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教育资源的扩充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MOOC+翻转课堂”式的“L- MCMC”新型教育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分析新型教育模式的价值、实践的可行性之后,以Python语言教学为例,对安庆师范大学2018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展开了实践。实践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得到了较好反响。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Python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15年人大会议提出“互联网+”以来,网络与实物结合体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在教育界也掀起了一股热浪。近年来,人们凭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与教育信息资源的扩充,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应运而生。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新型的教育方式的使用仍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实践也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如何把新型教育模式应用在高校课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斯坦福自2009年开设Python语言课程后,Python语言凭借其简洁性、扩展性、应用广泛性而受到大众青睐。统计至2019年,Python已经成为仅次于C语言和Java语言排名第三的语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Python语言设计》这门课程,但是由于传统课程的弊端,高校课堂以教师主讲的方式让学生养成了看到程序能理解却不会自己动手设计的现象,利用翻转课堂则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最好方式。本文则是以Python语言学习为例,利用“MOOC+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高阶思维的发展,为完善我国新型教育模式在高校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贡献一份力。
1“MOOC+翻转课堂”多元化教育应用于Python语言设计的可行性
(1)由于Python语言更注重实际操作,且Python语言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的快,并不适合以理论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的教学。同时,现代教育资源中MOOC提供的众多知名大学的课程,讲解透彻,学生可以搜索不同的MOOC课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Python课程实践性强,应用能力要求高,非常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课前储备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更加利于培养学生Python语言设计的应用能力。
2“MOOC+翻转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多元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
2.1.1慕课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即人数众多的没有技术门槛的向有意愿学习的人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在MOOC平台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课程进行学习。MOOC平台的学习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大众需求,同时它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具有个性化。
2.1.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哈佛大学教授Rahul Singh,他提出了一种叫做“同伴教学”的教育策略。之后Mazur概述了这一策略,名为“同行指导:用户手册”。[2]这种教学法颠倒了传统课堂的教学顺序,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搬到了课外,教师起到提供学习资源的角色,将作业、答疑过程放在了课内,教师只起到引导者与建议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主导-主体”式的混合教学模式。
2.1.3使用“MOOC+翻转课堂”式的L-MCMC模型
在一般意义上的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把作业与疑问放在课堂上解决。这样的翻转课堂的问题在于,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在课前没有完成慕课观看任务,就很难在课堂上展现自己,会导致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差的问题。[3]为了防止这类问题的出现,笔者提出了“MOOC+翻转课堂”式的L-MCMC模型以更好的完成Python语言设计的教学。
L-MCMC模型中,L(Learning)的过程发生在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筛选优质MOOC视频并制作任务清单推送给学生。学生自主在课前进行MOOC的观看并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清单,在规定的时间点前交送老师,老师通过任务清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整理学生疑难问题为课堂讲解做备课材料。
MCMC过程都发生在课堂上,指把课堂活动划分为MCMC四个阶段。其中M(MOOC)都表示观看MOOC,帮助学生诊断性学习并且查缺补漏。C(Communication)都表示交流与答疑解惑等过程。
第一个M阶段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播放重难点MOOC片段以回顾知识点,这里的重难点片段来自于学生反馈的任务清单中学生没有把握的知識点或者是MOOC本身就比较重要的片段,需要老师提前整理。第一个C阶段是教师主导的各类知识内化活动,结合MOOC重点片段解决同学们在任务清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同学答疑解惑,帮助学生个性化辅导,并为每一个小组的同学准备本节课相关问题的程序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个M阶段是指学生在课间自由观看自己不明白的MOOC片段,给学生足够的自我空间进行消化、反思、总结,为学生能够很好的进入小组合作环节做准备。第二个C阶段指在学生在知识内化后,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将老师布置的问题进行简单程序运行与设计,最后集中汇报成果。
2.3多元教学的评价
改变一贯的期末考试评定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利用MOOC观看时长与任务单完成情况、上课交流表现、每节课的成果汇报、期末测评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其中前三个求和取平均值,算作学生平时成绩。以此可以促进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外部压力转换成内部动机。
3“MOOC+翻转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馈
3.1实施过程 该实验是基于“MOOC+翻转课堂”式“L-MCMC”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Python语言设计》这门课的实践,该实践选取的对象是安庆师范大学2018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共100名同学,这些同学都学习过一定的语言编程知识,但是都没有接触过Python语言设计,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实验组按照“L-MCMC”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4]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一半进行考核,确保了学习评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3.2评价及反馈
通过实验,实验组的平时成绩整体要高于对照组成绩。这可能归因于①”L-MCMC”教学模式自由的学习氛围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整体表现良好。②任务单反馈、上课交流表现、每节课的成果汇报都纳入到学习评价内,不仅仅使得评价多样化,从一定的程度上也给予学生一定压力,使得他们在学习中稳扎稳打。而对照组因为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出现学生缺课、问题回答不清楚、作业雷同现象较多,使得成绩不太理想。
4关于模型的相关问题及反思
由模型实践得出的优良的教学效果在前一部分我们已经做了分析,但是一个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必然也伴随着相关问题的产生,笔者通过访谈《Python语言设计》实验组的任课老师以及前面所收回的学生调查问卷,提出以下问题。
1.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层次不齐,通过任务单的反馈可以看出,一些自覺性高的同学可以很好的解决任务单的相关问题,而一些同学课前不花时间仔细观看慕课导致任务单的完成度不高。这样的同学在课堂活动中表现较为沉默,不太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从表面看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是为师生减轻负担,但是在实践中实则比较繁重。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还要根据任务单整理上课资料,在课堂中还要进行个性化辅导,小组交流,成果汇报等。学生虽然确实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慕课观看,但是不断地完成连续性的任务让学生感觉压力倍增。
5结语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5]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交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宽松、有生机的学习氛围,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中“一言堂”的现象。这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培养他们合作交流意识、创造性思维、终生学习都具有不可衡量的价值。另外,对于翻转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上述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以及这样的新课堂是否适合高校的其他课程都值得花时间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龙敏敏.《浅谈信息化数字资源推动教学变革》.[J].《无线互联科技》
[2]葛宝,田茵.《PBL引导的翻转课堂》-以《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
[3]陈力新.《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在会计电计算化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4]兰田田.《需求分析视角下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
[5]张铃丽,姬朝阳.《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上下旬
作者简介:方慧(1998—),女,汉,皖芜湖,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教学论,单位: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安庆市246000。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Python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15年人大会议提出“互联网+”以来,网络与实物结合体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在教育界也掀起了一股热浪。近年来,人们凭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与教育信息资源的扩充,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应运而生。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新型的教育方式的使用仍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实践也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如何把新型教育模式应用在高校课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斯坦福自2009年开设Python语言课程后,Python语言凭借其简洁性、扩展性、应用广泛性而受到大众青睐。统计至2019年,Python已经成为仅次于C语言和Java语言排名第三的语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Python语言设计》这门课程,但是由于传统课程的弊端,高校课堂以教师主讲的方式让学生养成了看到程序能理解却不会自己动手设计的现象,利用翻转课堂则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最好方式。本文则是以Python语言学习为例,利用“MOOC+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高阶思维的发展,为完善我国新型教育模式在高校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贡献一份力。
1“MOOC+翻转课堂”多元化教育应用于Python语言设计的可行性
(1)由于Python语言更注重实际操作,且Python语言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的快,并不适合以理论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的教学。同时,现代教育资源中MOOC提供的众多知名大学的课程,讲解透彻,学生可以搜索不同的MOOC课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Python课程实践性强,应用能力要求高,非常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课前储备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动手实践操作,更加利于培养学生Python语言设计的应用能力。
2“MOOC+翻转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多元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
2.1.1慕课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即人数众多的没有技术门槛的向有意愿学习的人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在MOOC平台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课程进行学习。MOOC平台的学习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大众需求,同时它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具有个性化。
2.1.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哈佛大学教授Rahul Singh,他提出了一种叫做“同伴教学”的教育策略。之后Mazur概述了这一策略,名为“同行指导:用户手册”。[2]这种教学法颠倒了传统课堂的教学顺序,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搬到了课外,教师起到提供学习资源的角色,将作业、答疑过程放在了课内,教师只起到引导者与建议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主导-主体”式的混合教学模式。
2.1.3使用“MOOC+翻转课堂”式的L-MCMC模型
在一般意义上的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把作业与疑问放在课堂上解决。这样的翻转课堂的问题在于,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在课前没有完成慕课观看任务,就很难在课堂上展现自己,会导致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差的问题。[3]为了防止这类问题的出现,笔者提出了“MOOC+翻转课堂”式的L-MCMC模型以更好的完成Python语言设计的教学。
L-MCMC模型中,L(Learning)的过程发生在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筛选优质MOOC视频并制作任务清单推送给学生。学生自主在课前进行MOOC的观看并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清单,在规定的时间点前交送老师,老师通过任务清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整理学生疑难问题为课堂讲解做备课材料。
MCMC过程都发生在课堂上,指把课堂活动划分为MCMC四个阶段。其中M(MOOC)都表示观看MOOC,帮助学生诊断性学习并且查缺补漏。C(Communication)都表示交流与答疑解惑等过程。
第一个M阶段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播放重难点MOOC片段以回顾知识点,这里的重难点片段来自于学生反馈的任务清单中学生没有把握的知識点或者是MOOC本身就比较重要的片段,需要老师提前整理。第一个C阶段是教师主导的各类知识内化活动,结合MOOC重点片段解决同学们在任务清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同学答疑解惑,帮助学生个性化辅导,并为每一个小组的同学准备本节课相关问题的程序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个M阶段是指学生在课间自由观看自己不明白的MOOC片段,给学生足够的自我空间进行消化、反思、总结,为学生能够很好的进入小组合作环节做准备。第二个C阶段指在学生在知识内化后,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将老师布置的问题进行简单程序运行与设计,最后集中汇报成果。
2.3多元教学的评价
改变一贯的期末考试评定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利用MOOC观看时长与任务单完成情况、上课交流表现、每节课的成果汇报、期末测评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其中前三个求和取平均值,算作学生平时成绩。以此可以促进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外部压力转换成内部动机。
3“MOOC+翻转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馈
3.1实施过程 该实验是基于“MOOC+翻转课堂”式“L-MCMC”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Python语言设计》这门课的实践,该实践选取的对象是安庆师范大学2018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共100名同学,这些同学都学习过一定的语言编程知识,但是都没有接触过Python语言设计,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实验组按照“L-MCMC”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4]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一半进行考核,确保了学习评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3.2评价及反馈
通过实验,实验组的平时成绩整体要高于对照组成绩。这可能归因于①”L-MCMC”教学模式自由的学习氛围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整体表现良好。②任务单反馈、上课交流表现、每节课的成果汇报都纳入到学习评价内,不仅仅使得评价多样化,从一定的程度上也给予学生一定压力,使得他们在学习中稳扎稳打。而对照组因为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出现学生缺课、问题回答不清楚、作业雷同现象较多,使得成绩不太理想。
4关于模型的相关问题及反思
由模型实践得出的优良的教学效果在前一部分我们已经做了分析,但是一个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必然也伴随着相关问题的产生,笔者通过访谈《Python语言设计》实验组的任课老师以及前面所收回的学生调查问卷,提出以下问题。
1.翻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层次不齐,通过任务单的反馈可以看出,一些自覺性高的同学可以很好的解决任务单的相关问题,而一些同学课前不花时间仔细观看慕课导致任务单的完成度不高。这样的同学在课堂活动中表现较为沉默,不太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从表面看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是为师生减轻负担,但是在实践中实则比较繁重。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还要根据任务单整理上课资料,在课堂中还要进行个性化辅导,小组交流,成果汇报等。学生虽然确实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慕课观看,但是不断地完成连续性的任务让学生感觉压力倍增。
5结语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5]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交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宽松、有生机的学习氛围,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中“一言堂”的现象。这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培养他们合作交流意识、创造性思维、终生学习都具有不可衡量的价值。另外,对于翻转课堂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上述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以及这样的新课堂是否适合高校的其他课程都值得花时间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龙敏敏.《浅谈信息化数字资源推动教学变革》.[J].《无线互联科技》
[2]葛宝,田茵.《PBL引导的翻转课堂》-以《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
[3]陈力新.《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在会计电计算化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4]兰田田.《需求分析视角下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
[5]张铃丽,姬朝阳.《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上下旬
作者简介:方慧(1998—),女,汉,皖芜湖,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教学论,单位: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安庆市2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