设情景,设置游戏环境,游戏的开展水到渠成。所以,有智谋的情景预设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内化需求、外化行为——“情”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能真正表达内心的需求,从而去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长时间呆坐不动或保持同一动作姿势,会让他们疲劳和厌烦。游戏可改善孩子的心态,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变换姿势,开心地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動作,这无疑也是内心需求的展现。在自由、开心的游戏中,孩子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调整到了最佳水平,从而避免厌烦和疲劳,让躯体感到舒适和愉快使内在的需求得到有效的释放,情感上得到满足。
人的外在行为往往是内在需求的表现,尤其是孩子,思维直白,心里想什么就会去做什么。那么在游戏中要让幼儿对游戏的内在需求物化为外在的积极参与行为,教师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要贯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经验,并由此产生自发的游戏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乐趣,让生活和游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那么相应的,游戏内容、形式都应该是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活动中演化而来。
如小班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较高,但这种兴趣往往只浮于表面,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能持续很久,玩着玩着就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身份。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抱着娃娃的“妈妈”跑到“医院”给孩子看病,结果自己成了忙前忙后的“医生”,“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不见了,溜达去了“美容院”。此类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因为孩子年龄特点造成的,幼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完整地完成固有模式的游戏程序。同时,由于孩子们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比如玩具的争夺、角色的错乱、角色的争夺等等,如果教师不及时介入和引导,那么孩子的游戏激情将会在矛盾的影响下受到打击,对游戏的兴趣也会削减。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多层次、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方案,真正地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让其内心的快乐刺激他们进一步的需求,从而付诸实践,积极参与游戏,获得更多的发展和提升,做到内化需求,外化行为,让孩子们成为游戏的主人。
自主评价、不断提升——“境”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与生俱来喜爱游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游戏的状态下进行着模仿学习。但每个幼儿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想象力发展水平不同,在游戏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想法和玩法。孩子的想法无奇不有,我们不仅要及时肯定幼儿富有创意的想法,并适时引导,给幼儿想象的空间,尊重每个孩子,还要鼓励他们表达,千万不要动不动说“不对”,不能抹杀孩子内心独有的想法,把刚刚萌发的想象冻结在否定声中,要懂得适当引导,让孩子不着边际的想法朝着可能、实际的方向转变。
在游戏结束评价环节,我们要尽可能把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来讲一讲、说一说、评一评,这不仅有利于孩子判断力的发展,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所以让孩子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自由评价,不断提升游戏能力、交往能力、口语能力、创造能力、拓展能力,达到身心同步和谐发展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境”,境由心生,心里有了内容,有了提升,诠释的境界才能提升。
游戏的“景”“情”“境”,犹如一道教学玄机,阐释了有效开展游戏的真谛。在角色游戏中,由景促情,进而达到境。幼儿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反复地模仿和体验,充分调动了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他们可以愉快、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意志性格。角色游戏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角色游戏的主人,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东湖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