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化为例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上呈现的往往是结论性的知识,而且是抽象的、理想化的、静态的一般规律,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不良结构情境。运用知识化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会陷入固化的绝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挖掘知识背后的思维过程,或者说用可视化的思维展示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清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结构化学习。
  “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提高学生思维效率的高效课堂教学手段和途径。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地理思维是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推理、预测等基本思维形式与地理科学内在逻辑的融合。
  地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以现成结论的形式出现的,论证说明简洁,并常是定型化了的知识,所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必须经过充分的、反复的思维。如通过比较思维,理解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组成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通过抽象与概括,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地图思维,判读和认识地理环境的特征等等。無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学习目标的层次划分“识记──理解──运用──创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思维的推动。所以说思维是全面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支撑和必备条件。
  二、思维可视化教学
  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等)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所谓“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就是将思维可视化技术与思维型课堂教学理念整合起来,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思维可视化教学聚焦在思维层,始终坚持把“思维能力训练”作为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背后的规律、方法、思维方式作为比知识还重要的“关注点”,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在训练中得到强化,形成能力,并在进一步的训练中得到迁移。
  三、思维为什么要可视化
  目前大多数教学关注点在“知识”,教学的目标是把知识“学会”,强调的是认知结果。“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于“答案的累积”,而来自于“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答案的累积”只是增加学生的“感性答题经验”,而不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解题能力”,所以当题目或题型一变,学生便无法应对,因为“感性经验”对不上号了。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学的关注点在“思维能力发展”上,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知识”这个“媒介”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的是认知过程即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
  四、以城市化为例---探索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课标解读
  程标准的行为动词是概括和解释,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概括和解释的结果反映的是信息获取、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不是要呈现结论,结论就在教材之中,而是要呈现“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记忆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1.以时间为线索,以示意图为工具,比较分析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特点。
  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城市出现的现象不同。中期加速阶段表现为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城市外围的郊区迁移。随着人口向郊区迁移和郊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使得市中心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城市总人口增加。后期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结果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中小城镇和乡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随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人口再次迁回大城市,出现了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现都是大城市市中心人口外迁,但是迁移的距离不同,对大城市的影响不同。为了弄清它们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人采取示意图和列表比较的方式,从直观形象入手,加以抽象概括,展现思维过程,抽取事物本质。
  2.以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链接,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方式。
  问题1:阅读教材说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措施和问题是对应的因果关系,问题是因,措施是果,有因才有果。本人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用箭头连线建立问题与措施之间的链接,培养学生的因果思维。
  问题2: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分析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
  首先明确什么是逆城市化,明确人口迁移的方向,进而推测迁移的原因。推动人口迁移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某地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某地的因素。按此推理,该问题可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从而使思维可视化。
  问题3:联系实际,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直接罗列了城市化对地理的环境的影响,没有对此问题加以分析,学生接受的是固定的结论,只是进行了知识性的学习,没有认知性的分析。本人在教学中对该问题进行了如下剖析,使问题的分析过程可视化,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
  通过剖析,问题的重点就落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其中又突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结合实际,联系必修一中气候、水循环的有关知识,展开具体分析。一般分析思路如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使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但是,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为此,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用思维导图构建本节知识体系,使零散的知识串成链,使知识更加系统性。
  在思维可视化过程中,思维是核心,可视化是呈现手段。可视化的思维更易被理解,被接受,被评价,更有助于人的能力迁移综合素质提升,它能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使零散知识系统化,思考轨迹程序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隐性思维显性化,从而大大提升教和学的效能。
其他文献
摘 要:情境构建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体现在其更有助于营造语言文化背景,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为有益。而传统模式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情境构建往往存在照本宣科、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种创新教学形式的作用发挥。因此,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对情境构建的合理运用不仅需要走生活化道路,提高课堂教学丰富性、趣味性,也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延
期刊
摘 要:如今,“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普及,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用的到“互联网+”,不论是购物,还是吃穿住行,甚至教育,都用到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利用“互联网+”传统教育的形式,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开阔了学生的眼见,又突破了让学生在书本上,教师在黑板上的教学传统模式,而且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所以,“互联网+”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必须且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力量深入到课堂实践中,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培养出更加合格的人才,就成为一个主流趋势。但是高中教育目前仍处于一个重应试、轻素养的阶段,学校更多的将管理精力和教学实践投入到考试学科,导致非考试类学科不能及时引入新的教育手段。本文以信息化为研究视角,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为研究对象,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改进对策两个方面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模式,意在为新视域下的高中信
期刊
摘 要:新时代高中班级管理事务琐碎,需要班主任倾注耐心与细心,将心理沟通作为其中关键一步。科学有效的沟通,对于化解学生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有现实意义。基于新时代高中生身心特征,在具体的沟通情境中,通过班主任的关爱、倾听与共情,实现心理层面的有效沟通。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心理;人际关系;沟通方法  2020级高考揭晓,我所带的高三21班成绩斐然。回首和学生一起走过的风雨兼程,总结、反思过往,我最深的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从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其中,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利用网络空间,提高预习效率;合理导入话题,注重兴趣激发;融合其他学科,提高探究综合性;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能力;优化评价方法,促进有效反思五点。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必要性;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三教学实践出发,本着简中求道的原则,以真正提高高三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根本目标,不断改进高三的教学方法,从而摸索出一点看似“懒”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做中学,回归课本,把每道高考题的题根在课本中找到,并以研究高考题的“进化论”为乐趣,对其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同时,在教学中从课本题出发,以循序渐进的精选题目为线索,带领学生过关斩将,逐步解决令学生愁眉不展的高考题目,从而让每一位学
期刊
摘 要:知识迁移是学生解决真实问题情境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为适应化学学科的独特性,教师教学中应有意识的运用迁移规律和迁移策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双向迁移。本文以氯水性质教学片段为例,介绍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实施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双向迁移,最终达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迁移;特征点;问题情境  社会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对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要求
期刊
摘 要:在中学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分析英语教材文本的结构、语言和背景,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培养语感,提升其综合能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提出了较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中翻转课堂的提出就是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资源来打造生动的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英语学习变得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是很多学生的薄弱学科,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等级比较高,很多题型都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学生在高中数学解题当中很难找准解题的思路和方向,在考试当中高中数学的错题率比较高。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展开系统研究,明确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现实意义,以及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注意方法和要点,针对现阶段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探究新时期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具体思路和模式,着重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解题
期刊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一个实例中理解和推论。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高,而且也能在帮助数学的学习。创新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受传统观念和现有知识的束缚,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更容易找到新的、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