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出现在饭桌上、亲密相交的家人之爱;一盏昏黄而温暖的灯光、放松且欢愉的交流,有种共享,有种无可取代的亲近。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道道美食之间。食物原来,也成为记忆的储存体,它们跟着我们关于回忆的故事一起流转于生命之中。故事存于大脑里、味道存于感受中。最美好的是当故事与味道两者相遇了、家人与欢乐相遇了、温情在饭桌上相遇了,而经由这本书,我们能够穿越空间的距离,而和另一个国家的家常饭桌、故事、美食,一起相遇。”在《老祖母的家传食谱》的自序中,作者袁皖君这样写道。
以多元化移民著称的加拿大,居民组成背景多样,在这样的脉络地图里,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亚美尼亚、摩洛哥、塞尔维亚、印度、韩国,台湾、上海等移民家庭的故事,在一道道家常菜里与作者相遇。
为上一辈的女性做记录
袁皖君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1996年留学加拿大Humber设计学院学习室内设计。毕业后她留在加国工作,并在那安了家。因为对美食有兴趣,除了自己动手做菜,也从事与美食相关的媒体工作,曾担任多伦多《明报》副刊记者、明报饮食杂志《乐在明厨》特约编辑,并为《 51周报》撰写美食专栏。
在采访加国各大餐厅大厨的过程中,袁皖君发现,许多大厨最初学习厨艺的地方是自家的厨房,而第一个教他们厨艺的,是母亲或是祖母。在他们心中,世间最美的料理都是由母亲或是祖母亲手烹饪而出的家常菜。多伦多非常有名的西班牙餐厅Embrujo Flamenco Tapas Restaurantde 的主厨Mali说,唯一教过自己厨艺的人是外婆。从小她就跟着外婆在厨房打转,后来通过自己的训练和自修终于成为大厨,到现在90多岁的外婆仍不时在电话里教授她或者提醒她哪些菜的步骤该如何做。在这些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女性在厨房为家庭付出的身影里,袁皖君看到了自己的外婆。外婆的家常菜也是她的美味乡愁。一直以来,她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能为外婆记录下一点故事。
“上一辈女性,不论哪个国家的,为了家人都默默付出,站在家人的身后打点一切。我希望可以为那个年代的女性做一些记录。时间也越来越宝贵了,我的外婆已经不在,母亲也73岁了,能被我记录的那个年代的女性已经越来越少了。”在采访中,袁皖君认识了一对法国移民母女。86岁的法国老祖母与女儿一起接受了采访,能够在这个时间段为这位老祖母留影做记录,她自觉非常有意义。而选择以家常菜作为记录的切入点,是因为“家常菜对每个人来说既亲切又熟悉,而对这些平凡女性来说,也是她们能够应付自如的事情”。
老祖母的美味罐子
建构好了书的框架之后,寻找受访对象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以及意外之喜。一开始吃了很多闭门羹,有些人不想接受采访,有些人不知道这样的企划到底想要干嘛。经过一番波折,在先生同事的朋友介绍下,终于找到了第一位受访者,德国妈妈Birgit。这位妈妈非常支持袁皖君的构想,也推荐了好几位朋友给她。在其他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齐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作为受访对象。
“最开始设定的移民国家都是大众比较熟悉的,旅行时比较会去的,比如西欧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也有泰国和越南,可是最终没有找到适合的人。亚美尼亚、摩洛哥这样一些国家的移民,完全是预料之外的收获,还有荷兰和波兰的移民,这些国家很少有移民,她们的食谱和故事让我回味无穷也充满惊喜。”
这本书最初的构想和最后呈现的不太一样。袁皖君一开始的设定是《老祖母的美味罐子》,食谱里有一道是可以塞到罐子里的菜。她的外婆就有一个玻璃罐。在袁皖君的记忆里,小时候外婆最爱做的点心是“小扎饼干”。外婆总将做好的饼干放进她沉甸甸的玻璃饼干罐子里,然后像是收藏珍宝般把罐子放在床底下。等她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就取出罐子,拿出几块饼干给她吃。“我想每位老祖母应该都有一个罐子吧,可能是糖果罐也可能是饼干罐,或者是腌菜罐。”不过出版社建议不要把食谱局限在罐子里,希望范围更宽一些。罐子里的食谱虽然没有出现在每一位受访女性的传家食谱里,但还是可以看到带着不同国家特色的“玻璃罐子”的身影:袁皖君按照记忆做出的外婆味的“小扎饼干”;亚美尼亚祖母玻璃罐里的糖衣杏仁;西班牙姐妹的西班牙番茄酱;塞尔维亚祖母罐子里的果仁蜜饼……每一个玻璃罐子里的小点心、酱料、腌菜,都是那个家庭独一无二的自家味,是那个家庭里的人儿时乡愁的味道,跟随着她们经历生活的变迁,最终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
走进韩剧拍摄现场
在与这些为家庭付出的不同肤色的女性接触的过程中,袁皖君感触良多。“我看到她们对家人的爱。女性往往比想象中坚强,韧性也很高,很有生命的动力。我也看到了珍惜,过往的故事和相聚的时刻,提醒我珍惜当下的拥有。”
而带给她更深的触动,则是对“美食”看法的改变。“我以前比较专注于示范给读者看刁钻的或是创新的菜式,可是从这些平凡的女性身上,我学习到,在做一道菜的时候,食材、调料上的调配,可以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简单的三四个步骤就可以做出很好吃的食物。采访中一次又一次向我证明,一道菜好不好吃并不只是单纯的味觉享受,味觉和记忆是有关联的。在某个晚上,你与某个人在某地吃到一道菜,用餐的过程中你们相谈甚欢,喝了一点酒,整个气氛很好,下次再吃到那道菜的时候,你就会想起那天的场景。很多时候,因为太忙碌了,我们会忽略味觉和记忆之间的这种关系。”
这次不同国家的家常美食寻味之旅,让袁皖君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韩国妈妈金太太家吃到的韩式炖牛仔骨肉。餐桌上摆满了韩剧里经常出现的各种小菜,让喜欢看韩剧的袁皖君有一种兴奋感。金太太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糙米饭,还有那锅她熬制了很久,只有韩国平常人家才做的韩式炖牛仔骨肉。满屋飘香,淋一勺汤汁在饭里,尝一口入口即化的肉,“简直是天衣无缝,”袁皖君用了“天衣无缝”这样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感觉,她笑着说,“那天的晚餐有一种被朋友招待的感觉。大家边吃边聊,闲话家常。母子俩因为意见不合还一边吵嘴,我边吃边看着,感觉好温馨,有一种身临韩剧拍摄现场的感觉。”
美食是爱的传递
每天吃什么菜,过年吃什么菜,童年时祖母做什么家常菜……从这样一些日常生活有关吃的问题出发,袁皖君走进了不同国家平凡人的家庭,藉由餐桌上的家常菜,她也走进了那些人的生命故事里:荷兰女生Ria的拿手菜竟然是阿拉伯菜,因为这位欧洲白种女孩爱上了阿拉伯男子,两人跨越了差距极大的文化背景最终走到了一起,并在婚后移民加拿大;刚烈的印度女子Lina奋力抗争重男轻女的印度社会,却在母亲过世后惊觉自己的要求为自己留下无法弥补的亲情伤口,她逃到与印度完全不同的回教世界摩洛哥企图疗伤,在那里和当地山村居民学习原始的煮食生活,在食物中她得到了疗愈也找到了生活的初衷,并在多伦多开展了饮食事业……
也因着这次的美食追寻之旅,袁皖君了解到不同国家的人的生活、性格和文化。原来在意大利,普通人家里自己是不吃披萨的,披萨是全家人外食时才会吃的主菜。韩国妈妈花很长时间做的炖牛仔骨肉,是在外面餐厅吃不到的家常菜,因为耗时费工,可这道菜是韩国家庭里妈妈的拿手菜,代表了母亲对家人的爱……
除了不同国家不同家庭的故事,书里还附上了家传食谱。“我希望鼓励读者自己做菜。这些食谱真的很容易操作,我自己试着做过之后,出来的味道都很好。现代女性总觉得‘洗手作羹汤’是传统的女性形象,觉得走进厨房动手做菜非常辛苦,可是我觉得动手作食物是我们表达对生命热爱的方式,是展示对生活的爱的一个管道。我自己也会有因为工作忙碌食不知味的时候,可是回到正常的生活步调,想要尝试做美食的心情就会回来,然后就发现:美食是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爱,为自己所爱的人做食物,看着他享受的表情,那其实是在传递爱,以及关怀。”袁皖君如是说。
以多元化移民著称的加拿大,居民组成背景多样,在这样的脉络地图里,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亚美尼亚、摩洛哥、塞尔维亚、印度、韩国,台湾、上海等移民家庭的故事,在一道道家常菜里与作者相遇。
为上一辈的女性做记录
袁皖君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1996年留学加拿大Humber设计学院学习室内设计。毕业后她留在加国工作,并在那安了家。因为对美食有兴趣,除了自己动手做菜,也从事与美食相关的媒体工作,曾担任多伦多《明报》副刊记者、明报饮食杂志《乐在明厨》特约编辑,并为《 51周报》撰写美食专栏。
在采访加国各大餐厅大厨的过程中,袁皖君发现,许多大厨最初学习厨艺的地方是自家的厨房,而第一个教他们厨艺的,是母亲或是祖母。在他们心中,世间最美的料理都是由母亲或是祖母亲手烹饪而出的家常菜。多伦多非常有名的西班牙餐厅Embrujo Flamenco Tapas Restaurantde 的主厨Mali说,唯一教过自己厨艺的人是外婆。从小她就跟着外婆在厨房打转,后来通过自己的训练和自修终于成为大厨,到现在90多岁的外婆仍不时在电话里教授她或者提醒她哪些菜的步骤该如何做。在这些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女性在厨房为家庭付出的身影里,袁皖君看到了自己的外婆。外婆的家常菜也是她的美味乡愁。一直以来,她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能为外婆记录下一点故事。
“上一辈女性,不论哪个国家的,为了家人都默默付出,站在家人的身后打点一切。我希望可以为那个年代的女性做一些记录。时间也越来越宝贵了,我的外婆已经不在,母亲也73岁了,能被我记录的那个年代的女性已经越来越少了。”在采访中,袁皖君认识了一对法国移民母女。86岁的法国老祖母与女儿一起接受了采访,能够在这个时间段为这位老祖母留影做记录,她自觉非常有意义。而选择以家常菜作为记录的切入点,是因为“家常菜对每个人来说既亲切又熟悉,而对这些平凡女性来说,也是她们能够应付自如的事情”。
老祖母的美味罐子
建构好了书的框架之后,寻找受访对象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以及意外之喜。一开始吃了很多闭门羹,有些人不想接受采访,有些人不知道这样的企划到底想要干嘛。经过一番波折,在先生同事的朋友介绍下,终于找到了第一位受访者,德国妈妈Birgit。这位妈妈非常支持袁皖君的构想,也推荐了好几位朋友给她。在其他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齐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作为受访对象。
“最开始设定的移民国家都是大众比较熟悉的,旅行时比较会去的,比如西欧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也有泰国和越南,可是最终没有找到适合的人。亚美尼亚、摩洛哥这样一些国家的移民,完全是预料之外的收获,还有荷兰和波兰的移民,这些国家很少有移民,她们的食谱和故事让我回味无穷也充满惊喜。”
这本书最初的构想和最后呈现的不太一样。袁皖君一开始的设定是《老祖母的美味罐子》,食谱里有一道是可以塞到罐子里的菜。她的外婆就有一个玻璃罐。在袁皖君的记忆里,小时候外婆最爱做的点心是“小扎饼干”。外婆总将做好的饼干放进她沉甸甸的玻璃饼干罐子里,然后像是收藏珍宝般把罐子放在床底下。等她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就取出罐子,拿出几块饼干给她吃。“我想每位老祖母应该都有一个罐子吧,可能是糖果罐也可能是饼干罐,或者是腌菜罐。”不过出版社建议不要把食谱局限在罐子里,希望范围更宽一些。罐子里的食谱虽然没有出现在每一位受访女性的传家食谱里,但还是可以看到带着不同国家特色的“玻璃罐子”的身影:袁皖君按照记忆做出的外婆味的“小扎饼干”;亚美尼亚祖母玻璃罐里的糖衣杏仁;西班牙姐妹的西班牙番茄酱;塞尔维亚祖母罐子里的果仁蜜饼……每一个玻璃罐子里的小点心、酱料、腌菜,都是那个家庭独一无二的自家味,是那个家庭里的人儿时乡愁的味道,跟随着她们经历生活的变迁,最终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
走进韩剧拍摄现场
在与这些为家庭付出的不同肤色的女性接触的过程中,袁皖君感触良多。“我看到她们对家人的爱。女性往往比想象中坚强,韧性也很高,很有生命的动力。我也看到了珍惜,过往的故事和相聚的时刻,提醒我珍惜当下的拥有。”
而带给她更深的触动,则是对“美食”看法的改变。“我以前比较专注于示范给读者看刁钻的或是创新的菜式,可是从这些平凡的女性身上,我学习到,在做一道菜的时候,食材、调料上的调配,可以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简单的三四个步骤就可以做出很好吃的食物。采访中一次又一次向我证明,一道菜好不好吃并不只是单纯的味觉享受,味觉和记忆是有关联的。在某个晚上,你与某个人在某地吃到一道菜,用餐的过程中你们相谈甚欢,喝了一点酒,整个气氛很好,下次再吃到那道菜的时候,你就会想起那天的场景。很多时候,因为太忙碌了,我们会忽略味觉和记忆之间的这种关系。”
这次不同国家的家常美食寻味之旅,让袁皖君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韩国妈妈金太太家吃到的韩式炖牛仔骨肉。餐桌上摆满了韩剧里经常出现的各种小菜,让喜欢看韩剧的袁皖君有一种兴奋感。金太太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糙米饭,还有那锅她熬制了很久,只有韩国平常人家才做的韩式炖牛仔骨肉。满屋飘香,淋一勺汤汁在饭里,尝一口入口即化的肉,“简直是天衣无缝,”袁皖君用了“天衣无缝”这样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感觉,她笑着说,“那天的晚餐有一种被朋友招待的感觉。大家边吃边聊,闲话家常。母子俩因为意见不合还一边吵嘴,我边吃边看着,感觉好温馨,有一种身临韩剧拍摄现场的感觉。”
美食是爱的传递
每天吃什么菜,过年吃什么菜,童年时祖母做什么家常菜……从这样一些日常生活有关吃的问题出发,袁皖君走进了不同国家平凡人的家庭,藉由餐桌上的家常菜,她也走进了那些人的生命故事里:荷兰女生Ria的拿手菜竟然是阿拉伯菜,因为这位欧洲白种女孩爱上了阿拉伯男子,两人跨越了差距极大的文化背景最终走到了一起,并在婚后移民加拿大;刚烈的印度女子Lina奋力抗争重男轻女的印度社会,却在母亲过世后惊觉自己的要求为自己留下无法弥补的亲情伤口,她逃到与印度完全不同的回教世界摩洛哥企图疗伤,在那里和当地山村居民学习原始的煮食生活,在食物中她得到了疗愈也找到了生活的初衷,并在多伦多开展了饮食事业……
也因着这次的美食追寻之旅,袁皖君了解到不同国家的人的生活、性格和文化。原来在意大利,普通人家里自己是不吃披萨的,披萨是全家人外食时才会吃的主菜。韩国妈妈花很长时间做的炖牛仔骨肉,是在外面餐厅吃不到的家常菜,因为耗时费工,可这道菜是韩国家庭里妈妈的拿手菜,代表了母亲对家人的爱……
除了不同国家不同家庭的故事,书里还附上了家传食谱。“我希望鼓励读者自己做菜。这些食谱真的很容易操作,我自己试着做过之后,出来的味道都很好。现代女性总觉得‘洗手作羹汤’是传统的女性形象,觉得走进厨房动手做菜非常辛苦,可是我觉得动手作食物是我们表达对生命热爱的方式,是展示对生活的爱的一个管道。我自己也会有因为工作忙碌食不知味的时候,可是回到正常的生活步调,想要尝试做美食的心情就会回来,然后就发现:美食是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爱,为自己所爱的人做食物,看着他享受的表情,那其实是在传递爱,以及关怀。”袁皖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