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开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上下呈现出一幅异常丰富的文学景观,街头巷尾,一停脚,便是书店与报亭。由于一直钟爱小小说,《百花园》是我每月必买的杂志之一。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百花园》定价是每本3.5元,每月5日出版。一到月初,我便会跑到校外的报亭咨询:“今天到货了吗?”卖报阿姨不用问,便知我要的是《百花园》。
  看得多了,耳濡目染,自己竟也比葫芦画瓢,试着写起了小小说。1999年6月,我的第一篇小小说《山子》在《东方家庭报》上发表,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也增强了我创作小小说的信心。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我下定决心,要走上通往文学殿堂的朝圣之路。
  2000年,我考入大学。正因为曾经发表过几篇小小说,我从一名文学社的会员,逐步成长为校刊的编辑、主编,得到了无数的掌声和鲜花。那时,我突然有一个想法:要让自己的作品登上《百花园》。这个想法吓了我一跳,《百花园》是小小说作者的朝圣之地,一个在校学生的涂鸦之作,哪能登大雅之堂?
  但,我没有却步。
  2001年春节期间,我反复修改自己中意的作品,最终捧着《殉情》《系缨》两篇小小说手稿,诚惶诚恐地来到郑州市伊河路12号,这个令我神往已久的地方。在《百花园》编辑部楼下,我犹豫再三:进,胆怯——他们会在意一个毛头小子的作品吗?不进,不甘——此时距离自己的朝圣之地竟如此之近。
  最终,我还是一咬牙登上了楼梯。在编辑部的走廊里,我走过一个房间,不敢敲门;再过一个房间,还是不敢敲门。一直走到最东头,我才一闭眼“咚咚咚”敲响了一扇门,一位帅气的编辑老师为我打开了门。我恭恭敬敬地呈上两篇小小说:“老师,这是我写的稿子,请您把把关。”他微微一笑,一口地道的信阳话:“谢谢支持,您的大作我会认真看的。”
  来不及道谢,我便飞快地跑下楼梯。事后得知,他就是如今依然就职于《百花园》的吴万夫老师。
  一个月后,我的小小说《殉情》发表在《百花园》2002年第2期。《系缨》虽未刊出,但在“首届郑州小小说学会奖”评选活动中,为我挣得了一个“新人奖”的名号。拿到样刊和证书,我激动万分。《百花园》“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真是名不虚传。
  大学毕业,我参加了工作,依然是缘于自己的“文字功底”,我成了单位的文字内勤,并一路被提拔为部门“一把手”。之后,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公文写作上,虽零星有小小说作品发表,但终不成气候。
  一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再次遇到了吴万夫老师。一聊,吴老师居然对当年我投稿的事儿记忆犹新,他说:“毕竟,直接跑到杂志社投稿的人,并不多。”
  那天,吴老师鼓励我多写小小说,还赠送给我几本近期的《百花园》,并亲切地说:“我等你继续为我们投稿。”
  手捧着久违的《百花园》,我心潮澎湃。《百花园》之于我,就像一坛老酒,又醇又香;就像一盏新茶,沁人心脾;就像重逢的老友,再也舍不得分开。我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她,并再次沉醉其中——《百花园》与时俱进,如今更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现在,我又开始了小小说创作,每打磨出一稿,必首投《百花園》,但终因离队太久,加之水平有限,屡投不中。我没有气馁,反复研读《百花园》刊发的作品,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终于,在今年1月下旬的一天,我接到了吴万夫老师的信息:“祝贺《眉间雪》留用,请勿他投。”
  “不容易啊!”我如此回复吴老师。
  从2002年的 《殉情》,到2019年的 《眉间雪》,我重返《百花园》,跨越了17个春秋,整整一个“雨季年华”。在这17年间,我随着春去秋来的轮回,日渐成熟,《百花园》则因文化底蕴的不断沉淀,愈加稳健。
  就在收到吴老师信息的当天,我还接到了河南省作家协会的来电,告知我因小小说创作,我已被正式吸收为省作家协会会员。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春暖花开。
  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片“百花园”,那里有百花盛开。
  [责任编辑 吴万夫]
其他文献
秋雨淅瀝,浇湿了我的头发,浇湿了我的胸口,我有些冷有些烦。喝了酒,我把朋友送回家,此刻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向左是一个黏了我二十多年的独身女人的家,向右是丈母娘的空巢。何去何从,姐,你能不能给我个方向?  今天我回小镇随礼,一个哥们儿的父亲去世了。不仅随礼,我还负责替他招待朋友。虽然离开多年,我仍然是这里的主人。自然是一场大酒,各自尽兴。把大伙儿一一送回家后,我就收到了女人的微信留言,她说她知道我一
期刊
小镰刀来到粮堆旁。  粮食上都盖着大印。  这特殊的大印叫粮印,用厚重的木板刻成,长一尺多,宽八九寸,厚二寸多,正面刻着凹字(阴文)。印一分为二(包括背面的柄),起监督作用,只有两块木板拼在一起盖,才是完整的印。盖在粮食堆上,便显出醒目的立体字。我们队的粮印上是个“公”字。二叔是六队的,他们队的粮印上刻着“丰收”二字。  糧印一般由会计和保管员掌管,一人一半。收获季节,粮食上场晾晒,傍晚要堆起来,
期刊
阅读往往先于写作。写作的冲动几乎总是由阅读引发的。在你成为作家很久之后,阅读别人写的东西——以及重读过去喜爱的书——构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分心,使你不能集中精力写作。分心。安慰。折磨。没错,还有灵感。  并非所有作家都承认这点。我记得,有一次跟维·苏·奈保尔谈到我喜爱的一部19世纪英国小说,我想当然地以为,他也会像我一样欣赏它,就像我所认识的每个喜欢文学的人那样。但是不,他没读过这部小说,并且,当他
期刊
下班了,人们到更衣室换衣服时,发现窗台上放着一幅画,白如雪的钢板上,用黑的细铁丝焊了个推自行车的女孩子。女孩一双大眼睛笑意盈盈,弯弯的黑发长长的,似乎有一点儿风就会飘起来。人们指着车轮上的辐条,都说跟用笔画上去的一样,整齐,端直,一根是一根的。  张师傅端着个大茶缸子过来了,站在钢板的左边看看,又站在钢板的右边看看,耸耸鼻子,嘿地笑了一声:“真尿性!”嘿地又是一声:“真尿性啊小俊!”  常小俊只嘿
期刊
小胖一家在上海的第一个住处,是浦东一间本地人出租的私房。  一百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高高矮矮竖着几幢小楼,楼里几家住客,有路边修自行车的、起早贪黑卖包子的,等等。私房的男主人叫陈哥,一位大隐隐于市的老饕。平日做了好吃的家常菜,他总是和老婆两人抬出一张小木桌,再各搬一个小凳子,摆上几碗饭菜,在小院里吃得有滋有味。  小胖长大以后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对浓油赤酱上海本地菜的莫名向往,一定是从陈哥开始的。 
期刊
庄晓频在西安读完大学后就留在了西安,每天上班下班都要穿过城中的古城墙。  每次进出城门洞的时候,庄晓频都会有在历史里穿梭游走之感,仿佛自己是一尾在现实与梦境中游弋的鱼。  她对花朵悄悄地说:“总有一天我要去城墙上看月亮。”  登城墙是件异乎寻常的事,总有机会去,庄晓频就拖着一直没去。因为没去,就常常挂念着,想得多了,就很自然地成了一份执着。  花朵是一条鱼,养在庄晓频案头的鱼缸里,像朵水里开放的花
期刊
小林子一被带进屋里,立刻就蒙了。  屋子里连坐带站有七八个人,个个神情不善。一个坐着的满脸大胡子的人问:“说吧,做了多长时间了?都做过哪些地方?”  小林子曾无数次在恐惧中想象,被警察逮住后审讯的情形,却从没想过被同行审讯的场面。所以他一时有些呆了,目光掉到脚前的地面上,对一连声的问话有些充耳不闻。  直到裤子被脱到膝盖,他才打了个冷战。两个人架住他的胳膊,他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只觉得心里也冷
期刊
春草带着妹妹来到池塘边。池塘里的水又少了,全村人没有谁发现这个问题,只有春草注意这个事情。如果池塘里的水就这么一天一天少下去,迟早有一天池塘会干枯,池塘里的鱼也会全部死掉。春草担心,但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池塘里的水就这么一天天少下去,却不能为池塘做任何事情。  春草记得大妹出生的时候,这个池塘里的水还很多,多到可以在池塘里洗衣服。每次春草和母亲一块儿来池塘里洗大妹的尿布时,那些小鱼就会游过来吃。也奇
期刊
路也,女。现执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诗集、散文随笔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及文论集等共二十余部。曾获人民文学奖、诗探索奖杰出成就奖。  侯德云的《李鸿章二题》,分为《刺杀李鸿章》和《马关枪声》,其实我倒愿意把这二题合起来看作一题。作家是采用不同视角来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其实是把同一个故事讲了两遍。所以,可以说“这两篇小说”,也可以说成“这篇小说”。这种双重叙事角度或多重叙事角度,在现代小说里,运
期刊
秋香蹲在地上,挥舞菜刀,咚咚咚一阵剁,狠狠的。刀片从木头柄中脱出去,划了个漂亮的圆弧,差点儿砍着伸头缩脑的芦花鸡。芦花鸡吓得不轻,扑棱扑棱避到远处,窥视着秋香,似怪秋香故意而为。秋香呸了口:“该死的,瞅啥瞅!”  农历四月十六,逢大集。秋香早与一帮姐妹掰过指头,买红丝,买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几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隐隐约约中,一个念头产生了,这念头只敢躲在被窝里想,说出来可羞死人。  秋香扔下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