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应对城镇化带来的教育压力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0003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人们都特别关注农村学校的过度撤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农民子女教育成本上升、辍学率上升、校园校车安全、孩子过早住校导致的亲情教育缺失……
  在规范农村学校撤并,优化农村学校布局的同时,笔者倒非常担心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教育资源的日益紧张与短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决策者的应有重视。
  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至2020年)》即将发布。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12年9月7日在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座谈会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刚过50%,其中包括了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若按城镇户籍人口统计,城镇化率也就在35%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低于一些与我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联合国关于世界城市展望的最新研究报告预计,中国城镇化从现在到2030年,还会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届时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至70%左右。目前,我国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有1000多万,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城镇人口还将增加3亿左右,相当于美国的人口总量。
  有学者测算,在当今中国,每年吸收1000多万农民进城,城市化率每年就可提高1个百分点,带动大约1500亿元的消费需求。还有学者测算,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10万元,如果按全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计算,即可拉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万亿元。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差约30个百分点,恰恰为中国创造了数十万亿元的投资与消费的市场空间。这无疑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
  城镇化首先表现为人口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将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将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势必会形成大幅度的资源配置调整,产生城市功能开发、土地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支撑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极大地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例如,如何做好新增人口的社会融入、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等。
  以山东省为例,根据山东统计年鉴的数据,2011年全省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1.2%。如果城镇化率达到65%,未来20年将会有近2300万人离开农村进入城镇。笔者简单根据山东省人均寿命进行推算,未来20年跟随流动大军进入城镇的3岁到18岁人口大约有450万人,大约是目前处于这个年龄段在城镇中小学幼儿园的在校生人数的一半。近年来,由城镇人口增加带来的教育压力有目共睹,城镇学校“超大班额”、“超大规模”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现有城镇教育已是超负荷运行,基本已无潜力可挖,再要多接纳一半的学生就学,其压力可见一斑。城镇学校必然会经历一个不断扩增的过程。若按照现有的城镇学校的平均规模推算,大约需要幼儿园5100所、小学2250所、初中720所、高中阶段学校320所,分别占现有城镇学校的55.7%、50.1%、32.5%和30%。这些测算还没有包括亟待解决的许多地方存在的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当然,城镇化带给教育的压力不仅仅是城镇教育规模的增加,还考验着现行的教育法规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等各个方面。应对城镇化带来的教育压力,必须超前规划,采取积极措施以应对这日渐汹涌的流动大军。
  一是人口流动所带来的教育问题将长期存在,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将促进流动适龄儿童少年社会融入作为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给予提前考虑和部署;
  二是从人口流动的方向看,二三线城市以及一些重点县镇将会在今后几年面临较大的教育规模增长的压力;
  三是城镇学校建设必须根据人口流动趋势进行科学规划和设置,要与城镇化进程同步,否则,城镇学校超大班额、择校热潮等问题仍将存在,甚至会愈演愈烈;
  四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变化是此消彼长的,城镇教育规模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农村教育规模的减少,因此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仍将继续;
  五是必须进行相关教育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教育税费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城镇化的因素。
  李克强副总理强调: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乃至站在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统筹研究实施城镇化战略。从现在开始,未雨绸缪,高度重视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规划布局和建设,努力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将长期面临的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编制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镇)城区人口变迁与教育资源规划布局研究(2011-2030)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全面启动编制规划与城镇化进程相配套的城市新增教育资源布局与建设规划。包括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普通高中的国民教育体系规划与建设,从少年宫、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到艺术馆的社会教育体系的规划与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要报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作为地方行政法规贯彻执行。
  3.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编制年度新增教育资源建设规划,列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城市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启用;财政部门将校舍建设和设施配备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教育和人事部门将教师和校长配置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建立新建学校教师和校长队伍的正常补充和配备机制。
  4.在国家层面,适时调整过去以支持农村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税费政策,完善城市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土地划拨政策,出台从土地出让金中预留建设经费的政策。
  5.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市民子女的融合教育作为城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防止造成二者的隔立、对立甚至相互仇视,为城市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民进山东省委副主委)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70年代,为应对不断推高的石油价格,丹麦能源行业开始转型。丹麦能源政策最初主要集中在增加国内能源生产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两个方面,并开始注重能源供应系统的安全性、环境的低污染性和社会的低成本性。丹麦成功地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主要归功于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节能。通过政策导向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可再生能源保证了能源供应安全,是丹麦为实现205
近期,《中国电视报》在《京华杂谈》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日趋减少的京城老话儿》,问题提得中肯、及时、必要。但是,在“京城老话儿”的书面化上,颇多值得研究处。此文很有代表性,因此,笔者想把问题展开。  文中说“京城老话儿”称壁虎为“歇里虎子”。书面“歇里虎子”不确,应为“蝎里虎子”,即蝎虎。壁虎形似蝎且以蝎为食,故名。据说,壁虎食蝎前,故意先让蝎子蜇自己产生快感,以致浑身哆嗦。又据说,因为壁虎常食蝎子
王立平(国家一级作曲家):    音乐创作人应把观众当上帝,保持对观众及经典作品的敬畏之心,保持积极向上、眼睛向下的精神,找到人民的共同需求,唱出更多人的心声与希望。唯有如此,才可能留下更多口口相传的作品。    李亚威(国家一级编导):    我要用我的眼睛架一座桥,一头是大海边的特区,一头是大山里的彝族,人们顺着我的视线看过去,就能看到这个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遗产和不断进步的文化活力,从而感受人
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相继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以民进中央名义提交的提案31件,这些提案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及环节,既有涉及教育、文化、出版等老阵地的提案,也有涉及农田污染治理、气象灾害预警、稳定村医队伍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新领域的提案。现选取本次两会递交的部分民进中央提案,供大家学习交流。  在城镇化进程中办好农村教育  【提案背景】  城镇化进程
生态红线,就是为维护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保护需求划定保护区域。生态红线是环境保护重要的制度创新,是维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划定生态红线就是保护城市的“心肺”,保护子孙后代的未来。它是继耕地红线后又一道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红线,是生态功能保护的基线、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上线。划定生态红线,对维护生态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摘 要:对于欲望的不断追求以及最终为欲望所束缚而酿造悲剧,是墨白长篇小说《欲望》三部曲的中心旨意。墨白通过几个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意在突出强调,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并非完全不能自主,只要努力摆脱欲望的缠缚,恢复人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就可以重新找回人的尊严。本论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墨白笔下人物围绕着事业、爱情、婚姻等人生重大取舍时所面临的欲望与理性之冲突做了相应的解读。  关键词:欲望;环境;城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回答何为中华民族的梦想时作了上述精辟的阐述。  不久前,习近平在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各民主党派人才荟萃、各具优势。希望各民主党派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成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天津市河西区教育战线上活跃着这样一支小分队——民进河西区委会名师讲师团。讲师团成员全部由河西区小学特级和小中高教师组成。他们都是民进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承担着重任,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等方面既有实践的感悟又有理性的思考。这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队伍,更是一个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工作、进一步拓宽参政议政途径的战斗集体。  搭建平台 发挥作用  2013年元月,民进河西区委会名师讲
民进组织如何在对口帮扶西部教育事业中突出自身特色,如何发挥界别优势为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作出贡献?民进上海市委会从培养西部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入手,充分调动出版界别、教育界别民进会员的资源和智力优势,设立“开明书屋”图书公益捐赠项目,探索出一条民主党派服务社会、服务西部的新路径。  调余补缺  让上海库存图书活起来  民进上海市委会在长期支边扶贫社会服务工作中发现,西部贫困地区师生普遍存在图书匮乏的情况,
1922年12月3日,鲁迅为即将出版的自家第一部小说集作序。这篇题为《呐喊·自序》的文字,因涉及鲁迅小说创作之缘起及其由教育部官员周树人到新文学大家鲁迅的华丽转身,日后成为研究其小说最常被征引的文献之一;更因文中的部分叙述与鲁迅的其他文章略有抵牾(如“幻灯片事件”之于《藤野先生》),而成为考察其从事文学活动的心理症候的重要依据。不过,同属于“出山记”之类的自述性文字,《呐喊·自序》却不似胡适《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