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登临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晓频在西安读完大学后就留在了西安,每天上班下班都要穿过城中的古城墙。
  每次进出城门洞的时候,庄晓频都会有在历史里穿梭游走之感,仿佛自己是一尾在现实与梦境中游弋的鱼。
  她对花朵悄悄地说:“总有一天我要去城墙上看月亮。”
  登城墙是件异乎寻常的事,总有机会去,庄晓频就拖着一直没去。因为没去,就常常挂念着,想得多了,就很自然地成了一份执着。
  花朵是一条鱼,养在庄晓频案头的鱼缸里,像朵水里开放的花朵。
  庄晓频不是鱼,也不是鸟,她的星座是摩羯座,摩羯座的女孩都是想环球飞行的热气球。星座书上都是这么说的。
  庄晓频把心事说给花朵,花朵没有一点儿热切的反应,摆摆尾,继续吐自己的泡泡。她有点儿不甘心地把想去城墙上遛弯儿的想法也告诉了谢缅。
  谢缅是办公室里的隐士,平日不声不响,一副城府很深的样子。只有庄晓频知道,他其实也有深藏不露的烦恼和快乐。两人私交不坏,在单位里,庄晓频愿意什么话都告诉他。
  谢缅听了庄晓频的话,也不发表意见,故意带着坏坏的笑,压低声音哼《空城计》里诸葛亮的唱段:“我站在城头看风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庄晓频笑着回应他,心里七上八下地做着自由体操,一句话整装待发却总是不能脱口而出:“我是要和你一起去的。”
  这时,庄晓频如醍醐灌顶,明白了自己一直要去城墙而迟迟不去的原因,原来自己是在潜意识里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仪式。
  仪式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相思倒是一个人的相思。
  庄晓频不得已承认了自己是暗恋谢缅的,她爱着这个北方的男子,就像她爱着这座北方的城。这暗恋有一个庞大的载体,就是城墙。每天穿过城墙的时候她就仿佛在亲近一个人。
  庄晓频要去城墙的想法,没有在谢缅的面前第二次提起。或许,他把那当成一句小女子的傻话早都忘记了吧。
  要知道,我们说过的那么多话不过是落叶残花,从耳边过去谁还认真计较?但也有例外,就有那有心的人喜欢捡一枚被秋色浸透的银杏叶做书签,不让它在泥土里腐化。
  于是,就有一天,下班的时候,谢缅叫住庄晓频,说:“晓频,一起走,我们一起去登城墙吧。你不是一直想去吗?”
  庄晓频听了,心里咯噔了一下,像单车正好好骑着呢就突然掉了链条。她想哭。
  其实他们两个已经有好长的一段日子没有说话了。在没防备的情况下,谢缅突然主动地来和她说话,约她去玩儿,让她措手不及,不知是喜是悲。
  本来关系极好的两个人,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就互不搭理了,也沒有什么理由,就是有理由也说不出口。也许,熟悉到一定程度就要陌生了。
  刚开始冷战的时候,其实倒蛮好玩儿的。毕竟在一个单位,谢缅要有事情对庄晓频说,就跑到庄晓频桌前看花朵,把要说的话对花朵说。庄晓频在一边捂着嘴巴笑。
  笑过了,却感到涩涩的。庄晓频想,如果我真不理睬你了,你还能这样不在乎吗?便当真虎了脸,不留一丝笑意给谢缅。于是,两人后来就彻底不来往了,遇见了脸一歪,各自走开。
  许多天不说话,两个人都生疏了,预热也应该有个不长不短的过程。所以此刻两个人重新搭话时,客气了许多,都显出些傻相了。
  从单位的楼梯上并肩下来,他们边走边说。因为并排,互相也不看对方的脸,所以都节省着表情,所以让人感觉他们在矜持着。
  等出了单位了,庄晓频才淡淡地说:“不想去了。城墙天天都要在眼皮底下过几遍,看也看腻歪了。”
  谢缅感到奇怪,笑道:“这么说来,你倒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了。你是随便说说,我却当了真。”
  庄晓频发急道:“你若是真的当真,也不会当我是随便说说了。你说我喜新厌旧那更是没有道理。你倒是把什么是旧什么是新指给我看啊!”
  谢缅沉默了一下,说:“庄晓频,我道歉。”
  谢缅叫庄晓频的名字的时候语气很温柔,像一双温暖的手。庄晓频低着头,其实她特别想抬头看他的眼睛,还想用指甲掐他。
  庄晓频平静下来,悠悠地说:“在西安,我最幸运的就是认识了你,我最痛苦的也是认识了你。”
  她说着说着,很明媚很阳春三月地笑了起来。她顽皮地审问谢缅:“说,你为什么要带我去城墙玩儿?我为什么要和你去啊?”
  谢缅夸张地叹了一口气,有点儿快活,有点儿无奈地说:“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啊!你难道不知道吗?我就要结婚了啊!”
  庄晓频没听清楚,大声嚷嚷着:“什么?你要结婚了?”
  等确定了这则喜讯,庄晓频淘气地用脑袋顶着谢缅的后背,说:“喜糖拿来,喜糖拿来。”
  她知道自己这个样子一定很反常,可是她只能躲在谢缅的身后,顶着他,不让他看到她的表情。
  她知道,自己心里的城墙已经顷刻塌陷了,成了废墟。
  在街上疯了一阵子,庄晓频突然毅然地一摆手说:“你走吧,新郎官,去陪你的新娘子去!”
  两人分手后,庄晓频没有坐车,她特别想走一走,想一步一步地走到城墙的脚下去。虽然自己肯定是不会登到城墙上去看月亮了,但此时她是如此想念那座城墙。
  庄晓频一个人踮着脚尖走到了城门洞里,像个胆怯的孩子。她试着轻轻一喊,果然有巨大而空洞的回声。心在胸腔里嗵嗵地跳着,也有小规模的回声在响。
  庄晓频闭上眼睛,眼泪滚落。她听到一个声音在说:“这个通道就是城墙的一个怀抱。这里就是最亲近它的地方了吧。”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南方小镇连绵的梅雨,对北方来的女孩小洁来说,已经习惯了。还是当饭店服务员,巧合的是,还是卖包子。南方的包子和北方的包子口味很不同,以后,慢慢习惯吧。  早餐时间过后,店里很清闲,小洁透过玻璃窗看着窗外的落雨。窗玻璃上,两颗雨滴碰到一起,变成更大的一颗,继续向下滚动,然后撞碎在窗框上……  小洁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北方小城的包子铺,她来南方之前就是在那儿打工。  那是新开不久的包子铺……  环境不错
期刊
娘生下莲花,一看是女孩,又见池里几枝莲花,脸庞红俊,摇头晃脑地朝她笑,就给她取名莲花。“莲花,莲花。”娘叫着叫着,就将她叫得满地跑、满山跑,叫得噌噌蹿个儿,成了亭亭玉立的一枝莲花,一枝俊秀得能让人看呆、看傻的莲花,快捷麻利、追风逐雨的莲花,香飘满世界的莲花。  这天,莲花带领众姊妹,把3000斤煎饼送给部队后,脚不点地地向区政府赶,未进区政府呢,咣的一声就撞在外出的区长佟范身上。  莲花恼了:“人
期刊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下午训练结束的时候,接到上级通知,说明天“晒秋”。春来给搞糊涂了,部队没有种庄稼,“晒”什么“秋”呢?  对于晒秋,春来并不陌生。晒秋是一种山区农民的风俗。由于山区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人们便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晾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这便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成了农家欢庆丰收的盛典。晒秋的时间一般是在重阳节前后,此时天高气爽,适宜晾晒,所以重阳
期刊
周女士已经有29年没有见过孙先生了。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或者说分别,是1984年在白水镇,距离他们的第一次偶遇,整整两年。  周女士曾是镇上的小学老师,语文、美术、音乐、体育什么都教。倒不是因为她全都擅长,而是小镇上的学校,哪有什么老师?30多平方米的班里,横七竖八地坐了两个年级的学生。刚给左半边的一年级读完一篇课文,就要去右半边的二年级检查刚默写的古诗。休息两节课又开始弹风琴,教学生们唱“长亭外
期刊
打开纸袋,是一只盒子。盒子里,有一枚戒指:白金体,翡翠面。  那晚,邀朋友聚餐。结束时,落在最后的他,将纸袋悄悄地给我,说:“生日快乐,希望你喜欢。”  我的脸浮起红晕,心狂跳不止,对着戒指,说:“喜欢,怎能不喜欢?!”  我拿起戒指,伸出左手。我知道,戴戒指有讲究,中指表示恋爱中,无名指表示已订婚或已婚。我,该戴哪只?  将戒指往中指套,手指大,卡;往无名指上套,正好。脸上一阵火辣。看来,只能在
期刊
秋雨淅瀝,浇湿了我的头发,浇湿了我的胸口,我有些冷有些烦。喝了酒,我把朋友送回家,此刻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向左是一个黏了我二十多年的独身女人的家,向右是丈母娘的空巢。何去何从,姐,你能不能给我个方向?  今天我回小镇随礼,一个哥们儿的父亲去世了。不仅随礼,我还负责替他招待朋友。虽然离开多年,我仍然是这里的主人。自然是一场大酒,各自尽兴。把大伙儿一一送回家后,我就收到了女人的微信留言,她说她知道我一
期刊
小镰刀来到粮堆旁。  粮食上都盖着大印。  这特殊的大印叫粮印,用厚重的木板刻成,长一尺多,宽八九寸,厚二寸多,正面刻着凹字(阴文)。印一分为二(包括背面的柄),起监督作用,只有两块木板拼在一起盖,才是完整的印。盖在粮食堆上,便显出醒目的立体字。我们队的粮印上是个“公”字。二叔是六队的,他们队的粮印上刻着“丰收”二字。  糧印一般由会计和保管员掌管,一人一半。收获季节,粮食上场晾晒,傍晚要堆起来,
期刊
阅读往往先于写作。写作的冲动几乎总是由阅读引发的。在你成为作家很久之后,阅读别人写的东西——以及重读过去喜爱的书——构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分心,使你不能集中精力写作。分心。安慰。折磨。没错,还有灵感。  并非所有作家都承认这点。我记得,有一次跟维·苏·奈保尔谈到我喜爱的一部19世纪英国小说,我想当然地以为,他也会像我一样欣赏它,就像我所认识的每个喜欢文学的人那样。但是不,他没读过这部小说,并且,当他
期刊
下班了,人们到更衣室换衣服时,发现窗台上放着一幅画,白如雪的钢板上,用黑的细铁丝焊了个推自行车的女孩子。女孩一双大眼睛笑意盈盈,弯弯的黑发长长的,似乎有一点儿风就会飘起来。人们指着车轮上的辐条,都说跟用笔画上去的一样,整齐,端直,一根是一根的。  张师傅端着个大茶缸子过来了,站在钢板的左边看看,又站在钢板的右边看看,耸耸鼻子,嘿地笑了一声:“真尿性!”嘿地又是一声:“真尿性啊小俊!”  常小俊只嘿
期刊
小胖一家在上海的第一个住处,是浦东一间本地人出租的私房。  一百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高高矮矮竖着几幢小楼,楼里几家住客,有路边修自行车的、起早贪黑卖包子的,等等。私房的男主人叫陈哥,一位大隐隐于市的老饕。平日做了好吃的家常菜,他总是和老婆两人抬出一张小木桌,再各搬一个小凳子,摆上几碗饭菜,在小院里吃得有滋有味。  小胖长大以后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对浓油赤酱上海本地菜的莫名向往,一定是从陈哥开始的。 
期刊